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籍应该从哪一代开始算?

airena


我是文开石,我有靠谱的答案

祖籍应该根据你能追溯的最早本姓祖先的出生地算,或者能够确定的你家同姓祖先、宗族的生活地算。

祖籍的确认没有多少代的限制,不过一般家庭至少也能像上追溯三四代。

祖籍和籍贯不同

祖籍指的是祖先所在的地方。

而籍贯出现的是很晚的,是从祖籍延伸发展过来的一个过渡性的信息确认。现在籍贯也越来越用的少,很多表格开始用【出生地】来代替籍贯。

如何确认自己的祖籍

参考家谱

家谱上都会有可确认的最早的祖先的信息,不论迁徙多少次,这个祖先的出生地是你们这个宗族的祖籍。

比如我一个朋友姓【肖】,虽然在井冈山那边有几代分支,也有确认的族谱,族谱上记录是从湖南迁徙过去的。虽然【肖】姓遍及世界各地,但他们家的这支,就按照湖南为祖籍。

姓氏倒推

有一些姓氏,尤其是人数相对小的姓氏,祖先迁徙变化分之较少,可以根据这个倒推出你的祖籍。

但这个只作为参考,也只适合比较稀少的姓氏,像张王李赵遍地刘之类的大姓,用这个方法就不合适了,还要根据其他的信息相互印证。

另外历史上,因为避祸、朝代变迁的原因,很多姓氏发生了改变,所以只以自己家能确认的为准。

根据已知的长辈确认。

如果家里没有族谱,也无法用其他方式倒推确认,那就按照能确认的上三四代(祖父、曾祖父)的出生地为准即可。


文开石


祖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祖先崇拜所产生的观念,通常都是以父系祖先,祖辈的家族长久居住过的地区为祖籍。祖籍一般来说都是指一个家族的族群认定的某一时期的某一位祖先的出生地,有很多人在离开了家乡之后,他们的后代仍然会追溯祖先的出生地或者是祖先的家乡为祖籍,作为自己的籍贯。

祖籍在现如今的年轻人中使用率已经不高了,但是实际上祖籍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年轻人祖籍观念淡化,他们认为自己的祖籍就是身份证上的地址,或者是自己的出生地,实际上这完全是个错误的思想,真正的祖籍都是说祖辈的长久居住地。

一些比较重视这个的家庭都是知道自己的祖籍的,那么如果有人不知道的话,该怎么算自己的祖籍呢?是从哪一代开始算呢?一般来说至少要从第三代开始算,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一个家庭中,如果超过爷爷那一代,第四代的时候就会觉得血缘关系淡了很多。

实际上早在九五年的时候,公安部就发布了这样一个规定,公民的籍贯应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籍贯虽说和祖籍不是一个意思,但这也意味着祖籍至少得从三代开始算。当然这个是没有上限的,据我所知,如今有不少人的祖籍都已经追溯到了古时候。

有趣的是,现在有不少地方都为了发展旅游,都喜欢争个祖籍,比如他们会说某某名人的祖籍在他们这个地方。总的说起来就是祖籍有下限,至少三代开始算,没有上限,你想算到啥时候都可以,只要你开心。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如果按照官方的说法应该是: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户籍管理条例》。该法案能清楚的解释祖籍应该从哪一代开始算。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和文化来讲,祖籍的定义分为官方和民间两种:

官方法律定义

从官方的法律法规来讲,祖籍的定义是规定该人的祖父出生地为准的,如果祖父出生后,定居地有所迁移,那么该人的后代以祖父迁居地的籍贯为准。

比如曹操的祖籍是安徽的亳州,那是应为他的祖父曹腾是亳州人,虽然曹操几乎没有在亳州居住过,一直定居(算是定都)于许昌,那么他的孙子曹睿的祖籍就算是许昌了,算是河北人了。

