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推出十条人才创新举措 全省首创民企人才评价新机制

2019-04-17 16:17 |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李华 通讯员 郑祖轩

镇海推出十条人才创新举措 全省首创民企人才评价新机制

4月17日下午,一场关于推进“科创镇海”建设打造人才发展最优生态的新闻发布会在宁波市镇海区举行,“发挥企业引才育才主体作用”等十条举措出台。镇海以“雄镇英才”高层次人才引领计划之名,广邀海内外英才。

招才引智的“后半场”,关键在于“栓心留人”。镇海区以实地走访、集中座谈和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听取50余名高层次人才和80余家区内外企业意见建议,聚焦痛点、靶向发力,以推进“科创镇海”建设打造人才发展最优生态为主题,从人才创业创新、人才引进培育、平台载体建设、人才服务保障等多方面优化政策体系、创新政策举措,最终形成了10条纲领性意见。

镇海推出十条人才创新举措 全省首创民企人才评价新机制

以亩均论英雄

镇海在全省首创人才评价新机制

“同行竞争的不仅是产品更是人才,专业技术管理人才跑了,民营企业的生存就更难了。”前不久,镇海区经信局在开展“三服务”活动中,宁波德泰化学有限公司负责人黄锡甫向走访人员诉说心中的苦恼。可喜的是,4月17日,推进“科创镇海”建设打造人才发展最优生态新闻发布会上,破解企业引才留才的实举,为全区民营企业带来利好消息。

当前,镇海民营企业占全社会规上企业数量的98.7%、产值的51.3%、就业的91.3%;占区属规上企业数量的99.8%、产值的96.9%、就业的99.5%,民营企业已然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科技创新的“主动力”、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但是,随着人才竞争的白热化,民营企业“引不进”“留不住”人才的问题日益明显,成了区内企业老总常挂在嘴边的“闹心事”,也成为镇海区人才工作靶向治疗的重要课题。

企业主体作用发挥到位了,引进人才的活水才能动起来。在当天新闻发布会上,“发挥企业引才育才主体作用”被列为专项举措进行解读。据介绍,镇海区将坚持围绕产业链引人才,企业自主“引才”、政府奖励“撑腰”,全链条引进研发、转化、生产、管理人才,建立高端人才链条和技术储备。

在镇海,有一群高薪人才,他们或许没有硕士以上的高学历,但是他们是真正的“亩均英雄”,是民营企业的发展之基。为增强企业人才的获得感、归属感,镇海区坚持“不唯学历、不唯身份,不唯职称”,建立以地方综合贡献为标准的民企技术管理人才评价机制,将其认定为该区其他类高级人才、拔尖人才、领军人才、特优人才,此举在全省属首创。据镇海区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认定的人才可享受镇海区子女优先入学、融资优先保障等相关优质服务事项,“从‘政府量才’到‘企业定才’,让镇海‘亩均英雄’真正实现名利双收。”

据悉,区别旧版引才计划,“雄镇英才”引领计划区域竞争力显著提升,将以最大诚意、空前力度为优秀初创企业“解渴”资本难题,让有才者能创业;精准接轨国家、省、市级引才计划,按照创业团队、个人,创新团队、个人进行分类扶持、分类指导,让有才者敢创业;创新引入发展激励资助,动态升格优秀高层次人才项目扶持,让有才者创好业。

镇海区一贯重视“人才强区”建设,自2011年以来镇海就出台了“招宝聚才·智汇镇海”引才计划引进经济社会发展紧缺的高层次创业人才,目前人才总量达到16万,集聚国家、省、市重点计划人才164名。

镇海推出十条人才创新举措 全省首创民企人才评价新机制

打造青年友好城区

厚植高质量发展底气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一座城市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希望,在于青年。发布会上,镇海将“全力推进青年友好城区建设”作为核心组成部分进行发布,向广大青年朋友们发出诚挚邀请。

近年来,镇海在“人才强区”发展战略图上尽情挥墨,中官路创业创新大街雄踞甬江科创大走核心区,串联起宁波新材料初创产业园、镇海中学校友创业创新基地、西电宁波信息技术研究院暨产业园、镇海区大学生创业园等创业孵化平台,汇聚着国科大宁波材料工程学院、中乌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哈工大宁波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等大院大所,勾勒出万余名青年人才、青年创客追梦新时代的生动画卷。

“青年人才缺什么、盼什么,我们就急什么,补什么!”区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一语道出了镇海全新打造“青年友好城区”的秉持原则。

青年人才奋斗的“青春基因”与生俱来,但圆梦的“资本驱动”不可或缺。为此,镇海区首次在区域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中为青年人才提档升级,明确35周岁以下青年人才项目入选“雄镇英才”计划的,启动资金补助上“台阶”。与此同时,支持高校在校生和高校毕业5年内入驻大创园创办企业,给予“启动资金 场租补贴 租房补贴”的链条式资金扶持,让敢想、敢创、敢为的青年人才承载梦想奋力奔跑。

今年,镇海还将推进以镇中校友创业创新基地、大学生创业园为“主打品牌”的青年人才平台建设,以平台作用发挥促青年集聚、成才。抢抓“三校一所”资源,于2017年在全市率先与宁波大学共建大创园“C区加速器”,已落户大学生创业项目390余个,成为北高教园区大学生的“创业梦工厂”。

另据透露,镇海将大力实施以“青年人才优先”的人才安居工程,全面构建“安家补助 安居补贴 购房补贴”支持,全力建设“青年广场 青年公寓 青年驿站”工程,让镇海成为广大青年人才的向往之地。

镇海推出十条人才创新举措 全省首创民企人才评价新机制

妈妈式服务

构筑人才发展最优生态

“如果子女就学问题解决好了,我会更愿意长期扎根在镇海。”前不久,在镇海区中官路创业创新大街里的一场高层次人才子女就学政策解读会,赢得市“3315”人才、宁波依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勇的肯定,他的孩子今年9月将入读小学一年级。

时隔不久,在4月17日召开的推进“科创镇海”建设打造人才发展最优生态的新闻发布会上,周勇等高层次人才再次听到利好消息,镇海区将实行分层分级人才子女入学协调保障机制,符合条件的拔尖及以上人才,其子女可优先入读镇海区义务段名校,高级人才及符合条件的人才,其子女可优先安排入读城区优质公立学校。

2011年至2018年,镇海区已安排122位区高层次人才子女入读公办学校。健全优化子女就学相关优惠政策,仅仅是镇海“妈妈式”服务升级版的一个缩影。

去年,镇海区为高层次人才配备“一对一”助创专员,今年,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该区推出“全程代办”新型服务,为人才赶走创业创新“拦路虎”;去年,镇海区还在宁波全市率先成立总规模1亿元的汇智天使投资基金和“人才贷”金融产品,构建起“政府扶持 风险投资 银行贷款 本土企业参股”四位一体金融扶持生态链,为各级人才解决千万级融资难题。

“我区力争6月底前出台‘雄镇英才’引领计划实施细则,希望海内外人才选择镇海、扎根镇海、圆梦镇海。”镇海区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说。

(本文图片镇海区委组织部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