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米 一季度北京PM2.5浓度下降7.1%

北京商报讯(记者陶凤 彭慧)4月18日,据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消息,一季度,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细颗粒物(PM2.5)浓度创历史同期新低,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生态环境状况总体向好。其中,PM2.5平均浓度为5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1%;达标天数64天,同比增加3天;重污染天数3天,同比减少3天。

与此同时,秋冬季期间(2018年10月-2019年3月),北京市PM2.5浓度为52微克/立方米,在“2+26”城市中最低,完成国家下达的空气质量目标。

据介绍,2019年三大保卫战全面启动实施。在大气治理方面,聚焦“一微克”行动,加快推进蓝天保卫战,通过疏堵结合,加强柴油货车治理。落实国家《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编制北京市实施方案。

数据显示,全市淘汰国三柴油车9627辆;累计15.5万辆超标车纳入“闭环管理”;通报铁路、机场和航空公司所属车辆设备排放超标问题,提出达标管理要求。同时加快运输结构调整,以商品车、矿建材料等为重点推进“公转铁”。加快推进机动车和非道路机械污染防治立法、新能源货车路权优先等政策制定。

在执法方面,加强对移动源的执法,公安、生态环境部门共路检路查重型柴油车47.4万辆次,处罚4.3万辆次;精准入户执法检查2.8万辆次,处罚1640辆次。对涉嫌销售超标排放新车的相关企业,立案49起。在固定源方面,共立案处罚环境违法行为743起,罚款3795.5万元,查封109起,移送公安机关5起。在扬尘源方面,全市城管执法部门共查处施工现场扬尘、渣土运输及泄露遗撒违法行为4299起,同比增长130%。

取得成绩的同时,依然有些问题留待解决。据介绍,一季度,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已经全面启动、正在加快推进,但依然存在污染防治责任落实不均衡、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

在空气质量方面,一季度,大兴、房山、西城等区PM2.5平均浓度较高,超过全市平均浓度水平。在“最后一公里”责任落实方面,在生态环境部秋冬季强化监督反馈问题中,昌平区马池口镇和昌平城区、丰台区王佐镇、朝阳区金盏乡、海淀区西北旺镇、房山区良乡镇等街乡镇发现问题数量较多。

在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方面,扬尘污染问题比较突出。1月份,在全市降尘量同比下降的情况下,大兴、通州、房山、延庆等区仍同比反弹。

一季度,全市粗颗粒物(TSP)浓度监测,最高的30个乡镇(街道)中,有些扬尘类执法处罚量偏少,包括大兴区青云店镇、高米店街道,房山区张坊镇、石楼镇、大石窝镇、通州区漷县镇等,均未超过3起。

城六区中道路尘负荷监测中,丰台区东高地街道、海淀区香山街道和上庄镇、朝阳区小红门街道等道路尘负荷较高;城六区最脏的三条道路分别为朝阳区小红门街道的小红门路,石景山区鲁谷社区的七星园(半月园南路)和丰台区新村街道的丰台东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