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投資者是拿著生命和積蓄在賭博?

我們如何才能夠從金融市場中賺到錢?無論是新股民還是在交易市場中徘徊已久的人,都會時不時向自己或者別人提起這個問題。

人們認為賺錢的生意都差不多,股票市場也不例外。特別是股票市場還有一個好處,不用像其他生意一樣去跟各種各樣喜歡或不喜歡的人打交道,去跑市場,去應酬。而做股票就是坐在家裡就可以賺錢,這是實現財務自由的多麼好的一個渠道,於是人們在各種方式的誘惑下,拎著資金殺進了股市,夢想著可以走向財務自由。他們開始把市場看得非常簡單,心中只想著一個問題:快錢,輕鬆錢!

每當被別人問起進市場的目的的時候,很多人會說:投資。他們理所當然地把自己當作投資者。事實上,這些大眾交易者忽視了一個重要問題,就是他們所要做的其實是投機。但是從操作行為上來說,他們當中絕大多少人是賭徒,既不是投資者也不是投機者,而是拿著生命和積蓄在賭博的人。


絕大多投資者是拿著生命和積蓄在賭博?


大眾交易者的認知誤區

首先,聽信別人是最普遍的認知誤區現象,包括小道消息、專家、媒體,等等,喜歡從其他人的看法中找確認。

其次,迷信基本面分析或者崇拜技術分析。他們腦中固有的技術分析就是使用一個或者疊加幾個五顏六色的技術指標,似乎平均線已經成了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不懂點基本面分析,感覺別人面前沒有面子。分析市場一定要把經濟形勢、國家政策以及國際形勢都套到股市操作分析上,有的還把這些基本面量化,然後從中得出個結論,作為操作依據。這種做法最大的弊病在於,忽視了人性在價格操作當中的作用。在賺錢或者做生意當中,人們都是精明的,特別是當一個人擁有了可以控制很多方面的資源和能力之後, 會變得更加狡猾。他們會利用自己得天獨厚的優勢擺佈大眾交易者的情緒,而大眾交易者受到操控的這些情緒所產生的一系列行為都將對主力控盤有利。我們常把幕後運作者稱為木偶牽線人,這些牽線人的優勢在於,一是資金大,而且大得超乎我們想象,二是關係廣,包括與上市公司的關係, 與交易所內部的關係,與媒體的關係,以及與政府的關係。這種信息的嚴重不平等導致大眾交易者永遠在虧錢的隊伍裡面。

第三,盲目依賴技術指標曲線,認為這些五顏六色的指標曲線可以提供可靠的買賣信號。技術指標本身就是在分析過去,但是這些視覺效應特別能夠吸引大眾交易者的注意力。指標曲線這些美麗的表象反映到視覺上,就成了判斷依據,他們萬萬沒想到這些依據本身就不靠譜。那麼根據這些依據分析出來的結果就更不靠譜,因為這些組成指標的數據來自於歷史行情,不是當前,更不是下一波。

第四,從潛意識裡認為市場沒那麼難,很簡單!不就是投資和回報的事情嗎?因為認識上的誤區,他們不願意每天花上幾個小時甚至更多的時間鑽研和磨練。例如,有位程先生分享過一個故事,他曾經和一個資金雄厚的朋友講解股市是門藝術,需要每天靜下心來鑽研幾個小時,而且要堅持。那位朋友有意投資股市,但是聽到要花時間,立刻說:“我不如花錢買個系統,我沒有時間去鑽研,花錢能辦的事情, 何必自己費力?”這是多麼要命的想法,但是有多少大眾交易者不是這樣想呢?他們熱衷於到處尋找捷徑,尋找可以不費力氣的系統,最終因懶惰和知識貧乏受到了市場的懲罰。

第五,認為手裡有幾萬塊錢就能成為富翁。在資本市場,足夠的本金是投機的最基本的條件。以小博大的事情不會發生在每個人身上。沒有資金就虧不起,一旦虧損就馬上出局。沒有資金又想翻倍賺錢的人,在操作上容易著急和過度交易,因為他們太想快速發財了。所以沒錢是導致操作上冒進的一個根本原因。

市場當中還有一撥人,他們判斷不依賴於視覺和聽覺,而是基於智慧。他們不看基本面和消息,不參與群聊,不使用技術指標等表象工具。他們的判斷基於市場自身行為,他們研究的是盤口和量價,然後通過判斷市場的供求關係進而對下一波發展方向預測,以及制定應對失敗的危機管理方法,這樣他們的操作就是一個有著充分準備和智慧投入的一個過程。我們把這些人叫做聰明錢。

找到投資的正確打開方式

對於大眾交易者,市場上有個比喻:他們是羊!這樣說的寓意就是這些人不懂遊戲規則,沒有使用正確的方式面對殘酷的市場。他們沒有把市場想象得很難,腦中想得更多的是翻倍。我自己也曾經是羊!而且當了很多年羊!

從羊到狼的蛻變最重要的是認識上的改變,以及從多年實戰成敗中吸取的教訓,多年的專注思考。承認自己是羊,不是什麼丟臉的事情,一個原因只是自己還沒有找到投資的正確打開方式,或者說還沒有遇到或者找到一個值得自己花時間和精力的交易理論。

正確的打開方式,也許每個人都遇到過,但是很多都擦肩而過,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研究市場是個挺耗時間和精力的活兒,沒點毅力和信念還真走不過來。市場本身就是一門學問,或者是需要多年磨練的藝術,就像舞蹈家、運動員等。從意識上承認這是一門藝術,從行動上要捨得花畢生的時間去鑽研。但是,大眾交易者因為對市場缺乏認知和懶惰的原因,往往與正確打開市場的方式擦肩而過。所以說交易上的成功,我們要從意識上重視它,把它當做一門科學或者藝術來對待。

杜絕拷貝別人的交易方式

我們要認清一點:一個人的交易方式對另一個人沒有用。所以杜絕拷貝!照本宣科是一種懶惰的從業方式,一個人如果沒有花時間和精力總結屬於自己的交易和風控策略,只是套用別人現成的交易策略,最後的結果只有失敗並且還不知道自己敗在哪裡。

比如,一部分人只適合於交易大級別的極端恐慌行情。他們根據經驗和能力,能夠預見極端恐慌行情,並且提前做好一切計劃,包括進場計劃、風控計劃、進場成功後的持倉計劃、進場失敗後的危機管理計劃。他們的特點是做好計劃,憑著極大的耐心等待行情的發生,這一等可能是一年,甚至幾年。一旦時機來臨,他們果斷出手(而更多的大眾交易者卻沒有這個習慣,他們更喜歡急中生智,憑視覺決定操作)。如果讓這些人去交易短線小波段的話,他們的操作方式就難以適應。

還有一撥人擅長中短線,每次持倉5~10個點。他們等待小範圍極端行情,比如做多在恐慌拋售之後的右手邊,而做空在搶購高潮出現之後的右手邊。這樣他們能夠每年都有不錯的收益。他們長年都在忙碌,大大小小的波段抓住很多,甚至能夠避免長線那種瀑布式虧損。他們很肯定地承認,他們沒法像長線投資者一樣,能夠耐心等上幾年不交易。

通吃是大眾交易者的通病,什麼都想學,什麼方式都想用,最後導致一事無成。凡是以交易為生的人,每天的生活都大同小異,離不開市場,離不開研究和思考。在這個時時刻刻充滿變數的市場中,唯有不斷學習和總結才能夠走得穩、走得遠,當然,更需要一種持久的專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