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的早點之王腸粉為什麼走不到北方?

普濟


看了一圈都是吐槽吃不飽的。好吧,一碟腸粉分量確實少了點,不過價格也便宜啊~我這邊一碗瘦肉米粉十塊錢,一份腸粉三塊五,分量也大致是3:1。

而且腸粉本身也分很多派系。廣州的腸粉多講究爽口,有些甚至做出陳村粉的口感,以醬油調味。但在我老家,人們更喜歡軟糯腸粉,並施以濃稠的甜醬或辣醬,分量也大得多。

回到題主的問題。在湖北十堰待過一段時間,吃得最多的早餐是餛飩,六塊錢吃到撐。腸粉嘛,好像壓根沒見過……超市倒是能買到豬腸粉,一大袋子幾塊錢,蒸熱加點醬油就能當飯吃,但是沒餡料。

豬腸粉可能是腸粉的原型。原料也是米皮,但不是隨便堆在一起,而是捲成圓柱體。相比腸粉,前者更不容易入味,但吃的就是口感。而且因為形狀緊實適合批量運輸,成本可以壓得很低,大快朵頤也不過十塊錢。


虎皮青貓的小窩


我在南方生活很久,腸粉真心不好吃,軟塌塌,黏糊糊,一份就一點點在盤子裡,還吃不飽,南方的朋友長期這樣吃,胃都餓小了,可能喝一份豬肉湯吃一份腸粉就飽了,那個豬肉湯也是小小的不能稱為碗,比小盤子深點的碟子裝的,裡面就幾片豬肉,淡而無味。

喝早茶也是,啥都一點點,每次北方的朋友第一次來看我,我肯定會請他們吃一次早茶,每次我們點滿滿一桌,我看才算將將吃飽,有次竟然聽到兩個服務員在那悄悄說:外省人真能吃,那麼多還點,不怕吃窮了😓,一般女性朋友還好,說的吃的很舒服很精緻,男的朋友大多說,不過癮,還是北方早點好吃,一碗鹹豆腐腦,兩根油條,一屜包子,吃的撐得都站不起來😜😜😜

反正在南方那幾年都把我餓瘦了,回到北方連以前從來不吃的煎餅果子,都吃的香的不得了!北方吃的啥估計南方朋友也看不上,我就喜歡聽身邊南方的朋友說:熱氣熱氣,什麼都熱氣不好吃!然後那些他們嫌棄的食物全被我幹光了!我給他們說,北方人不怕熱,啥熱氣的東西都能消耗的了,就愛吃煎炸香酥好吃的!😘😘😘



公祖幻楓


我是北方人,但是我非常喜歡吃南方的腸粉,喜歡那種爽口、滑嫩的感覺,一根腸粉,如果不注意,吸溜一口,能從口腔直接滑到胃裡。腸粉裡的豬肉或者牛肉,再配上點醬料,非常香。

我個人不喜歡吃米線,米線沒什麼味道,即便加了滷子,也很難滲透到米線中。但是唯獨喜歡這種薄薄的,滑滑的米粉做的腸粉,味道很容易就融合到一起了。

但是腸粉雖好,對於北方人來說,量太小了。一屜腸粉,看起來很場面,但是刮起來只是薄薄的一層。就這樣的量,我一口氣能吃三份,估計還只是半飽。在北方腸粉賣的比較貴,一般都在十塊錢左右,也就是一頓飯要吃掉30元,太不划算了。

北方人吃早點,不僅僅講究的是吃好,更重要的是吃飽。所以導致北方的早點比起南方來相對單調,最常見的就是包子、油條、油餅、火燒、燒餅、麵條,量大,一籠包子,或者兩個火燒,再來上一碗粥,飽飽的,都用不了10元錢。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凡是米一類的餐點在北方人來說吃起來不太習慣。在北方,最常見的就是大米飯,這個是普及率最廣的,也是最容易接受的。但是一旦進行了二次加工,普及率就大大降低,包括米線,米粉,腸粉之類,總之,還是飲食習慣原因。


山東味兒


廣東人最愛吃腸粉,北方人也愛吃腸粉,為什麼北方很少有賣,主要三個原因,並不是腸粉走不出,也不是北方不接受。

第一個是飲食文化的差異。南方人飲食三大特點:①食譜廣泛,只要是吃的都吃;②營養均衡,很少偏食和暴食暴飲;③吃食細緻口味清淡。北方人飲食也是三大特點:①物產決定了食物品種相對不那麼豐富;②三餐集中吃飽為算,不很講究營養搭配;③多吃熱量高重口味食品。


