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概況

泉州,福建省下轄地級區劃,簡稱“鯉”,別名鯉城、刺桐城,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北承福州,南接廈門,東望寶島臺灣,轄四區、三市、五縣和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泉州臺商投資區,是福建省確定做大做強的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國首個東亞文化之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唯一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是列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

泉州是全國18個改革開放典型地區之一,是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國際花園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感動世界的中國品牌城市、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獲得聯合國迪拜國際改善人居環境最佳範例獎,擁有著名的泉州十八景。

泉州最早開發於周秦兩漢,公元260年始置東安縣治,唐朝時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被馬可波羅譽為光明之城,宋元時期為東方第一大港,曾有“市井十洲人”、“漲海聲中萬國商”之盛景。

泉州是僑鄉和臺灣同胞主要祖籍地,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落戶泉州。

2019年1月,泉州入選“2018年WFBA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城市50強”榜單。

泉州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南臨臺灣海峽,北緯24°22′~25°56′、東經117°34′~119°05′,東西寬153公里,南北長157公里,地處閩東山地中段和閩東南沿海丘陵平原中段,總面積11015平方公里。[11][12][13]

地形地貌

泉州依山面海,境內山巒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錯落其間,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地1000多萬畝,耕地197萬畝,山地、丘陵佔土地總面積的五分之四,俗稱“八山一水一分田”。海域面積11360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541公里,島嶼207個。

[14]

氣候

泉州市地處低緯度,東臨海洋,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氣候條件優越,氣候資源豐富。泉州市氣候有3個基本特徵:一是氣溫高,光熱豐富。年太陽輻射總量為120-140千卡/平方釐米,大部分地區年平均氣溫為19.5-21.0℃(僅西北部的山區低於18℃),最熱月平均氣溫達26-29℃,最冷月也有9-13℃。全年無霜期長,沿海地區基本無霜。≥10℃的有效積溫為5610-7250℃。年日照時數為1800-2200小時。二是降水充沛,但時空分佈不均勻。全市年降水量為1000-1800毫米,自東南部向西北部遞增,內陸地區比沿海地區多一倍左右。幹、溼季甚為分明:3-9月降水量佔全年的80%,為溼季;10-2月僅佔全年的20%,為乾季。降水量年際間變化率大,少雨年份降水量不及多雨年份的一半。三是季風氣候顯著。冬半年主要受蒙古冷高壓楔控制,盛行偏北風,氣溫低,乾燥少雨;夏半年主要受副熱帶高壓影響,盛行偏南風,氣溫高,溼潤多雨。

水文

泉州境內溪流多達34條,總長1620公里,地表水總量87.6億立方米,可利用水量14.56億立方米,水電蘊蓄量達43萬千瓦。晉江為泉州市第一大河,發源於戴雲山東南麓,流經永春、安溪、南安、鯉城、晉江注入泉州灣,水系河流全長404.8公里,流域面積5629平方公里。此外,泉州地下水資源有10億立方米,可利用的地下水0.76億立方米。

[15]

土壤

泉州土壤類型多樣,分佈最廣的土壤為紅壤,次為水稻土及磚紅壤性紅壤。耕地多屬一、二級,土壤較肥沃。

土地資源

福建省“泉州市”概況

泉州灣海岸港口(6)

截至2014年,泉州市土地總面積110.16萬公頃。其中耕地面積240.1萬畝,佔土地總面積14.24%;園地面積129.3萬畝,佔土地總面積7.67%;林地面積789.5萬畝,佔土地總面積46.81%;牧草地0.9萬畝,佔土地總面積0.05%;其它農用地面積88.7萬畝,佔土地總面積5.26%;居民點及工礦用地面積161.3萬畝,佔土地總面積9.56%;交通用地12.5萬畝,佔土地總面積0.74%;水利設施用地面積11.2萬畝,佔土地總面積0.66%;未利用土地面積253.1萬畝,佔土地總面積15.01%;人均耕地為0.33畝。[15]

礦產資源

泉州市已發現各類礦產46種,地質勘查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種29種,其中:能源礦產2種,金屬礦產8種,非金屬礦產18種,水氣礦產1種。主要礦產包括:鐵、錳、銅、鉛、鋅、鉬、金、銀、煤、硫鐵礦、水泥用灰巖(大理岩)、葉蠟石、硅灰石、明礬石、螢石(普通)、石墨、長石、高嶺土、陶瓷土(瓷石)、伊利石、水泥用粘土、建築用花崗岩(凝灰岩)、飾面用及雕刻用輝綠岩(花崗岩、閃長巖)、冶金用石英、玻璃用砂、鑄型用砂、建築用砂、地熱、礦泉水等。

福建省“泉州市”概況

泉州礦產資源圖片

截至2014年,泉州已探明或基本探明有一定地質儲量的礦產地130多處,其中大型礦產地8處,主要礦產資源30多種,有高嶺土、花崗岩、輝綠岩、石英砂、石灰石、煤、鐵、錳等。[15]

