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正司法為網絡信息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刑事司法 | 以公正司法為網絡信息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因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網絡信息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助力網絡強國戰略目標的實現,是新時代賦予人民法院的新使命。為此,在刑事司法實踐中,要以開放、包容的心態對待新興產業,嚴格執法,公正司法。一方面要恪守刑法底線思維和謙抑原則,杜絕將違法違規行為上升為刑事犯罪處理,防範刑事法的濫用誤用,解除業界的後顧之憂;另一方面要依法及時、有效懲治干擾破壞網絡信息產業正常活動的各類犯罪,清除影響和制約我國網絡信息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障礙。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網絡信息產業正在迅速發展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的支柱型產業,並日益成為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網絡信息產業所具有的高科技性、創新性、融合性等特徵,使得該領域的創新創業活動極易對以傳統社會關係為調整對象的法秩序形成衝擊甚至挑戰,並因此時常會經受合法與非法、罪與非罪的拷問。如何充分發揮刑事司法的規範、引導功能,為我國網絡信息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助力網絡強國戰略目標的實現,是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我國刑事審判工作需要妥善應對的一個重要議題。

刑事司法 | 以公正司法為網絡信息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遊走在刑法邊沿的網絡信息產業

在刑事法層面,有兩類性質截然不同的犯罪正在成為懸在網絡信息產業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一是產業自身在創新創業過程中觸犯刑事法律,成為刑事被告人;二是產業在創新創業中遭受犯罪侵犯,成為刑事被害人。具體又分為以下四種情形:

一是技術創新應用類犯罪。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在釋放出巨大能量,極大促進人類文明與進步的同時,也因其先進性、新穎性、高度融合性而嚴重衝擊著傳統社會經濟結構與秩序,甚至觸及刑律。這方面的典型案例是2016年初由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審理的“快播案”,該案因關乎技術創新應用的罪與非罪問題而成為社會各界尤其是網絡信息產業界關注的焦點,圍繞被告人是否有罪,是構成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侵犯著作權罪還是拒不履行網絡信息安全管理義務罪、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各方莫衷一是。儘管該案已經塵埃落定,但關於技術創新應用的法律適用難題顯然遠未解決。

二是信息數據類犯罪。在信息時代,技術與數據被譽為驅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兩駕馬車”,數據成為基礎生產資料,其安全問題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網絡信息產業因對數據具有天然粘連性和高度依賴性而極易成為刑事規制對象。近年來,信息數據類犯罪屢見不鮮且有愈演愈烈之勢,犯罪類型除了侵犯商業秘密罪、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和侵犯著作權罪外,更為常見多發的則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與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

三是新經營模式類犯罪。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催生了新的產業類型和經營模式,以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互聯網金融等為代表的新經濟形態在蓬勃發展的同時,也伴隨著潛在的刑事法律風險。近年來,網絡非法經營、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成為網絡信息產業領域的高概率犯罪事件,諸如網約車經營、網上眾籌等問題也引發各界高度關注。

四是違反網絡安全義務類犯罪。為了維護信息網絡安全,我國有關法律賦予網絡信息服務提供者一定的管理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中也增設了拒不履行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罪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據此,網絡服務提供者有可能因怠於行使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而受到刑事追究。

以上是網絡信息產業自身可能觸及的刑事犯罪種類。除此之外,該產業也很容易遭受犯罪的侵害,成為刑事被害人。網絡信息產業的特點使其不僅會遭遇到其他市場經濟主體通常遭受的那些犯罪侵害,而且更容易受到網絡黑客、網絡水軍和網絡黑公關的攻擊,也更容易遭受知識產權類犯罪的侵害。這些犯罪不僅嚴重擾亂網絡秩序,也直接影響和制約著網絡信息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刑事司法如何為網絡信息產業保駕護航

當今時代,網絡信息產業發展方興未艾。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及其應用場景的日益拓展,圍繞網絡信息產業的犯罪與被犯罪問題也將日益突出。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維護網絡秩序與安全,為產業發展營造優質的法治環境,促進和保障我國經濟的轉型升級,既是新時代賦予人民司法的新使命,也亟需各級法院和廣大刑事審判人員的新擔當新作為。

新使命呼喚新擔當。因應信息網絡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刑事審判人員要及時轉變司法理念,由過去的偏重“維護社會秩序和安全”轉為兼顧“維護社會秩序和安全”與“服務和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由偏重“懲罰犯罪”轉為兼顧“懲罰犯罪”與“保障權益”;在處理網絡信息創新創業類案件時,要秉持開放、包容的心態,以積極、友好的姿態呵護新興事物。同時,應注意發揮刑事司法的規範、引導作用,通過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引導包括網絡信息業界在內的社會大眾尊法守法,依法用網,依法經營。

新使命需要新作為。網絡信息類案件的新穎性決定了人民法院和審判人員在處置此類案件時難以照搬過去的經驗,而必須有新作為。具體而言,就是要區分兩類不同性質的案件並採取相應舉措,實現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其一,對於信息網絡產業的創新創業活動,要恪守刑法底線思維和謙抑原則,謹防將一般的違法違規行為上升為刑事犯罪處理;要準確把握和適用刑事法律,嚴格遵守罪刑法定、無罪推定和證據裁判原則,對於罪與非罪界限不清、定罪證據不足的案件,應當依法宣告無罪,嚴格控制、規範非法經營罪、拒不履行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罪等的適用;要貫徹落實“當寬則寬”“該嚴則嚴”刑事政策,在法律許可範圍內最大限度地減少刑事司法對企業的影響,依法保障涉案當事人的人身財產安全和訴訟權利,嚴格規範刑事強制措施的適用及涉案財產的處置,以消除業界在創新創業中動輒得咎的顧慮。其二,依法及時、有效懲治以網絡信息產業為對象的各類犯罪,為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其中,要特別注重依法嚴懲危害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類犯罪、破壞生產經營秩序類犯罪以及侵犯知識產權類犯罪,清除影響和制約我國網絡信息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障礙。

以上就是萬邦法務小編為您整理,如果您還有其他的法律問題,歡迎諮詢我們萬邦法務的律師。

刑事司法 | 以公正司法為網絡信息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