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后这代农村人未来生活状况是怎样的?

长江老农


在六零后这一代农村人中,情况是不一样的。

应该说有的人还不错,不少是有不少困难的。尽管他们嘴上不说,我们心里还是挺清楚的!

感谢悟空老师和长江老农朋友邀请回答问题。60后这一代农村人未来生活是怎么样的?


我住在连云港南部县区,我的亲友和我接触的农民朋友中,就有不少是60后的农村人。

总的看来,在60后这些农村朋友们中,男人的压力大一点,他们还要为自己、为家庭在忙碌着。很多男人一边要忙着农村里的田园事,如果有条件,还要外出去找一点工儿做一做。因为他们知道,年龄不让人,儿女们也很忙,是否孝顺,到时也不一定说的定。

女人们倒是挺快乐的,她们大部份做了奶奶的人。儿女们都外出打工去了,留下他们的儿子和女儿,交给奶奶带孩子。也有的自己就带进城去了,奶奶在家偷也落了个清闲。除了农忙季节,每天吃过饭后,串门聊天打个小麻将!


连云港和淮安有一句老话,人有前后眼,富贵一千年!这话要说到二十多年前,我到我插过队的乡镇去,看望几个老朋友。有人说在家里除种地外,闲着没事干,能不能帮助他们找点事做一做?

我和他们讲,你们能离得开家吗?跟我去也不是去享福的,抡大锨打煤球,下矿井推煤车,工资也不是很高的!有的当场就打了退堂鼓,这样的事我真不想去,还不如我在家种地,养个老母猪!

那些年在农村里,养母猪也是挺挣钱的,一个小仔猪能卖上几百元,说不上一年也能挣上几万块钱,这倒是真的情况。

倒是有三四个朋友,当时人们说他们头脑不够用,农村里挣钱的事多了,非要外出去吃苦的兄弟,大哥我们跟你去!尽管单位后来破产改制了,他们这几个人,因为办了有关劳动手续,到了退休年龄全退休了!

前两年我看到了他们,弟兄们说村里的人都羡慕他们,因为他们到了老年有退休哇,退休工资不算太高,在农村里倒是绰绰有余的。

情况确实是这样的,尽管农民朋友到了60岁以后,国家和政府会给一定的养老资金,但是那点钱也只是杯水车薪。年龄大的人都怕身体有病,新农合医保能解决所有问题吗?话再说回来,人到老了,谁又能保证儿女们都孝顺呢?



(欢迎评论互动!图片转自网络,感谢朋友提供!谢谢!)


九文天下


60后这代农村人未来生活状况是怎样的?

60后,可以说是苦难的一代人。因为我自己的父母也是60后,有时候陪他们聊天谈心的时候,他们也会说起以前的生活和经历。老爸最常挂嘴边的是,你现在多大了,这也不会,那也不干。我在你十几岁的时候,都已经跟着大人搞建设,修水库,修渠道了。



我记得小时候,自己还比较喜欢赖床,有时候能睡到快中午,直接起床吃午饭。也因为睡懒觉,被老爸骂过几次,后面慢慢的就改了这个习惯,以至于现在让我躺床上睡上十个小时,我就觉得浑身难受。

看着渐渐老去的他们,心里确实不是滋味。作为60后的他们,从小经历的吃了上顿,没下顿,小小的年纪,就必须跟着父辈们挣工分,为来年能够吃饱肚子而拼命。


若说他们60后的未来生活状况,其实真的很难说。我觉得大多数都跟我父母一样,还在为我们做子女的操心拼命吧!60后的这代人,子女大都是80后,80后经历了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结婚,买房,或者创业,哪一项所需要的金钱会少。作为半辈子刨食的他们,身边都不可能有多少积蓄支援给孩子们的。以至于很多父母为了孩子,不得不在年近半百的时候,离开半辈子没有离开的家乡,出去打拼。

对于很多60后来说,他们的未来不一定有多轻松,可能只要干的动,都一个个拼了命的为自己的孩子们。

虽然,我羡慕那些在父母帮助下买房买车的人,但看着我的父母,我觉得这辈子他们已经做的很好了,余生希望他们安享晚年。我也希望所有的60后能够在余生感受一下这个世界的美好。


着迷丶大乡村


答:

我爸爸就是64年的,今年就是55岁了,有一天晴朗的白天交谈的时候,发现爸爸的头发白了,皮肤起皱纹了,我有种想哭的感觉,最后我忍住没哭出来。当阳光照射在爸爸的头发上的时候,那白色更显得苍白,爸爸再也不是年轻时候的帅气了,这么多年为家里默默做贡献,供我读大学,靠那双勤劳的双手撑起这个家。我谢谢您!!!以后由我来孝顺您。

