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中秀才,举人和进士,相当于现在高考的什么水平?

kikilala75


我们所熟悉的“秀才”就明清两朝。比如我们读过一篇课文叫《范进中举》,范进在没有中举之前,其实也是一个秀才,就一个上过学的读书人。也就是说“秀才”在明清时期就是读书人的别称。此外,在秀才之前还有“监生(儿童组成)”和“童生(上过学校的)”,上过学校的童生可以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读书人就是秀才。成为秀才,才有资格参加省上组织的考试。明清时,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乡试”三年举办一次,相当于现在省一级的考试,这种考试和新中国刚建立时的高考差不多,考上了大学本科就可以包分配工作。在古代也是这样,一旦乡试考中了举人,不仅仅包分配工作。还可以去京城参加“会试”,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公务员考试。其实,“会试”中不了没关系,举人已经可以到地方做官,一般就是县令级别。

会试:“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和现在中央组织的公务员考试差不多。在古代,考中了举人的第二年,就可以去京城参加“会试”。会试被录取者就是“贡士”又称作“进士”。考中进士的人可以留在京城做官了,绝对是飞黄腾达,光宗耀祖。比如纪晓岚,就是这个级别,最后做到了礼部尚书(中央宣传部部长)和兵部尚书(国防部部长)。

殿试:“殿试”为科举考试的最高等级,参加“殿试”的人都是进士。进士们参加殿试的时候,需要试前复试,在紫禁城内的保和殿应试。复试完毕,也在保和殿参加。考试完毕,监考官阅卷,优秀的交给主考官报告给皇上过目,被皇上钦点的第一名就是我们在电视剧里面看到的“状元”,这个比高考状元牛逼多了。古代中了状元,可以立刻授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比如唐代的王维、宋代的文天祥、明代的杨慎、清代的翁同龢都是状元出生。

总结一下:古代的“秀才”相当于现在的高中毕业生,但是没有考中大学本科,这类人都可以被称作秀才。而古代的“举人”就是那些考上了大学,且已经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人,有资格靠公务员,这类人都可以被称作“举人”。而古代的“进士”,就是那些本科大学生,且考取了国家公务人员,都可以被称作进士。成为进士的人,已经在地方政府机构做官了,且有机会提干。优秀的进士,还有机会进入中央,我们可以理解为“状元”。所以说,如果你高中没毕业,连秀才都不是。你如果是本科毕业生,也就一个“举人”,如果你是公务员,你就是一个进士。如果,你曾在地方做公务员,最后被提拔到了中央,恭喜你,你就是状元。


谋士说


考中秀才,举人和进士,相当于现在高考的什么水平?

个人认为,古时候的秀才,相当于高考后考上大专院校乃至考上普通二、三本的考生。这类考生范围比较广,和父辈中的文盲、半文盲比起来,他们稍微有点优越感的,但优越感毕竟有限。

古时候的举人,相当于考上普通一本的本科生,他们可以名正言顺地鄙视那些大专院校、二本三本的“秀才”,但他们并非处于“学历链”的顶端。

古时候的进士,相当于考上985、211的学霸,他们在高考中叱咤风云、傲视群雄,无论是高考分数,还是就业机会,还是择偶机遇,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话说回来,古时候的秀才、举人和进士,其含金量应该比现在的大学生要稍微高一些,但他们考试的难度相对来说要比现在的考生要小一点:毕竟现在高考考的是一大堆科目,而古时候的文人墨客单单只考语文中的作文,二者在正常情况下不可同日而语。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微雨润苗


如果你这么想,我只能说你太小看古代功名的分量了。古代最不入流的秀才也相当于现在区县一级下辖部门的一把手,大学讲师、教授的级别。学术能力相当于大学博士,是县试当中的佼佼者。给你说一组数据你就清楚秀才的含金量了。

清朝260多年历史,大概3、4亿人左右,总共才有大概46万人的秀才,每年录取的秀才占总人口的1/15000,目前我国录取博士7.5万,约占人口的1/20000。所以,说秀才和现在的博士地位差不多,应该是不存在问题的。

在古代,秀才也算是县里的有头有脸,算是有特权的统治阶级了。可以见官不用跪,受审不用刑,免税免徭役。而且秀才可以在下辖的各级私塾、学校当讲师,如果运气好的话,遇到极品的皇帝,甚至可以当个县老爷。万历朝年间由于官少,皇帝又迟迟不下批文,搞得陕西,尤其是陕北的官特别少。最后在县令辞职后都没人接任,最后巡抚只能提拔几个秀才来当县太爷来补缺。

至于举人嘛,是由乡试选拔出来的,要去省里考。大清朝260年的历史,总共才有15万的举人,平均一年不到600个而已。你觉得现在高考全国超过650分的考生才不到600?

