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悲哀:沒人願意慢慢變富

在19年前的一個早晨,著名跨國公司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給巴菲特通了一個電話。

他問巴菲特:“您的投資體系這麼簡單,為什麼您是全世界第二富有的人,別人不做和您一樣的事情?”

巴菲特回答說:“因為沒人願意慢慢的變富。

簡單的一句話,道破了為什麼無數人在學習巴菲特,但卻沒人成為第二個巴菲特的秘密。

1

巴菲特從1964年開始進行價值投資,在之後的55年中,取得了平均年化收益率近20%的驚人表現。

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然而有些人還是嗤之以鼻,認為一年才賺這麼點,起碼翻倍才厲害。

但是,請記住,在股市中,一年五倍者比比皆是,五年一倍者寥寥無幾。最可貴的是能保持持續盈利。

那麼,20%的年化收益率,意味著什麼呢?

巴菲特的悲哀:沒人願意慢慢變富

請看這張圖,保持每年20%的收益率,在第50年時,已經翻了九千倍。這就是複利的力量。

而那些追求短時期高收益率的人,基本都死掉了。資本市場的歷史長河中,多少泡沫灰飛煙滅,又有多少人因為一次牛市泡沫的破滅而最終一無所有。

荷蘭鬱金香泡沫、20世紀20年代末的股市大崩盤、七八十年代的美國科技股泡沫,國內08年、15年牛市後的股災……數不勝數。

2

再回到巴菲特這裡。

巴菲特曾經說過,他從老師格雷厄姆那兒,學了投資的兩個規則:

規則一,不要賠錢;規則二,不要忘記第一規則。

巴菲特的悲哀:沒人願意慢慢變富

不要賠錢,這句話聽起來很容易,但做起來卻非常難。基金、股票,都存在著很大的風險,怎麼可能會不虧錢?

巴菲特對此的回答是:買的便宜。

在巴菲特看來,股票其實就像是商品,在商品市場上,存在著價值規律,即價格會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當經濟比較好的時候,大家對股市有信心,都願意去買股票,那麼水漲船高,股票的價格自然就會上升。

但是在經濟不好的時候,例如去年,各種黑天鵝不斷,經濟寒冬之說流行,大家都很悲觀,股票無人問津,這個時候股價自然就跌了。

聰明的人,在那個時候其實都已經悄悄入場,因為他們知道,等到大家的恐慌情緒過去,價格迴歸價值,那必然會有相當可觀的收益。

自春節之後A股重回3200點,相信在去年堅持定投的人都多數都掙錢了,這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3

只做自己能力範圍內的投資。

巴菲特對自己看不懂的公司絕對不買。比如他對科技公司不熟悉,即使有像谷歌、臉書這樣的優質公司的股票,他也堅決不碰。

這就是原則,而我們普通人呢,啥熱追啥,閉著眼闖進去,最後往往碰得頭破血流。

韓寒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不要拿自己的業餘去挑戰人家的職業。

在投資圈,有很多清華北大985、世界名校常青藤畢業的金融碩士、博士,在證券行業從業了十幾二十年的基金經理。

他們的專業能力完全碾壓我們,但是他們之中大多數人的夢想只是跑贏大盤。

那為什麼我們這些天資平平的普通人,只在業餘時間玩玩基金,就覺得自己的能力足夠跑贏大盤呢?

所以,對於普通人來說,最好的投資方法就是指數基金定投。

具體的方法已經在前期中提過,有興趣可以去查看:第一次基金定投,我有點緊張

4

如果你做到了以上這些,那意味著你已經真正懂得了如何去做價值投資。

但是如果沒有耐心的話,還是有很大的可能會失敗。

因為定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A股牛短熊長的環境中,難免會遇到賬面浮虧的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有些人就熬不住了,會停止定投,甚至選擇贖回,這樣怎麼會賺錢。

定投考驗的就是投資者的耐心,越是浮虧,就越要堅定加碼,這樣在牛市到來的時候,才能一波收割,獲得高收益的回報。

然而最讓人惋惜的是,你經歷了黑暗中的孤獨、煎熬、折磨,卻在黎明快要到來的時候放棄。

(僅作為觀點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

更多理財課程,點擊瞭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