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圣通带了10万大军的嫁妆助刘秀夺得天下,为何还后位不保?

赵仁斌


其实,郭圣通自始至终都只是刘秀的一个棋子。然而吊诡的是,刘秀把郭圣通当成棋子,后人很少指责刘秀,反而还认为是郭圣通咎由自取。刘秀博得了不少好名声。这实在是一件让人唏嘘感叹的事情。

(郭圣通剧照)

一、为什么说郭圣通自始至终都是刘秀的一颗棋子?

其一,娶郭圣通是为了江山。

刘秀娶郭圣通,是在更始帝刘玄派他去河北发展势力,打开局面的时候。刘秀赤手空拳来到河北,人生地不熟,无朋又无友。但是,那时候他又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那时候,更始帝刚杀了他的哥哥,对他充满怀疑,不愿意把兵权交给他。如果刘秀在河北失败了,他可能再无出头之日。如果他成功了,那么,他从此可以不听刘玄的号令,甚至可以带着军队为哥哥报仇了。

正是在这样一种绝境,为了获得真定王刘杨(郭圣通是真定王刘杨的外甥女)的那十万大军,刘秀在刚娶了阴丽华不到一年,就再娶了郭圣通。

(刘秀剧照)

其二、废郭圣通也是为了江山。

刘秀之所以废黜郭圣通的皇后之位,史料认为,一是因为郭圣通获得刘秀的宠爱变少了,她反复抱怨。二是刘秀“故剑情深”,一定要把阴丽华变为皇后。

实际上,刘秀之所以这样做,根本的原因,是刘秀想打击郭圣通的“后党”,避免吕后那样的悲剧重演。毕竟那时候,郭圣通“后党”的势力,已经在朝中盘根错节。不把“后党”打压下去,刘秀百年后,必然出现一个“郭后专政”的局面。

而阴丽华不一样,阴丽华的娘家在朝中力量并不强大,而且阴丽华性格比较柔顺,对朝政兴趣也不浓。因此,从确保江山的角度来考虑,废黜郭圣通,改立阴丽华为皇后,是比较明智的。

(阴丽华与刘秀)

三、为何后人很少指责刘秀做得不对?

刘秀利用郭圣通打江山,打下江山以后,又过河拆桥,不仅杀掉真定王刘杨,而且废黜了郭圣通的皇后之位。刘秀做了这样不厚道的事情,为什么后人却很少指责他呢?

我认为,这是因为刘秀的政治手段极为高强。他在废后这件事上,每一步都踩在节点上,完全不露痕迹。

其一,刘秀以“故剑情深”的名义废后。

刘秀之所以废后,是因为他读太学的时候,说过一句“娶妻当得阴丽华”的话。但是,虽然娶了阴丽华,由于一直在闹革命,和阴丽华在一起的时间很少。而且为了江山,娶她不到一年就又娶郭圣通,刘秀认为,这实在是对不起自己的“糟糠之妻”。现在革命成功了,就应该给阴丽华应有的地位。

刘秀拿这个说事,大家都觉得刘秀说得合情合理,对他这样做,不但不会反对,反而还很欣赏。

其二,刘秀杀掉真定王刘杨后才立郭圣通为皇后。

刘秀以真定王刘杨要造反为理由,杀掉了刘杨。杀掉刘杨的目的,显然是为了剪除刘杨的势力。但这时候,刘秀做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立郭圣通为皇后。

刘秀这样做,是非常聪明的,因为这样一来,别人不会觉得刘秀是在打击“后党”。杀刘杨,真是他想造反,真是他咎由自取,与打击“后党”没有任何关系。

这样,刘秀不久后废黜郭圣通的皇后之位,别人又只能说是郭圣通自己不对,问题全出在郭圣通一个人身上。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刘秀真的算得上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或者也可以说,是“天才的阴谋家”。


张生全精彩历史


因利益所带来的好处种种,也终因利益消弭而逐渐丧失。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阴丽华,管仲之后,名门望族,即便到其父一代,也是巨富之家,财富可比诸侯。娶妻阴丽华,这曾经是刘秀的人生目标,并一直为之所奋斗着,成为他前进的动力。

最初,寄人篱下的刘秀还只是打工身份,其兄刘縯被更始帝刘玄所杀,心中悲痛,但当时他并没有能力报复,所以无奈选择隐忍,在他最低落的那段时间,刘縯曾经的部下阴识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觉得刘秀不但才华出众,重托可付,而且......用电视剧里的话说就是,人品贵重,所以就撮合阴丽华和刘秀走到了一起,在那段时间里,恐怕是刘秀一生最快乐的时光。娶妻当得阴丽华的目标已经实现,这种幸福感帮助刘秀尽快摆脱了颓废和压抑的心境。那个人,那段爱,那段时间,必定刻骨铭心,为今后阴丽华不争而争的得到后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他俩的恩爱生活,仅打消了更始帝一部分猜忌,但却还是没有完全相信刘秀,竟然把刘秀这样一个屡建奇功的帅才,安排去洛阳做迁都前的准备工作,而阴丽华则不方便同行,自己回到了娘家,二人自此长期分别。