这种法律定义其实是近期出台的相关户籍管理规定的,非常明晰的定义了籍贯和祖籍,当然这种定义更多的是为了方便管理,便于查询,更加容易查找相关人员。

如果在祖籍和籍贯不清晰的情况下,要查找某人是很困难的,比如现在曹操的某个后裔早就定居东北地区了,官方的资料填写祖籍在亳州,你要查找他,估计得把他的祖宗十八代翻个遍。

民间定义

中国传统文化其实是以“孝文化”为基准来进行传承的,孝文化的基础就是传承,传承的基础就是我们说的祖宗十八代,甚至更幽远。

中国人在定义自己的祖籍的时候,往往带有个人的情感色彩和家族骄傲的,比如我们经常说的山西洪洞大槐树,该处的居民由于历史原因被官方进行强制的迁移,流落全国各地,甚至世界范围都有该处的居民后裔,现在他们的后裔都非常自豪的说是祖籍山西洪洞大槐树下,如果从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算起都快600年了,这都多少代了。

小编祖父辈都世居重庆地区,但从祖籍来讲,祖辈算是四川人(97年重庆直辖),那么祖籍应该算是四川,但家族更悠长的历史却是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的湖南移民,这是有族谱为证的。但我们现在更愿意说是重庆人,这就是个人感情色彩的情节了。


另外还有一部分人就是祖籍附会了,因为他们希望给自己找一个足以光宗耀祖的祖宗以耀门楣,比如大名鼎鼎的朱元璋就给自己找了个祖宗——朱熹,朱重八地地道道的安徽凤阳人,世代都是农民,而南宋大儒朱熹却是江西婺源人,这种附会其实就是一种政治需要,或者说是个人虚荣的满足而已。

中国人对于自己来自哪里是非常看重的,这就是所谓的人生有了出处;但对于自己归于何方却定义不清晰,因为我们缺乏足够坚实的宗教基础,但是我们中国人对于这种非常质朴的孝道传统却是世界上最有人情味的种族。

我们炎黄子孙的灵魂里总惦记着我们的根在哪里。


沉墨I方之城


若问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如今的大槐树寻根之旅十分火爆,京津鲁豫等地人口据说都是明朝洪武年间大移民时从山西洪洞迁来,我们可以说祖籍是山西吗?

关于籍贯的概念

与祖籍相比,我们更熟悉的是籍贯。

填表,是每位国人不可或缺之事,表格中经常出现的一项就是籍贯。

籍贯是指哪里?说法并不一致。

有的说是父亲的出生地,有的说是祖父的出生地;有的说是父亲的长期居住生活地,有的说是祖父的长期居住生活地,当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但在大多数人看来,祖父的出生地或长期居住生活地是比较公认的。

如果祖父出生并长期居住生活在同一处,籍贯自然就是这处地方;但如果祖父出生在一地,长期居住生活在另一地,按理说他的长期居住地应该是孙子的籍贯了。

既然说法不尽相同,我们来看看官方的解释。

中组部、国家档案局和公安部门都曾出具过解释,明确在填写正式表格时,“籍贯”一栏填写“本人的祖居地,即本人出生时祖父的长期居住地”,这个说法是比较权威的。

这个说法同时表示,随着人口的迁移流动,同一支的籍贯是会不断变化。

以我个人为例,我爷爷出生在山东冠县(属聊城),解放战争时在老家参军,在全国辗转征战多年,后转业至山东即墨(属青岛),十年后又率妻小回到冠县老家,并在老家度过了余下的数十年时光,而我出生在山东冠县,我的籍贯就是山东冠县。

我长大后离开冠县老家,定居在山东东营,未来数十年也不会变化,但由于我的父亲出生并长期居住生活在山东冠县,所以我的儿子籍贯仍是山东冠县。不过若是我的孙子出生,那么按照官方解释,我孙子的籍贯应该就是山东东营了。

关于祖籍的概念

祖籍与籍贯不同,既没有官方解释,也不是那么书面和正式,更多是民间说法。

祖籍是基于对祖先的缅怀产生的观念,重血脉、宗族和感情传承,而不重乡土和地理,所以祖籍的追溯和认定不受空间范围限制,时间范畴也比追溯籍贯久远的多,只要能有充分证据追溯得到,原则上可以无限向上追溯,一直追溯到家族长久居住的地方为祖籍。