海洋資源

福建省“泉州市”概況

泉州城建

泉州海域面積11360平方公里,海岸線蜿蜒曲折,長達541公里,大小島嶼208個,有泉州灣、湄洲灣、深滬灣、圍頭灣四個港灣,深水良港多,可建萬噸以上的深水泊位123個,斗尾港是世界不多、中國罕見的天然良港。

泉州是福建省主要產魚區,主要水產生物有500多種,其中主要經濟魚類近百種,貝、藻類200多種。[16]

林業資源

2014年,泉州森林面積70.3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58.7%,活立木總蓄積量1960萬立方米,森林蓄積量為1902萬立方米;泉州擁有自然保護區5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自然保護區面積2.81萬公頃,佔國土面積的2.55%;泉州擁有森林公園34個,其中,國家級1個,省級16個;森林公園總面積3.98萬公頃,佔國土面積的3.61%。

動物資源

福建省“泉州市”概況

泉州城建

泉州市野生動物資源豐富,約有4000多種,其中無脊椎動物主要有軟體動物的腹足綱32科76種、雙殼(瓣鰓)綱18科80種左右、頭足綱5科24種,節肢動物的蝦蟹類20科80種左右、昆蟲類130科258屬1000多種,棘皮動物15種;脊椎動物較重要的有魚類78科135屬368種左右,兩棲類2目7科32種,爬行類3目13科61種,鳥類19目51科260種,哺乳類6目14科32種;其它動物約有2000多種。泉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野生動物資源有30目85科385種,分別為兩棲類2目7科32種;爬行類3目13科61種;鳥類19目51科260種;獸類6目14科32種。 根據1988年國務院頒佈的250多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動物中,泉州市就有31種,有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黿、蟒蛇、黑鸛、黃腹角雉、雲豹、華南虎、金斑喙鳳蝶、中華白海豚、中華鱘、紅珊瑚等11種;有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虎紋蛙、黃嘴白鷺、鴛鴦、鳶、鷹鵰、蛇雕、花田雞、穿山甲、豺、黑熊、蘇門羚等57種。[17]

植物資源

泉州森林植物種類達174科,599屬,1127種(或變種),主要包括亞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次生植被等。亞熱帶雨林有上層優質樹種如紅栲、米楮、黃杞、阿丁楓、紅豆樹等樹種;常綠闊葉林有栲樹、丁楓、黃杞、樟樹、楠木等。次生植被以馬尾松、木荷、楓香等樹種為主;山頂常綠矮林為主,上層優質樹種以臺海松為主;海岸植被以秋茄、白骨址為主。

700多年前被意大利人馬可波羅稱為“光明之城”的泉州,在中世紀有著400多年的輝煌,素有“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之名。[42]

景點

福建省“泉州市”概況

塗門街位於泉州市區中心地帶,東起溫陵路,西至中山路,全長1005米,是集商貿、旅遊、文化等為一體的繁榮地段。在這條長僅1000餘米的街道上,分佈著13處宋元文化遺存——清淨寺、孔子文廟、通淮關岳廟、東觀西臺、祖閭蘇、世家大厝、棋盤園、東魯巷、三十二間巷等。

福建省“泉州市”概況

泉州東湖公園

泉州東湖公園位於泉州城區東北隅,北望清源山,東眺靈山聖墓,南鄰城郊村舍,西聯商業大街,是號稱“鯉魚城”之鯉珠所在地,又是原泉州十大勝景之“星湖荷香”的遺址。

福建省“泉州市”概況

安平橋

安平橋是我國現存古代最長的石橋,位於晉江安海鎮,享有“天下無橋長此橋”之譽。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平橋位於中國福建省晉江市安海鎮和南安市水頭鎮之間的海灣上。因安海鎮古稱安平道,由此得名;又因橋長約5華里,俗稱五里橋。安平橋屬於中國古代連梁式石板平橋,始建於南宋紹興八年(1138),歷時十四年告成。明清兩代曾多次重修。1961年安平橋成為國家第一批公佈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福建省“泉州市”概況

南安蔡氏古民居(4)

蔡氏古民居位於福建省泉州南安市官橋鎮漳裡村,蔡氏古民居建築群主要由蔡啟昌及其子蔡資深於清同治年間至宣統三年興建。現存較為完整的宅第共16座,是第五批公佈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福建省“泉州市”概況

府文廟

府文廟位於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百源川池畔,又名府學,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唐開元末,北宋太平興國初(公元976-981年)移建今址。其歷史悠久,規模宏大,殿宇壯麗,是集宋、元、明、清四朝代的建築形式的孔廟建築群,為東南地區最大的文廟建築群,建築風格在全國現存孔廟中罕見。

福建省“泉州市”概況

泉州開元寺(2)

開元寺位於泉州市鯉城區西街。該寺創建於唐垂拱二年(686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曆史,初名蓮花道場,武周天授三年(692年)為興教寺,唐神龍元年(705年)改額龍興,開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開元寺。宋代有支院百餘所,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併為大開元萬壽禪寺。