后来王朗在邯郸称帝,刘秀再次被更始帝调用征讨,虽不惧王朗,但却还是需要团结力量。

目标:真定王刘扬,属于可争取对象。真定王刘扬也同意了刘秀的招揽,可是却又提出自己的条件,出于对政治结盟稳定性的考虑,他提议与刘秀联姻,让其迎娶外甥女郭圣通,郭圣通,家世显赫,相对于当时刘秀的身份来说,绝对属于下嫁,郭圣通族群,属汉景帝一脉,并且在河北根深蒂固,就当时情势而言,这恐怕是刘秀唯一的选择。

话虽如此,其实我觉得,不只私利,刘扬也有可能是出于双向利益考虑,这样一来,他可以放心归顺刘秀,而刘秀也放心他的势力不会反叛,双方都吃了定心丸。

刘秀则考虑两点:

一、将刘扬的势力并入自己的部队,终有一日完全把控,为我所用,刘縯的仇,他怎么能忘。

二、在这个关键时刻,人心叵测不可轻信,万一自己和王朗拼命,而刘扬后面捅刀子,那就凄惨了。

所以刘秀出于政治目的和战局上的考虑迎娶了郭圣通,自此,刘扬的军队归于刘秀麾下。兵力上的优势资源给刘秀带来的,不仅仅是在战场上打败王朗这么简单,还为自己培养了嫡系力量。

百战之兵终成大事,王朗败于刘秀后,其势力范围被刘秀纳入囊中,后续想到的自然是如果自己回去向更始帝复命,以更始帝对他的猜忌,再加上刘秀现有势力,估计回去后必死无疑。所以兵强马壮的刘秀在拥有自己的地盘后,决定脱离更始帝控制,不再受其政权摆布。

就在刘秀刚刚称帝4个月后,他不顾政务烦劳,迫不及待的将阴丽华接到身边,而不幸的是刘秀当时并没有完全摆脱他人势力的掣肘,自己的根基并不稳固,自己部队也未必能无条件的忠于自己,不受他人影响,毕竟融合时间尚短。

从诸多方面考虑:

  • 郭圣通远比阴丽华家世显赫,传承多代的殷家,已经渐渐脱离了政治环境,虽然富可敌国,但也仅仅是属于豪门望族而已,郭圣通的家世身份更为尊贵。
  • 以前归拢过来的刘扬部队,还是属于军队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 就在登基的这一年,郭圣通产下皇长子刘强。而长期与刘秀异地而居的阴丽华此时却没有孩子,母凭子贵,这点绕不过去。
  • 加上刘扬的政治伙伴众多,所以在立后问题上郭圣通显然占据了更多优势。

一边是真感情,一边是真实力,一时让刘秀难以决定皇后人选(其实心中有数)。而阴丽华则主动退出角逐,称自觉身份不够尊贵,并且主动提议立郭圣通为后。

无论是出于对妻子的尊重。还是对其家族势力帮助的答谢,新婚的刘秀和郭圣通非常恩爱,至少在表面上来看是这样。而据后汉书记载,郭圣通突然被废的原因,就是刘秀对她的宠爱稍稍有所衰弱,就很多次对刘秀百般埋怨,诸多冲撞。还有一点,郭圣通德不配位,颇有吕霍之风,深受刘秀忌惮。

阴丽华在这方面做的相当聪明,建国之初,如果与郭圣通争夺后位,根本无法获胜,而且恐怕仅有的荣宠也将失去,一味坚持才是不智之举。以退为进,继而推荐郭圣通为后,识得时务,就当时而言是最聪明的做法,既顾全了大局。也成就了自己的名声。品格尽人皆知,为家世并不显赫的自己打好了舆论基础。于大事做的如此得体,刘秀对阴丽华不仅有爱,慢慢又加之一层敬重和钦佩。而阴丽华所作所为,不单看在刘秀眼中也令群臣听闻后心悦诚服。

