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為一個高效率的人,你必須學會如何管理時間

時間是世界上最稀缺的資源,因為其不可再生。

假如我們能夠活到八十多歲,那麼人生大概就是一千多個月。而把這一千多個月,在一張A4紙上畫上30*30的格子,每個格子相當於一個月。如果你現在是二十來歲,那麼你已經走完了將近三分之一的格子。

剩下的那些格子,我們該如何好好利用呢?這就需要我們做好自己的時間管理。

會管理時間的人,不一定能夠成為一個大富大貴的人,但至少他們的人生,不會“平鋪直敘”,每一天都會過得很充實,在生活當中會留下很多寶貴的回憶。

簡而言之,這輩子沒有白活。

所以說,好的人生,是從學會自律地掌控時間開始。

我們每個人每天只有24小時,我們該如何合理安排,才能夠讓時間為我們打造高效的產生呢?

想成為一個高效率的人,你必須學會如何管理時間

你的人生剩下多少格子呢?


給自己制定一個時間表

規律的生活和工作,可以提高時間的“質量”,讓你能夠在同樣的時間裡完成更多的事情。

所謂“制定時間”,並不是讓你每一天都過得很死板,不懂得變通,而是讓自己的生活,能夠規律起來,從而利用好每一天的時間。

當你把要做的事情特意安排時間出來,一看到時間表,你至少很清楚明白,今天要做的事是什麼。不管是幾點上班,星期幾去看電影,哪幾天要去看書學習,什麼時候做運動等等,一切可能要做的事,都要體現在你的個人時間表上。

當然,不是所有時間都能夠精確計算,所以我們要懂得為時間預留空間。

這時我們就要想一想,去做這件事,可能會花費我們多少時間?花了這個時間,其後的事情會不會因此受到影響呢?

正如你上班,也要懂得計算好堵車耗掉的時間,然後提早出門,免得遲到;你去看書,今天只能看五頁就要睡覺,那麼就在十二點之前,預留時間把這五頁書看完。

所以,讓生活變得有序的方法,就是讓時間管理進入我們的生活。

而制定一個好的時間表,我們要遵從以下原則:

1,分清輕重緩急,急事先辦;

2,今天的事情,必須今天做完,不能拖;

3,為時間留有餘地;

基於這三點,我們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去制定一個適合我們自己的時間表。

想成為一個高效率的人,你必須學會如何管理時間

時間表


養成良好利用時間的習慣

想要養成良好利用時間的習慣,我們就要做到以下這些事情。

1,辦事不拖延;

有些事雖然可以等過些時候再辦,但如果現在有時間,就不應該拖延下去。

因為一件事沒有完成,這件事就會成為“攔路虎”,讓你無法繼續去做其他事情,佔據你的時間和精力。

這時你就會覺得,這件事辦不完,其他事也不好開始行動。與其這樣子,不如干脆先把它搞定。

2,有記錄的習慣 ;

在記事本上,時刻寫上重要的東西放在哪裡,重要的事情該怎麼處理。這些想法,不要等到需要的時候才去思考。

從現在開始,養成一個習慣,把想到的想法和觀點,記錄下來,這樣一旦到了行動的時候,我們就能夠很快的把事情做完了。

3,一次只完成一件事;

我們都有這種感覺,一旦你開始了一項工作,做到一半的時候停下了,那再進入到這件事裡面就會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

所以,做事情千萬不要三心兩意,先預留時間給需要做的事,然後在那段時間一心一意去攻克它,直到完成為止。

我的方法是,買來一個計時器,運用“番茄時間”,然後給事情設定十幾到幾十分鐘不等,排除干擾,專心致志去做這件事,直到計時器響起來。

我寫作的時候,就是這樣子。

想成為一個高效率的人,你必須學會如何管理時間

番茄時間


4,注意勞逸結合;

別以為一直忙下去,你的工作效率就會很高,其實不然,在一段時間勞動之後,稍作休息,等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整,你的工作效率會變得更高。如果經常疲勞作戰,不但效率低,還很容易出錯。

所以一旦你完成一項任務之後,不要急著去做另一件,先休息一下,補充精力後,再重新出發。

做好了屬於自己的時間表之後,那我們怎麼在既定的時間內,最大限度增加時間的可利用性呢?

