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图是怎样表现四象生八卦的?

爱笑的洁宝


“四象生八卦”是《易传 · 说卦传》中的一句经典名句,其完整的表达是:“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但是,八卦的三个卦象既不是二爻或四爻组成,而是三爻组成的。因此“四象”如何生成“八卦”,一直是大家探究的问题,但并没有给出满意的答案。我们可以借助量子力学的基态和叠加态的概念,结合具体模型来分析“四象”生成“八卦”的过程。

我们经常看到用图1的模型,来表达“四象”生成“八卦”的过程,但不知道其中的科学依据。如果按照量子力学的理论,我们可以很清晰地分析其生成过程。
图1 太极、两仪、四象与八卦演变过程

从图1中可以看出以下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太极生阴阳,而阴与阳就构成了生成更复杂状态的两个基本元素,也就是两个基态。本文称为阴态或阳态,即所谓的两仪。二是阴阳两个基态相互叠加,形成了太阳(纯阳或阳阳)、少阴(阳阴)、少阳(阴阳)和太阴(纯阴或阴阴)四个叠加态,即所谓的“两仪生四象”。四象(四个叠加态)中太阳(纯阳)是100%的阳,太阴(纯阴)是100%的阴,两者方向相反。少阴(阴阳)、少阳(阳阴)的阴阳各占50%,但两者的方向相反。我们可以用阴阳太极图表示四象的方位分布和阴阳变化规律。三是将四个叠加态(四象)与阴阳两个基态再叠加,形成了八个叠加态(八卦),即所谓的“四象生八卦”。八卦中乾卦(纯阳)是100%的阳,坤卦(纯阴)是100%的阴,两者方向相反。其他六卦是阴与阳的叠加态,各卦阴阳的比例不同,方向也不同,我们可以用先天八卦图表示八卦的方位分布和阴阳变化规律。

我们用图2的包括了太极图的“先天八卦图”,分析四象与八卦的方位分布和阴阳变化规律。从图2中可以看出以下三个方面内容:一是由两个阴阳鱼组成的阴阳太极图,可以表达四象的方位分布和阴阳的演变规律。阴阳太极图的白鱼部分表示阳,上部顶点为纯阳,最左边表示少阴;黑鱼表示阴,下部低点为纯阴,最右边表示少阳。左边表示从纯阴到纯阳的阴阳变化过程,而右边边表示从纯阳到纯阴的阴阳变化过程。如果把阴阳变化看成一个整体,四象仅仅是其中的四个特殊点。二是由阴爻和阳爻组成的八卦,根据图1中八卦的阴阳属性,再与太极图中阴阳规律匹配,排定八卦的方位。相应的八卦中乾卦对应纯阳,而坤卦对应纯阴。其他六卦都是“阴与阳的叠加卦”,也是按照太极图的阴阳变化规律排序的,表明八卦阴阳变化规律是与太极图的阴阳规律是一致的。三是八卦对应八种自然现象,而这八种自然现象也根据其自然属性按照太极图的阴阳规律排序,从而使自然现象与阴阳和八卦的变化规律相一致。通过简要分析,我们知道四象与八卦都是阴阳变化中的特殊点,其方位分布和阴阳变化都是按照阴阳太极图的阴阳演变规律排定的,具有内在统一的逻辑性。

总之,当我们将阴阳两个基态叠加时,我们就可以得到四象(四个叠加态)。如果我们将四个叠加态(四象)与阴阳两个基态再叠加,我们就可以得到八卦。而包括了太极图的先天八卦图,很好地演绎四象和八卦的方位分布与阴阳演变规律。如果我们将阴阳看成一个整体,不论是四象还是八卦都是其阴阳变化中的特殊点,从中我们清晰地知道了四象与八卦的关系。



合竞共赢


在本人的诠释中,八卦对应八个数字,它们是:坤0震1离5兑3乾7巽6坎2艮4。八卦形成一个周期与循环,1537是奇数,属性为阳,构成阳仪,按顺时针运动,它们是上升的,数字与事物运动的意义相符。同理,6240是偶数,是下降的,构成阴仪。

在两仪中构成四象,它们是少阳:震1离5,太阳:兑3乾7。少阴:巽6坎2,太阴:艮4坤0。在四象中再构成八卦,如图三所示。

图三的八卦图与数字的对应图如图四所示。

在少阳的震1离5中,离5数字大于震1,更显示阳性,所以为纯阳,震1为阳中阴,太阳中以此类推,得到乾7为纯阳,兑3为阳中阴。在阴仪中,少阴的巽6大于坎2,更显示阳性,所以为阴中阳,坎2为纯阴,在太阴中也以此类推,得到艮4为阴中阳,坤0为纯阴。

