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英語,放棄不難,但堅持一定很酷

一直說要分享學英語的心得和經驗,今天我終於交作業了。

上次發了年會英語演講視頻後,很多媽媽問:糕媽,我要學多久才能和你一樣英語演講啊?

我的答案並不美好:要想真正掌握英語,真的需要堅持很久。

一開始,我也覺得自己英語還不錯。

有六級的底子撐腰,再加上這些年我為了保證文章知識的準確性,也沒少看AAP之類的網站、母嬰育兒類的原版書……但是,能開口是另外一件事。

學英語,放棄不難,但堅持一定很酷


想要真正掌握一門語言,就是要沉浸環境、大量練習,從始至終都不存在什麼捷徑。

這一年裡,學習英語的每一天,都讓我對“沒有捷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1

關於學英語,我也是有過“速成”的幻想的。

之前看到很多人在社交媒體分享各種英語速成法,再加上自我感覺學習能力很強,學東西一向很快,我還給自己定過“半年能流利對話”這種超級不靠譜的目標。


學英語,放棄不難,但堅持一定很酷


甚至一開始,我還特別積極地要求老師佈置一點課後作業,好更快的提高學習效率。

老師一臉鄙視地拒絕了我,“你需要的是時間和積累”。

後來我也真的體會到了,這個過程有多漫長和痛苦。要兼顧公司和家庭,還想完成自己的小目標,時間對我來說每分每秒都像是“搶”出來的。

經常晚上開完會、回到家,已經很晚很累了,也要逼著自己聽一會;有的時候晚上工作到很晚,但英語課安排在了早上,英語老師成了那個唯一能讓我起床的男人……

學英語,放棄不難,但堅持一定很酷


很多時候,外教老師已經在會議室裡等我了,我在門口拉著糕爸各種哀嚎就是不想去——心裡兩個小人激烈地打架。一個說:今天就算了吧、都這麼累了、也就一節課而已;另一個拼命反駁:你看老師都來了、以前也不想上,後來還是堅持下來了……

這種心情,和小時候不想上暑假補課班真是一樣一樣的。


學英語,放棄不難,但堅持一定很酷


這一年,其實就是在“快點去上課”和“今天算了吧”的掙扎中度過的。說起來很漫長,但又好像過的很快。

後來,當第一場英文演講獲得大家認可的時候,我終於搞明白了,學英語和健身是一樣的:一時半會兒看不到什麼效果,但堅持幾個月,就有效果了。沒有任何偷懶的辦法,真正有用的,就是當時看不到希望的那些“笨功夫”。

學英語,放棄不難,但堅持一定很酷


那時候年糕正在學踢足球,經常練帶球跑練很久還是做不好,讓他有點受挫。

我對他說: 正是因為你需要練很久很久,做到的時候大家才會為你鼓掌。如果學一樣東西這麼輕鬆的話,學會的人就不配得到這麼多榮耀了。

2

怎麼逼自己堅持?

我最大的心得有兩點:一個是捨得投資,給自己找個好老師;另外一個就是不斷給自己設定一個短期小目標。

當時為了逼自己一把,我狠狠心請了個完全不會說中文的外教。


學英語,放棄不難,但堅持一定很酷


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儘快逼自己開口說英語:畢竟只有兩個人,不開口就很會奇怪;加上老師完全不懂中文,也就沒辦法偷懶。

聊天、發微信、溝通上課的時間,在手機詞典的幫助下,每次溝通都變成了一種練習。

這裡想要給大家一個建議,老師不僅要找水平高的,更要找能聊得來的。

因為這跟找男朋友還真像:都是很長一段時間裡,要有共同話題的交流對象。

我的老師是個受過很好教育的美國人,價值觀很正,我們在很多問題上都比較有共同語言,也能同頻交流,選話題也是按我的興趣來的。

就像我的老師跟我說的:很多人學英語,總害怕發音不標準,但太把發音和用詞準確性當回事,真的學不好外語。畢竟學語言是為了打開新世界的大門,不是為了看起來好像很“洋氣”。

比如我要去新西蘭旅行了,我們的話題就是新西蘭的人文地理;比如我遇到什麼教養上頭疼的話題了,我們就找相關的文獻來看。

這些好玩的話題,為枯燥的英語學習增添了不少樂趣。

如果你所在的城市,找外教老師沒那麼容易,可以通過在線一對一成人外教來解決。比起面對面上課,這樣壓力還小一點、也會便宜很多。

至於短期小目標,我的方式就是不放過一切英文演講和交流的機會,併為這個目標去努力。

比如我在墨爾本參加貝拉米的活動,在中國人外國人一半一半的前提下,我堅持用英文演講;當公司有外賓來訪的時候,我也自己接待,跟老外們直接溝通,不再躲在糕爸的背後;連上個月在澳洲農場的直播,我都勇敢挑戰了英文。

學英語,放棄不難,但堅持一定很酷


我不是不怕口音被嘲笑,也知道自己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每次正式登場前,都要一遍遍對稿子:先是對著外教,之後再分批找幾個懂英文的小夥伴,看他們能不能聽得懂。

看起來很輕鬆的一件事,但我也經常會因為記不住很挫敗、發音不標準而懊惱。

有一次壓力太大,情緒失控的我,還和糕爸大吵了一架:“你們真的都以為我是天生就能演講嗎?我只是每一次都全力以赴罷了!”

小夥伴常常勸我:大多數人是覺察不到那些小錯誤和細微的發音差別的,沒必要這麼拼啊。

但在我看來,縱容自己當下的失誤,就等於在毀掉之前努力。

如今的每一次挑戰、練習,都是通往未來的那個“口語更好的自己”的必經之路。

如果連我都堅持不下去,我哪有臉要求年糕要學英語呢?

3

最後還想分享兩個在學英語過程中,我踩過的坑:

一是千萬別把書面英語作為學英語的主要方式。

之前我英文書讀的不少、詞彙量也不小,為什麼就是開不了口呢?

後來在外教的指點下我才知道:書面的複雜長句,其實生活裡是不常用的。真正對學英語有用的辦法,是追!劇!

可別小看追劇這門“技術”,它是更真實的美國人日常,能讓你學會“像美國人一樣聊天”。

而且選劇要選像《老友記》、《絕望主婦》這種,貼近生活的、現代的、劇情簡單粗暴不連續、單集純英文字幕的才靠譜。

千萬不要學我:先是沉迷於《西部世界》的超燒腦劇情,丟了學語言的初衷;後來又追了大半的年代劇《麥瑟爾夫人》,被嘲笑這就像“老外跟著《甄嬛傳》學漢語”。

還有一個就是:別想太多、勇敢說出來。

公園、圖書館都會有那種英語角,有條件的話,也可以來一趟出國旅行——不一定要去特別遠的地方,但有了那樣的環境之後,你的語言感受也會更深刻、也更有動力。


學英語,放棄不難,但堅持一定很酷


有了交流機會千萬別含蓄,要知道你的英語可比老外的漢語好多了。而且他們對中國人能說英語已經很高興了,你只管放心大膽地聊就好。以前我出國的時候,連去星巴克點咖啡都不敢,現在我已經努力把跟服務員溝通點菜的活承擔下來了。

有什麼呢?不就是多幾句sorry和pardon嗎?

我的英語學習並沒有結束,並且還會繼續堅持下去。

但什麼事情不是這樣呢?

——小到健身、游泳,大到創業、育兒,每件成功的事情真相背後,無非都是堅持二字。

任何事情,放棄不難,但堅持一定很酷。

學英語,放棄不難,但堅持一定很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