阴丽华与郭圣通是截然相反的两种性格。一个张扬外露,一个沉稳内敛。阴丽华的情商与智慧明显要比郭圣通高出很多,识进退,懂隐忍。不单阴丽华自己,他的亲属也是如此。

其实一直以来刘秀对对于外戚不是没有提防之心。封建帝王大多忌惮于外戚干政,这也属正常,毕竟有前车之鉴,后人不得不防。

阴丽华及其家属令刘秀放心,不加猜忌,受到了更大的信任。反观郭圣通在建武17年被废,与她的性格有很大关联。当然这也是那个时代女性的悲哀,一夫多妻制嘛,时代特色,尤其是皇帝。郭圣通嫉妒在所难免,但显然她的所作所为不如阴丽华来得聪明。

受郭圣通被废的影响,太子刘强惶惶不可终日,自请废掉太子之位。并愿意就藩远离。而刘秀并没有这么做,郭圣通的罪责何以要太子承担,但是时势终究在变,后来刘秀又改变了主意,将其封为东海王,而在此期间,阴丽华并没有任何异动,无论刘强在太子位还是就藩,她们母子都对刘强非常照顾。

阴丽华不争而争最终获得后位。建国17年来虽然摆在面前无数机会,却从未为自己争夺过什么利益,而越是这样,宫廷朝野的口碑就越好。在脾气秉性方面,如果阴丽华类似郭圣通,可以预见的是,她们的结局将会同样以悲剧收场。

“后在位恭俭,少嗜玩,不喜笑谑。性仁孝,多矜慈。”这是说阴丽华,不是郭圣通,哈。

方孝孺:敬贤当远色,治国须齐家。如何废郭后,宠此阴丽华?

也有人说,光武帝能容功臣,独不能容一妻子,废后之举,全出私意,史家多讥其不情。

而古今通史认为,刘秀并非私德有亏,而是看出苗头不对。

郭圣通的脾气尽人皆知,而刘强的性子也太过懦弱,这,很危险。

阴丽华的脾性有口皆碑,就算刘庄性子强些,却也是十足的好事。

其实,刘秀又怎能不亏心呢,郭圣通的族人大多被刘秀后续封爵,刘秀又没完没了的多次去郭圣通父族表示亲近,借以宣示自己不是忘恩负义之人,其他功臣大可放心,郭圣通就是郭圣通,与其族群无关。

以郭圣通的脾气,离开刘秀未必是坏事,毕竟刘秀对她荣宠不再,郭圣通也看不过刘秀宠爱其他嫔妃,索性眼不见为净,避免自己的脾气招惹更大的祸端,年岁虽然算不上很大就过世,但也没受过任何苛待,算是废后中比较受善待的一个。她的儿子刘强也有一定政治头脑,知道审时度势,最后也勉强算是善终,这与他及时退出政治核心圈不无关系。


古今通史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是一句流传千古的励志句子,是千古一帝刘秀落魄的时候说的。这个句子的意思很简单,为官就要有执金吾的盛大排场,而娶妻子就要娶阴丽华这样貌美如花又贤良淑德的女子。而我们也都清楚,刘秀称帝后,还真的立了阴丽华为皇后,两个人恩恩爱爱,死后还合葬原陵,真的是生同床死同穴了。

这样的爱情让人羡慕,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还有那么一个痴情的女子,带着10万军队作为嫁妆嫁给一无所有的刘秀,帮助他登上帝位,可是刘秀登上地位,克定天下后,就无情地抛弃了她,这个傻女子就是郭圣通。刘秀废除郭圣通的时候,说的是她“怀执怨怼”,更有“吕霍之风”,其实都是借口了,史学家蔡东藩是这样评价的:“光武帝能容功臣,独不能容一妻子,废后之举,全出私意,史家多讥其不情”。

我觉得蔡东藩的评价是很公允的,说直白点,刘秀爱的人还是阴丽华吧,郭圣通只不过是他登上帝位的一颗棋子罢了,刘秀一旦得到了江山,当然就会无情地抛弃这颗没价值的棋子了。

一,刘秀娶郭圣通,得到十万大军。

郭圣通也算是大家闺秀了,是中山郡名门望族,是真定王刘杨的外甥女。那时候的刘秀虽然被更始帝刘玄封为“大司马”,名号听起来很大,可是他的手里只有一根节杖,是一个没有兵力的光杆司令了,还被在河北自立为王的王郎追得到处跑。

这个时候真定王刘杨看上了他,带着十万大军投奔了他,但是前提是刘秀要娶自己的外甥女郭圣通,是典型的政治联姻,狼狈不堪的刘秀立马就答应了,就这样娶了郭圣通。可以说,郭圣通的十万大军的嫁妆还是很丰盛的,但是这场联姻注定就是悲剧,因为刘秀在此之前已经娶了阴丽华了,而阴丽华是他爱慕多年的人。