如此,得到了先天八卦图中的两仪、四象与八卦的分类。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里主要采用的是数字分类的方法,用事物运动周期的方法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但此方法需要一定的基础,在这里论述起来文字较多,所以省略了。以上内容如有不同意见可以收看本人在今日头条的连载,也可以和本人商榷,表示欢迎。


于雁鸣的哲学与易经


八卦繁衍生息的过程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八卦的繁衍看似很复杂,但是只要找到它的规律,那么它就是非常简单的,因为它的繁衍规律是不变的,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先生阳,再生阴。

例如:“太极生两仪”是先生阳,再生阴,用一横代表阳,两点代表阴。如下图:

两仪生四象也是一样的,两仪生四象的规律也是:

阳生“全阳”和“半阳”也是以原有的“阳”为基础,在上面生出一个“阳”就是“全阳”。在用“阳”为基础,再上面生出一个“阴”为“半阳”。如下图:

同理:“阴”生“半阴”和“全阴”,也同样是以“阴”为基础,在上面先生一个“阳”为“半阴”,再在以“阴”为基础再生一个“阴”就是“全阴”。如下图:

四象中“全阳的概念”是以“阳”为基础再加一个“阳”,基础是“阳”又生出一个“阳”所以是“全阳”。

四象中“半阳的概念”是以“阳”的基础上加一个“阴”,基础是“阳”但是生出了“阴”所以是“半阳”。

四象中“半阴的概念”是以“阴”为基础加上一个“阳”,基础是“阴”但是生出了“阳”所以叫做“半阴”。

四象中“全阴的概念”是以“阴”为基础加上一个“阴”,基础是“阴”又生出一个“阴”所以叫做“全阴”。如下图:

四象生八卦也是一样的:都是在基础上先生阳,在生阴。

全阳为基础生一个阳,是乾。全阳为基础生一个阴,是兑。

半阳为基础生意个阳,是离。半阳为基础生一个阴,是震。

半阴为基础生一个阳,是巽。半阴为基础生一个阴,是坎。

全阴为基础生一个阳,是艮。全阴为基础生一个阴,是坤。

如上所示:这就是“四象”衍生“八卦”的过程。

金吾文化与您分享!


金吾文化


刚才看到你的提问,正好前些日子刚发过一篇先天八卦的生成方式。就发出来大家一起讨论下。

先天八卦的传说

史书多称伏羲发明了八卦。关于伏羲制作八卦,《易经 · 系辞下》有较为详细地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先天八卦

重点笔记:乾为天,数一、兑为泽,数二、离为火,数三、震为雷,数四、巽为风,数五、坎为水,数六、艮为山,数七、坤为地,数八。

先天八卦的演变过程

《易传 · 说卦传》有云:“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古人曾说:“所谓太极,即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到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后的状态。”伏羲氏也是按此过程而演化八卦,具体伏羲是如何演化八卦的呢?古学者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有阴阳变化而成,阴阳便是两仪,但是只有阴阳还不足清楚的表达,所以便在阴阳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组阴阳,(阳的那边再分阴阳、阴的那边同样也再分阴阳)便形成了四象,四象为: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四象继续分阴阳,便得到现在的八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请看图一:

(图一)太极到八卦的濱化过程

图一所看到的八卦,与现在大家看到的八卦,是不同的,这是因为现图一所表达的八卦是二维空间的八卦,现在流行并应用的八卦,是表达三维空间的事物。所以伏羲,又对八卦进行了三维的变化,请看图二:


(图二)二维空间八卦模型

为了让大家看起来更方便一些,我们把八卦只保留了卦名,目前的八卦是二维空间的表现手法,这就像是我们从太空视角看地球一样,他就是一个平面的圆形,我们要得到正确的地球,必须从二维的顶视转到轴视图。假设以八卦中心为太极点,沿X轴把二维八卦,旋转90度,便得到三维立体式的八卦,(这里涉及到一个中国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劈地”,这个传说其背后所阐述的就是,八卦从二维模型到立体三维模型的演变过程。中国很多神话故事,其背后所阐述的都是很深的易学知识,雾隐文化会在以后和大家一起交流这些故事。)如图三:

(图三)三维空间八卦模型

图三,表现的便是伏羲把二维的八卦,立体化后的结果,这里的八卦,并不是一个S形的曲线,而是类似弹簧一样的螺旋状。大家可以参考伏羲女娲的图画和雕塑,如图四:

(图四)伏羲女娲

再经过不断的演变、深化,最终形成了现在比较流行的先天八卦图。所以八卦并不是一个平面的模型,而是宇宙的立体模型。(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伏羲女娲的结合和现代医学认为的基因链几乎完全一样的,所以女娲关于女娲造人的传说背后讲的也是易。请看图五:

