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客田镇:“黄金叶”铺就致富路

近日,在沿河自治县客田镇黄家村的烤烟基地,村民们有的忙着在大棚里整理烤烟苗,有的在整理土地,一派忙碌的景象。

据黄家村主任甘正海介绍,长期以来,黄家村群众主要是靠种植烤烟维持生计,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有烤烟,种得最多的农户有50亩,最少的也有10亩,全村每年人均收入上万元。

该村是一类贫困村,有400余户1700多人,已于2018年出列。目前未出列的贫困户有22户43人,均属家庭没有劳动力的特殊群体。该村今年签订的烤烟合同面积为2560亩。50多岁的村民宋武华说,他种烤烟已有20年,每年基本都种植20亩,收入平均在10万元。通过种植烤烟,如今他家里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与城镇上的居民相比没有多大差别,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等电器一应俱全,加之如今村里的公路四通八达,出行很方便。

同样,该镇冯家村也是烤烟种植历史比较长的村之一,今年共有96户农户种植烤烟,签订的烤烟种植合同面积2500亩。冯家村是一类贫困村,有13个村民组170户,种烟农户占比56.5%,贫困发生率2.57%。

该村烤烟生产技术员田良德介绍,冯家村在家的只要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家庭都在发展烤烟,每户种植户基本上都是20亩以上。村里外出务工的家庭则把土地流转给在家种植烤烟的农户,这样全村劳力基本都有挣钱的地方。特别是上了60岁的老人,只要身体没有问题,基本都在烤烟基地务工,每天能挣100元左右。

据悉,客田镇是我市烤烟生产最多的乡镇之一,也是沿河自治县烤烟生产历史最长、面积最多的乡镇之一。今年全镇在烤烟生产中,签订烤烟种植合同面积8300亩,预留烤烟种植面积112500亩,涉及该镇冯家、黄家等10个村,种烟农户270余户,其中50亩以上的烤烟种植大户有27户,解决了临时就业2000余人次,预计实现总产值3500万元,力争让30余户贫困户120余人实现增收脱贫。

为了确保今年烤烟能增产增收,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客田镇2019年度烤烟生产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联系村领导、驻村干部的工作职责。组建了烤烟生产工作专班,明确了各烟叶辅导员试行全天候对农户烤烟发展提供技术指导。成立了客田镇烤烟生产工作督查工作组,由镇纪委牵头,会同烟叶站及县烟草部门对各专班、各村联系村领导及驻村干部工作开展情况、到岗到位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督查,确保烤烟生产任务如期完成和烟农增产增收。

该县烟草部门技术员黄军介绍,客田镇种植烤烟历史比较长,加之土地广袤,气候适宜,群众种烟的积极性比较高。种植期间,只要烟站技术人员每个环节到现场讲解一次,群众很快就能掌握种烟的技术,严格按照要求科学种植,确保后期烟叶卖出好价钱,为脱贫攻坚助力。

烤烟生产是客田镇的支柱产业,如今群众种植烤烟已成常态。该镇副镇长张红松说,种烟户每年通过发展烤烟可实现户均纯收入6万元以上,去年底全镇存款余额达1亿多元,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明显提高。(杨友 张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