刘秀还在长安求学的时候,就被阴丽华的美貌吸引了,发出了“娶妻当得阴丽华”流传千古的句子,之后他能如愿以偿娶了阴丽华,当然是无比开心了,这个时候娶郭圣通也是形势所逼吧。

二,刘秀克定天后抛弃郭圣通。

刘秀是刘邦的九世孙,靠着郭圣通的十万大军起家,还真的一步步登基成了千古一帝了,做了皇帝之后那就得立皇后吧,刘秀心里是一万个想立阴丽华为皇后的,不过最初还是立了郭圣通。

郭圣通好礼节俭,有母仪之德,又生下了几个皇子,关键是后台过硬,东汉天下初定,刘秀为了江山着想还是立了她为皇后,但是他的心里是不乐意的。 建武九年,阴丽华的家庭遭遇变故,母亲和弟弟被贼匪所杀的时候,刘秀下的诏书是这样说的:“贵人有母仪之美,宜立为后,而固辞弗敢当,列于媵妾。”

这句话就说的很直白了,意思就是说刘秀当初是要立阴丽华为皇后的,可是她一直推辞不乐意才立了郭圣通。我想,当时的郭圣通内心一定凉透了吧,更凉的还在后面了。

公元41年,天下很稳定了,刘秀废了郭圣通,改立阴丽华为皇后,理由是觉得郭圣通“怀执怨怼”,有“吕霍之风”,担心自己去世后,会伤害阴丽华母子,这样的罪名还真的是莫须有了。

三,郭圣通死后,没有进皇陵。

刘秀废了郭圣通后,对她和生的几个皇子都还好,还封郭圣通为中山王太后,为啥了?因为刘秀心中还是有愧疚吧,郭圣通并没有被废时候说的那么坏了,之所以被废,还是因为不够爱吧。

公元52年,郭圣通病逝,被葬在北邙山,和她墓地不远处就是刘秀的原陵,皇陵里葬的是刘秀和阴丽华了。也就是说,刘秀和阴丽华合葬在一起,而郭圣通压根就没有进皇陵,更别说和刘秀合葬了。

刘秀和阴丽华是恩恩爱爱一辈子,生前同床死同穴了,而郭圣通了?真的就很悲剧了,她自始至终都是一颗棋子了,有用的时候用用,无用的时候就被抛弃了。

我是木鱼,小女子一枚,却痴迷于近现代史的风起云涌,每日更新,喜欢就关注我吧,感谢有你。


湘西小木鱼


公元23年,刘秀被更始帝刘玄派往河北镇抚,一路北伐,从光杆司令到拥兵数万,逐鹿天下之心日盛。

其时真定王刘扬,手下有10万大军服从于王朗,对左右河北局势起着决定性作用。出于利益考虑,想当国舅的刘扬,愿意联姻的方式支持刘秀,将外甥女郭圣通嫁给刘秀为妻,同时10万雄兵支持他当做嫁妆。


看起来财色兼收的刘秀,得了一桩天大的好处,心中却落下了余恨。因为这桩政治联姻,势必对不起他的前妻阴丽华许下的诺言,曾经娶当得阴丽华,而今要委屈她作妾了。虽然那时郭氏年方17,端庄美丽的豪门淑女,除了舅舅刘扬,郭家也在河北势力强大。若拒绝刘秀便自树强敌,反之如虎添翼。

为了称雄天下的野心,刘秀虽心中不忍,也顺众意娶了郭圣通。这桩婚姻,为刘秀赢得河北刘氏王族支持,和地方豪强武装进一步结合,为战胜王郎,实现天下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此后两人恩爱有加,郭圣通一直随着刘秀四处征战,长子刘疆就是在战事途中出生的,也算患难夫妻了。


三年之后,刘秀的事业初定,将苦等三年的阴丽华,从洛阳回团聚。面对新欢旧爱,前誓后约立谁为皇后,刘秀很纠结了一番。最后阴丽华大度的表示后位,这使得刘秀非常感动,一生都觉得对阴丽华有所亏欠。

事实上当时拥立郭圣通的外戚刘扬,及河北军事力量强大,该立谁为皇后是明显的,刘秀屈从于政治需要于心不忍,阴丽华主动放弃以不争为争,赢得了刘秀的心。

相较于郭圣通的介怀,为争宠在刘秀面前叨叨,提醒"当年要不是咱娘家出手,你才有今天"让其倍觉不爽。阴丽华及其家人低调克制,隐忍十几年,在公元41年,终于等来了后位。

