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可觀賞,根可入藥的芍藥,在家裡種植,需要怎麼養護呢

導語:各位親愛的讀者朋友們,大家好,我是農人德美,那今天小編要介紹的三農知識,就是關於如何在家種植盆栽。我們今天種植盆栽的主角就是芍藥。想必大家對它應該非常熟悉,芍藥作為我國的傳統名花之一具有悠久的栽培歷史,與牡丹並稱為花中二絕,自古就有牡丹為花王,芍藥為花相的說法。還有傳說,牡丹芍藥是夫妻花,種在一起會互相授粉,花朵會更加美麗嬌豔。那麼在家裡種植盆栽芍藥花需要注意什麼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吧。

花可觀賞,根可入藥的芍藥,在家裡種植,需要怎麼養護呢

芍藥原產於我國,在大別山、秦齡及京西百花山等地均有野生種,栽培歷史悠久。芍藥是多年生草本,高60到80釐米,根肉質,粗壯,莖叢生,初生莖葉褐紅色。莖下部為2回3出複葉,上部漸變為單葉,葉卵狀披針形,全緣。單花頂生或腋生,梗較長,萼片4~5片,宿存,花單瓣或重瓣,花色有白、黃、粉紅、紫紅等。喜陽光充足,也稍耐半陰,在背陰或廕庇度大的地方生長比較緩慢。

花可觀賞,根可入藥的芍藥,在家裡種植,需要怎麼養護呢

芍藥適宜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好的沙壤土和腐殖質壤土,鹽鹼地和低窪地不能種植。喜溫和氣溫,耐高溫,42C高溫下能越夏,亦耐寒,冬季培土情況下-20°C能安全越冬。芍藥性喜肥,每年需進行合理施肥。芍藥適宜稍溼潤環境,也耐乾旱。忌澇淹,積水會導致爛根,水淹6小時以上時全株枯死。開花期因地區不同略有差異,一般在4月下旬到6月上旬。芍藥的繁殖有播種、扦插和分株法,以分株繁殖為主。

花可觀賞,根可入藥的芍藥,在家裡種植,需要怎麼養護呢

分株法: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將根株掘起,振落覆土,用刀切開,使每個根叢具3到5芽,將分株根叢栽植即可。如果分株根叢較大(3-5芽),第二年可能有花,但花頭很小,此時應將其摘除以幫助植株健康生長。根叢小的第二年不開花,要培養2-5年。播種繁殖以種子成熟後採下即播種為宜,越遲播發芽率越低。播種後當年秋天生根,次年春暖後芽才出土。且幼苗生長緩慢,3-6年開花。

花可觀賞,根可入藥的芍藥,在家裡種植,需要怎麼養護呢

扦插法:可用根插或莖插。秋季分株時可收集斷根,切成5-10釐米一段,埋插在10-15釐米深的土中。莖插法在開花前半月,取莖的中間部分由節構成插穗,插溫床沙土中約5釐米深,要求遮陰並經常澆水。芍藥易發芍藥炭疽病。葉部病斑初為長圓形,後略呈下陷;數日後擴大成黑褐色不規則的大型病斑。在病害流行期及時摘除病葉,秋冬徹底清除地面病殘體連同遺留枝葉,集中高溫腐漚。

花可觀賞,根可入藥的芍藥,在家裡種植,需要怎麼養護呢

芍藥不僅是名花,而且根可供藥用。芍藥栽培的歷史悠久,漢時長安地區就有栽。盛產芍藥的地區常隨朝代的變更而變遷,隋唐是揚州,極盛於宋。中藥裡的白芍指的就是芍藥根,有鎮痙、鎮痛、通經之用。對婦女腹痛、胃痙攣、痛風、利尿等病症有效。中藥的赤芍為草芍藥的根,有散瘀、活血、止痛、瀉肝火之效,主治月經不調、痰滯腹痛、關節腫痛、胸痛、肋痛等症。

花可觀賞,根可入藥的芍藥,在家裡種植,需要怎麼養護呢

芍藥花大色豔,花型豐富,與牡丹有的一拼,生長非常健壯,既可以盆栽佈置到室內,又可以剪數朵花頭水養佈置於床頭。花蕾剪下冷藏一個月水養仍能盛開。好了今天我們關於芍藥的種植到這裡就結束了。如果看了這篇文章,你覺得小編寫的還可以的話,請您加我一個關注,如果您對芍藥的種植有更多的建議和好方法,也煩請您在下方評論留言,告訴給小編和大家。感謝您的瀏覽,那我們下一期再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