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和颜真卿的楷书有何不同的特点?

不二斋


中国书法家如果按照水平层次划分,王羲之和颜真卿应该处在同一位置、同一水平,这样往下,才是欧阳询、赵孟頫、苏轼等人。

为什么要这样分呢?大概有些人会觉得我这样的分法并不对。实际上我在这里所用的划分尺度不是站在他们艺术水平高低、大小的角度,而是从他们对于书法史的贡献,对于书法的发展变化的意义上来说的。

这就牵扯到我们如何看待艺术作品以及艺术作品的史学意义了。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中国文学史上的汉赋,从艺术水平来说,它是真没啥好说的,你自己去找汉赋读一下就知道,里面用词佶屈聱牙、描写繁复夸张,冗长空洞,即便是像司马相如这样的辞赋大家,也是这样。

在某程度上讲,汉赋就是文学家在买弄他的文采,这些文章在相当长时间内,所充当的角色就是为了给皇帝歌功颂德,其实就是拍马屁的文章。比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就是虚构了“子虚”先生、“乌有”先生,以他们俩的对话来作为全篇内容的,里面充斥着对于声色犬马的崇拜、描绘,极力营造大汉帝国统一天下的声势。

但是,这样的文章,我想,除了汉朝皇帝汉武帝之外,其他人看起来并没有什么情感共鸣。

这样的文章,在当时来看,就是拍马屁用的,你说这样的文章,他的的艺术性高吗?不是很高,但是他具有非常大的文学史价值。

辞赋的产生要追溯到先秦时期。先秦时期的散文发展,尤其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文辞辨论,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了辞赋的产生,再加上荀子的开创这一题材,就使得后来的文学家们喜欢用这一形式来为大汉帝国歌功颂德。汉代辞赋承接前人的文学成果,在熔铸屈原楚辞以及散文营养之后,为后来描摹状物的骈文开创了条件,推动了后世写景散文以及诗歌的发展。

所以,你看,一个艺术形式以及一个艺术风格,其艺术价值有可能不是很高,甚至没有什么文学美感。但是在整个历史变迁的角度上来说,他有可能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具有史学开创性的。

而王羲之和颜真卿的书法就是如此。

颜真卿之所以能被我们后世的人所看重、熟悉,正是因为它创新和改变了以二王而代表的传统审美风格,开创了以肥硕为美的新风尚。因此,从书法史角度来说,颜真卿在书法风格的开拓上是很大的,而欧阳询仅仅是二王书法的继承者。

而欧阳询的书法基本上承袭王羲之的风格,所以他的书法就是二王书法风格在楷书上的表现。

欧体楷书笔画和结构都呈现着二王帖学的风格,笔画细腻、结构严谨,中宫紧收。颜真卿的书法外拓,肥硕壮美。

章法上欧体稀疏秀朗,颜体紧凑充盈。这就是欧阳询和颜真卿的楷书区别。


松风阁书法日讲


“欧颜柳赵”并称四大书法家,即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

若单以楷书论,欧阳询、颜真卿二人对世人的影响似乎更胜一筹。

俗称“欧楷”、“颜楷”。

虽然二人对于书法的贡献不分伯仲,但从二人楷书特点入眼,二人的楷书又是如此不同。

以下是欧阳询、颜真卿二人楷书书法特点的对比:

严谨与豪放的对立:

众所周知,欧阳询的楷书以法度严谨著称于世。而颜真卿恰恰以粗放著称。

我想这与二人的亲身经历有关吧。

欧阳询本为柔弱书生,一生仕途坎坷,性格自然谨小慎微。

而颜真卿身处盛唐,作风豪放,就官位来说更是位极人臣。后虽经历“安史之乱”,命丧征途,但其豪放作风,却是伴其一生,至死不改。

所谓“字如其人”,反应在书法上就是,欧楷严谨,颜楷粗放。

欧阳询楷书每一字的每一笔都是有固定位置的,换个地方,你就感觉那不是欧楷了。

后人书家评论王羲之的兰亭序曾道:增一分则太肥,减一分则太瘦。

套用在欧楷上同样适用,(见图一)可见欧楷的严谨程度。

而颜楷则不然,颜楷讲究的整体上的雄浑大气,对于字体笔画位置的要求也不像欧楷那般严谨。

所以后世书家评论颜真卿的楷书时曾说:如关公坐帐,不怒自威,英气逼人。

欧阳询、颜真卿二人楷书风格迥异,但这并不影响二人同为大家、巨匠,你我书法爱好者,能学到二人之中一人的十之一二已是万幸了。

有人总结说:欧楷是入门难,得窥门径后倒是一马平川。而颜楷是入门容易,提升难。

从小编我临摹书法多年的亲身经历来说,不无道理。

所谓“实践出真知”,关于欧楷、颜楷书法的不同特点,还是要你在实践中慢慢体会的。

你说呢?






