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中國事件讓版權問題再次成為人們議論焦點,未來靠它來解決!

視覺中國事件讓版權問題再次成為人們議論焦點,未來靠它來解決!

4.11日,一張黑洞照片將視覺中國捲入了“黑洞”。隨後的國旗、國徽版權繼續將視覺中國推上風口浪尖。

版權問題一直是個“燙手的山芋”,一方面原創作者面臨確權難、維權難、以及收益分配不均等問題,另一方面使用者面臨收費高、購買渠道不順暢、被大平臺“惡意維權”等問題。

未來區塊鏈技術的落地應用將徹底解決版權的難題。

視覺中國事件讓版權問題再次成為人們議論焦點,未來靠它來解決!

區塊鏈技術具有公開透明、不可(輕易)篡改、可溯源等特點,在版權保護方面,區塊鏈可以賦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版權註冊:在對原創作品進行版權登記時,區塊鏈技術可以非常方便地將時間戳與作者的信息、原創內容信息等元數據,一起打包並做哈希運算,生成一張電子憑證,並將相關的內容存儲到區塊鏈上。
  • 版權及衍生品交易:通過區塊鏈智能合約,可以為相關的版權制定靈活的轉讓交易規則,產生的收益“Token化”,最終實現去中心化的版權轉讓交易,以及甚至在作品創造之前就開始眾籌等等。
  • 內容社區及分發:通過區塊鏈技術,內容創建、內容下載、內容評價推薦等行為,都可以在區塊鏈上被真實記錄。通過Token激勵,可以鼓勵內容創作者創作出更多優質內容,鼓勵用戶主動挖掘並推薦優質內容。內容消費所產生的收益也可以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追蹤,讓作者獲得可靠的回報。
視覺中國事件讓版權問題再次成為人們議論焦點,未來靠它來解決!

在國家層面,由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牽頭,基於DCI標準和DCI體系框架,聯合了新浪微博、京東、阿里巴巴、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等多方,聯合發起DCI標準聯盟鏈,充分利用區塊鏈技術賦能版權保護。

在司法方面,2018年6月28日,杭州互聯網法院對都市快報作品遭盜用的案件,進行了公開宣判,

首次對採用區塊鏈技術存證的電子數據予以確認其法律效力。2018年9月18日,杭州互聯網法院司法區塊鏈平臺正式上線運行,該平臺接入了公證處、司法鑑定中心、新華社、杭報集團等多個節點。

微觀層面,目前已有不少項目團隊利用區塊鏈技術做去中心化的內容平臺或是版權保護平臺。比如說EOS創始人BM離開比特股之後,創立的去中心化社交媒體平臺Steem,在熊市背景下活躍度依然很高。

區塊鏈技術是一把“神兵利器”,在版權保護領域確實大有可為,但區塊鏈技術也不是萬能的,不是所有的問題都可以通過區塊鏈方案解決。正確地理解區塊鏈技術的“能力邊界”,充分發揮區塊鏈的優勢,不斷推動區塊鏈的落地應用,版權保護問題終將有一日可以得到合理的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