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顾,巴黎圣母院:大火之后会怎样?

你好,我是楚楚,欢迎来到我的《地标文明》。

这是课程的紧急加餐,我要说的人类文明地标是巴黎圣母院。

| 历史回顾,巴黎圣母院:大火之后会怎样?

相信你在新闻里也看到了,2019年4月15日,当地时间下午18点50分,一场大火降临巴黎圣母院。听惯了教堂钟声的巴黎市民,看到了巨大的火焰。

象征圣母的尖塔,在熊熊大火中倒塌,让很多人隔着屏幕都发出了尖叫声。不仅塔尖,教堂的屋顶,还有著名的大玫瑰花窗,都遭受了惨烈破坏。

这样一个悲剧性的突发事件面前,当然每一个人都会沉qi浸在复杂的情绪中。但我想带你稍微平复一下心情,我们从人类文明的角度,再一次认识巴黎圣母院的价值。

这场大火,让我更清晰地意识到:文明地标的意义不在有形的物质,而在意义本身。

我关心的问题是,大火之后,巴黎圣母院将会怎么样?

我知道很多没有去过巴黎的旅行者,这一刻非常悲伤,觉得自己彻底错失了这座伟大的建筑。

我想告诉你的是,确实,2019年4月15日下午19点之前的巴黎圣母院,你是见不到了。但巴黎圣母院800年的历史里,它早就不是最初的样貌了。

| 历史回顾,巴黎圣母院:大火之后会怎样?

我们对比一下中世纪插图中的巴黎圣母院,和19世纪被修复后的圣母院照片,他们虽然在整体上保持一致,但细节上出入很大。最典型的就是盘踞在圣母院檐壁上的那些怪兽,很多都不是中世纪的原件,而是出自后来的修复工程师之手。

在800多年的历史里,自然的侵蚀、环境的污染、设计师的重塑,始终伴随着巴黎圣母院。包括更严重的人为破坏,比如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这场浩劫带来的损失,超过之前几百年的总和,也超过了今天这把大火。

当时的破坏体现在了两个方面:

意识精神上,巴黎圣母院因为有着强大的象征地位,被当作革命对象。为了精神上和旧时代决裂,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新时代接轨,圣母院一度被强制性改名为“理性庙0”.1974年,干脆变成革命者用来装葡萄酒的仓库。

二是物理上的,巴黎圣母院还遭受了严重的打砸抢。给你一个细节,你就会发现圣母院西墙上有三道拱门,拱门之上是著名的“国王廊”,陈列着《圣经》里的28位犹太诸王。但其实是复制品,真正的雕塑当年都被毁掉了,人们以为那些雕像是法国国王,既然是国王雕像。、,当然要毁掉。

| 历史回顾,巴黎圣母院:大火之后会怎样?

但巴黎圣母院何其幸运,它不但没有被摧毁,反而更出名了。

因为,这是一座被伟大的文学作品加特过的教堂,你当然知道我说的是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这部小说的主角,与其说是钟楼怪人卡西莫多和吉普赛女爱丝美拉达,不如说就是巴黎圣母院这座建筑本身。

巴黎圣母院,作为一个超越了时间和王权统治的存在,在雨果笔下成为了自由和人性的象征。100多年里,教堂的细节通过小说、电影、话剧,成为了一个强大的意义符号。

一场大火,烧毁的是教堂的木质结构和砖瓦,却没有办法焚毁在全世界人心中的巴黎圣母院的形象。

我相信,巴黎圣母院一定会被修复。

| 历史回顾,巴黎圣母院:大火之后会怎样?

我在文明地标这个课程里想要传达给你的,是看待文明地标的方法,恰恰是要透过表象、抵达意义。

大火之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发表讲话,大意是,巴黎圣母院是“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学,我们生活的中心。是所有法国人的大教堂,使我们的命运。”

精神意义上的巴黎乃至法国的形成,离不开巴黎圣母院。

同时,政治意义的法国,也跟它息息相关。大革命之后,拿破仑就把加冕礼设在这里,他从教皇手中抢过皇冠戴在头上,那一幕,就发生在今天熊熊大火的屋顶下面。

| 历史回顾,巴黎圣母院:大火之后会怎样?

所有这些历史记忆、精神财富,不会因为大火而消散。

巴黎圣母院历史上曾经重修过,我想这一次还会重修。今天额圣母院,也早就不是800年前的那个,那它还是巴黎圣母院吗?我的回答是,它就是巴黎圣母院。地标背后的意义和价值,比原子态的物质,更长久、更坚韧。

最后,请允许我引述生命学家王立铭老师的一段话:

| 历史回顾,巴黎圣母院:大火之后会怎样?

更多内容学习,请私信“笔记”,我会一一回复。今天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