在古代,举人就已经是“官”了,一般来说,举人可以非常轻易地当上县丞(副县长),想一下范进中举你就清楚了,县里最大的土豪来送银子,称兄道弟,一夕之间从穷屌丝逆袭成副县长,搁你你不疯?所以,有人说,举人相当于现在考中副处级(或者处级)选调生,或者顶尖大学毕业的博士生中的拔尖儿。

中了举之后你可能不甘心,想从铂金打到王者,那就只能考进士。进士一般跟普通老百姓没啥关系了,大多都是一些官宦世家的子弟。进士多难考?每三年一次的会试,大概全国才300人左右的进士。三年才三百人,现在全国高考三年时间里700分以上的不会才300人吧?

而且进士入仕的时候,最差的,最无能的进士,最惨也不过是个县令。一般来说,即使是碌碌无为的书呆子型的进士,你究其一生都混不进中央,那么至少你退休的时候混到五品知府,也就是市委书记这个职位是没问题的。而绝大部分的进士,十几年下来,混个布政使,也就是省长级别都属于正常,能力强的可以混个巡抚(省委书记)。当然,一甲进士以及二甲的佼佼者肯定又是另一种境况了。当其他的同学被下派地方当县令的时候,或者入中央六部从主事做起熬资历的时候,他们不用。这种优等生就直接进翰林院了,担任“庶吉士”,虽然官职差不多,但是前途却不一样。在明朝的时候,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宰相必须是“庶吉士”,当然可能也有特例。不过一般只要当了“庶吉士”,入阁拜相早晚的事。就算当不了宰相,最差也不过是正二品的尚书都御史,等于实权的正国级或者是副国级的职位。

所以,我很庆幸生活在现在这个社会,至少我可以通过网络跨过阶级壁垒,看到不属于我这个阶级的东西。如果是古代,我估计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最多考个“童生”。以上言论纯属个人观点,勿喷。


小灰陪读


秀才,也叫生员,是通过各省里通过考试进入府、州、县学的,成为秀才,就可以参加乡试,成为举人。而取得生员资格,也就是成为秀才的考试叫做童试,也叫童生试,秀才之前均称为童生。

童试分为县试、府试、院试,可以视为县考,市考,省考,院试的主持者就是各省的学政,最后一关院试的合格者就是生员了,也就是秀才了。这个生员也分了好几等,分别是廪生、增生、附生。

其中,廪生是由官府每月供给粮食的,而增生就是增加的名额生员,附生就是再增加的名额生员,有些生员没有参加科举考试,而是去国子监,成为监生。

而真正的科举考试是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级别的。

乡试,可不要认为是由乡组织的考试哦,其实由各省组织的考试,每三年一次,是在鼠、兔、马、鸡年举行,乡试的合格者就是举人了,第一名呢,就是解元,而乡试的榜叫做乙榜。

每省每次乡试成为举人的数量可不多,一般在几十至一百之间,我们取个平均值大约在八十左右,另外再考虑到是三年举办一次,实际就是每年不到三十人,另外高考也是按省内排名录取的,再考虑到文理分科。

另外,再考虑到清代人口平均有两亿左右,而现在按十四亿来算,那么相当于现在的高考文理科前一百名,这个就相当于清华、北大每年在各省的录取人数了,可见中举人是多么的不容易了。

举人有两大好处,第一就是可以出来做官了,像我们所熟知的海瑞,就是举人,不是进士,先是担任南平教渝,后来担任淳安知县,最后官至二品的南京都察院右都御使。所以范进中举之后,就有很多人送田送粮送钱。第二个好处就是举人名下的土地是不用纳粮的。