我們可以從三方面入手。

想成為一個高效率的人,你必須學會如何管理時間


把零碎時間組合起來

很多人通常把時間管理定義為對工作、學習、生活這些事項的時間進行管理,其實,對時間的管理,不一定要從整體出發,還可以從零碎的空隙著手管理。

汽車大王亨利福特就說過:大部分人都是在別人荒廢的時間裡嶄露頭角。

一個人總是在一定的空間裡去消費時間,比如我們每天都有很多時間用於等待,在車站等車,在約定的地點等人,在車上等下車,在家裡等做完瑣事去上班或學習等等。生命就是在無數個等待中耗費掉。

其實,你等待的這些零碎時間,都可以向它們索取價值。

例如早上起床,你可以打開電視或者手機上的收音機APP,聽聽這一天發生了什麼大事。你吃早餐的時間,可以瀏覽一下近來的新聞熱點,公眾號。

就算你想學習什麼,在坐車或者等人這些時間空隙裡,也能夠有所收穫。我香港一位朋友,買了一臺kindle,下載了很多書,在坐地鐵上班或者坐公車的時候,看完了一本有一本電子書。

這些零碎時間,只要你有心利用,你就比別人獲得更多機會為自己增值。

因為每個人的效率值都相差無幾,而產出效用=時間X效率值,當你的時間比別人多,你產生的效用,自然也比別人的多。

想成為一個高效率的人,你必須學會如何管理時間


做時間的小偷

如果上面這個方法還是無法讓你得到更多時間,那麼你還可以去“偷時間”。

愛因斯坦就是著名的時間小偷。

那時他還在專利局工作,他在研究相對論的時候,總覺得時間不夠用,儘管他利用了所有的業餘時間,不過還是於事無補。

於是他就打起了工作時間的主意,決定從上班時間內“偷”一些時間為自己所用。當時他專利局的工作鬆散,要做的事情又不多,愛因斯坦就利用早上的一段時間把全部工作做完,然後開始研究相對論。

但是誰都知道,上班時間內是不準做私人事情的,所以愛因斯坦只好偷偷去做,他在桌子的抽屜裡拉開一個間隙,拿出一張紙,一邊演算一邊聽著門外的腳步聲。一有異樣,他就馬上把演算紙放進抽屜,躲過檢查。

當然,我不太鼓吹這種偷時間的做法,可是如果客觀環境許可的情況下,偶爾偷一偷時間,可以解決我們生活中的很多問題。

有時候我跟讀者聊天,如果等到下班回家再去聊,可能就錯過了回覆的最佳時機了,這時我只能在工作的間隙,偷點時間去回覆他們的問題。

只要你偷時間偷的有分有寸,你就能把自己的產出效用值,最大限度的提高了。

想成為一個高效率的人,你必須學會如何管理時間


學會主動安排時間

當然,最好的方法,還是靠你自己主動去安排做事的時間。

時間就是這麼多,給我們每個人都是24小時,為什麼同樣的時間,有些人可以由此成為所謂精英,有些人只能碌碌無為地過活呢?

區別就在於他們如何安排自己的時間。

你在打遊戲、鬥地主的時間,別人已經看完了一本書,那麼你的產出效用跟別人的產出效用,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所以,想要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時間,你必須要找到自己的目的,也就是自己目前最需要提高的地方。然後每天安排特定的時間,刻意練習這件事,直到它變成自身能力的一部分。

足球運動員,花費最多時間的地方就是足球;攝影家,花費最多時間的地方就是拍照上。正因為有目的去運用時間為自己增值,所以他們才能夠在那個領域成為獨一無二的人。

對於一個會管理時間的人來說,他永遠都不會讓時間的產出變得毫無價值。

因為這種人既懂得如何合理利用時間,又知道如何從時間裡獲得收益。對於這樣的人,他能夠跟時間成為一對好朋友,從而讓自己的能力在積極的交往中變得越來越好。

你想讓自己的時間變得有價值嗎?你想為自己在剩餘的人生格子裡,留下寶貴的回憶嗎?

那從現在開始,好好規劃和利用自己的時間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