举例而言,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很多人都是当初闯关东的人群后代。

对现代而言,他们的祖父已经在东北定居生活,他们的籍贯就是东北某地;由于他们更早的祖先是从山东迁徙过去,那他们的祖籍应该就是山东某地;如果可以追溯到更早,他们的祖先是从河北某地迁徙到山东某地的,那么他们的祖籍也可以追溯说是河北某地。

需要明确的是,祖籍虽然可以无限向上追溯,但必须是有充分证据资料的(如史料、族谱、地方志等),不能依据传说就泛泛追溯,比如我们老家村口曾有一座碑,碑文中记载“传说全村都是明朝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来”,就说我的祖籍是山西洪洞。

祖籍和籍贯向来是一本算不清楚的账,不同地方、不同时代和不同人群都有不同理解。亲爱的朋友们,你们是如何理解祖籍和籍贯概念的?欢迎留言讨论。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祖籍只要你能沿着父辈往上挖,挖到几代都可以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都喜欢寻根问祖,甚至不惜重金来询问自己老祖宗的籍贯,传统意义上的籍贯可以分为好几代,老祖宗传承下来的几脉或许到了几代之后就已经没埋没了,所以真正的祖宗籍贯几乎无从查起。


而历代的人们为了能够让自己有一个光宗耀祖的老祖先,甚至开始胡乱认自己的老祖先,只要是能够光耀门楣的老祖先统统都可以认,完全没有了寻根问祖的意义。


相传布衣天子朱元璋更是为了好名声,寻根问祖找到了朱熹认祖宗,朱熹是南宋时期的理学大家,有了这个好祖先,光耀门楣是最为合适不过的事情了。但是,这些都是民间传说,具体是否真正属于还有待考究。


祖籍有一点很重要,一般寻根问祖不会查询母系的那一带祖先,而是从父系这一代的祖先往上查祖籍,在汉族传统文化中,能够产生祖籍的原因一般都是因为战乱、富贵等等因素离开籍贯所在地,而搬迁到其他的地方,因此才会产生祖籍的概念。


具体的想要追溯到几代祖先,那么就要看你能够挖到几代祖先了,寻根问祖这种事情大多几乎都成为有钱人的玩物,为了能够彰显自己的荣华富贵,显摆自己的身份,都开始了寻根问祖,似乎这几年寻根问祖变得越来越时髦,也越来越跟风。


历史总探长


大家好,我是有书君。

在回答“祖籍应该从哪一代开始算”或者说“什么是祖籍”之前,我们不妨先探讨一下:什么是籍贯?

每个人在填写各种档案资料时都或多或少需要填写自己的籍贯,最起码在户口本里,都曾登记过个人的籍贯。

那么,究竟什么是籍贯呢?

根据官方的定义(公安部出台的文件):

中国公民的籍贯应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户口所在地);

祖父去世的,填写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

祖父未落常住户口的,填写祖父应落常住户口的的地方;

公民登记籍贯后,祖父又迁移户口的,该公民的籍贯不再随之更改。

换言之,如果想要严格按照官方规定,去填写个人籍贯的话,应当以祖父的户口所在地为准。

当然,个别人希望从母系,也可以改为外祖父的户口所在地,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至此,我们已经理顺了籍贯的概念。然后再来讨论什么是祖籍,就轻松很多了。

祖籍,顾名思义就是祖辈的户籍,和籍贯相似,都是特指某一个地方。

一般情况下,也是以父系祖先、祖辈的家族曾长久居住过的地区为祖籍,而不必参考母系或外祖父的居住地。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听到或看到“祖籍”二字,往往是在名人、伟人的传记或官方介绍上。

譬如:毛泽东是湖南韶山人,但他的祖籍其实是浙江江山;蒋介石是浙江奉化人,但他的祖籍则是江苏宜兴。

那么问题来了,所谓的“父系祖先、祖辈”究竟应该从哪一代算起呢?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难有确切的数字。

