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欠你的,你總是要自己拿回來

原生家庭欠你的,你總是要自己拿回來

最近播放的電視連續劇《都挺好》講述了蘇家血緣親情的倫理故事。劇中的蘇母強勢霸道,蘇父懦弱無能。

蘇母偏愛兒子,忽視女兒,對兒子提出的要求都竭盡全力滿足,為了送大兒子明哲出國,不打招呼就賣掉了女兒明玉的房間。對二兒子明成呵護備至,有求必應。

對女兒明玉是這樣的“我們只負責養你十八歲”,“把你生下來養這麼大,我們容易嗎?”寧願給二兒子2000塊錢出去旅遊,也不願意給女兒1000塊錢上培訓班。逼著女兒上免費師範院校,卻賣了房子給明成買結婚用房。

這樣的原生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會有怎樣的影響呢?

被父母漠視的蘇明玉,從大二開始,就和家裡斷絕關係,靠打工掙錢養活自己,養成了倔強、要強、冷血、嘴硬心軟的性格。

在母親去世後,她一手安排了母親的後事;對父親悉心關懷,父親生病了請專人送餐。在明玉看似冷血的表象下,是對於家庭的極致渴望。

一般來說,孩子從小在一個被歧視和忽略的環境中成長,會變得非常的自我、敏感,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很難培養出健全的人格。

明玉沒有形成偏執、敏感性格的原因,就如美國心理學家艾爾.賽伯特在《韌性》中寫道一樣:“每個人都有心理的韌性,它就像身體的復原力。讓你經歷過生活的磨難而愈發堅強。”

被父母太多寵愛又會怎樣呢?

大兒子明哲從小就是家裡的驕傲,什麼樣的要求父母都會滿足,所以,在他的認知裡,父母所有的要求也都應該滿足。形成了愚孝、好面子、推脫責任、無心無力管家裡的事情,只會埋怨責怪弟弟妹妹。

二兒子明成心安理得的享受著母親的偏愛,欺壓妹妹,毫無擔當,自私自利,即使工作成家後依然“啃老”。

父母的寵愛可能會增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時受寵的孩子也會變得自我、傲慢、唯我獨尊、依賴性強、喪失獨立生活能力。

偏愛孩子的父母往往給孩子過多的保護、照顧和干涉,導致孩子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因為他知道有人疼、有人愛,自己不努力,父母也會幫自己。

從《都挺好》中,可以看到被父母漠視可能是一個問題,被父母太多關愛“用整個生命對待孩子”也是一個問題。

原生家庭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會不會成為一個問題,主要取決於個體自身。被漠視的蘇明玉也可以變得強大,成為蘇家人的依靠;被偏愛的蘇明成也會變得無能、沒出息。

只有父母放手,沒有人依靠的孩子,才能頂天立地,擔負責任。

被原生家庭傷害的孩子並不是不放過父母,只是想用他們一句“對不起”來放過自己。蘇明玉就因為蘇父一句“你媽也挺後悔的”就能不計前嫌,原諒父母。

愛是甜美的,也是致命的;家是溫暖的,也會傷人的。

原生家庭欠你的,你總是要自己拿回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