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上,阿里巴巴和華為公司哪個影響力更大?

高鐵之家


阿里巴巴和華為都是我國國內影響力巨大的公司,一個是通訊領悟的領軍企業,一個是電子商務界的領頭羊。一個是主要做硬件行業的,一個是做軟件行業的,從現在國際性影響來看,阿里巴巴的影響要比華為的影響力大一點。

大家對華為的認識最多的就是華為的手機,但是對於華為來說,移動終端只是它的一個分支而已,華為是全球主要的做通信設備的製造商,但是大家對通信設備並不是太瞭解。但是阿里巴巴,它的上市就是在美國,並且上市的時候對全球的影響力非常大。它主要做的是電子商務,也就是我們俗說的網購。現在網上購物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的常態,並且能從網上買的東西很少出門去買。對於華為的手機來說,人們可以使用也可以不使用華為的手機,但是這個網購是能夠讓消費者“上癮”的,一旦形成習慣,就很難離開網購。

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網購都吸引了更多的消費者,並且像淘寶每年的雙十一,幾乎是全球的消費者同時參與,在以前都是我們自己的國人,但是現在國外的人也都參加。阿里巴巴所涉及到的領域都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影響巨大,甚至在不斷的改變我們的生活。

對於華為,它的國際影響力也在不斷的提升,從美國對華為設備技術的限制就可以看出,華為在國際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現在馬上迎來的5G時代,華為更是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華為的芯片製造取得突破,自主研發的芯片在手機的利用上去的了一致好評。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鎂客網~~


鎂客網


華為,17年華為世界500強排名83,阿里世界500強排名462。這兩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最重要的是華為的產品可以賣到全世界,阿里也就在國內混了。

然後是個人看法,我覺得這兩公司都不咋地。這兩私企身為國內龍頭企業,公然帶頭違反勞動法。勞動法規定一週工作8小時,雙休,一週加班不得超過8小時。華為,阿里呢,都是996。人家谷歌中國,微軟中國怎麼就是8小時,雙休呢?在說你華為在美國,歐洲的分公司,你怎麼不讓人家外國佬尊守你996呢?所以我建議it工程師最好去谷歌中國和微軟中國。遠離坑比私企。


靜心思考人生1234


1.華為很優秀,個人認為華為一家公司的科技成果超過1000家國企,中國第二當之無愧。但華為差阿里巴巴太遠,完全不是同一檔次,華為估值不到三星電子的一半,因為三星芯片全球第一。馬雲用19年時間搞出的阿里巴巴估值近7000億美金,是三星電子的2倍,是日本最大公司豐田市值的4倍(阿里上市公司加螞蟻金服,阿里雲,菜鳥三個獨角獸)…………

2.在國際國內影響力,改變社會的生活方式,公益回饋,公司市值,商業模式,企業文化,戰略佈局,對未來的洞見等各方面,阿里巴巴都遠超華為…………

3.在科技領域,阿里的雲計算,區塊鏈,量子計算,人工智能語音,人工智能翻譯,智慧城市等都是世界前三的水平,目前阿里的世界級技術大神至少10個,清華超過一半的畢業生首選目標是阿里。而馬雲大力投入科技還不到十年,且隨著達摩院發力,阿里科技成果會越來越多。在兩家公司唯一業務重疊且成立時間差不多也都很重視的雲計算領域,阿里雲在亞洲獨孤求敗,把華為雲秒成渣。阿里辦的雲棲大會去年匯聚全球十多萬科技從業人員,超過谷歌的開發者大會…………

4.公益方面,阿里的企業文化已深植社會回饋的基因,從螞蟻森林,鄉村教師計劃,鄉村校長計劃,阿里每人每年做三小時公益,到阿里巴巴聯合全國100家主流媒體尋找天天正能量,每人獎勵5000到2萬等等,阿里巴巴員工見義勇為新聞層出不窮。而華為崇尚狼性文化,公司和個人都極少公益行為…………

5.商業模式:阿里是平臺經濟,是全球唯一同時面對消費者和企業的電商,天貓B2C,"中國供應商"幫助中國企業拿海外訂單,速賣通幫中國企業賣貨給海外消費者,閒魚是二手貨平臺,大麥網是票務平臺,這些業務全部做到業內第一。已形成電商,金融,科技,物流,文創體育等五大帝國。所以,歐美基金和阿里大股東均認為阿里股價被明顯低估,未來兩年都是股票買進期…………

6.普京,奧委會主席,歐足聯主席,南非總統等政要唯一公開評價為“偉大的公司”就是阿里巴巴,連三星,豐田這麼牛逼的公司都從未這樣被政要尊重…………

7.福布斯2018最受尊敬企業中,阿里巴巴是唯一亞洲上榜者。美國權威雜誌"外交政策"過去十年影響世界十大思想家,馬雲,蓋茨,貝佐斯入選,馬雲排第三,企業家之首…………