众所周知,祖先与祖辈不同。祖先,是一个家族或者同一姓氏、一脉相承的族群所公认的先祖。

假如把祖先的长久居住之地作为祖籍,那么我们可以简单地根据姓氏来断定一个人的祖籍。

比如,方姓的先祖为方雷氏,而方雷因功受封于方山(今河南禹州)。因此,所有姓方的人,不论哪一代、哪一辈,都可以简单认定自己的祖籍在河南禹州。

而如果要以祖辈的久居之所作为祖籍的话,通常是以一个家族的族谱保存完整为前提。

根据族谱,往前追溯到最早一位祖辈,他的户籍所在地或者说曾长久生活的地方,就是这个家族所有后人的祖籍。

当然,也有人简单地将祖父的户口所在地作为祖籍。这种情况下,祖籍与籍贯也就基本没有区别了。

总的来说,不论是祖籍还是籍贯,都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祖先的崇敬心理。我们常说的认祖归宗和做人不能忘本,都是在表达这样一种敬祖情怀。

当我们在自报家门时,特地加上了自己的祖籍,无形中更是体现出后辈对祖辈从发迹到传承至今的一种自豪感。

同时,这也是一种心怀感恩的表现:毕竟没有祖辈的奔波迁徙,也就没有今天幸福生活在远离祖籍处的我们。


有书博物馆


我看了一些回答,说的太乱太复杂了。其实,常人一般的填法如下:

1、籍贯。人们一般填写己知祖墓所在地。比如A从河北正定农村进城,那么,他及他的儿子、孙子及重孙,无论在石家庄、天津、北京工作,还是在四川工作。都会填河北正定。

2、祖籍。现在一般没有这一项要求。如果有,还是上面例子,如果他们知道在正定之前,来自陕西商洛,就会填陕西商洛。如果不知正定之前来自那里。就仍填正定。

3、一个人一旦进城,迁移就比之前的农村频繁的多了,有的人一生能呆十几个地方。比如现在的一些高干,一个地方任职几年,他的儿子、孙子及重孙籍贯怎么填?他们都填的是进城前的,然后填那里生人,比如出生于北京,或西安等等。

4、过去的农民迁移也很频繁的。比如安吴寡妇的婆家吴家,已从江苏来陕西泾阳几百年。你去问他们的后代,都会说祖籍江苏,籍贯陕西泾阳,出生于成都,或兰州,或北京,或西安。其实,他的后代从泾阳去这些地方己二百年以下不等。但还是会如上填写的。

5、一些华人去国外已几百上千年。你试问他祖籍,只要他还承认自己为华人,都会说祖籍中国,然后才是籍贯和出生地。

6、现在的人们基本上都说的是父系。一般无人说母系。就是上门女婿的后代,有说父系的,有说母系的。


鱼磊卫静


有两种算法。一种是按照你所在的家族最早的起源地算,比如我是湖北云梦县人,我们张姓家族,每年过节,都会写春联,在自己家的房子大厅里,逢年过节,都会摆上祖先的牌位,在客厅正屋的墙上,一般都会写上“张七相公”,另外一侧写上“麻城土主”。

为什么?“张七相公”是代表我们整个大家族,整个云梦县的张氏家族,都是“张七相公”的后代,都是他的子子孙孙,一代又一代人,家族繁衍继承,不断的发展至今;“麻城土主”则是地域名称,代表“张七相公”的出生地,是湖北麻城县。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几千年来,都靠农业为主,种地谋生。中国神话里都有土地这个职位,麻城土主,也代表我们尊重土地,感谢土地给我们粮食,让我们得以存活。因此,逢年过节,我们既怀念老祖宗,也感谢土地神,这是一种民间文化的习俗和传承。

到了新中国,按照国家户口管理规定,公安局户籍科要求,祖籍就是祖父\爷爷,爸爸的爸爸的出生地,比如我妈妈的爸爸出生地是湖北武汉,我爸爸的爸爸出生地是湖北云梦,那我的祖籍地就应该是湖北云梦。

但往上推,到了我爷爷那一代人,他们再往上推,祖籍地就是湖北麻城。如果再往上推几百年,我们张姓的祖籍地,起源地,就不一定在湖北了。可能就是山西了。


探照灯


大家好,我是锬锬,本文985个字,阅读时间大约3分钟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祖籍应该是从什么时候算起呢?

