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朝野的长孙无忌是如何一步步被逼自缢?

李勇材


长孙无忌这个人是唐太宗留给唐高宗的顾命大臣之一,他也是关陇贵族的代表人物,皇帝也出身关陇军事贵族集团。提到长孙无忌必须要提的是武则天,因为是武则天把长孙无忌陷害致死,这是纯粹的诬陷,因为长孙无忌不支持自己做皇帝,武则天需要把这个绊脚石拿来,所以长孙无忌被玩死是铁定的。长孙无忌为什么会惨死,因为他遇到了武则天,武则天是个权力欲极大的女性,为了权力都不惜用掐死自己孩子陷害别人。

更重要的是武则天命好;为什么这样说,我们都知道科举制度源于隋朝,兴盛于唐朝,武则天对于科举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为在唐太宗时期关陇贵族和传统的门阀士族联合掌控政权,高宗时期还是这个局面,但是武则天利用高宗对自己的喜爱一步步接近权利顶层,这是两大贵族集团绝不允许的,当高宗想册立武则天为皇后的时候就遭到两大集团代表人物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极力反对,告诉高宗立武则天坚决不同意,想换皇后可以,但必须从贵族集团内部选,出身寒门的武则天是他们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的。武则天起初是打算跟这两大集团妥协:武则天保障他们的权势,作为交换条件两大集团支持武则天做皇后。没想到这提议断然被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拒绝了;这样武则天看到想要两大贵族集团支持自己没戏,必须寻找新的政治势力,武则天这时候看到了新兴的科举势力,因为他们在仕途上一直被两大集团压制,无法获得中高级官位。武则天跟科举新势力很快达成协议:武则天提升科举势力的政治地位,科举势力则支持武则天做皇后。武则天随后就是全力提拔科举势力培养支持自己的力量。同时武则天也渐渐获得代理皇权的权力,这样更有利于自己的权力布局,等高宗死后武则天把屠刀对准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利用各种手段罗织他们的罪名,最后长孙无忌被处死,褚遂良被外放,两大集团备受打击,但没有退出政治舞台。

长孙无忌惨死是完全被陷害致死,因为他遇到需要他死的武则天。


过去即历史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已已,太宗崩于翠微宫,长孙无忌,禇遂良面受遗诏,辅高宗即位于太极殿。越年,改元永徽,以长孙无忌为太尉,兼检校中书令。

其后无忌多有专权。房遗爱谋反案,永徽四年,怨杀吴王恪,并牵连江夏王道宗等。

高宗欲以武氏为皇后,无忌意不可。永徽六年。武氏得立为后,

越年改元显庆,太后即立,无忌不自安,皇帝亲揽政务,武后用许敬宗,伺隙而陷之。四年,四月,许敬宗以谋反污无忌,高宗并不引问,诏削太尉,以杨州都督,黔州安置。六月逼长孙无忌自缢。


钱君史话


玩弄权术的人最终死于权术,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讽刺。作为政治敏感度极高的一个人,在前期唐王朝的建立和发展中长孙无忌立下了汗马功劳。在站队方面也没有出过问题,积极的跟随唐太宗的脚步,一直被重用。太宗死后更是让他当上了托孤大臣,这种情况下可能是他对先帝的重托,也可能是他本人就看不上武则天,(当然事实上武则天也确实成为了女帝改写了李家皇朝)在李治想要立武则天为后的时候投了反对票,并且还是在收了好处的情况下。这些种种举动在李治看来就是持宠生娇、倚老卖老。武则天也是对他忌恨不已。这时候有个舔狗递上了一把刀。身为舔狗形象生动的诠释了什么叫“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也深得抱大腿的精髓,想要抱上武后的大腿,所以就举报长孙无忌造反。关于长孙无忌造反这事吧,因为长孙无忌有造反的实力和条件,所以在武则天的枕边风中,在李治假惺惺的哭泣为舅舅辩解中(心里骂着老不死),在舔狗的不断捅刀捏造事实过程中,长孙无忌就这么死了。一个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帝国皇帝、一个一心想要证明女人也顶半边天的皇后,一个光脚想要上位的舔狗,长孙无忌就死在这个组合手里。对了,那个舔狗叫许敬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