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十大历史文化名人都有谁?

泰山历史上文化名人辈出,曾评选出十大历史名人。

一、柳下惠 柳下惠姬姓展氏,名获,字禽,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公元前720年,卒于公元前621年。“柳下”(今新泰市宫里镇西柳村)是他的食邑,遂姓柳氏。“惠”是他的谥号,所以后人称他为“柳下惠”。我国古代著名政治家。史载,柳下惠博文达理,外和内介,以善于讲究礼节著称。

泰山十大历史文化名人都有谁?

柳下惠还被认为是遵守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他“坐怀不乱”的故事历代广为传颂。柳下惠生于孔子之前百余年,虽然两人生活的时代不同,但在大的地域文化背景上,则有着深厚的关联。他最早阐述了后来孔子主张的君臣思想,孔子称柳下惠“言中伦,行中虑”(《论语·微子》),可以说达到了“仁”和“礼”的高度统一,故称其为“贤者”。柳下惠还曾三次游说齐鲁劝和罢兵,《孟子·万章下》中说“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可以称为“百世之师”,所以他有“和圣”之称。柳下惠死后,葬在柳下村北。由于敬其人,历代对其墓都妥为保 护。秦王伐齐时,曾下令:“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杀无赦。”由此可见柳下惠在当时的社会名望和尊贵程度。

二、左丘明 左丘明姓丘,名明,春秋末期鲁国肥邑都君庄(今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约生活于公元前502—422年。因世代为左史官,故称为左丘明。我国古代杰出的历史学家。左丘明父亲曾任鲁国太史,丘明袭父职,任鲁国左史官。左丘明为了使孔子学说传世,编著了《春秋·左氏传》,为孔子《春秋》作注;晚年失明后,将自己几十年的见闻口述给子孙,写成著名史书《国语》。《左传》《国语》分别是我国第一部编年史和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具有很高的史学、文学价值,是我国历史经典著作。后人尊左丘明为“史圣”。

三、刘桢(186—217),字公干,东汉末东平国宁阳(今宁阳县)人。东汉著名文学家,其五言诗颇负盛名。在 “建安文学”中,刘桢与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被后世称为“建安七子”,与曹植并称“曹刘”。魏文帝曹丕在《论典》中评:“若秩七子,公干妙绝。”钟融在《诗品》中称他:“五言之冠冕”“文章之圣”。

刘桢五岁能诗,七岁能文,八九岁能诵《论语》《诗经》数万言。《三国志·二刘传》说他“颖悟迅捷,所问应声而对,当其辞气风烈,莫有所折者”。

刘桢用自己的笔写出众多歌颂家乡风光的好文章。九岁写出成名作《鲁都赋》,以后又作《大暑赋》《黎阳山赋》《清虑赋》《遂志赋》《瓜赋》,都成为《汉全赋》中的千古名篇。

建安二年(197),刘桢随母、兄逃难到了许昌。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识了汉丞相曹操的儿子曹植。曹操亲试了刘桢的诗作,对答了治国之策,当即命刘桢作丞相掾属。这年他仅11岁。

官渡之战”后,袁绍兵败身死,曹丕趁袁家之危纳袁绍子袁熙之妻甄氏为妻。一天,一班文士、武将在曹丕府中饮酒,酒酣耳热之际,曹丕唤甄氏出见。甄氏从后堂缓缓而出,那一双妩媚的眸子透着诱人的光亮,婀娜的腰枝如出水的芙蓉,满身的珠光宝气更衬托出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在场的一班文人武士都知曹丕是未来的太子,纷纷拜伏于地。独有刘桢傲立大堂,面露讥讽。曹丕见刘桢站在大厅冷笑,不禁勃然大怒,狂喝:“刘桢!你好大的胆,敢渺视本世子。给我拖下去投入死牢,择日开斩!”

刘桢被投入大牢后,许昌的太学士纷纷为其请愿,刘桢的六位好友也上书曹操为刘桢辩白。曹操爱刘桢之才,致意刑部“以不敬罪”先将其发配北邙山石料场做苦力,煞煞他的傲气。不久,曹操到石料场巡视,见刘桢腰板挺直,手执钎锤,叮叮当当地只管打石,大喝:“大胆刘桢,见孤王为何不跪?难道还敢蔑视本王不成?”刘祯放下锤子,从容地望望曹操,执钎而言:“我常闻丞相教诲,做事当竭诚尽力,桢现为苦力,专研石料,研石精就是对魏王的大敬,否则为大不敬。故不敢辍手中活计。”魏王听罢进一步问:“石若何?”刘桢朗然答曰:“石,出自荆山之巅,外有五色之章,内含卞氏之珍。磨之,不加莹雕不增文,秉气坚贞,受之自然。顾其理,枉屈纡绕而不得申”。曹操知刘桢是借石自喻,当场放了他。建安二十二年(217),一场瘟疫袭击全国,夺去了 “文章之圣”刘桢年仅31岁的生命。

四、羊祜(221—278),字叔子,泰山郡平阳(今新泰市)人。西晋政治家、军事家。咸熙二年(265)被晋武帝司马炎拜为尚书右仆射、卫将军、都督,管理荆州军事。他制订了伐吴统一国家的长期战略,并逐步付诸实施;积极推行屯田积粮政策,深得百姓拥护,也壮大了军事实力,远近皆来归降。他不居功,拒绝晋升,曾上奏著名的《让开府表》。唐朝诗人孟浩然曾赋诗赞曰:“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巾”。羊祜还取新甫山、泰山合意,上表晋武帝,改“平阳”为“新泰”。