60年代的人都有50岁左右,孩子都是20岁往上。我认为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一,如果孩子结婚了的,他们的孩子大部分都要出去打工维持家用,父母则要帮忙带小孩,在家里种点蔬菜,干点农活,跟领居们扯扯谈,日子还过得去。

二,如果孩子还没有结婚的,父母则要帮他们准备点彩礼钱。家里不够的可能还要找亲戚朋友借,结婚过后,父母可能还要出去帮子女打工还账,哪生活就有点苦。

我的回答已完毕,欢迎评论。喜欢就关注我吧!


娄底丿万老师


60后的农民大都是都是50多岁几乎60岁的农民了。最苦的可能就是50后60后这一代人了,作为50多岁的农民,压力是非常大的,上有父母亲都是8O多岁的人了,需要子女们各种照顾,比如生活上等等,而且子女们都到了结婚的年龄,需要一大笔钱,对农民来说确实不容易呀,由于种地不赚钱,出去打工,工地又嫌你年纪大,又没一定劳动技术,是不好找活干的,别的行业可能更不行,只能在家种地,而且农资贵,粮价低,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农村养老金是60岁以上有100左右,他们暂时享受不了,每年还的负担交新农合养老金,就是有点病也拿身体抗着,不敢病,省吃俭用为父母亲子女们过的好一点。总之来讲这一代农民确实挺苦的。


老张139819200


你好很高兴我可以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我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农村最近20年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越来越好了,现在我在外地工作别人问我是哪里人我也会特别骄傲的说我是农村人。

我爸妈就是60后的,现在五十多岁了,我爸还在工地上班,我妈在地里种庄稼,虽然平日里有点辛苦,但是生活特别的充足和满足,就是我父母天天催我找女朋友有点烦😂。

我父母的朋友现在基本都不工作了,都在家看孙子,别提有多惬意了。我现在正在努力工作,争取早点让父母不用那么辛苦的工作,毕竟爸妈已经为我们儿女拼了这么多年,也该让他们享享清福了。在这里再说一句希望天下的父母都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拜拜。





农村里的小哥哥


60后这代农村人未来生活状况是怎样的?

60后在过来的一段路程中经历了很多很多!

记得那时十岁上了学,没念完三年级前半学期,因学习好的原因,就越级到四年级,可就在这时,家庭出现了变故,就辍学了,现在想起来都让人觉得难以释怀。因那时上学念书本来农村人是没什么钱的,但上学可是不收费的,所以,如不是家庭的变故,可能现在…。

另外,因受本人没有多上学学到知识的因素的感悟,我让孩子们都受到了高中等的教育,因那年代都是公费的,自已也掏不了多少钱,那时如像现在的话,可能都与我一样,只不过多上几年学罢了。

至于现在农村的60后未来生活状况怎样?只要是农村60后,大概都差不多过着一样的生活,因农村老人,只要还能动的话,都是自食其力!这也是为了减轻孩子们的一切负担与压力而为,这也是农村60后不得不这样做的选择。

不过在当前是这样想的,也就只有这样做了,但是,在农村的60后,走到他(她)不能动了的时候,谁也不知道会是怎么样的活法与什么样的结局…。


墨雨无痕437


60后的农村人应该是我奶奶那一辈的人了,当年的她们经历了中国最困难的时刻,所以都养成了节俭的习惯,就我奶奶而言,虽然说现在她不需要在拼命挣钱养家而到了享福的年纪,即使小辈们给她生活费养老费仍然是会把所有的钱窜在手上不会花掉,这都是她们之前穷怕了,只会把钱窜在手上而不像我们现在90后有点钱就花掉了。

我觉得现在60后最主要的不是之后该如何生活,而是她们的精神世界,她们基本的生活都是有已经出来的孩子们赡养最主要的是她们慢慢的开始老了,有老伴的还有老伴可以聊聊天,但是像我爷爷已经过了,只有奶奶在农村但是奶奶又不愿意去她儿子所在的城市,觉得她们在城市格格不入没有在农村自在,但是人老了有些又力不从心,儿子也担心在农村没有人照看出事没人处理,所以我觉得60后农村人的未来是能够在子女与故土之间进行平衡,毕竟越来越多的70后80后90后走出农村走在城市,而且除了过年有太多了不会经常回来,所以我觉得更应该的是提高农村的一个生活质量,让老人们在农村也有一定的保障。