这期间他和郭氏和阴氏,各生了五个孩子,应该说刘秀对他们都还是不错的。被封为中山太后郭圣通母子,成为历史上待遇最好的废后和废太子,刘秀无疑是有情有义之人。

但是为什么要在谁当皇后,这个事情上纠结呢?其实两个女人的争斗,并不是完全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儿子。立嫡以长,子为母贵,意味着可以继承大统。

对于政治婚姻的反感,埋下了郭圣通婚姻的隐患,而其舅舅刘扬造反,无疑更失去依靠。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好像是小三和原配之争,其实不然。

从某种意义上说,郭圣通的要求并不过分。她要求皇帝专宠自己,是每一个女人对爱情的执着,除此之外,也是位贤明之后。而阴丽华的大度和包容,不过是无奈的选择而已。


但是作为刘秀,很清醒地认识到,如果继续让郭圣通为后,很可能就容不下阴氏母子。废了郭圣通,既实践了当初的誓言,也能保全郭圣通母子,这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也为有情有义之人。可怜郭圣通,从始至终,没有明白对于帝王来说,为什么始于政治交易的婚姻,终比不上刻骨铭心的初恋旧情。

光武席刘秀是难得守信重情之帝,而阴丽华出色的情商,终赢得了帝王之心。好在最后的故事终于圆满,在无数的后宫惨烈争斗剧中,也算是难得一见的大团圆结局了。


元元的天下


刘秀是东汉开国皇帝,不熟悉东汉历史的人,不知道郭圣通是谁,这个名字听上去像是一个男的,但是,其实她是一个女人,也是刘秀的第一任皇后。

那么问题来了,刘秀为什么把郭圣通这个皇后给废掉了呢?

下面我们就不得不讲一下刘秀和阴丽华的故事了,讲完这个故事,相信大家又开始相信世界上有真爱了。

大家都知道,刘秀是个没落贵族。

虽然他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后代,但是,到了他这一辈,西汉就已经玩完了。

半路杀出来一个叫王莽的外戚派,把他们刘家的江山给篡夺了。

这样刘秀就由一个吃皇粮的人,变成了路人。

毕竟现在江山易主了,姓王的人当了皇帝,是不会给姓刘的人发福利品的。

刘秀也就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在刘秀求学的期间,他听说了有一个叫阴丽华的女子,长的十分漂亮。是大家公认的美女,就是这时候刘秀开始暗恋阴丽华的。而且他还有一句娶妻当得阴丽华的名言。

但是,这时候的刘秀,也仅仅就是想想,因为现在的他根本配不上人家阴丽华,阴丽华家是世家大族,家里有钱有背景。和刘秀根本门不当户不对。

可是事情还是出现了转机,因为王莽不大会治理国家,在加上当时出现了天灾,关东以外的百姓没有了吃的。

这时候天下的人开始起义了,他们纷纷表示反对王莽的统治。

那时候有两支军队声势最为浩大,一个就是绿林军,另一个就是赤眉军。

刘秀参加的就是绿林军,因为刘秀的哥哥刘演是个风云人物,在绿林军里有个重要的官职,刘秀也捞到了一个偏将军。

可是,就是刘秀这个偏将军却打了一个打胜仗,他在昆阳之战,用两万的人马打败了王莽的四十万大军。

就是这一战,彻底的粉碎了王莽集团。王莽被杀,他的新朝也就覆没了。

绿林军推举了刘玄当皇帝,刘玄是刘秀的一个近亲,都是刘邦的后代。之所以选刘玄当皇帝后,是因为他比较好控制,其实真正有影响力,适合当皇帝的人是刘秀的大哥。

但是,刘秀的大哥不好控制,绿林军不愿意让他上台。

也就是在这期间,刘秀觉得自己是个人物了,他开始去阴丽华家提亲,然后阴丽华就嫁给了刘秀。

两个人的好日子没过几天,又出现问题了。

刚当上皇帝的刘玄,害怕刘秀的大哥刘yan会给他争夺帝位,所以找了个借口就把刘yan给杀了。

刘秀十分的悲痛,他也被刘玄怀疑了。

还好那时候全国没有稳定,北方依旧动乱不止,刘玄就派刘秀到河北去做招抚工作去了。

在河北也有一个皇帝,这个皇帝的势力很大,是个算命先生充当是汉成帝的儿子,在北方当上的皇帝。

刘秀一到河北,就被这个皇帝给盯上了。

那时候刘秀的势力比较小,很显然若是没有贵人相助,他是在河北混不下去的。

恰恰就是在这个时候,郭圣通的舅舅,河北的世家大族,真定王刘杨,开始要帮助刘秀了。但是,帮助刘秀的前提是让刘秀娶自己的外甥女郭圣通。

刘秀就是这样把郭圣通娶为正妻的,因为得到了郭圣通的资助,刘秀打败了对手。又开始和刘玄决一死战,最后刘玄被赤眉军给杀害,刘秀又把赤眉军打败,建立了东汉王朝。

刘秀称帝之后,就把郭圣通给立为了皇后,但是,他真正爱的人是阴丽华呀。所以,他总是过不了心里这道坎,觉得对阴丽华有亏欠。

时日已久,他越来越觉得阴丽华才是皇后的最佳人选,所以,就把郭圣通给废了,然后正式立阴丽华为后。

那时候的郭圣通对刘秀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所以,在面对真爱的时候,他还是捍卫了自己的爱情。