8.馬雲只是預告退休而已,全世界主流媒體,從美國,英國,德國,印度,俄羅斯,到以色列,日本,韓國,港澳臺的主流媒體全是大幅報道,三星,豐田,谷歌等老闆退休,連個泡都沒有…………

9.馬雲在達沃斯請客,來了30個國王,首相,總統,除了大國總統依靠國家力量,這世上有任何個人有如此影響力和威望?臺灣的世界級企業家郭臺銘稱馬雲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綜藝天王吳宗憲稱馬雲是時代偉人,NBA科比說自己是馬雲的鐵粉,連臺獨學者都說華人世界無數人崇拜馬雲。


richard3058


其實對於華為和阿里巴巴來說,這兩家企業作為硬件行業以及軟件行業的頭部廠商,在國際的影響力都是非常大的,我們知道阿里巴巴由於馬雲的自帶流量在世界範圍內,名聲特別廣,當然華為也不差,因為作為通信行業的巨頭,是很多國家通信領域裡的方案解決商。



兩家在國內都是絕對的霸主

我們知道,阿里巴巴作為一家電商企業,因為馬雲的個人魅力以及戰略眼光,匯聚了諸多的精英,在草根時代,馬雲就已經規劃了將來的事情,這一點頗有孔明隆中對的感覺,似乎馬雲在很早之前就已經知道阿里巴巴如今會發生什麼。

這一點是很神奇的,而在阿里巴巴進軍電商行業之後,面對著國際巨頭ebay的強勢阻擊,並沒有敗下陣來,反而是把不可一世的ebay趕出了中國,從此馬雲一戰成名,阿里巴巴也一戰成名。



那麼如今來看阿里巴巴的商業帝國實在是太龐大了,以電商為基礎,輻射周邊,如今旗下的商業版圖已經非常巨大,同時還有支付寶這個未上市的超級巨頭,對於阿里來說,在國內的電商界以及移動支付金融領域,幾乎是沒有對手,騰訊的微信支付,雖然製造了不少的麻煩,但本質上來說,支付寶的確是獨孤求敗。


我們再來說說華為,人都被窮困潦倒,揹負著200萬的鉅債,被公司除名,同時家裡幾口人擠在一間破屋子裡,又借款,創立了華為,嗯在那個艱難的歲月裡,任正非與馬雲一樣預示著未來,他向華為的兄弟們說,將來的通信行業領域,華為必有1/3。



忽然發現偉大的人物都有相同之處。而華為從小小的交換機就開始與國際巨頭競爭,到如今成為通信行業領域的巨頭,5G技術的擁有者,很難想象一傢俬企能夠有如此巨大的成就,畢竟整個中國在很多領域內都缺乏核心技術,但華為如今擁有的恰恰就是通信領域的核心技術。

華為在做基礎領域的通信工作之外,還做了一把移動終端華為手機,但沒想到華為手機攜帶此品牌榮耀,成為國內絕對的霸主,在全球銷量也排名第二,如今更是有了自己的核心芯片,麒麟處理器。

阿里巴巴與華為在國內都屬於絕對霸主!



行業的不同,造就雙方的影響不同

我們都知道互聯網行業相比於傳統行業來說的確是有很大的優勢,因為其不屬於重資產模式,往往一個星期的idea,一個好玩的APP就可以跨疆域的傳播。

那麼顯然,作為互聯網巨頭的阿里巴巴,的確相對於做傳統通信行業的華為來說,是有優勢的,就好比華為在通信行業所做的是幕後工作,而阿里巴巴則做的是臺前的工作。



加上我們知道馬雲這個鉅額流量,阿里巴巴名聲早已傳播四海。尤其是當年打敗了不可一世的ebay,讓讓阿里巴巴在整個互聯網界聲名鵲起。

如今加上阿里巴巴的出海政策,比如支付寶國外叫ALIpay,以及全球海外購雙11等等的一些政策刺激,讓阿里巴巴在海內外的名氣非常大。



這一點華為就處於劣勢,因為華為屬於通信基站,一般來說至於電信公司打交道,鄂a普通用戶接觸華為也只是通過華為的手機終端,但顯然華為在海外的影響力遠遠像在本土這樣,這樣一來,華為在海外的知名度可能也僅限於行業內的人士。

如此相比來說,華為在明面上的影響上其實是要弱於阿里巴巴的!但從技術的本質來說,華為在通信行業領域的影響力遠非阿里巴巴所能比的,尤其是基礎通信的核心技術,這一點在整個通信領域裡都處於領先地位,解決方案的優勢甚至要好於諾基亞愛立信!


