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不朽經典《這裡的黎明靜悄悄》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書是蘇聯時期偉大作品《這裡的黎明靜悄悄》。即日起至 4 月 30 日,今日頭條海量小說全場免費。同名電影《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獲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紀念獎、全蘇電影節大獎以及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提名,更是影響了中國一代人。

一文看懂不朽經典《這裡的黎明靜悄悄》

這部作品來自作者瓦西里耶夫的親身經歷,他出身軍人世家,跟我們剛解放時期一樣,擁有這軍人的榮耀,他原本想成為一名歷史學家,二戰爆發後他,他在對德戰爭中負傷,在40多歲退役時候,他開始創作這本《這裡的黎明靜悄悄》歷史小說。

不曾有過的春天

《不曾有過的春天》是小說的原名,小說發生地點在編號為171的火車站,二戰時期這裡是養傷兵和駐防的地方,軍事運輸管理員瓦斯科夫為車站的情況傷透了腦筋,因為每一批來這裡的士兵喜歡酗酒,和當地姑娘寡婦們調情,甚至為了掙一個女人大打出手,讓這個只有十幾戶的地方雞犬不寧。

一文看懂不朽經典《這裡的黎明靜悄悄》

於是瓦斯科夫希望上級能派來,不喝酒、不打架、不搞男女關係的士兵過來。經過他無數次的糾纏,上級給派來了兩個班的女兵。

一天清晨,在距離駐地不遠處的森林裡看到了兩個德軍士兵。收到消息後,經過初步的判斷,瓦斯科夫認定:敵人是來破壞鐵路的。在與指揮部聯繫之後,他帶五個人去抓捕敵軍。

一文看懂不朽經典《這裡的黎明靜悄悄》

瓦斯科夫為了繞到敵人前方進行攔截,他們抄近路穿過了沼澤。可是這時他才發現,原來敵人不是兩個,而是十六個!於是,瓦斯科夫一邊派最年輕的麗莎回去求援,一邊想辦法拖住敵人。瓦斯科夫料定,敵人是不願意暴露自己的,如果見到人一定會繞路走。於是,準備和姑娘們假扮伐木工人,故意讓他們看見,營造出很多人在林中伐木的聲勢。可惜事與願違,敵人沒有繞路,反而決心把他們全部找出來,解決掉再繼續行軍。

一文看懂不朽經典《這裡的黎明靜悄悄》

五個女兵

我們先看看主要刻畫的幾個女兵。

索尼婭,她是一個猶太人,是一個很青澀的女孩,在大學的時候認識一個戴眼鏡的青澀男孩,大一剛結束,戰爭爆發了,男孩參加了志願軍,臨行前送她一本詩集,從此變杳無音訊。於是索尼婭帶著詩集也參加了戰鬥,在小說中,她是第一個被殺害的。

嘉爾卡,一個在孤兒院長大的棄嬰,當她在被德軍追擊的時候,嘴裡一直喊著“媽媽,媽媽...”。可是她從來都不知道她媽媽是誰,她卑微的出身,以及瘦弱的身體,給她帶來無法排解的自卑,因此從孤兒院開始,她就一直撒謊,說她媽媽是個醫生。甚至在生活中她自己都會相信她的媽媽是個醫生,在死亡的最後一刻,她都期望這個她幻想出來的媽媽能夠拯救她。

一文看懂不朽經典《這裡的黎明靜悄悄》

麗莎,這個年齡最小的女孩,也是體力最好的一個,當他們發現德軍的時候,瓦斯科夫就派她回去尋求增員。她家因為被認定為富農,因此田產被剝奪,母親因為肺病病逝,她爸爸總是酗酒,於是小小年齡家庭所有重擔都落在她身上。她對書中男一號瓦斯科夫一見鍾情,雖然瓦斯科夫已經有愛人,但是她依然相信他們有未來。但是在回去找增援的路上,她沒有按照瓦斯科夫的命令,繞過沼澤地,結果發生了意外,陷入沼澤之中。

冉卡是一個漂亮姑娘,身材好,又活波,父親是蘇聯一個高級軍官,甚至受到過斯大林接見。她從小跟著父親學騎馬、學射擊、出入舞會,甚至跟男人一起去打獵,到哪裡都是絕對的焦點。但是就是這麼一個幸福驕傲的女孩,卻因為戰爭被摧毀了,她父親死於戰爭,母親也是在德軍屠殺中犧牲。她帶著仇恨上的戰場,也是最勇敢的一個。當她們被暴露的時候,冉卡站出來引開敵人,甚至在中彈之後,冉卡也沒有選擇隱蔽和撤離,打光所有子彈。在她死亡的最後一刻,也沒有低下她高傲的頭顱。

一文看懂不朽經典《這裡的黎明靜悄悄》

麗達,是這個隊伍中最成熟的一個,在高中時期她便和一個邊防軍官結婚。結婚之後,麗達跟丈夫到哨所一起生活,很快開始學習包紮、射擊、救護等技能。當她19歲的時候,也就是結婚第二年他們便有了孩子,可是不幸接踵而至,她丈夫在戰鬥中犧牲了,於是她來到這個車站。

瓦斯科夫

上面五個女兵,最終都沒有逃過悲劇,這是讓瓦斯科夫這個俄羅斯“大男子主義”的男人最悲傷的地方,他認為讓女人走上戰場並犧牲,是所有男兵心裡最深的痛。瓦斯科夫是廣大蘇聯士兵的典型形象,他死板、木訥、大男子主義,但是也充滿了英雄主義情懷。他覺得女人的使命是照顧家庭、孕育生命,而不是參與戰鬥與殺戮。

瓦斯科夫是個不苟言笑的老兵,說是老兵,其實他才三十二歲,但是已經有十幾年的軍齡了。瓦斯科夫上四年級時,他的父親死在了一頭熊手上。為了養家餬口,瓦斯科夫只能輟學參軍。在部隊的團校畢業後,他獲得了准尉頭銜。

一文看懂不朽經典《這裡的黎明靜悄悄》

後來瓦斯科夫娶了一個野戰醫院的護士,還有了兒子,可是當他在前線打仗時,妻子卻跟人私奔了。瓦斯科夫毫不遲疑地離婚,爭取到了兒子的撫養權。讓他沒想到的是,孩子在鄉下和奶奶一起生活了不到一年,就不幸夭折。從此以後,瓦斯科夫幾乎沒有再笑過。由於過去的戰功,瓦斯科夫被任命為171火車站的軍事運輸管理員,也負責管理車站周邊的物資。

每當有女兵犧牲時,他都無比心痛,卻又要極力壓抑。因為他知道,他是這支隊伍的主心骨,如果他表現出一丁點兒多愁善感的跡象,其他人將對戰爭更加恐懼。

一文看懂不朽經典《這裡的黎明靜悄悄》

文末,這一天,蘇聯電臺廣播戰況:今日,戰場上沒有大的戰鬥,只有零星戰鬥發生,這裡的黎明靜悄悄。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放棄了對宏大的戰爭場面的描寫,也沒有過分追求戰鬥過程的驚心動魄,甚至對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的歌頌都只是一筆帶過。整部小說不到10萬字,瓦西里耶夫在有限的篇幅裡,用極為精確的語言,成功地刻畫了六位主要人物的形象。

自始至終,這部小說關注的都是普通人在戰爭中的喜怒哀樂。作者試圖抓住的,是那些嚴酷的戰爭無法磨損、毀滅的靈魂。歸根結底,《這裡的黎明靜悄悄》不是為了討論戰爭背後的是非曲直,呼喚人們在和平年代裡熱烈相愛、努力生活,才是它最深沉的主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