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兒今年高一,現在施行了3+1+2的政策,她想考醫學院,怎麼選科?

小燃18


3+1+2高考模式:

其中“3”是指完全確定的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必考目,“1”是指在物理和歷史中選擇一門作為選考科目,“2”是指在生物、化學、地理、政治中選擇兩門作為選考科目。

3+1+2”:具體如下:

3:語文、數學、外語為必考科目,高考原始成績計入總分;

1:從物理、歷史中任選一門作為選考科目,即考生必須從物理和歷史中選擇一門,但不能同時選擇這兩門,高考原始成績計入總分;

2:從生物、化學、地理、政治中選擇兩門作為選考科目,按等級折算成百分制計入總分。

如果報考醫學類生物必考,選科為:

1、語文、數學、英語+物理+生物、化學。

2、語文、數學、英語+物理+生物、政治。

3、語文、數學、英語+物理+生物、地理。

4、語文、數學、英語+歷史+生物、化學。

5、語文、數學、英語+歷史+生物、政治。

6、語文、數學、英語+歷史+生物、地理。

一共有六種組合,如何組合,那就看你其它學科最擅長的科目組合。


智博家庭教育俱樂部


先介紹一下我自己,我是99年高考考入電子科大,別人又說,你介紹個屁啊。天天介紹。我不想知道你是誰,也不管你是男是女,也不想知道你是那畢業的。

其實我說,你是想聽一個985重點大學畢業十幾年人的意見,還是聽一個沒上過大學,或者上個二本大學人的意見?我說的可信度高點吧。

因為我站的層次高,身邊同事全是清一色的名校,最低也得是211院校,而且我家4個211,所以給的經驗絕對和別人不一樣。

好了,廢話少說。

這個高一就開始準備厲害,早不早?

不過我告訴你,你是對的。早做準備,早做功課,而不是暈著頭別人咋幹,咱咋幹,別人選啥我選啥。從眾心理千萬不可有。

那到底選啥呢。其實高考還有兩年,其中變數是比較大的。變數大。但是總有不變應萬變。

到時候可能考不上名校醫學院怎麼辦?那也得有備份啊。不能考不上清華咱就不活了是不是?要利益最大化。

我就以幾個名校為例子進行分析。清華,北大 分析。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你如果只選擇了物理,除了工科試驗班(環境、化工與新材料類))外,你幾乎都可以報考。


其中臨床醫學,是必須化學,物理都有,


然後其他所有的專業大類都是指名了:必須選考物理。


說明你選擇了,物理,99%的專業,你是可以隨便選擇了, 如果放棄了物理。那清華大學99%的理工專業(不限專業那些都是人文藝術人物學科),你根本無法報考,你其他科目考的再多,也是枉然,所以必須選擇物理。


為何啊?所有的理工科都是物理生出來的。物理是百科之父,數學是百科之母,化學嘛,其實是個半文科,或者也是物理分出來的一部分,生物嘛,我看就是個文科,天天就背背背,大學裡面也是,博士也是,乾的活,和普通民工沒啥區別。

那北京大學呢? 從北大也可以看出來,幾乎所有的專業都點名:物理,沒有物理,你寸步難行。 就這樣。 你選擇物理,是很對的,我想也是很無奈的。


高中不學物理,那大學的理工科,基本都百分百抓瞎。最後一句話:生物化學那基本是文科。


看來必須學物理化學了。


高校專業那些事


醫學院也有不同的專業,不同專業的要求也不一樣,比如護理專業,一般不限制選課要求,也就是說即便你選的是政史地組合,同樣可以報考護理專業!

一、“3+1+2”模式有哪些組合?

在“3+1+2”模式中,3是指語數外,1是指物理或歷史,以原始分計入總分,2是指化學、生物、政治、地理四科中任意兩科組合。所以,“3+1+2”模式一共有以下12種組合。

二、醫學院對選課的要求

因為“3+1+2”模式還沒有正式宣佈實行,在現在實行新高考的省份,都是實行的“3+3”模式,所以,暫時無法或者“3+1+2”模式對選課的要求,但是從大學的角度看,選課要求和“3+3”模式的地區,不會有太大的差距,完全可以參考。

我們以首都醫科大學在山東的選課要求為例,來看看醫學院對選課的要求:

護理學不提要求,口腔、兒科、臨床、基礎醫學、精神醫學等專業,要求物理和化學必選才能報考;假肢矯形和生物醫學是物理或化學人選一門即可報考;康復、藥學、預防醫學、醫學實驗技術要求理化生任選一科即可報考。

由此可見,醫學類不同專業,對選課要求是不一樣的,如果你想選擇一些專業要求高的專業,那麼就要選擇“物理+化學”的組合,如果選擇一些像康復這樣專業性比較若的專業,只要能選擇物理、化學或生物中的任意一科和其他進行組合就行;如果想當護士,那麼就選擇自己最擅長的學科就行,護士需要的愛心和責任心。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1選擇物理

2選擇化學+生物,

這個是匹配度最高,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肯定都可以!

