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汙水處理運營人員?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央對國家環保的重視程度已經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這對我們奮戰在一線的環境保護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挑戰,也創造了更大的機遇。

奮戰在環保戰線上的廣大環保工作者正在發揮各自的才能為國家的環保事業貢獻著力量,其中尤其以汙水處理人員最多。通過筆者多年的切身感受,目前汙水處理一線人員的專業技術功底還比較薄弱,需要不斷的提高。

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汙水處理運營人員?


那麼造成目前汙水處理一線人員的專業技術功底薄弱的原因在哪呢?筆者主要總結為四點:1、汙水處理一線人員中有相當一部分不是科班出身,導致理論知識相對不足;2、綜合水平較高的專業技術人員大多在個水務公司任職,其經驗很難有效地向一線汙水處理廠人員傳授;3、汙水處理專業知識往往實踐重於理論,而理論學習知識尚有老師引領,實踐知識的學習往往難有像學校一樣的老師引領;4、汙水處理一線人員所在單位的處理工藝和運行特性較為固定,導致無法達到融會貫通,繼而不能成為行業中的專業人士。

根據自身十多年來的心得體會,闡述成為一名優秀的汙水處理運營人員所必需具備的條件。

一、樹立工作目標

作為汙水處理人員來說,樹立遠大的目標是必要的。目標可分為短期目標和中長期目標。高成就必然需要高目標。所以每個汙水處理人員必須給自己制定高目標,比如在五年內成為“水處理專家”!

當我們制定了遠大的目標後,自然就會發現要達到這個目標,目前還缺少的東西和存在的阻礙與困難。明確所缺和會遇到的阻礙以及困難是極其重要的一件事。因為只有知道自己要達到目標而必須要解決什麼問題的時候,你才能夠證明你的行動方針以及內容。如果你沒有很好的制定自己的工作目標,或者有了目標又沒有充分找出實現目標會遇到的阻礙,很有可能你幹了十幾年後,發現自己多年竟毫無進步。

綜上所述,制定工作目標是你成為汙水處理運營人員的前提和基礎。

二、確定和強化理論知識重點

對於剛出校門的學子來說,院校所學的都是一些廣而不專的專業知識。所以,應該根據貴族需要強化所學要部分的理論知識。這裡介紹一些強化理論知識的方法和途徑。

(1)重新拿出你的教科書,再看幾遍,你會發現理解的深度和接受的程度比要在學院裡強很多了(那是因為院校裡你還沒有明確工作目標,自然不知道重點在哪裡。);

(2)對單位裡現有的汙水處理工藝的設計說明、圖紙、運行資料要反覆研讀體會,多找出不懂的地方,再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去解讀,如此反覆,理論知識必將被夯實;

(3)多去下載與本單位處理工藝相近的論文,打印後不斷的研讀體會(此時你會發現,看了這些論文,怎麼好多在自己所學的教科書上沒有講到呢?);

這裡需要提到的是,在最初的開始階段,需要專攻的是與自己單位處理工藝相近的理論知識來學習,而不是什麼工藝都去學。

三、通過實踐不斷驗證自己的理論知識


汙水處理系統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期間發生的問題是書本知識難以涵蓋的。下面就工作中如何通過實踐來驗證自己理論知識的方法加以闡述:

3.1 汙水設施的定常巡檢

單位汙水處理系統是動態的,所以,我們要養成當班時的良好巡檢習慣。我們很多的同行很不願意做這個巡檢工作,感覺工作重複,無非就是抄表、開關設備而已,擔心學不到知識,恰恰相反,巡檢是你通過實踐來驗證理論知識的重要手段之一。因為,通常日常巡檢,你會看到汙水系統的動態變化,這是對系統運行狀態作出正確判斷不可或缺的基本依據。

筆者當年工作中每題四次以上的汙水設施巡檢從不缺失,每次近一個小時的巡檢總會有些收穫和心得,所以對系統的把握能力也得以逐步提高。

3.2 主宰實驗室

汙水處理工藝運行效果的評定離不開實驗室的數據支持,踏入工作崗位的汙水處理人員一定要“佔領實驗室”。

首先,所有的日常試驗方法都必須掌握,這對科班出身的汙水處理人員來說沒什麼難度,但是,你必須自己動手體會。這裡舉一例大家就知道了,在好氧生化處理中,我們需要通過顯微鏡來觀察活性汙泥中的原後生動物,以此來判斷活性汙泥的現狀,而這個實驗分析如果你委託別人做,自己不動手的話,我想你永遠無法做到充分掌握活性汙泥的現有狀態。

其次,實驗室數據也不是能夠保證100%準確(畢竟單位的實驗室不是國家級實驗室),只有自己操作才能夠做到充分相信和懷疑。如果因為數據不準確的話,試想你的對策還會有效嗎?

