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指出未來新能源的兩大發展方向,燃料電池核心技術再被提起

工信部:加快建設智能網聯汽車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加快推動燃料電池汽車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

4月16日,在2019中國汽車論壇閉門峰會上,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要不斷提升動力電池性能及整車智能化水平,加強大功率充電、無線充電技術研究,積極探索換電模式發展,加快推動燃料電池汽車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

1、無線充電,不可小視的市場規模

2018年7月,BMW宣佈將投入無線充電系統生產,未來汽車僅需停放於充電底座正上方就可以開始充電,通過3.2kW功率在3個半小時內將電池充飽。

在汽車領域,大多采用磁共振技術,該技術可以支援較高功率與較遠傳輸距離。

根據Allied Allied Market Research 的研究數據看,無線充電市場的增長速度在未來的 8 年中的 CAGR 將會達到 38.7%,市場規模在2025年將達到700億美元,而其中消費電子和汽車則是佔據了市場的主要份額,佔比分別為29%和36%。

從產業鏈角度,無線充電分為五個環節:方案設計、電源芯片、磁性材料、傳輸線圈以及模組製造。

(1)方案設計和電源芯片環節技術壁壘高、利潤高,基本被蘋果、高通、特斯拉佔領,國內中興通信、信維通信、萬安科技具有競爭力。其中,中興通訊實力最強,與Evatran成立合資公司,加快無線充電項目落地。

(2)磁性材料和傳輸線圈環節技術壁壘相對較低,中外廠商都參與其中。國內包括安捷科技、天通股份、安泰科技、橫店東磁、信維通信。

(3)模組製造環節技術壁壘和利潤最低,主要參與者為國內廠商。主要包括立訊精密、安潔科技。

綜上,華金證券根據公司的競爭力,以及未來產品的市場潛力,推薦立訊精密和安潔科技。

2、燃料電池汽車關鍵技術被反覆提起

目前我國燃料電池技術相較於國外差距仍然比較明顯,所以大力提高核心技術成為了當前最重要的任務。

(1)電堆

電堆是燃料電池系統最核心的部分,目前主要依賴進口,最純正的標的是巴拉德與Hydrogenics。自主研發電堆的機構雖多,但能夠做出成熟產品的鳳毛麟角。目前走在前列的有:上汽集團。此外,濰柴動力和大洋電機通過與巴拉德的戰略合作佈局較為領先。雪人股份通過參股Hydrogenucs間接參與電堆環節。雄韜股份、雪人股份、全柴動力在電堆有所佈局。

(2)質子交換膜

目前質子交換膜單價極高,降成本空間巨大,產量提高後,價格可能與鋰電隔膜相當。A股沒有核心標的。

(3)催化劑

催化劑目前還是走鉑碳路線,且鉑用量不斷減少,成本下降空間也非常之大。國內貴研鉑業的已具備催化劑製備能力。

*風險提示: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