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不吃奶還吐黃綠色膽汁,一查才知是先天腸管“錯位”

婴儿不吃奶还吐黄绿色胆汁,一查才知是先天肠管“错位”

圖為醫生在給軒軒做檢查。通訊員郭林 攝

長江日報融媒體4月17日訊(記者王春嵐 通訊員張璟禕)先天腸管“錯位”,新生男嬰不僅吃不下奶,還不停往外吐黃綠色膽汁。醫生用腹腔鏡伸入寶寶的小腹腔內,像呵護豆腐一樣精心“盤順”了2米長的腸管,寶寶轉危為安。

寶寶小名叫軒軒(化名),3月29日出生,全家人剛開心了兩天,就發現他出現異常:4月1日,軒軒不僅不吃奶,還直往外吐黃水。全家人連忙帶他到武漢兒童醫院看病。經過造影檢查,該院新生兒外科副主任醫師魯巍發現,寶寶的腸管“錯位”了,原本回腸應當在腹腔左側、空腸在右側,軒軒卻正好位置“互換”了,這使得十二指腸像麻花一樣擰著,吃下的奶水無法進入腸管,還往外吐黃綠色膽汁。

醫生建議給寶寶做手術,家長卻捨不得,拿著檢查報告多方諮詢,希望能有保守治療的方案。等到4月7日,軒軒突然病情惡化,開始便血。這意味著,即將可能出現全腸壞死,後果不堪設想。

在魯巍的反覆勸說下,家長終於意識到寶寶的病情嚴重程度,簽字同意做急診手術。魯巍和另一位副主任醫師邢福中來不及吃晚飯便趕忙上了手術檯。

“這是我做過空間最小、難度最大的腹腔鏡手術。”魯巍說,軒軒體重只有2.3公斤,腹腔僅有成年女性拳頭大小,通過腹部3個直徑3毫米的小孔,將腹腔鏡探入腹部做手術,可視範圍和操作區域都很小;新生兒的腸管又很脆弱,手術猶如用金屬鉗子給豆腐挪位置,還得保證豆腐完好無損。

好在,經過2個小時的手術,終於將約2米長的腸管“盤順”。術後這10天,寶寶傷口恢復良好,能正常吃奶了,近日順利出院。

經查文獻核實,軒軒是湖北省內先天性腸旋轉不良接受腹腔鏡治療的患兒中年齡最小、體重最輕的,不僅刷新了院內紀錄,更是刷新了湖北省內紀錄。

魯巍介紹,先天性腸旋轉不良與胚胎時期腸管旋轉運動障礙有關,該院每年收治約50名先天性腸旋轉不良致腸梗阻、壞死的患兒,手術治療是唯一選擇。如果寶寶出生後3-5天,出現間歇性嘔吐黃綠色不明物體,家長一定要當心,儘快帶寶寶就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