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美元起家的郭鹤年是如何成为亚洲糖王的

要说到知名的企业家,大家首先会想到的是阿里巴巴马云、百度马化腾、苹果库克,而很多六七十年代的企业家逐渐消失在大家的视野里,虽然他们现在已经不会经常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但是他们的产业却遍布大家的周围,比如说亚洲糖王郭鹤年,虽然说他是一位非常低调的企业家,但是他的产业却不低调,比如说之前申请IPO的金龙鱼、香格里拉大酒店等等。

3万美元起家的郭鹤年是如何成为亚洲糖王的

在说到郭鹤年之前不得不提一下郭鹤年的父亲郭钦鉴,正是因为父亲和叔叔们的勉力经营小有所成,传到郭鹤年等人手里时开创了出属于郭家的一片新天地,郭钦鉴出生在福建福州,20世纪初兄弟几人相继来到马来西亚谋生,一开始只是郭钦鉴的哥哥开了一个名叫“东升”的公司,专门经营大米、大豆以及糖的生意,但是由于哥哥身体不好,所以将自己的公司交给了郭钦鉴等人管理,在郭钦鉴的管理下,公司的业务不断得到扩展。

3万美元起家的郭鹤年是如何成为亚洲糖王的

郭鹤年就是在这样的富裕家庭里成长的,由于优越的家庭,郭鹤年兄弟几人都是就读新加披著名的莱佛士学院,所受到的良好教育为日后的视野打下了基础,24岁郭鹤年便用3万美元在新加坡成立一个主要经营商务、船务经济以及杂货业的商务公司,但是没想到创办的第二年因为父亲郭钦鉴病逝,郭鹤年在母亲的见一下回到马来西亚组建了郭氏兄弟有限公司,继承父辈企业东升公司的传统业务,此后因为马来西亚渐渐从英国独立出来,马来西亚政府为了能够走上经济独立的道路,急需要以发展进口来代替工业,这是后郭鹤年展现出超强的商业头脑,联合当地的土地发展局成立了马来西亚第一家炼糖厂,从泰国进口粗糖,加工后销往全国各地,后来通过在香港设立的经纪公司销往中国,就这样短短几年的时间,郭鹤年控制了马来西亚的蔗糖业,因此被大家称为马来西亚的糖王。

当然郭鹤年并不仅局限于亚洲糖王的称号,郭鹤年向马来西亚政府租用了一块土地专门用来种植甘蔗自产自销,对着赶着面积的不断扩大,炼糖厂的产量逐渐增长。之后郭鹤年的郭氏兄弟公司通过多边贸易等方式将每年食糖总量每年控制在150万吨左右,占国际糖业市场的20%,因此年仅40岁的郭鹤年成为了亚洲糖王。

3万美元起家的郭鹤年是如何成为亚洲糖王的

当然郭鹤年的成就并不仅仅亚洲糖王这一个称号,但是他的发家史正是从亚洲糖王开始的,虽然他用3万美元起家成立自己的公司,但是因为父亲病逝回到马来西亚成立郭氏兄弟公司,也正是因为郭鹤年超强的判断力让他发现了马来西亚从英国独立出来之后发现消费品市场的空缺,正是因为发现了空缺才成立了炼糖厂,因此赚的盆满钵满,如果郭鹤年当时没有发现这个商机,那么就没有现在的亚洲糖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