史学达人


郭圣通最后之所以皇后位置不保,跟两个人有关,一个就是刘秀的元配阴丽华,还有一个就是郭圣通的舅舅,真定王刘杨,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刘秀是汉景帝的儿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后代,刘秀的父亲叫刘钦,是济阳县令,但是在刘秀九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刘秀就和他的兄弟姐妹们跟着南阳郡蔡阳郡的叔叔刘良生活,而阴丽华是南阳新野的豪门大户,而刘秀仅仅是一个在田里耕作,读过几年书的普通人。

阴家十分有钱,所拥有的土地高达七百余顷,而她家的排场能跟当时的诸侯王相比,就可以知道阴家是何等的富有。刘秀的姐夫叫邓晨,邓晨与阴家有亲戚关系,正因为邓晨的关系,刘秀有机会见到了阴丽华。

刘秀就被阴丽华的美貌和性格所打动了,再加上刘秀在长安求学的时候,见到了执金吾的出行排场,就暗暗下定了决心,做官得做到执金吾这样的,娶妻就要娶阴丽华。

刘秀随他的大哥刘縯起兵了,在昆阳之战打败了王莽的主力,刘秀就娶了阴丽华为妻,两人相处只有三个月,更始帝刘玄任命刘秀为大司马,到河北扩张势力,刘秀只能将阴丽华送回南阳新野的娘家。

刘玄并没有给刘秀派兵马,只有节符,而此时的河北是由王郎控制的,王郎自称为汉成帝的儿子,刘秀自然不是王郎的对手,所以只能去游说当时有十万兵马的真定王刘杨,刘杨同意归附更始政权,为了提高彼此的信任度,刘秀必须迎娶刘杨的外甥女郭圣通。

刘秀称帝后,刘杨仍被封为真定王。建武二年,刘杨造反,刘秀派前将军耿纯平定,但是刘秀顾念着刘杨的功劳,还让刘杨的儿子刘得为真定王。

刘秀称帝之后,是打算立阴丽华为皇后的,但是阴丽华很坚决的拒绝了,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阴丽华此时未生子,而郭圣通有生子,二是真定王刘杨对刘秀的帮助很大,而且原来真定王的人也在观望刘秀,而此天下未定。

最后刘秀立了郭圣通为皇后,一直到建武十七年,天下大定,郭圣通已完全失宠,刘秀废黜了郭圣通的皇后,改立阴丽华为皇后,建武十九年,废黜原来的太子郭圣通的儿子刘疆,改立阴丽华之子刘庄,也就是后来的汉明帝。


历史简单说


刘秀娶郭圣通,纯粹是政治婚姻。

当时刘秀以更始政权“大司马”身份镇抚河北,名头虽然响亮,实际上就是个光杆司令。偏偏又遇到王郎在河北自立为皇帝,以十万户的高额悬赏捉拿刘秀,于是乎刘秀开始人生中最狼狈的一次大逃亡。逃到信都后,刘秀总算有喘息之机,他开始招兵买马,徐图发展。不过,光靠几千人马,能顶个屁用,刘秀决定策反王郎手下实力派人物——真定王刘扬。这次策反行动,使刘秀一举兼并刘扬的十万人马,成为国内群雄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为了稳固与刘扬的关系,刘秀娶了他的外甥女郭圣通。

然而,刘秀并不爱郭圣通,因为他心里只有一个女神,她便是阴丽华。

故事还得从刘秀年轻时说起。当时他还只是一名勤于稼穑的农夫与穷酸的儒生,有一次他到新野,第一次见到阴丽华,一见钟情。那时的刘秀只是一位默默无闻的草民,自然不敢向女神表达爱慕之情。他曾这样慨叹道:“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连他自己可能都想不到,这个梦想有实现的一天。

