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帶一億流量是一種什麼體驗

改革春風吹滿地,中國人民真爭氣。小時候回老家的泥土路早已被水泥路代替,昔日的土坯房也已經變成了樓房。那些我們當時不以為然現在卻覺得無比珍貴的日子裡,我們的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現如今,人們的物質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人們不再只滿足於吃飽穿暖,開始注重生活品質。除此之外,最大的一個變化就是我們的生活已經完全離不開一個東西:網絡。就連我姥姥鄉下家裡都通網了,因為沒有網絡孩子們都不太願意去。如今的時代,是徹徹底底的網絡時代、數據時代、流量時代。


前幾天我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抨擊娛樂圈流量明星。某三線小花發了一篇微博,半小時轉發只有30個,於是經紀人馬上找人刷到了5萬,才長舒一口氣癱在辦公室的沙發上。聽起來是不是很荒唐,但現狀就是這樣。如今的網絡時代,我們很難面對面地去評判一個人或者一件事,只能通過數據去看待很多問題。流量就意味著很多東西啊,對於明星而言,你有流量你就能接到代言接到戲能上綜藝,意味著會賺很多錢..

自帶一億流量是一種什麼體驗

看上面這張圖,這是某流量明星在今年8月2日發的一條微博,該條微博在幾天的時間裡轉發突破一億。但是請注意,轉發是點讚的將近10倍。其實做過新媒體的人都知道,這個數據是不太合理的,因為正常來說點贊是要比轉發多才對,畢竟點贊只是一個順手的動作,而轉發要影響到你的社交,即使是愛豆你也不見得轉發他的每條動態吧!

那麼這逆天的數據是怎麼出來的呢?其實這些數據背後站著的是一批“數據女工”,他們以刷數據為己任,為偶像做數據是他們自我身份和價值的某種體現。在那些轉發裡,我們常常可以看到諸如xxx姐姐站,xxx數據組,xxx全國後援會這樣的賬號,而且飯圈的人一般都會養多個小號專門輪博。現如今,連粉絲都變成一個紀律嚴明的組織,分工也相當明確,有的人專門負責數據,有的人負責視頻剪輯,還有的人負責線下接機..


其實由這個事情我會聯想到我們行業,非常的相似,也是依託互聯網看數據看流量的一個平臺。我們也要為了獲取更多的流量絞盡腦汁、不擇手段,只不過我們與明星不一樣的是,明星是粉絲主動給他X數據,而我們是自己花錢X數據。

那我們亞馬遜人兒要怎麼樣才能在平臺上獲得流量呢?侃妹就從分類排名流量、PPC流量與關聯流量這三個方面給大家分析分析。


01-分類排名流量

在亞馬遜上,不同類目的流量情況是不一樣的。比如同樣是大類目排名5000,美妝和藝術類目裡的流量情況就有著很大的差異。所以我們在選品的時候,就要儘可能地選擇那些競爭少、流量大的類目,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方法一:利用變體去測試類目流量

在亞馬遜上,很多產品都有變體,我們可以把其中一個顏色放在一個小類,另外一個顏色放在另外一個小類,這樣我們就能對比哪個類目的流量比較多。後期我們再挑選其中一個流量多的類目,把兩個Listing合併。這樣一來不僅能獲得最大的流量,還能共享Review.

方法二:同一Listing更改類目

我們去前臺搜那些和我們類似的產品,你會發現很多產品的節點是不一樣,有的甚至連大類都不一樣。我們也可以把一個Listing在一個類別裡先放一週,再換到別的類別裡面去。通過對比,就能知道哪個類目的流量較大。


02-PPC流量

PPC是我們在站內獲得流量的一個重要渠道,而且流量比較精準,那我們要怎麼樣地利用PPC來獲得更多的流量,提高轉化?

基礎工作要做好

標題有多重要就不用我說了吧,就像現在的公眾號取標題一樣,不讓人眼前一亮有人會點進來嗎?亞馬遜上的listing也是如此,沒有吸引人的點,你的流量當然不行啦。圖片也是一樣,圖片一看就很low,人也是會立馬滑走。

找詞

你跑了auto後你會發現哪些詞的impression比較高,哪些詞的點擊比較高,哪些詞的轉化會比較高,這都是重點。要善於選出那些能帶來更高曝光更高轉化的詞,專門挑出來做exeat,這樣你會獲得更多的流量。


03-關聯流量

關聯流量也是一個很大的流量入口,一般來說有這幾種形式:

Promotions:促銷,這裡主要指的是買這個東西那個東西打折,買這個東西送那個東西

Frequently bought together:捆綁銷售

Customers who viewed this items also viewed:看了又看

Customers who brought this items also bought:買了又買

Compare to similar items:相似產品對比


Promotion

當我們在做新品的時候,可以和老品綁在一起,在老品頁面做促銷給新品帶來流量

自帶一億流量是一種什麼體驗


Frequently bought together

捆綁銷售和看了又看差不多,一般互補的產品都會出現在這個下面。我們能做的就是儘可能地讓下面是我們自己的產品。當我們對這兩個產品做了促銷,有客戶經常對這兩個產品一起進行購買時,產品就會在這裡展示。因此我們可以通過促銷設置來達到關聯銷售的目的。

Customers who viewed this items also viewed

看了又看和買了又買這兩個在這裡一起說了,因為原理是一樣的,最好的辦法就是我們人為地去控制。我們的目的就是要把產品捆在一起,讓同樣的買家都購買了這兩個產品。

Compare to similar items

這個功能對小賣來說,其實不太好掌控。因為你的listing表現沒那麼好的話,很容易被競爭對手搶走流量。

自帶一億流量是一種什麼體驗

想自己的產品出現在這個位置,第一是要Listing的表現好,第二個是要有變體。把自己一個產品的流量導到另外一個產品,肯定比導到別人家的產品好。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了,看更多深挖亞馬遜運營技巧,請到侃侃網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