要是選擇中醫,你怎麼選都可以,史地政也可以學中醫,這個時候就看你哪門能拿高分了!

假如化學、生物有一門短腿,可以用政治或者地理代替(個別學校會不要這個組合),,問題是你入學後臨床醫學還得學生物化學相關知識,有沒有可能學不下去,厭惡?那就另當別論了!!


鬱老師江蘇高考眼


我來談談江蘇高考考生要考醫學院,如何選課的問題。3+1+2選課。

理科要考醫學院,如果成績很好,能達到985高校的醫學院,一定要選物理化學,最好再選生物,這樣保險了。具體看志願填報要求。

例如北大醫學部,復旦醫學院等,基本要求物理化學必選。

一般的醫科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等,選物理化學,或物理生物都可以。


考爸考媽幫幫幫


很多人現在還不是很清楚3+1+2模式是怎樣的。下面先簡單介紹一下。

3指的是: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學科。

1指的是:物理或歷史。二選一。

如果1選的物理,2就是從歷史,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中選兩門學科。

如果1選的是歷史,2就是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中選擇兩門。

想考醫學院學醫化學是肯定要選的。生物也相關性大。即選擇是偏理科的。

所以,模式中1最好也選物理。

選物理在報考的時候有優勢,更多機會更多選擇。

在選了化學生物基礎上,再選歷史會把難度增加。原本歷史就是很難的一門學科,也是難取得高分的學科。要記要背的有很多。

當然,是物理還是歷史,是地理政治還是生物關鍵還要看學生自己的喜好興趣以及分數來確定。


鈉鎂鋁老師


新高考制度下,選科與你將來的研究方向密切相關,既然想考醫學類的院校,,就必須搞清楚該類院校的各個系的招生詳情。

3+1+2的模式下,語數外這個3,沒得商量,必考。2是要從化學、生物、地裡、政治中選取兩門課,考慮到醫學類院校的特性,幾乎不用考慮,化學和生物是必須的要求,也沒得選擇。那麼就這剩下1了 這個1是要從物理和歷史中選一門。

其實高考改革最初的模式是3+3,除了語數外三門主課,剩下可從其餘六門課種任選三科,但要注意的是,這三科考的是排名 就是所謂的賦分制,最後統計分數時,不是按考生的卷面分,而是你在全省的名次,舉個例子,物理你高考時卷面分85分,如果這個分數排在全省前5%,那麼最後統計你的分數時,計100分 如果這個分數排在全省前50%,那有可能最後統計時只能計70分。所以最終高考分數是按你的排名來的。這樣的話,因為物理比較難學,出現了大面積棄選物理的現象,為了解決這問題,出現了改良的3+1+2模式。

那考醫學類院校 到底這個1該怎麼選,建議先去仔細研究目標院校,目標專業的招生要求,看看對科目有沒有具體要求,必要時,親自和招生辦溝通,如果要求必選物理,那就沒得考慮了,好好學吧,如果沒有硬性要求,權衡一下孩子的特長和興趣,然後最好了解幾下,物理和歷史同一屆全省考生的選擇比例(可藉助於一些專業機構,大數據分析),畢竟最後考的是排名。


軍爺zsg


還是要看小孩的學習情況定的!高考的第一目標是考上985或211大學,那麼首選的科目就是學生比較喜歡的、平常考試成績較好的。雖說醫生的誘惑力是很大的,但是如果分數沒上去,什麼都是假的。所以語數外必選外,你所要考慮的有以下幾點:

一,物理和歷史,你的孩子那科成績好就選哪科,這就包括他是擅長背書還是擅長思維分析。

二,選好物理歷史的時候,就在政治、地理、生物和化學任選二科。

三,如果一定要實現自己的理想,那就選:

物理化學生物

歷史化學生物

物理化學地理

歷史化學地理


飛狐旅途


如果有較強的學習力,1的首選是物理,2可以是化學加上政治或地理;1選物理而2選化學和生物的也大有人在。。如果1選了歷史,那麼2就選化學和生物吧。


李發德462


學生讀高一。第二學期。1825元學校報名費+第一星期生活費200+100生活費+30話費,第二星期生活費200+150熱水費+82練習冊費,學生補課費。每人每學期。第三星期,生活費兩百元。700元補課費。700元。一班60個同學。總共是42000元。一至星期五。每天兩節課。補習課老師每節課可以得到1050元。老師一天上兩節晚上補習課。可以拿到2100元。一學期有40節晚上補習課。老師真願意上補習課。同學不願意。但是沒辦法。困難群眾難讀高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