举人就能参加会试了,会试是在乡试的第二年,显然也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及及格者还不是进士,而是贡生,也可以视为准进士,会试的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与会试同一年,参加者为贡士,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分为三甲,一甲只有三个,赐进士及第,就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叫赐进士出身,三甲叫赐同进士出身,每次殿试产生几百名进士。

殿试榜,也就是进士榜,叫做甲榜,进士榜与举人榜合称为甲乙榜。殿试第一名就是状元,如果有人是殿试第一名,会试第一名,乡试第一名,那就是状元、会元、解元,那就是连中三元,这个就更加罕见了。新科状元会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比七品的知县要高,可以相当于副厅级了。


历史简单说


秀才,举人和进士,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含义。这里以清代为背景进行分析。

有学者估计,清代中后期,士人阶层的总数大约在20万人左右。在古代,通过秀才考试者可以称之为读书人,也就有了进入士人阶层的资格。因此这个数量可以大体理解为,取得秀才以上功名者。清代的人口数量,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但普遍认为,清初在康熙时期就已经破亿。乾隆时期至少在2亿以上,晚清时期应当接近4亿。但人口增加并没有引起世人阶层数量的显著增加。因此士人阶层占社会总人口的比例逐年下降。由此可见,秀才占社会总人口的比例,也就约1‰。我国目前拥有高等教育经历者占社会总人口的比例,大约为11%。可见用大学学历来对比秀才,实在是太小看秀才。如果硬要比较的话,那么应当是进入全国排名前十高校的学生,大致相当于清代时期的秀才水平。

举人是会试考试的合格者。地位要比秀才高得多,数量目前也没有详细的统计报告。以士人阶层的数量进行估计,按20%的比例计算,全国大约4万人。中国著名大学,有副教授以上职称者,每校数量在2000人左右。因此古代举人的水平应当是现在全国排名前20大学的副教授以上水准。如果考虑到人口比例,可以适当放宽,那也是全国排名前百强大学的副教授以上水平。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实际上也内部也有不同层次的区分,比如进士及第,进士出身,赐同进士出身。这里不做区分,统一视为进士。清代时每次殿试录取进士数量在400人左右。应试成功者以中年,也就是40岁左右居多。30岁以下青年和5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量相对较少。因此可以用40岁作为取得进士功名的平均年龄。古人的平均寿命不高,但是进士由于生活条件较好,所以会比一般人更长寿一些。取65岁,作为有进士功名者的期望寿命。再考虑朝廷每三年开一次殿试,因此全国的进士数量大约为3200人左右。中国科学技术的最高机构,两大科学院的院士,数量总计大约1600人左右。因此进士虽然比院士的水平可能略低一些,但实际上也差不多了。

总的来说,用现在的大学来比拟古代的科举,严重低估了古代科举考试的难度。就算是985大学,相比于古代的秀才来说,还是比较好考的。


zyb38537240



考取秀才相当于高考录取者,也就是考上大学了。

考取举人则相当于省级地方公开招考领导干部录用为领导干部或后备干部。

考取进士则相当于全国公开招考领导干部录用为领导干部。

而状元则相当于全国公开招考领导干部成绩第一名并录用者!

古时的读书人,在未考取生员(秀才)以上功名之前,称为童生,俗称白衣。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经唐、宋不断完善,至明清时期,形成严密完备的公开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

明、清时,科举考试分为县试、院试、乡试、会试、殿式等层次考试,考取者获得不同的功名、入学、教学、出仕为官。


一.秀才,县试、府试、院试(省学政主持的考试),童生参加,录取者称为生员,始获得功名,俗称秀才。

生员分为廪生、增生、附生,廪生可获得政府膳食供给待遇,相当于大学公费生;增加录取名额的增生、附加录取的附生则没有这个待遇,相当于大学扩招的自费生。

生员中选拔出优秀者,可以入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者称为贡生,为贡生中的优贡相当于大学生保研。

