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海推出十條人才創新舉措 全省首創民企人才評價新機制

2019-04-17 16:17 |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李華 通訊員 鄭祖軒

镇海推出十条人才创新举措 全省首创民企人才评价新机制

4月17日下午,一場關於推進“科創鎮海”建設打造人才發展最優生態的新聞發佈會在寧波市鎮海區舉行,“發揮企業引才育才主體作用”等十條舉措出臺。鎮海以“雄鎮英才”高層次人才引領計劃之名,廣邀海內外英才。

招才引智的“後半場”,關鍵在於“栓心留人”。鎮海區以實地走訪、集中座談和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聽取50餘名高層次人才和80餘家區內外企業意見建議,聚焦痛點、靶向發力,以推進“科創鎮海”建設打造人才發展最優生態為主題,從人才創業創新、人才引進培育、平臺載體建設、人才服務保障等多方面優化政策體系、創新政策舉措,最終形成了10條綱領性意見。

镇海推出十条人才创新举措 全省首创民企人才评价新机制

以畝均論英雄

鎮海在全省首創人才評價新機制

“同行競爭的不僅是產品更是人才,專業技術管理人才跑了,民營企業的生存就更難了。”前不久,鎮海區經信局在開展“三服務”活動中,寧波德泰化學有限公司負責人黃錫甫向走訪人員訴說心中的苦惱。可喜的是,4月17日,推進“科創鎮海”建設打造人才發展最優生態新聞發佈會上,破解企業引才留才的實舉,為全區民營企業帶來利好消息。

當前,鎮海民營企業佔全社會規上企業數量的98.7%、產值的51.3%、就業的91.3%;佔區屬規上企業數量的99.8%、產值的96.9%、就業的99.5%,民營企業已然成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力軍”、科技創新的“主動力”、吸納就業的“主渠道”。但是,隨著人才競爭的白熱化,民營企業“引不進”“留不住”人才的問題日益明顯,成了區內企業老總常掛在嘴邊的“鬧心事”,也成為鎮海區人才工作靶向治療的重要課題。

企業主體作用發揮到位了,引進人才的活水才能動起來。在當天新聞發佈會上,“發揮企業引才育才主體作用”被列為專項舉措進行解讀。據介紹,鎮海區將堅持圍繞產業鏈引人才,企業自主“引才”、政府獎勵“撐腰”,全鏈條引進研發、轉化、生產、管理人才,建立高端人才鏈條和技術儲備。

在鎮海,有一群高薪人才,他們或許沒有碩士以上的高學歷,但是他們是真正的“畝均英雄”,是民營企業的發展之基。為增強企業人才的獲得感、歸屬感,鎮海區堅持“不唯學歷、不唯身份,不唯職稱”,建立以地方綜合貢獻為標準的民企技術管理人才評價機制,將其認定為該區其他類高級人才、拔尖人才、領軍人才、特優人才,此舉在全省屬首創。據鎮海區委人才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經認定的人才可享受鎮海區子女優先入學、融資優先保障等相關優質服務事項,“從‘政府量才’到‘企業定才’,讓鎮海‘畝均英雄’真正實現名利雙收。”

據悉,區別舊版引才計劃,“雄鎮英才”引領計劃區域競爭力顯著提升,將以最大誠意、空前力度為優秀初創企業“解渴”資本難題,讓有才者能創業;精準接軌國家、省、市級引才計劃,按照創業團隊、個人,創新團隊、個人進行分類扶持、分類指導,讓有才者敢創業;創新引入發展激勵資助,動態升格優秀高層次人才項目扶持,讓有才者創好業。

鎮海區一貫重視“人才強區”建設,自2011年以來鎮海就出臺了“招寶聚才·智匯鎮海”引才計劃引進經濟社會發展緊缺的高層次創業人才,目前人才總量達到16萬,集聚國家、省、市重點計劃人才164名。