公元22年,刘秀跟随哥哥刘縯起兵,反抗王莽政权。在战争中,他展示出卓越的军事天才,在昆阳之战得赢得了伟大的胜利。可就在这个时候,更始皇帝刘玄却对刘縯下毒手。哥哥被杀后,刘秀忍辱含垢,夹起尾巴做人。这个时候惟一让他宽心的,便是迎娶心仪许久的女神阴丽华。这是难得的清闲时光,新婚夫妻如胶似漆,恩恩爱爱。然而不久后,刘秀被派往镇抚河北,并由此开始他人生最为动荡的一段岁月。

与刘扬实现政治联姻后,刘秀实力猛增几倍,一举荡平王郎政权,而后与更始政权分道扬镳,并于公元25年正式称帝。

刘秀称帝后,把阴丽华接回洛阳,夫妻得以重聚。一个问题出现了,要立谁为皇后呢?从感情上说,刘秀深爱阴丽华,想立她为后;可是郭圣通已生下皇子刘强,对皇帝来说,这意味着有接班人了。阴丽华从大局考虑,拒绝接受皇后之位,而让予郭圣通。建武二年,郭圣通正式被册封为皇后。

据史书所载,郭圣通“虽王家女,而好礼节俭,有母仪之德”,可是刘秀不爱她,没办法。建武九年,阴丽华家遭遇不幸,她的母亲与弟弟出行时被盗贼劫杀。由于阴丽华七岁丧父,与母亲的感情非常好,这件事令她痛苦万分。见到阴丽华伤心欲绝的样子,刘秀很心痛,为了安慰阴丽华,他下了一道诏书:“吾微贱之时,娶于阴氏,因将兵征伐,遂各别离。幸得安全,俱脱虎口。以贵人有母仪之美,宜立为后,而固辞弗敢当,列于媵妾。朕嘉其义让,许封诸弟。未及爵士,而遭患逢祸,母子同命,愍伤于怀。”并追封阴丽华的父亲、弟弟为侯。

这道诏书可视为郭圣通失宠的信号,皇帝等于是向天下人宣布,郭圣通皇后的位置,是阴丽华让给她的,而阴丽华才是有资格成为皇后的人。这道诏书安慰了阴丽华,却伤了郭圣通。郭圣通醋意大发,“数怀怨怼”,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她越发被光武帝所疏远。她未能保持其“母仪之德”,最终在皇后保卫战中彻底失败。

建武十七年,光武帝废除郭圣通皇后之位,理由是:“皇后怀执怨怼,数违教令,不能抚循它子,训长异室。宫闱之内,若见鹰鹯。既无《关雎》之德,而有吕、霍之风,岂可托以幼孤,恭承明祀。”这些指责是非常严重的,甚至把她与西汉的吕后、霍显相提并论。吕后残害刘邦宠爱的戚夫人,霍显毒杀汉宣帝宠爱的许平君。显然,是女人的嫉妒心最终毁了郭圣通,光武帝绝不会让自己深爱的阴丽华落得戚夫人与许平君的下场。

一代美女阴丽华最终成为皇后,这个爱情故事有了圆满的结局。对于妃嫔无数的帝王来说,爱情几乎只是传说。可是刘秀是例外,他对阴丽华的挚爱终生不渝。阴丽华死于明帝永平七年,死后与光武帝合葬于原陵。


君山话史


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幸的,再加上有政治成分掺和其中,注定是悲哀的!

郭圣通,河北真定人,中山郡名门望族,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皇后,史称光武郭皇后。郭圣通的父族是郡中大姓,其父郭昌,早死,少有义行。郭圣通的母族是真定王室,她的母亲是真定恭王刘普的女儿,因嫁于郭氏而称为郭主,生郭圣通和儿子郭况。

郭圣通与刘秀的结合,不是赌徒式不计后果的押注。是经过真定王刘杨分清形势,深思熟虑过才做的决定。刚开始“光杆司令”刘秀被在邯郸自立为王的王朗逼上绝路。带领几个随从东躲西藏。后来,凭借刘植,耿纯率领的宗族子弟,强关夺寨,誓死追随,占据了小片根据地,发展兵力数万。同时上谷太守耿况之子来和刘秀共商,联合上谷渔阳两郡突骑共定邯郸之策。并沿路发兵,由北向南,击新市,讨邯郸。过真定时,刘秀派出刘植作为说客,说降刘杨。

最终,刘植的游说,以及自身对于局势的判断,使得真定王刘杨做出了选择,新立的邯郸政权和强大的更始政权河北代表之间,真定王最终选择了刘秀。为表诚意刘秀迎娶刘杨的外甥女郭圣通实行“政治联姻”。郭圣通是这场联姻的牺牲品。

这场联姻,因为真定王刘杨以及郭氏宗族影响迅速使刘秀部队增加了十几万人。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这支部队,刘秀想平定邯郸,后期推翻更始政权做上皇帝基本没有可能。