秀才只是取得入县、府学校学习,拔贡,及向上层次考试的资格,不能出仕为官,可免除差徭; 向上考试不第,可搞教育办私塾、府州县衙为吏等谋生。

你看,秀才相当于参加高考,考上大学;有公费的、自费的、扩招的、保研的(拔贡)。


二.举人,乡试,省级举行考试,生员(秀才)参加,录取者称为举人,人们习称老爷,第一名称解元。

举人除取得向上层次的考试资格外,享有免除赋税徭役的特权待遇,因此,中举后,有些土财主会给好处,将土地、人口依附于中举者,以逃避赋税徭役。

举人不同于秀才,可以出仕为官了,多是府、县教学、主簿一类的八、九品级的佐官,亦有出任知县主官的,但是很少。

你看吧,举人是相当于省级地方公开招考领导干部录用者。

三.贡士,会试,中央政府礼部(主管外交、教育等事务)举行考试,举人参加,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不授官出仕,取得参加殿试资格。


四.进士,殿试,皇帝亲自主持考试,对会试录取者——贡士,分等定级,皆称进士。

分为三甲,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进士及第; 二甲若干,赐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赐同进士出身。

进士皆出仕为官,授予京官者,有择优进翰林院备皇帝咨询、学习为仕经验,含有培养后备干部之意,也有分发六部及其它官署附官;外放则可为知县主官或府、州附官。

瞧瞧,进士是不是相当于全国公开招考领导干部录用者,状元是不是相当于全国公开招考领导干部成绩第一名,并录用为领导干部者!


z山海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想拿古时的秀才、举人、进士来对照现在高考考生的什么水平,首先要清楚这秀才、举人、进士的分量

以清朝为例

秀才:

清朝时期,通过了“童试”的考生称为秀才,秀才中第一名称“案首”

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三个阶段都合格的人便通过“童试”

童试是县和府(地级市)地区的考试,三年两考,通过了童试的人才能正式参加科举考试
(考生的考试场所“一人一桌一间”)

清康熙年间童试的录取人数约为5%左右

而我记得我们县去年的高考成绩是有一名北大


举人:

通过了“乡试”的考生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三年一考

乡试在各省省城举行,考试的监考官员都是由皇帝钦派的

考试分三场,每场考三日。考试期间考生吃喝拉撒都在考间内,不能外出

(为乡试建造的“贡院”)

清乾隆九年规定:

“直隶、江南、江西、福建、浙江、湖广为大省,准其每举人一名,录送科举八十名;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广东为中省,每举人一名,录送科举六十名,广西、云南、贵州为小省,每举一人,录送科举五十名(录送科举: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因此当年各省录取人数和参考人数为:

举人名额 102 114 94 94 93 85 69 71 60 72 61 60 45 54 40 科试人数 8160 9152 7520 7520 7440 6800 4140 4240 3600 4320 3660 3660 2250 2700 2000

因此举人相当于一些人口多的省分前100名左右;一些人口少的省分前50名左右


进士:

参加了“殿试”的考试都被称为进士,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参与了的考生不能“复读”重考

明清殿试考生分三甲,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二甲(清朝)七人,称“进士出身”;其余考生都为第三甲,称“同进士出身”


清朝267年间,共取中进士总计26849人,平均每年取约100人,每次考试录取240人

因此进士就相当于每年高考全国前100名左右了
状元:

而殿试自唐朝以来,到1905年废止的1300年间,共有状元500余人,其中文状元357人


而只要中了举人,便可以当官(相当于公务员考试),一般都是县长之类的七八品官员;而进士中一二甲,一般都是以后的朝廷重臣


五葉談


这个问题很有趣,很多人肯定认为古代的难考,蜉蝣君认为真是想多了。

我们看待秀才、举人,不能单纯看人数比例。如果按照5%的童试录用来看,秀才真不容易能中,但是大家别忘了,全国人口虽然很多,但是真正读书的能有多少?读书人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能有多少?学习的内容能有多少?也就是少数人读书,读书的时间不长,学习的是四书五经。这些和我们的高考相比,大巫见小巫了。高考竞争压力远远大于古代,学习的内容远远大于古代,投入的精力更不用多说,不是一个人的精力,是全家的精力都放在里面了。所以说,按照秀才的水准,600分绰绰有余,考600分所用的功完爆秀才。