3.3 系統運行參數的統計分析

經驗來源與積累,除了每天需要關注系統的運行工況外,對每天記錄下來的運行參數和設施狀況也需要進行統計分析。因為,單個的運行參數和實驗室數據通常不具備很好的指示和指導作用,只有將運行數據連貫的加以統計分析,才能充分的把握住整個系統的實際運行工況。

通常,只要是實驗室有分析數據,都可以將整年檢測數據進行彙總統計,做成圖標並直觀的進行分析,根據年度指標波動情況找出規律性的東西,此時你得到的經驗值將完全屬於你自己,也最不容易忘記。

另外需要分析統計的數據就是日常的抄表數據,比如流量、PH值、溶氧量、迴流比、排泥流量等在線監測數據。這些數據同樣也學要統計整年度的,將這些數據和上面提到的實驗室整年度數據一起進行綜合分析,尋找規律性的東西。諸如:通過觀察溶解氧的幅度極限值來了接過低溶解氧或過高溶解氧對系統的影響程度;通過觀察年度PH值的波動區間,找出出水異常時的前期PH波動情況,由此構建起關聯性;通過觀察進水碳氮比的變化,分析比值在那個範圍時,出水氨氮能保證達標排放;分析進水有機物濃度和活性汙泥濃度間的關係,找出在何種進水濃度情況下,配合多少活性汙泥濃度,出水是穩定、合格的。

以上種種關聯不勝枚舉,需要廣大汙水工藝人員的不斷總結和消化。

3.4 常規作業外的實踐課

除了前面提到的三點,更重要的是做好實踐課,主要概況如下:

(1)系統調試、啟動時是難得的學習機會,需要做好各種記錄,將整個調試過程與理論知識加以比對,找出疑惑點,通過各種途徑將這些疑惑解除;

(2)物化處理階段通常都會有藥品投加的情況,或是PH調整,或是氧化還原,或是混凝沉澱,我們一定要親自動手,根據水質,水量確定最合適的藥品投加量。這裡特別要強調的是,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絕不是說調了幾天的藥品投加就自認為掌握了。

(3)生化系統的參數調試奧妙無窮。因為將生化系統調整到最佳狀態,設計到多個控制參數,這些參數是相互關聯的,如果不能融會貫通,則常常會出現調整了一兩個參數後,效果仍不佳的情況。所以,生化系統調整的經驗獲得,需要不斷的實踐積累,既要通過數據分析統計,又要不斷的親自動手嘗試。

(4)每天經過各汙水處理構築物時,不能放過每個細節:顏色、氣泡、狀態、味道、運行情況等等。每天有目的的巡檢,任何異常都要通過各種途徑找出原因並將其解決。

四、時刻保持求知若渴的狀態

保持求知若渴的心態,在實際工作中遇到問題時要主動的向老師、導師、領導、同行請教。要知道,遇到疑惑、通過向他人請教是很好的解決問題的捷徑,但是我們也需要到書店去購買學專業書籍,這些書籍與院校的教科書不同,其更趨專業化。除此之外,專業水處理門戶網站的論壇是非常值得去交流學習的。不但可以看看別人提出的問題,專業人士是如何解答的,也可以將自己的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和疑惑拿到論壇上向同行請教。

五、量變到質變成為必然

當你的實踐知識不斷的積累,並與理論知識點不斷的融會貫通,你的專業能力也就會得到不斷的提升,你也會朝著成為一名優秀的汙水處理運營人員的目標不斷邁進。終有一天,你會發現,任何一個系統運行出現故障,你都能輕而易舉的找出本質原因,清楚問題的所在。而這一切,只需要通過簡單的試驗分析或現場觀察就足以,這也正是說明了你的專業技能得到了提升。

國家的環保事業需要千千萬萬的環保工作者共同努力才可以實現,你我就是其中的一員,加油吧!朝著“成為一名優秀的汙水處理運營人員”的目標而不斷努力,當我們的同行都樹立這樣的目標,並付諸行動,何愁中國不會重現碧水藍天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