书法客栈


欧阳询和颜真卿同为“楷书四大家”,他们二人的楷书都是后世的模范,一个被称为欧体,一个被称为颜体。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书法爱好者学习颜体和欧体是最多的,楷书四大家其他两家学习的人相对减少。

这自然和书体的特征有关,而颜真卿和欧阳询的书体风格又与他们个人的经历和性格有关。

颜真卿我们都知道,他的书法人品或许是继王羲之之后最受好评的一个了,颜真卿可以说是为了国家而壮烈牺牲,再加上他的书法本就雄强有力,大气磅礴,他的壮举更是给他的书法增色了不少。

而欧阳询因家庭变故,即使在朝堂上也是谨小慎微,即使做官也是一些没有实权的官,因此,他的书法柔中带刚,刚劲挺拔,严峻刻厉,他的楷书为后人称道,评论为“唐楷第一”,成为万世法乘。


也因为后来人的推广,大批学习欧阳询的人将欧楷发扬光大,欧体在今天,依然闪耀着它的光芒!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留言,感谢关注,我是铁匠论书画!


存希斋书法


欧阳询和颜真卿的楷书有何不同的特点?


欧阳询的劲朗秀丽,形险势峻。字形呈长方体,体态刚健俊朗,丰姿绰约。颜真卿的楷书字形为正方体。体态丰腴雄健,朴实端庄,如德高望重的尊长,给人有可以依靠的信赖感。他们两个人可以说是代表着中国书法最大的两个不同风格的书法流派。

一个是秀丽华美的代表,一个是朴实无华的代表。两种风格主要的区别,还在于他们的用笔上。欧阳询的用笔,更多的是应用锋尖来体现他精致的点画。每个点画,就如同标致的五观一样,用笔锋尖运行越多,笔画的变化越精巧,体态也就越秀美。颜真卿的用笔,是以筋肉著称。筋肉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肌肉。强壮的肌肉,是力量的像征。在用笔上,筋书用的是涩力,在写颜体字的时候,最忌浮滑的运笔。要有把墨注入纸背的沉着。这和欧体字疾劲刚好相反。欧体字的用笔一迟缓,便无险绝之态。而颜体字一迅捷,便失遒劲厚重之势。



一疾一涩,是书法中的精义。要把这两种力弄清楚,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为什么不直接说快和慢?因为快慢中不含有力度感。古人的用字具有明确的指代性。通过欧颜二人的书法练习,就能知道疾力和涩力。提高自己的书法运笔能力。


子衿书法


二人都是楷书大家,总体来说,欧阳询虽然融合了北碑,颜真卿晚年也加入了篆籀笔意,但二人归根结底都是帖学一路。两人同时也都受到时代的影响。初唐时期,随着国家统一日久,书风也逐渐形成南北结合的趋势,所以形成了欧阳询硬朗险绝的书风。从初唐到中唐,书法一直在褚遂良的影响下,同时由于玄宗尚肥,所以当时的字除了保留了褚遂良的余韵,又变瘦硬为丰腴。从颜真卿早期的作品和同时代的作品(比如徐浩,对就多宝塔里那个徐浩)都可以看的出来。但颜真卿的伟大就在于他在晚年彻底变革了二王书风,加入篆籀笔意,开创了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独具一格的书风,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我临写的字!欢迎指正!





万堤方


《画床16》

同是一张古代花雕床

为什么我们这些花雕床只值几千块钱

而你“画床”却价值连城?

“画床”回答:因为你们身上除了木雕还有什么?

既没有留下古代人的笔墨字迹

也没有留下一块清代玻璃

更没有留下金丝楠清香味

而我身上却留下了清代书法之王赵之谦的篆楷隶草

何谓古代笔墨?

就是需要花一千两黄金去买古代人留下来的一个字――一字值千金

另外

我的身上还用清代玻璃镶嵌了十二副古代名人字画在金丝楠床上

何谓清代玻璃?

就是当时一平方尺需要十五两纹银才能买到的一块清代玻璃

睡在金丝楠床上那沁人心脾的金丝楠清香味让人一夜睡到自然醒

何谓金丝楠?

就是从山上砍下来的“小叶”楠木需要一百年以上才会有金丝楠“清香味”的竹叶楠

我是唯一保存下来的中国古代“字画床”

我很骄傲

因为我身上的字画有三个“五”特征

梅兰竹菊及紫罗兰五种花卉字画

四大美女及婴儿图五副人物字画

篆楷隶草及篆隶体五种书法字体

还有一只蝴蝶为紫罗兰赐板凳……

另外在我身上还临摹有唐代两首不同书体的诗

一首楷体春江花月夜

一首隶体碧城

我明白了富人们为什么有钱却买不到清明上河图里面的一家小面馆

我明白了为什么富人们有钱也买不到富春山居图里面渔夫的一条鱼

我明白了为什么富人们再有钱更买不到画床上的一只花蝴蝶

此时

我终于明白了清明上河图为什么会繁华热闹得人山人海?

此刻

我也终于明白了富春山居图为什么闲情逸致得如同世外桃源村?