互聯網的放大鏡


大家分析的角度都很多,研報君從一個比較特別的角度比較一下,就是市值。目前最新的數據顯示阿里巴巴的市值為3896.83億美元,已經成為了美國的第五大科技股。我們先假設華為要上市,然後算一算華為的市值應該是多少。好,下面我們開始計算。


先來看看華為這家企業的質量怎麼樣。華為的營業收入由2002年的175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6036億元,連續15年複合增長率高達27%,這個增長率跟股神巴菲特的巔峰投資收益率差不多。


華為2017年的營業收入是美的集團的2.5倍,是格力電器的4倍,是中興通信的5.55倍,是大唐電信的138倍。華為更牛的是海外收入佔比——50%的收入都是在國外掙的。從2009年至今,華為的海外收入佔比一直在50%以上,2017年佔比49%。


說完收入再來看利潤,2017年華為的淨利潤是475億元,這個淨利潤在所有的A股公司裡,僅次於中國平安和幾家銀行。以475億的淨利潤計算,華為屬於科技企業,在A股科技企業中市值最高的是海康威視,目前估值是25倍。但是海康威視目前還看不到華為的車尾燈,給華為30倍PE的估值,沒問題吧。


於是我們可以計算出華為的市值:475億淨利潤 * 30倍PE =14250億人民幣。

阿里巴巴目前的市值為3896億美元*6.9大概26882億人民幣。


智匯研報


誰說華為在國內在國際無可替代?能取代華為的公司多著呢。國外有思科愛立信,國內有中興大唐。而且在國內,華為也不存在壟斷地位,中興大唐還是有不小的市場份額呢。國際上,華為也沒超過30%市場份額。這次美國人要搞華為是因為一直以來霸道慣了不允許中國企業掌握話語權因為對思科造成了市場競爭壓力。美國人同樣害怕阿里入侵,去年特朗普就不準螞蟻金服收購美國的一家移動支付公司。當然,阿里巴巴也可以被取代,但阿里巴巴帝國版圖實在太過於龐大,涉及到的民生領域太深太廣,一旦這種平臺被取代,老百姓會產生短暫性的不適應。因為你不確定取代者騰訊或者京東的公司服務品質。但華為一旦被競爭對手取代掉你會根本沒有知覺,你放心好了,網絡不會中斷的。那是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需要應對的事情。


俺是你二大爺


在國際上,華為的影響力遠大於阿里巴巴。

2018年以前,在中國,阿里巴巴影響力因為其淘寶和支付寶以及其他商業模式,影響力遠大於華為。然而,2018年中美貿易戰開打,華為手機出貨量突破2億,華為5G技術領先全球,孟晚舟被捕,華為在中國的影響力開始逐漸高於阿里巴巴,成為民族科技的象徵。

2018年,華為營收預計128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超過7000億;阿里巴巴營收預計3000億左右,大概是華為的一半。

國家知識產權局公佈了2018年上半年發明專利授權量的排行榜(不含港澳臺企業),華為以1775件排名第一

從此可以看出,華為是一家高科技企業,而阿里巴巴是一家商業集團,定位完全不同,更何況,2018年下半年以來,西方國家對華為進行了完全不要臉的封堵,甚至連‘五眼聯盟’都曝光出來了。去年12月底,加拿大逮捕了華為前CFO,任正非的親女兒孟晚舟,美國一直尋求引渡她。今年1月,美國公佈了對華為的起訴書,涉及23項罪名。請問大家,你們什麼時候見到過美國甚至整個西方國家對一家民營企業這麼忌憚,想方設法的去封殺一家民營企業?

所以,華為已經成為中國高科技的代言人,甚至是領頭人,在西方國家全面圍堵中國的時候,華為的影響力遠超阿里巴巴


宗超的分析小站


沒有可比性,單純影響力是阿里,阿里就像個影視明星,家家戶戶認識,華為就像中國自己的科學家!對老百姓來說,如果不是華為這幾年搞手機,很多人還不認識這家公司!很多人都不明白,阿里巴巴是順勢而為,華為是逆流而上!在我們通訊的圈子裡,華為真是很多人的神,因為他的技術,因為他的管理,都是無可取代!現在淘寶思路是抄襲亞馬遜,微信是抄襲臉譜,基本中國大部分的所謂創新基本是抄襲的,抄襲再加上商業模式和中國人口紅利,況且還抄的四不像!最起碼亞馬遜沒那麼假貨吧!當然阿里的影響裡不容技忽視,畢竟馬老闆身價在那,小老百姓不好指手畫腳的!沒有黑誰,沒有捧誰,見解不同而已!而且華為倒閉了,老百姓確實感覺不到,但是中國的通信技術商業化全球化腳步最少落後十年,但是阿里倒閉了,很多公司會替代他,而且是絕對性短時間的就能取代,如果放開限制,連騰訊都會死!因為百度死一萬次都不止了!