说到祖籍,大家一定不陌生。无论是去考驾校,还是申报大学都会填写到祖籍这一栏,但是大家真的知道祖籍是从哪一代开始算起的吗?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往上倒三代,全是农村的。虽说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讲,应该是没错的。好,我们言归正传,我们中国公民的祖籍到底应该填哪一代的呢?或者说是从哪一代算起的呢?

啥是祖籍

根据度娘的解释我们可以知道,祖籍是由家庭群体决定的某一时期的祖先(传统上称为父系祖先,通常是祖父)的诞生地。

有的人背井离乡,其后代仍然以他们祖父母的居住地和出生地作为他们的出生地。有些地区习惯于将祖父的出生地作为他们的祖籍。在另一些地区,例如台湾省人民,他们大多数的祖籍是在大陆的十几代祖先的所在地。而全球华侨华人是以父系祖先在中国的所在地为祖籍。

祖籍是汉民族的传统文化概念,简单来讲就是一个家族的父系祖先的长期居住地。特别应该注意的是祖籍和籍贯不一定是户籍,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有很多人下海经商,所以很多的人的祖籍地不在户籍。而这些人往往都是改革开放初期从外地分配到另外一个地方工作的。

<strong>

户籍和祖籍(籍贯)的区别

根据几千年来的中国传统说法,籍贯是祖籍地的一种表达,而籍贯和户籍是不同的地方。

如果某人父亲的居住地和祖父母的居住地是相同的,那么该人的户籍和祖籍是一样的。

如果一个人及其祖父母是居住在这个人家族的祖籍地,那么该人的户籍和祖籍也是一样的。

只有当某人与祖父母的居住地或祖父母的出生地在同一个地方时,身份证上的户口登记地才能是您的祖籍地。

相信大家已经看懵了,没关系,我们捋一捋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只要您和祖父母长期生活在一起,那您的户籍和祖籍就相同,如果您的父亲和祖父母的居住地相同,那么您的户籍和祖籍也是一样的,如您的祖父母出生和生活在同一个地方那您的祖籍和户籍也是一样的。除了这三种其余的户籍和祖籍就都不同了。

话说了那么多,为什么要搞户籍和祖籍呢,其实目的很简单,希望您能过不忘祖先,不忘自己的“根”!


你有什么有趣的见解,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如果喜欢锬锬的文章请点个赞,如果对锬锬其它的文章感兴趣请关注锬锬,有什么想问的历史问题可以在评论区提问哦,您的鼓励是锬锬继续码字的动力!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LongTime常锬


所谓“祖籍”就是祖宗的籍贯,一般来说,如果家族不是移民的,就不谈祖籍。一旦家族是从外地移民本地,祖籍就从爷爷辈往上追溯。

比如我是云南人,但我在东北定居,如果有人问我孩子祖籍哪里,我孩子就要回答云南,因为他爷爷是云南人,这是最简单的回答。但是,如果有人要从姓氏支脉上来询问,那就要往上追溯,直至追溯到族源地。

在云贵川地区,大部分汉族人都是湖广或江南移民,因此,当人们相互询问祖籍时,有的说江西、有的说湖广、有的说南京。他们或是湖广填四川时去的,或是明朝洪武年间三十万大军征讨云贵去的,到西南的老祖宗到现在至少也有一二十代。因此,说祖籍,大多针对移民而言。

我们吴姓是以国为姓,以江南吴地为族源地。今天的江苏无锡梅里古镇和苏州吴县等地,都是春秋时期吴国所在地。因此,吴姓的祖籍就是江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