(图五)现代医学基因链

注:由于篇幅有限,关于盘古开天劈地、女娲造人的传说,和先天八卦之前的关系,雾隐文化会在以后的文章里进行更详细的解读。

经过不断的完善、便成了现在大家所熟悉的先天八卦。如图六:

(图六)先天八卦


伏羲制八卦故事

原文大意是说:在天地洪荒的时期,伏羲在闲暇之余,时常站在黄河边的坡地上,苦思宇宙的奥秘。抬头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俯下身子察看山川万物的法则,不断的反省自己,追年逐月,风雨无阻。

也许是他的精诚感动了天地,有一天,他的眼前出现了一派美妙的幻境,一声巨响之后,黄河对岸的龙马山豁然中开,但见龙马振翼飞出,悠然顺河而下,直黄河河心之上的分心石上,通体分明,闪闪发光,这时分心石亦幻化成为立体太极,阴阳缠绕,光辉四射。

此情此景骤然震撼了伏羲的心胸,太极神图深切映入他的意识之中,他顿时目光如炬,彻底洞察了天人合一的密码,原来天地竟是如此的简单明了。

又经过长时间的思索,他便将神圣的思想化作最为简单的符号,以“一” 表示阳,以“- -”表示阴,用12条长线和24条短线进行排列组合,构成8种图形,这些用长短不同的线条构成的图案,就是八卦。以便可以让人们世世代代享受大自然的恩泽。

先天八卦简介

《周易 · 说卦传》说:“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烜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

以上说的是先天八卦,先天八卦又称为伏羲八卦,由宁代邵雍所传,其源于道家。先天八卦讲的是匹配、对待之体,讲的是对称、平衡。例如:乾居南、坤居北,而遥相对称平衡,从两卦爻象来看,乾是三阳爻组成,为纯阳之卦,坤是三阴爻组成,为纯阴之卦,阴阳相对,而又相成,乾为天,坤为地,乾为父,坤为母。

古人通过观察,发现天体运行是有规律的,然后用卦画来仿效其运行规律,最后便形成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先天八卦。


雾隐文化


为往圣继绝学,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土鳖君永远在路上。欢迎走进“土鳖君极简国学小课题”,如蒙所爱,请点击一下关注,谢谢!!!

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人民真争气。上下同心齐努力,民族强林把名立。

改革春风吹进门,中国人民抖精神。小康路上携手奔,中华文明又逢春。

一首定场打油诗以纪念风雨际会的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和邓公南巡讲话发表三十六周年。

好了言归正传,书接上文。话说上期土鳖君跟大家一起粗浅的认识了一下五行理论。那么本期请诸君花一分钟的时间了解一席五行的儿子—八卦那些事儿。

八卦是古人打开天地玄妙的钥匙,是国人最耳熟能详而有最感到高深莫测的符号,是中华玄学的代表。一提到八卦,大家最直观的印象应该是:“算命的工具、辟邪的符号”。其实,八卦的内涵远大于此。

据传说,八卦是由中国最早的天文气象台台长,“三皇五帝”之首—伏羲所造。伏羲就任期间,撸起了袖子加油干,掌握一套精准的天气预报方法。经常告诉人们:“不要往西走西边要打雷、今天要下雨大家快收衣服。”等等诸如此类的预言,指导人们的生活、劳作。由于伏台长业绩与腰间盘一样突出,伏台长变成了伏统领,伏统领冗务缠身,没法挨个回复微信了。伏统领就把卦台山变成了中央电视台,每天早晨将相应的符号挂到上面,大家抬抬头就知道了。这就是八卦的第一个作用—指导生产、生活。

伏统领利用业余时间以上古卷轴《河图》为指导,演化出了先天八卦图。先天八卦图以☰为父,以☷为母,繁衍出☳(长子)、☵(中子)、☶(幼子)三个儿子和☴(长女)、☲(中女)、☱(幼女)三个女儿。在照阴阳相对的次序排列开来。

事实证明很多理论都是闲出来的。周文王在羑里蹲监狱的时候,没事就用八卦算算自己什么时候能称王称霸,结果发现根本没啥鸟用(拿个天气预报推算自己什么时候出去当皇帝,能准才怪)。文王本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原则将八卦的顺序调整了一下,将天文变成地理,演化出后天八卦图。后天八卦更像是军事地图,以用作排兵布阵。这是八卦的第二个作用—指导军事、行动。

