去年全省專利申請同比增長31.7%

4月18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省政府及省法院、省知識產權局、省版權局相關負責人就我省2018年知識產權發展與保護的有關情況進行了介紹。去年,全省專利申請65686件,同比增長31.7%,創造知識產權的積極性顯著提高,保護、服務知識產權的力度持續增強。

2018年,在全省三種專利申請中,發明專利申請量25476件,發明專利授權量7176件,PCT國際專利申請量386件。全省有效發明專利量37505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8.58件,同比增長12.7%。全省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備案35件,專利權質押登記37件。新增商標註冊申請10.4萬件,有效註冊7.4萬件,有效註冊商標總量31.6萬件,增長26.5%。新增馬德里商標國際註冊申請20件,新增地理標誌商標7件。

我省積極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優化知識產權法治環境工作。去年,全國首個關於知識產權保護的綜合性政府規章《遼寧省知識產權保護辦法》正式實施。加強知識產權行政和司法保護,組織開展“雷霆”執法專項行動38次,開展“雙隨機、一公開”專利執法檢查36次,查處專利行政案件1152件。開展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劍網2018”專項行動,查處案件22起,關閉侵權網站14個。省檢察機關批准逮捕侵犯知識產權案件44件,涉案人員83人;起訴侵犯知識產權案件90件,涉案人員181人。

同時,拓展提升知識產權服務能力。在大連理工大學和東北大學分別建立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在撫順、本溪等地新設5個專利信息傳播利用工作站點。東北地區首家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中國(瀋陽)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獲批籌建。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獲批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試點、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審查員實踐基地。

在相關部門的共同推動下,我省知識產權運用進步顯著。去年,獲得“中國專利銀獎”1項、“中國專利優秀獎”12項。全省轉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7021項,省內轉化3774項,省內轉化合同額15億元。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499億元。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逐漸開拓,全省完成知識產權保險19項。全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51筆,質押金額21.19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