戴167639928


看到很多回答,發現都沒說到點子上。

華為主要做通訊的,普通用戶根本不直接關注,比如你想上網,你只想買個好的電腦,但是你對交換機什麼的沒興趣,你想通話,你關注手機,你根本沒興趣關注移動基站。而華為,以前就是做這些基礎的服務。非常重要,但是很少走入大眾眼中,就像水非常重要,但是我們打開水龍頭就行,沒興趣關注自來水廠,除非水質出問題。

後來,華為開始做通訊終端,就是大家常說的手機,於是開始走入大眾視野。

阿里巴巴的發展模式跟華為完全相反!

阿里巴巴剛開始做B2B交易,想把中國的產品賣到國外,實際上並不是很成功,後來做淘寶,做支付寶,直接面向普通人群,因此,普通老百姓很容易就知道淘寶在幹嘛。要做一個淘寶一樣的網站,隨便找幾個程序員,再加一個美工,就可以做出來,而且還很漂亮。所以,一開始淘寶什麼的,其實技術含量是不高的。但是,隨著交易量的增加,商品數量的增加,技術要求就非常高了。大家想象一下,隨便找幾個民工,就可以鋪一條鄉村公路,但是,當這條公路每天上億車次在上面跑,要求非常流暢,不堵塞,不發生車禍,那麼對這條公路的要求就非常高了。同樣,簡單的幾百萬個商品和每天幾萬次交易,其實對程序要求是不高的,但是,淘寶天貓上面的商品,估計上百億,雙十一支付寶當天的交易量和交易金額,打算去看看就知道了,要完成這麼大的電子商務交易,技術要求非常高,在電子商務的技術方面,阿里巴巴開始做到全球第一了。要做到這些,就需要很多大家看不到的後臺技術,需要沉澱下去。

也就是說,華為和阿里巴巴,在各自的領域,都走到了這個世界的前列,甚至在某些領域,開始引領這個行業的發展。

華為崛起之前,北電網絡,思科等,牛得不行,中國電信中國移動都得求他們,傲慢,服務態度差,交換機價格全都是天價。我記得當時在農村,安裝一門電話,初裝費就要3000,後來降低到1500,大家覺得撿來大便宜。後來華為崛起了,交換機的價格不到思科的十分之一,思科股票曾經上萬億,比微軟蘋果都牛,後來因為華為,跌了很多,所以,華為在國際上,影響非常大,但是,給很多美國通訊行業留下陰影。

阿里巴巴就完全相反了,阿里巴巴需要跟全球做生意,需要和氣生財,需要各個方面都滿意,如果阿里巴巴給美國或者其他國家很強勢的感覺,別人很害怕,會有牴觸情緒,而且阿里巴巴是在美國上市的,因此他們需要在美國有很好的名聲,因此,阿里巴巴在美國,影響力跟華為不相上下,但是阿里巴巴的名聲是好的。

在中東,在非洲等國家,華為給這些國家建立了很多基礎網絡,手機賣到全球去,阿里巴巴反而沒有覆蓋到那麼遠,因此,這些國家和地區,阿里巴巴的影響力遠遠不及華為。

不管阿里還是華為,他們都是中國優秀的公司,祝福他們。


江小魚愛火鍋


說實話,將華為和阿里巴巴放在一起比較影響力,就象拿科學家與演員、運動員放在一起相比較。即便是居里夫人,也未必比得上秀蘭.鄧波爾、科比.布蘭恩特,更別說一般的科學家了。

我們並不認為阿里巴巴沒有科技含量,互聯網本身就是科學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但是,由於電商的普及以及馬雲的善於造勢,阿里巴巴的國際影響力當然要比華為強了。別的不說,僅電商一塊就足以讓全球多數人都知道阿里巴巴。加上馬雲的演員特技,華為怎麼去與阿里巴巴比影響力呢?

但是,從中國經濟的國際影響力以及未來經濟發展的需求,特別是發達國家的重視程度來看,阿里巴巴怎麼也無法與華為相比,無法認為其影響力會超過華為。不然,為什麼美國不限制阿里巴巴,而拼命阻止華為進入。不僅如此,還要鼓動其他國家一起阻止華為呢?不就是因為華為太強華為有太大的國際影響力嗎?

所以,千萬不要把諾貝爾獎與奧斯卡獎、尤其是環球小姐選舉聯繫在一起,不可比,也不好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