第二個是地理氣候的影響。南方溼熱氣候,食物以湯和軟食為主,很少食用乾硬和高熱量食物,重質不重量。北方低寒氣候,食物以高熱量為主,大塊肉大碗飯,性格豪爽飯量大。
第三個是食物特性決定。廣東人愛腸粉,是它淡淡的味道和滑溜的口感,吃著的那種感覺。腸粉不去北方,是因為完全不合北方習慣,吃著不用嚼,沒有平時大開大合的吃飯享受。再個北方飯量大,一份腸粉只夠填牙縫,一般也要三幾份才能墊個飽。換做當地早餐,一份包子油條稀飯豆漿就吃的飽飽的,下來不到十元錢。三份腸粉就要十幾二十塊,而且淡然無味,吃著不過癮。關鍵的關鍵,腸粉用的食材都很講究,沒法參雜使假,做起來掙不到多少錢還沒多少人吃。如此一來,就是腸粉走不到北方的根本原因。


普濟


我就是一個從小生長在北方,現在長期生活在廣東的中國人,腸粉是我幾種比較喜歡的早餐之一,不過確實在北方几乎沒見到過,按照我個人在南北不同的生活經驗和見聞來推測、解答一下吧。

一般來講從生物的角度來說,都是越往北越高寒的地方,生物個體就越強壯,對食物的熱量需求也就是越大,這是一個基本的自然規律。而腸粉雖然好吃,但是在北方人的早餐食譜上看來,提供的熱量有點“單薄”了,我雖然現在生活在廣東,但是有的時候一份腸粉我也覺得好像早餐沒太吃飽似得,在北方的生活環境下的人們估計就更是如此了。

其次腸粉在北方,尤其是廣袤的寒冷的東北地區更難經營。很多腸粉店都是半開放式的,食客點了自己的一份之後在旁等候,或者打包或者堂食,但是這種情況在越寒冷的地方就越難實現。因為腸粉就是要趁熱吃才比較美味,冷了是真的大打折扣,在北方不僅腸粉冷的快,而且一份腸粉從舀漿、蒸、再到盛裝還是需要的時間相對長一點,北方冬天是真的很冷,很多地方零下20多度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在這樣的寒冷氣候中慢慢等自己的早餐,想想就不是一個舒服的事情啊。

而且北方很多地方都是四季分明的,夏天很熱冬天很冷,在特別寒冷或者特別熱的時候,腸粉都不是很有競爭力,可能這樣算下來賣腸粉一年也就只有幾個月可以做生意,這實在不符合一個早餐店的經營方式。而且北方也有很多本地當地色特就很強的地方早餐美食,腸粉在這樣“強敵環伺”,又“水土不服”的環境下,在北方比較難以落地生根也是很正常的了,畢竟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嘛。

對於美食、健康飲食和美食趣聞軼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和贊支持一下,以後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關內容!


啞巴美食家


主要是廣東經濟發達,外出謀生的不多,所以沒有推廣,不過我在南方几個省見過,湖南衡山,福建福鼎,江西龍虎山和龍南縣,都是本地人在做,生意不錯,問過老闆,都是去廣東學的,湖南江西都加了辣椒,福建按當地習慣有很多汁水,所以口味差異導致不能推廣純粹胡扯。


天地交泰534


有在廣東生活過的經歷,早餐腸粉,味道,口感,都很喜歡,並且吃了之後胃很舒服。問題是自小吃牛大碗長大,一份腸粉真是少的可憐,因此都是吃兩份,為避免尷尬,還要打包兩份回去吃,這樣一來一是麻煩,二是我等普通人一份早餐花費過大,雖說其個案,但我估計也能代表一部分北方人吧


過橋米線牛大碗


我是北方人不好吃,去廣州吃過兩次,味道發甜,不適合北方人


低調158312798


因為腸粉走了樣。在香港酒樓地灘仍到處流行,因為保持原貌: 能好好地捲成腸狀。在廣州深圳多年見到的,刮成一堆的,不成腸狀該叫粉皮。南方北方都覺怪怪的,牛肉腸=把粉皮和牛肉刮成一堆,難看難吃名不符實,不想吃。

來香港才吃到真正的腸粉。把牛肉捲成圓圓一條內裡幾環卷著牛肉。

從前在法國人開的加樂福超市,才可買到能保持點 廣東原狀的腸粉。


眾人皆醒他未醉


一:北方人口味厚重,相對於北方其它口感豐富多樣的美食,腸粉太清淡了,清淡到和味同嚼蠟沒什麼兩樣。

二:就腸粉每次出爐那點分量,對習慣了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北方人來說,還不夠他們塞牙縫的。所以,腸粉在北方,註定就是個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