镇海推出十条人才创新举措 全省首创民企人才评价新机制

打造青年友好城區

厚植高質量發展底氣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一座城市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底氣和希望,在於青年。發佈會上,鎮海將“全力推進青年友好城區建設”作為核心組成部分進行發佈,向廣大青年朋友們發出誠摯邀請。

近年來,鎮海在“人才強區”發展戰略圖上盡情揮墨,中官路創業創新大街雄踞甬江科創大走核心區,串聯起寧波新材料初創產業園、鎮海中學校友創業創新基地、西電寧波信息技術研究院暨產業園、鎮海區大學生創業園等創業孵化平臺,匯聚著國科大寧波材料工程學院、中烏新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哈工大寧波智能製造產業研究院等大院大所,勾勒出萬餘名青年人才、青年創客追夢新時代的生動畫卷。

“青年人才缺什麼、盼什麼,我們就急什麼,補什麼!”區委人才辦相關負責人一語道出了鎮海全新打造“青年友好城區”的秉持原則。

青年人才奮鬥的“青春基因”與生俱來,但圓夢的“資本驅動”不可或缺。為此,鎮海區首次在區域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中為青年人才提檔升級,明確35週歲以下青年人才項目入選“雄鎮英才”計劃的,啟動資金補助上“臺階”。與此同時,支持高校在校生和高校畢業5年內入駐大創園創辦企業,給予“啟動資金 場租補貼 租房補貼”的鏈條式資金扶持,讓敢想、敢創、敢為的青年人才承載夢想奮力奔跑。

今年,鎮海還將推進以鎮中校友創業創新基地、大學生創業園為“主打品牌”的青年人才平臺建設,以平臺作用發揮促青年集聚、成才。搶抓“三校一所”資源,於2017年在全市率先與寧波大學共建大創園“C區加速器”,已落戶大學生創業項目390餘個,成為北高教園區大學生的“創業夢工廠”。

另據透露,鎮海將大力實施以“青年人才優先”的人才安居工程,全面構建“安家補助 安居補貼 購房補貼”支持,全力建設“青年廣場 青年公寓 青年驛站”工程,讓鎮海成為廣大青年人才的嚮往之地。

镇海推出十条人才创新举措 全省首创民企人才评价新机制

媽媽式服務

構築人才發展最優生態

“如果子女就學問題解決好了,我會更願意長期紮根在鎮海。”前不久,在鎮海區中官路創業創新大街裡的一場高層次人才子女就學政策解讀會,贏得市“3315”人才、寧波依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勇的肯定,他的孩子今年9月將入讀小學一年級。

時隔不久,在4月17日召開的推進“科創鎮海”建設打造人才發展最優生態的新聞發佈會上,周勇等高層次人才再次聽到利好消息,鎮海區將實行分層分級人才子女入學協調保障機制,符合條件的拔尖及以上人才,其子女可優先入讀鎮海區義務段名校,高級人才及符合條件的人才,其子女可優先安排入讀城區優質公立學校。

2011年至2018年,鎮海區已安排122位區高層次人才子女入讀公辦學校。健全優化子女就學相關優惠政策,僅僅是鎮海“媽媽式”服務升級版的一個縮影。

去年,鎮海區為高層次人才配備“一對一”助創專員,今年,結合“最多跑一次”改革,該區推出“全程代辦”新型服務,為人才趕走創業創新“攔路虎”;去年,鎮海區還在寧波全市率先成立總規模1億元的匯智天使投資基金和“人才貸”金融產品,構建起“政府扶持 風險投資 銀行貸款 本土企業參股”四位一體金融扶持生態鏈,為各級人才解決千萬級融資難題。

“我區力爭6月底前出臺‘雄鎮英才’引領計劃實施細則,希望海內外人才選擇鎮海、紮根鎮海、圓夢鎮海。”鎮海區委人才辦相關負責人說。

(本文圖片鎮海區委組織部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