五、石介(1005--1045) 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县(今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世称徂徕先生。著名政治家、教育家,泰山五贤之一。石介出身农家,性格耿介刚烈。年轻时家境清贫,入应天府南都学舍求学,师从范仲淹。仁宗天圣八年(1030),石介与欧阳修、蔡襄等同登进士第,历任将仕郎、秘书省校书郎、郓州观察推官、嘉州军事判官等职,创建了泰山书院,并请孙复任教。后因父母相继谢世,长期丁忧在家。守丧四年期间,在徂徕山长春岭下筑室讲学,开办了徂徕书院,“以《易》教授鲁人”与泰山书院南北呼应。

泰山十大历史文化名人都有谁?

庆历二年(1042)石介服除,被召为国子监直讲。庆历三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富弼、韩琦为相推行新政,石介积极支持,作《庆历圣德颂》长诗歌颂新政,猛烈抨击保守派。新政失败后,石介为保守派所嫉恨,被迫出朝外任,但尚未来得及赴任,即于庆历五年(1045年)七月在家中忧愤而终,享年41岁。有《徂徕集》二十卷传世。

六、钱 乙(1035-1117) 字仲阳,宋代东平郡(今东平县)人,宋代著名儿科医学家。著有《伤寒论指微》五卷、《婴孺论》百篇等书,惜已失传。其弟子阎季忠搜集钱乙论述、医案、处方及各种资料,于1119年整理编辑而成《小儿药证直诀》。该书比欧州最早出版的儿科著作早300年,是世界上现存第一部原本形式保存下来的儿科著作。钱乙对儿科医学贡献卓著,后人称其为“儿科之圣”。

七、梁楷(生卒年不详),字白梁,东平人,南宋著名画家。初师于贾师古,有“青过于蓝”之誉。擅画人物、山水、佛道、鬼神,创“减笔”画法。他狂放不羁、嗜酒、拒官不为,人呼为“梁疯子”。嘉泰年间(1201—1204)曾任宫廷画院待诏,后不受金带,离职而去。现存作品有《太白行吟图》《泼墨仙人》《布袋和尚》《高僧故事》《秋树双鸦》等,存故宫博物院。1967年以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先后决定以中国历史上的李白、张衡、蔡文姬、梁楷、关汉卿、祖冲之、李清照、鲁迅等23位名人,命名外星球上的环形山。足见梁楷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梁楷山”,在水星南纬39.5度、西经183.5度、直径105公里。

八、王祯(生卒年不详) 字伯善,元代东平路泰安州人,著名农学家、印刷技术革新家。曾任泰安州教授,元贞元年任宣州旌德县尹(今安徽旌德),任职六年;元大德四年(1300)调任信州永丰县(今江西永丰)县尹。在任期间,他正直爱民,奖励农业,发展生产。为总结农事经验,前后用了17年时间撰写了一部37卷(现存36卷)、约计13.6万余字、插图280余幅的农学巨著《农书》,于皇庆二年(1313)刊行,明初收入《永乐大典》。全书集北魏以来农业生产之大成,是我国第一部适用范围最广、最为全面的农书,在中外农学史上占有显著地位。他还成功地发明了木活字印刷术,于冶炼技术也有发明创新,对元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贡献甚大。

九、宋焘(1572--1614年) 字岱倪,号绎田,又号青岩。明泰安孝门(今肥城市汶阳镇宋家孝门村)人,著名政治家、教育家,泰山五贤之一。幼年父母双亡,由兄长宋绪田抚养成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选为庶吉士。改任御史,巡抚江南,兼督学政。

万历三十四年(1606)针对刘天绪造反事件,宋焘上疏,建议及时发放库银,救济百姓,停止不合理的税收,严格治军,并且还斥责了首辅朱赓。

第二年秋,江西参政姜士昌因直言被贬,宋焘为其上疏伸冤,并斥责辅臣李廷机等,致使神宗大怒,被贬为平定州(今山西平定县)判官。不久罢归故里,“解绶归里之日,囊箧若涤,惟简册书笥而已”。

宋焘乡居期间,效仿宋代孙复、石介之举,在泰城灵芝街筑“青岩居”讲学,一时文人学士如王楫(后中进士,官至宁夏巡抚)等多出其门下。同时,宋焘“与东林诸君子相往复”,力挺东林党人的政治主张。万历四十二年(1614)因“背疽发作”而卒,享年43岁,葬于泰安城西上旺村凤凰岭下(今粥店办事处上旺村东、过驾院村西),俗称翰林坟,1958年被毁,现仅存残址。

宋焘著有《泰山纪事》三卷,另有《岱下小史》、《州志补遗》和诗集《青岩居草》、《落花全韵》传世。

十、罗贯中(约1330-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祖籍山东东平罗庄村,后流寓杭州等地。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杂剧作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中说他“编撰小说数十种”。东平当时是元杂剧创作中心之一,罗贯中在东平度过了青少年时期,接受了当时颇具影响的东平府学教育。他天姿聪慧,熟读经史,阅历广泛,颇有谋略,立志图王。平日里他“与人寡合”,但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他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一生著作颇丰,创作了多部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小说,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