此时

我更明白了画床为什么会夜夜好梦到天亮的真正原因了

这一动,一静,一梦

组成了中国古代三件神品字画

画床――中国文化的神话传说。画床――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画床――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画床――中国古代文化的烙印!画床――中国千年梦想的摇篮!

(首届湖南收藏家刘广文先生撰写于2018年11月16日)





中国千亿字画床


两个人都是唐代大书法家,但风格各异,我们可从以下七个方面作简单比较分析:

从出身上看: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又名欧阳率更、大欧,出身豪族。一生经历南朝、隋朝、唐朝三个朝代,65岁时作为降臣入唐,因其文采、书法超群,入唐后被召为五品给事中,享年85岁;

颜真卿(公元709—785年),字清臣,玄宗开元年间举进士及第,任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后被奸臣杨国忠排挤出京城,到了河北平原郡做太守,因平安史之乱有功又被调入京城,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并封鲁郡开国公,世称颜鲁公。德宗时(784年),李希烈在蔡州叛乱,宰相卢杞衔借刀杀人,荐颜真卿前去劝喻,遂遭杀害,终年77岁。

从书法成就上看:

欧阳询书法是在继承二王及北魏、北齐书法精髓的基础上,融会古隶用笔后推陈出新,终自成一家。传世作品如《九成宫醴泉铭》、《皇甫君碑》、《化度寺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等。唐代书学理论家张怀瓘《书断》中尊欧阳询为“妙品九十八人”之一,并居唐人之首;虞世南评说他“不择纸笔,皆得如意”;宋《宣和书谱》论欧楷“为翰墨之冠,而至于行书,又复变态百出,当是正书之亚”;又有后人评其为 “楷法第一”、“万世法程”等等,可见欧楷名至实归。虽然欧阳询“八体皆能”(唐《书断》中记载),如行书《卜商读书帖》、草书《千字文》等,但其他各体影响远不及楷书。著有《八诀》《传授诀》《用笔论》等书论;

从颜真卿学书经历看,颜是山东琅琊名门望族颜氏后裔,三岁丧父,随母亲殷氏在苏州外公家长大,殷氏家境丰富,颜真卿在学书的路上亦异常勤奋刻苦,初学褚遂良,后跟随张旭学习书法,深得张旭真传,还与怀素一起探讨书法,对二王的书法都进行过深入研究,但他没有走初唐四大家承袭东晋的书风,而是走了自己的书学创新之路。正是颜真卿锐意创新,不走前人走过的路,再加上自己倔强的性格才造就了新型“颜体”,重新树立了唐楷法度,从而也奠定了颜真卿书坛的历史地位。后人把“颜体”字的总体特征总结为一个字“筋”,与后面要讲的“柳体”特征的“骨”字,合称为“颜筋柳骨”,一起奠定了后唐时期的楷书法规。传世作品有《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祭侄文稿》、《奉命帖》、《李玄靖碑》等。著有一篇《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书论传世。

从笔法上看:

欧楷参以古隶用笔,其草书婀娜多姿,甚为奇妙;颜楷横画较细且平,竖画外凸,粗重雄浑,提按顿挫多用折笔,蚕头燕尾,棱角分明。

从字法上看:

欧楷中宫收敛,外画伸展,法度森严,点画工妙;颜楷中间空灵,外画紧凑,松而不散。

从字势上看:

欧楷体方笔圆,险劲瘦硬;颜楷肥硕博大,雍容大度,笔势趋中。

从章法上看:

欧楷多横竖成排布白,纵横森严,威严庄重;颜楷多竖齐横不齐,纵横有象,低昂在姿,风格特异,强烈鲜明。

从气韵上看:

欧楷多庄严拘谨,颜楷多拓展豁达。这与两位书家的性格和人生经历密切相关。

 




皇甫荔


题目太大,写论文也要洋洋洒洒十几万字吧。专业的有人说了,我就不嘚瑟了。简单的说就是——不是一个人写的,一个姓欧阳,一个姓颜,都是名望家族、富裕家庭之后,估计现在的普通老百姓都比不了,正所谓——有余力则从文,家教修养都很好。另,年代不同,修养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不同,习惯不同……若深入研究双方异同点,还要透过其字看深层。至于字,不写不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习惯用爱好托词,掩盖自己的懒惰,说啥都是扯淡——不如打麻将去过瘾。


天鉎蠢材


欧体的最大特点:方笔为主,结体险绝。受魏碑影响较大;

颜体的最大特点:圆笔为主,结体宽博。

颜真卿一改以往方笔为主的用笔风格,在书法史上开辟了新的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与同朝代的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


墨海轩书法


欧阳询的用笔是以瘦硬为其特色,他的楷书点画形态较颜真卿颇有刚劲清秀之感。

欧体楷书的结构,总的来说,是在平中求险绝,险绝中见平正。欧字的字形往往给人以长而窄之感。

颜体用笔属”外拓"型,要在"筋","骨"上体会颜字的用笔,宽博是颜体书法的明显特征,颜体看似平正,其实是在平正中求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