至于举人,650的水平,也就是985水准,其实也够了。985水平的学习能力,在古代考举人应该是没有难度的,举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另一个进士,我觉得就不是700分可以比拟的了。进士得有真知灼见,不仅仅考察学习的能力,还考察实际的能力和见解。700分里不乏下死功夫的人,中进士还是够呛的。按照唐代的标准,不仅文采风扬,字迹工整,而且还要求相貌堂堂,颜值爆表,不是700几个数字能够说明的。



所以说,秀才,举人不如600分和650分,但进士不是700分能单方面比的。


蜉蝣在尘埃


明清文人进阶的顺序是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童试及格的便算是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可得秀才的称号。


但秀才仍旧是白丁书生,接下来就得厉兵秣马继续准备三年一度的县教育部门准备的乡试了,乡试达标便是举人了。到了举人从此告别寒门,正式为仕,国家正式认其为朝廷命官,每月拨给俸禄以让他衣食无忧,继续准备朝廷在京城准备的会试。

(殿试)

就是会试不中也可回县为县级干部。会试是朝廷教育部门负责,会试通过者便是进士了。进士一般是朝廷大学士或者六部尚书主考,题目皇帝出题,皇帝就是走个过场挂名主考,不过三甲只能皇帝确认,选出状元,榜眼,探花以引为心腹。皇帝说谁是状元,谁就是状元! 其他排名,主考官排名,这就是天子门生的由来!

说白了殿试就是给皇帝选趁手的人而诞生的。

鉴于以上,也就是说秀才相当于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者,初中毕业水平。

举人已经开始为朝廷命官,得是高考之后的优秀毕业生,且属于二本打底后又自己报考通过了公务员考核的优秀人才。他们都是省提学官主考(等同于省教育部副部长或者教育厅厅长主考)一般在省会城市主考通过! 举人顶天能干到五品退休,没有门子的,也就县委书记干到死!

进士则是国内一流大学毕业,公务员干到京官类型的人。他们先去国务院或者中央部门观政实习,然后有门路的留京,没门路的外放,起步县委书记,干到天也就三四品!留京的,努力一下说不定可以做到大学士六部尚书(国务院总理)退休!

包公科考中了第二十三名进士,因没有没门路,翰林无分,奉旨榜下即用知县,得了凤阳府定远县知县。 颜查散后来科考得中,仁宗亲点当朝状元,进了翰林苑,升了翰林院修撰,后来升任枢密院掌院。 倪继祖中了第九名进士,到了殿试皇帝又钦点了榜眼,杭州太守出缺,放了他杭州太守。


(殿试首名状元郎)

至于三甲这类人除了自身天赋异禀,家世也过硬,属于食物链顶端的培养人才。

唉~千古儒生寒窗事,不过“学而优则仕”,古今概莫能外。


不书公子


这仅仅适合描述明清时代的相关制度。

秀才、举人和进士虽说都和科举相关,但其实身份上有一点差异,不能和现在的高考进行类比。举人、进士的考试属于铨选考试,目的是选拔官员,而非更进一步学习【中进士后少数人成为庶吉士,继续学习三年,属于在职深造了】,所以和高考有本质的不同,倒是和现在的公务员考试性质差不多。


形式上接近高考考试的是秀才【童生通过考试获得生员身份】,秀才在形式上还是学生身份,需要进入学校学习。学校则有国子监【相当于国立大学】,国子生又称监生,已经具备做官的资格;此外就是府州县卫所学,学习的内容和国子监一样,在这点上相当于地方大学;但学校地位低于国子监,国子监的学生主要来源于地方学校,在这点上又近似于现在的中学。


地方学校的学生还有廪膳生、增广生、附学生之不同。廪膳生有缺,自增广生考补;增广生有缺,自附学生考补。廪膳生的出路除参加科举【廪膳生、增广生、附学生如果能通过科举入试资格考试,都可以参加科举】外,还有岁贡、优贡、恩贡等途径进入国子监或出任教职。地方学校中,清代还有各种考优,比如优廪生、优增生、优附生之类。


秀才、举人、进士对比现代的高考,上面的表述应该可以说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