福建省“泉州市”概況

崇武古城(2)

崇武古城地處福建省東南沿海的突出部、泉州灣和湄州灣之間、惠安縣境東南24公里的崇武半島南端,瀕臨臺灣海峽,亦稱“蓮島”,始建於1387年,是一處集濱海風光、歷史文物、民俗風情、雕刻藝術於一體的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被譽為“天然影棚”、“南方北戴河”。崇武古城是中國僅存的一座比較完好的明代石頭城,也是中國海防史上一個比較完整的史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福建省“泉州市”概況

洛陽橋

洛陽橋原名萬安橋,中國四大古橋之一,在洛陽江口,距泉州城5公里,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1053~1059年)由泉州知州蔡襄主持修造。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橋長834米,寬7米。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跨海石橋,其“筏型基礎”、“種蠣固基法”,是中國乃至世界造橋技術創舉,被稱為:“北有趙州橋,南有洛陽橋。”

福建省“泉州市”概況

永春牛姆林(3)

永春牛姆林,被譽為閩南西雙版納的生態旅遊區,坐落在福建省泉州市西部永春縣下洋鎮境內,距縣城70公里,是國家AAAA級旅遊區。

福建省“泉州市”概況

安溪清水巖(4)

清水巖位於安溪縣城西北的蓬萊山,始建於北宋,至今已有950多年,內奉中國百仙之一清水祖師,是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旅遊區,又是享譽海內外的朝聖旅遊地。

福建省“泉州市”概況

清源山

清源山位於福建省泉州市北郊,俗稱“北山”;又因峰巒之間常有云霞繚繞,亦稱“齊雲山”。面積62平方公里,主景區距泉州城市區3公里。清源山是閩中戴雲山餘脈,峰巒起伏,岩石遍佈,盎然成趣,是天然勝景。清源山海拔572米,山脈綿延20公里,象形岩石,千姿百態,有“閩海蓬萊第一山”之美譽,是泉州四大名山之一。

福建省“泉州市”概況

泉州天后宮(4)

泉州天后宮位於泉州市區南門天后路一號,始建宋慶元二年(公元1196年),地處城南晉江之濱,“蕃舶客航聚集之地”。該宮是我國東南沿海莆田湄洲媽祖祖廟分靈廟宇中現存較早、規模較大的一座媽祖廟。

福建省“泉州市”概況

黃金海岸(5)

黃金海岸度假村位於臺灣海峽西岸石獅市永寧鎮海濱,佔地6000畝,海岸線12公里,與臺灣隔海相望。

福建省“泉州市”概況

西湖公園

西湖公園位於泉州市區西北部,緊臨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清源山,總佔地面積100公頃,水域面積82.28公頃,陸地面積17.72公頃。1999年以來,市政府先後投資2.3億元人民幣,建成市區西北片區滯洪排澇工程,

福建省“泉州市”概況

深滬灣

深滬灣,一座風光旖旎的晉江小鎮,泉州十八景之一。深滬灣全長6公里,位於晉江東南海濱,從石獅的永寧到晉江的衙口、深滬形成一個秀麗的海灣,猶如一條銀色的項鍊鑲嵌在藍天碧海之間。

福建省“泉州市”概況

仙公山

仙公山,又名“雙髻山”、“豐山”,位於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區馬甲鎮,距泉州中心市區約25公里。南北朝時期,因祀“何氏九仙”而得名“仙公山”。其主峰海拔758.5米,總面積25平方公里。是集宗教朝聖、遊覽觀光、休閒娛樂、修學度假於一體的風景名勝區,為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福建省級風景名勝區,泉州十八景,泉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福建省“泉州市”概況

岱仙瀑布

岱仙瀑布,位於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水口鎮榜上村水尾的赤石口。溪水從山峰的缺口直下139米,站在瀑布下可以看到飛流直下,水霧形成的虹霓霞霧,使你感到山嵐襲人。岱仙瀑布號稱“華東第一瀑”,它發源於石牛山的赤石溪,經過山勢雄偉的飛仙山峰,落差139米,分兩股飛瀉而下,東為岱仙瀑布,西為油漏瀑布。兩處交相輝映,格外壯觀。岱仙瀑布為我省最大的瀑布之一,名列“泉州十八景”。

福建省“泉州市”概況

雪山岩

永春雪山岩始建於唐代啟光年間(公元885年~888年),至今已有1100多年曆史。雪山岩坐落於永春群山之宗——雪山上,因山頂凹一湖寬舒平坦,古火山口凹地四周有五個由火山集塊堆積而凸起的山包,外形似五瓣蓮花座而得名,為閩南地區最高、建築最具特色的佛教寺廟。

福建省“泉州市”概況

戴雲山

戴雲山,又名迎雪山,海拔1856米,雄奇險峻,氣勢磅礴,有“閩中屋脊”之稱,是福建省境內的第二高峰,與臺灣阿里山遙遙相望。也是戴雲山脈的主峰,在福建泉州市德化縣赤水鎮戴雲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