青橘子的日常


我是70后,哥哥 姐姐是60后,祖祖辈辈种地为生,农闲时靠打零工增加点收入。兄弟姊妹六个靠父母辛勒劳动养大成家立业,如今各过各的,父母已暮年,姊妹多照顾父母还可以。以后哥 姐还有我们70这一代的人,每家一两个孩子,再靠种地维持生计有很大压力。虽然也出外打工,平常生活没问题,一旦有个病灾,半辈子积蓄付诸流水。上了年纪再打工也挣不多些钱,养老只有靠儿女。可儿女要成家立业,买车买房,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做父母的只有节俭再节俭,尽量减少孩子的压力了。所以作为60 70后是很苦很无奈的!


用户9598048872507


不要问未来,现在讲当下,上有老下有小,社会在发展人却越来越老,特别是农民活好当在就不错了,😰😰我身边有两个例子,因年龄大工作以人要,媳妇还有病,各家各不同家家有本难念经,好过不好过只有农民老百姓知道,六零后辛苦劳作半生,却没闲钱与存款,😰😰说是控制房价,没房不让上学,房子降价了吗,六零后的孩子们被逼买房,尽管债务累累却硬往身上背,孩子本身难养家人不肯老咋办,上老不吃六零后吃谁花谁加上看病,六零后咋办硬抗,😨😨病了无钱,没动能力咋办,年青人有房货有老小,那有经力管父母,不说了说也没用撑到那里说那里,一句话农民经不起风而雨,不动则安❤❤


天使康宁


富贵天注定,半点不由人!甲辰年的龙,生不逢时!随波逐流,平平安安,平凡的眼瞅奔6了!生在福中不知福?60后的人享受了免费或极低成本的十年义务教育,甚至考学,直至分工。而子女却因为借读费,赞助费连初中都未毕业,深感内疚。小时候干农活,割麦子留下的桩子齐胯可能韩信都会受辱!(根部太硬了),挑着百十来斤的担子,腰弓的如虾子(压迫的),更有那学而优则仕的诱惑!于是煤油灯,马灯,挑灯夜读,茅坑,走路,如手机样书不离手,一心只想逃离那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地域(狱)生活。鲤鱼终跃龙门,中专机械制造专业,想想也不错,至少吃国家供应粮啊!请客放电影村村寨寨皆知,好嗨哟,感觉人生达到高峰。入学后,助学金必须的,奖学金拿的手软,以至于后来不要奖学金,给我一个“三好学生“得了!两年半之后,在汪明荃《做个新嫁娘》的歌声中以平均86.6分优等生优先分配,襄樊二汽某厂,不去;武汉理工实验室助理,不去;要去就回本县从政。等到了人事局才知道优等生怎敌他晚来风急的走路子,走关系!工厂,机床夹具设计,感觉对路子却不对路,这不是我想要的行政!但都认为那极难的《机床夹具设计》专业课,我却以96分通过,专业对路子,不然岂不是浪费人才!就这样失去了自己的“定位",反而被夹紧,套牢了!那时的工资加奖金每月有六,七十元,不温不饱,而同村的那些儿时小伙伴每天或贩点菜,或卸车,或在大东门,水果湖卖肉,每天的收入已超过了我一个月的收入,于是那些年我从偶像变成了呕像:瞧人家考出去了又咋样,那点呆工资还不如一天的小买小卖!于是我想放弃那份工作,父母不赞同并劝我倒贴我,但并没有让我熬过九七年的“改制"!沦为无业游民。去东莞,虽然也从事过冷冲模设计,可人家主管的剪切的变形机制没有难倒我,但那水壶弯又扭,粗变细的嘴子如何成形让我知难而退;虽然去苏州三光学过数控线切割编程却不谙操作,也只好打道回府。后来在伤心太平洋租菜台卖菜,后来在大东门鱼行踩麻木,在起义门在那场大雪阻断京广线大动脉的那年做搬运卸肉卸水产送货三份工,收入在15'16'33(1千五,1千六,三千三),房子就在眼前向我招手,想想一个月可买三平方,可突如其来的变故,母亲脑卒中,比起父母现在生活的还好,那房子不属于我又何憾?在12年考驾照,买小车代步,在13年又买面包车每天接送那些执迷不悟乐此不疲的赌客,15年又买车入伙人民优步至今,城里套路深,我要回农村!今年下季无论如何是要回去的。种植豇豆,苕尖,神马的,养殖鹧鸪,雪鸡,朗德鹅神马的,养殖泥鳅鳝鱼石蛙娃鱼神马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