所以说,他们两个人是没有感情基础的。顾及着双方的利益才走到一起,婚姻注定是失败的。

然后,我们在看看郭圣通的“对手”阴丽华。

“出仕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这是刘秀还未成事时所说的话。据记载,阴丽华是刘秀老家一富族家女,长相十分美貌又兼贤良淑慧。刘秀通过姐夫的关系逐渐认识她,并定下终身。(刘秀挺潮流的)因为阴丽华哥哥阴识在刘演(刘秀哥哥)军中,看出刘秀是个人才所以说服家人让刘秀娶阴丽华为妻。可以看出,两个人感情基础是很好的。不说是“青梅竹马”也算“一见钟情”。远远高于与郭圣通政治联姻的感情基础。

这里不是强调说刘秀与郭圣通感情不好,而是相比阴丽华的“以退为进”策略。让刘秀自己在心里都肯定了阴丽华的胜利。

刘秀刚称帝,就想封阴丽华为皇后。可是阴丽华却推辞称“自己不足以当大位”而举郭圣通为皇后,另刘秀刮目相看,继而感觉有愧更加宠幸阴丽华。但是阴丽华依旧不骄不躁,刘秀的赏赐全部分于下人或者交给部队用于征伐之资,自己节俭待人随和。虽被立为皇后的郭圣通遭到冷落。那么,遭到冷落的郭圣通怎么处理被冷落这件事的呢?从刘秀《废后诏》可以看出:皇后怀执怨怼,数违教令,不能抚循它子,训长异室。宫闱之内,若见鹰鹯。既无《关雎》之德,而有吕、霍之风,岂可托以幼孤?在处事待人方面郭圣通又输给了阴丽华。难道是“技不如人”?

郭圣通被废后,刘秀并没有像其他帝王那样贬入冷宫,对外戚势力斩草除根。相反对郭氏外戚更加重用,亲族全部封侯。又加封郭圣通为中山王太后,诸子都封为王爵。

在刘秀的照拂下,郭氏家族成为当时四大贵族之一,郭氏宅院被称为“金穴”。“天不下雨,而有雷鸣之声”(形容金属碰撞之声)而郭圣通也得以善终,死后葬于帝陵侧。

关于皇后的移位有学者分析这是阴丽华的计谋,隐忍不发。她对皇后的位置使用了“欲擒故纵”的计策。这个咱们下次再来讨论

谢谢大家观看,有疑问请留言。共同讨论一下吧!




小刘解读


郭圣通与刘秀之间本就是政治联姻 ,他俩之间还有一个刘秀的发妻阴丽华。什么事情都不可怕,一比就可怕。其实郭圣通已经很好了,要是在现在的社会谁要是能娶到像郭圣通这样的,恐怕男方要出不少血吧!但是阴丽华更好,她不争(谁知道到底争不争)为人随和,一举一动都甚为得体,从不埋怨他人……。此处再加上郭圣通郭皇后的处境。


郭圣通已经贵为皇后但是高处不胜寒,她不仅要处理后宫的事情,还要与皇帝刘秀恩爱缠绵,但是刘秀还是更爱阴丽华一些,再加上阴丽华的儿子刘庄很是聪明,就连太子都黯然失色。这就大大激发了郭圣通的求生欲。于是想尽办法挽回刘秀的心,可是失败了。于是终极杀手锏出现了,就是一哭二闹三上吊。郭圣通开始发泄自己心中的怒火,大闹后宫

。一开始刘秀大为不解,并没有加以沟通,所以郭皇后就越闹越欢,最后刘秀不能忍了,就下令废了皇后了。说到这里郭皇后的十万兵并没有提及,所以其实郭圣通的皇后与那个十万兵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刘秀这个人是走心的,他把你立为皇后那是因为他爱你,不爱了,还是给你机会的。只是郭圣通想要的也不全是皇后位,更重要的也是刘秀的真心罢了。所以刘秀罢了郭圣通的皇后位,但并没有打入冷宫,相反,她的母族还因此成为了四大外戚家族之一。


所以,郭圣通的皇后位在刘秀的心里一直都是阴丽华的,从没改变过。只不过郭圣通仅仅是想要挽回刘秀的心把它从阴丽华的身边给夺过来而已!


菠萝菠萝蜜215


只记得一句话,娶妻当娶阴丽华,刘秀落魄的时候就想讨阴丽华当老婆,后来为了大局,娶了郭胜通的女儿当皇后,可是这原本就是一场利益交换,没有感情的政治婚姻,所以刘秀坐稳江山后,当然继续让阴丽华当皇后啦,不过刘秀人品很好,郭皇后和她儿子都善终了

给宝宝一个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