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我国首个百万吨级煤直接制油示范工程

比面粉还细的煤粉进入生产线,20多个小时后,就能产出像矿泉水般清澈的柴油、石脑油等油品。在国家能源集团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奇幻的变化令人惊叹。

走近我国首个百万吨级煤直接制油示范工程

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厂区内的废水回收池

10多年来,这家企业攻克一项项世界性技术难题,成功建设和运营了全球首条煤直接制油工业化示范生产线,为拓宽液体燃料供应渠道、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技术支撑,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发挥了技术引领、产业示范作用。

走近我国首个百万吨级煤直接制油示范工程

生产线的“心脏”加氢反应器

煤海变“油田”不再是梦

硫含量低于国六标准的1/10,符合国内外环保最高标准,凝点低至零下70摄氏度……说起自家产品的优点,煤制油分公司总经理王建立颇为自豪。

我国富煤缺油少气,把煤变成油曾是国人多年的梦想。

作为我国能源战略的组成部分,首条煤直接制油示范生产线投资超百亿元,设计年产油品108万吨,于2004年启动建设,2008年底试车成功,目前是全球唯一的煤直接制油工业化生产线。2011年起,生产线开始商业化运行,去年共产柴油、石脑油、汽油等油品近85万吨,副产沥青70万吨。

走近我国首个百万吨级煤直接制油示范工程

经过处理后的污水

王建立说,每产1吨油品消耗原料煤约2.3吨,石油价格高于50美元/桶时就能盈利,能源转化率接近60%,远高于煤电和其他煤化工行业40%左右的水平,目前是以煤生产液体产品的最有效途径。

近年来,该公司发挥技术产品优势,军民融合发展捷报频传,研发出的航空、航天煤油和陆、海、空全系列军用特种油品,为国防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走近我国首个百万吨级煤直接制油示范工程

左为市场销售柴油,右为煤直接液化产品

多年来,企业联合科研机构、配套企业攻克了反应器制造、物料回炼等众多技术难题,实现了关键装备国产化。目前,生产线设备国产化率超过98%,既保障了稳定运行,降低了运营成本,也带动了我国煤化工技术装备升级提档。

高标准减排“绿色工厂”

首条生产线启动后,煤制油分公司即与中科院、北师大等科研机构合作,兴建了1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全流程示范项目。“通过2495米深的注入井,已经有30多万吨二氧化碳被注入地下1500至2500米之间的咸水层。”该公司工程师王永胜说,目前这是亚洲唯一的10万吨级地下咸水层二氧化碳封存项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