周文王将八卦两两相叠,组成了64个全新卦象,并根据卦象写了本谁也看不懂的《周易》,并且告诉天下,天道就在这里面,谁看懂了谁就能一窥天机。

这种懵逼一直到了东周才被优等生孔圣人解决,他老人家给《周易》插上了十只小翅膀-写就了《十翼》(也叫《易传》),给大家系统的、详尽的解释了后天八卦的意思和六十四卦每一爻的凶吉,让八卦加成了第三个作用—占卜凶吉。

自此,八卦历经伏羲、文王、孔子三圣的推演和阐述,终于成为一套科学的理论体系,跟五行一样,焦延寿、京房、袁天罡、邵雍、朱熹、顾炎武等后人开始对八卦理论进行深入的细分和探索,衍生出指导兵法的《奇门遁甲》、测算风水的《青囊经》、测事占卜的《梅花易数》、《六爻》、《大、小六壬》等大家喜闻乐见的风水占卜著作。


土鳖君说


易经的基础知识:

象、数、理,三位一体,是研究易经的门户。

《易传·系辞》 :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世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由阴阳共同组成,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四象,是在阴阳基础上的四种象征,

八卦,是在四象基础上的进一步的八种象征。

八卦图,是八卦的图像,大自然的哲理蕴含其中,“可意会不可言传”,可谓,“道可道,非常道。”

《庄子》. 南伯子葵问乎女偊曰:“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 曰: “吾闻道矣。” 南伯子葵曰:“道可得学邪?” 曰:“恶!恶可!子非其人也。夫卜梁倚有圣人之才而无圣人之道,我有圣人之道而无圣 人之才。吾欲以教之,庶几其果为圣人乎?不然,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易矣。吾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 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 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 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

——南伯子葵向女偊问道:“您是年长的人了,而容貌却像孩童,这是什么缘故呢?”


女偊回答:“我得道了。”

南伯子葵说:“道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吗?”

女偊回答说:“什么?怎么可能!你不是可以得道的人。卜梁倚有圣人的才质而没有圣人的法则,我有圣人的法则而没有圣人的才质。我想教导他,或许他果然能成为圣人呢。然而却不是这样,把圣人的法则传告具有圣人才质的人,应是很容易的。我仍然遵照法则并传告他,三天之后他已能把天下置之脑后;已经遗忘天下了,我又遵照法则,七天之后他已能遗忘万物;已经遗忘外物了,我又遵照法则,九天之后他已能把生死之度外;已经遗忘自我的生命了,而后便能彻悟;能彻悟了,而后就能洞见独立无待的道;洞见独立无待的道了,而后就能超越古今时间的束缚;超越古今时间的束缚了,而后便能进入无死无生的境界。能够灭亡一切的道(自然规律),道本身不会灭亡;能够产生一切生命的道,道本身不存在产生的问题(永恒的自然规律,没有产生的时间,也没有灭亡的时间)。道对于天下万物,无所不送,无所不迎,无所不毁,无所不成。这就称作撄宁。撄宁的意思,就是接触外物而不为所动,保持心神宁静。”


用户6458586173


我们现在看到的八卦图分为两种。一种是先天八卦图,一种是后天八卦图。先天为体,后天为用。先天八卦图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左旋,八个卦象表现为相错对应,卦数按八宫数理排列。后天八卦图主要表现形式是右旋,八个卦象表观为阴阳归类,按照洛书九官数理排列。

八卦图所表达的意象按照老子的说法就是‘有"。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八卦图所表达的直观意象被易学界称之为太极。它的表达形式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三才之道。


无为24472


“易”这个生成过程表现了就是宇宙的生生化化。宇宙是从混沌未分的“太极”发生出来的,耳后有“阴”、“阳”,再由阴阳两种性质风化出大阴、太阳、少阴、少阳等四象,四象分化而为八卦,这八种符号代表着万物不同的性质,由八卦又分出六十四卦,但六十四卦未完结,仍可展开。我举个例子,一个完整的西瓜,一刀下去就是两块,两刀下去就是四块,四刀下去就是八块,如果按数理来说那就是十块,大家可以想一想为什么十块说法呢,八卦九宫图10分完美,要按照西瓜杨是九块,也就是八卦九宫图。,按西瓜皮就是十块这就是完美的极数的道理。谢谢!


AAAET


我想分享给大家我的看法。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句话已经忽悠中国人多少年!!!

我只能告诉大家,真正的说法是:八卦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出,四象定,万物生!!!

大家自己理解去吧!这里的八卦指的是先天八卦。


杨桓548


看前面的回复,一直重复着老故事,既无新意,更无实际意义。

这种神叨叨的东西能在中国被一群人崇拜,说明旧思维依旧在陈渣泛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