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新绿映全城 ——“绿美复兴”筑起邯郸西部生态屏障

春来万物苏,复兴区沁源生态园林内千亩油菜花盛开,与成片粉色桃林相映成辉,有人尽情徜徉花海之间,不时留影纪念。在3至5年时间里,涵盖沁河流域的30个村庄、72平方公里的沁河源文化生态片区将被打造成“五湖连珠、一带碧水映邯郸;九曲沁河,二十里风景画廊”的邯城西部的“后花园”。

沁河生态区的变化,也是传统工矿老区——复兴区积极破解生态困局,实施“绿美复兴”战略成效的一处缩影。今年来,复兴区把“绿色”作为发展底色,谋划3年植树10万亩、做靓“四片区”的生态巨作,构建邯郸西部生态屏障,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三年10亩,让绿成为复兴“底色”

复兴区地处太行山脉和华北平原过渡区域,拥有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及自然文化优势,山水林田湖体系较为完善,特别是地处沁河水系发源地,又分布有三河两渠九库、25座塘坝、10余处泉眼,打造山水生态片区具有独特自然禀赋。

今年是复兴区“三年造林十万亩”的收官之年。2018年秋冬季造林结束后,复兴区立即启动2019年春季绿化工作,组织人员到唐山、秦皇岛、邢台、广西等地进行考察学习,在全市率先启动了春季造林绿化工作,出台了造林绿化奖补政策,对完成绿化任务的村庄,每植活1棵乔木或1平方米灌木,补贴15元;对造林在500亩以上的造林企业或大户,区财政提供3-5年的土地流转费用补贴;对道路绿化,每侧宽度在15米以上的国省道路和乡村道路新建林带和环村林带由区级财政按照每年1000元/亩给予补助。

此外,该区积极宣传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植树绿化,目前,社会各界和辖区群众累计有万余人参与义务植树活动,完成绿化土地流转8000亩,地形整理5000亩,挖坑4000亩,建成“代表林”“委员林”“公仆林”“巾帼林”“商贸林”“记者林”等一批片林,为全区植树绿化营造了浓厚的社会环境。

四大片区,绘就“复兴山水”

闲暇走进复兴区,不经意间你会发现以前“灰蒙蒙”的复兴区变了,满眼的绿,清澈的水,干净的道路,“生态靓区”成效斐然。

近年来,复兴区以沁河源生态文化片区、赵王城片区建设为主轴,以西湖、康河泉眼、涧沟遗址、赵王城遗址公园等自然资源、历史古迹为依托,与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聘请国内知名设计公司对腾出的连片区域规划设计。

目前,康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全面提升。霍北路以南渡槽周边、京商区域、老狼沟三大区域7500亩已完成基础绿化;霍北路以北至邯武快速路约8000亩启动绿化;市义务植树基地3000亩部分已施工;精品区域霍石路南侧、渡槽周边区域范围内修建一条总长20公里的森林观光大道。

沁河生态文化片区全面完成。重点对沿沁河12公里流域开展绿化,采取“政府主导,社会投资,企业参与”的运营模式,以沁河生态环境修复为基础、探索老村收储渠道,以旅游发展为契机,重点打造牛叫河水库至齐村大坝之间的区域。绿化树种选取高规格、大尺寸、全冠苗,加大常绿树栽植比例,在工程绿化范围外再完成50-100米背景绿化。

以承办全省园林博览会为契机,对齐村大坝及其周边完善基础设计,高标准规划实施,逐步打造成集生态功能、产业功能、城市功能于一体的产城景融合示范片区。将北环、西环景观绿化提升,以及齐村、涧沟、户村、郭河村庄绿化纳入园博会配套绿化,高标准、高档次进行提升改造。

绿色崛起,引来无限商机

“‘绿美复兴’看似解决生态修复问题,其更深意义则是提升产业转型升级的硬件环境、生态文明兴盛的内在动力。”复兴区区委书记潘利军表示,生态环境的改善直接增加了相关产业吸引力。复兴区用事实证明了以绿色转型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可行性。

据了解,复兴区以发展生态经济为主线,重点在园博园区域及周边、沁河生态文化片区、康湖生态文明示范区、赵王城遗址公园周边,策划开发集医、养、旅、居、文、体等为一体的特色产业,逐步推进自然风貌、康养休憩、民俗风情、古赵文化相互交融的发展聚集地。

根据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思路,复兴区把全区划分为三大板块,即东部现代商贸区、中部新型工业区、西部生态旅游区。

在东部复兴新经济产业园茁壮成长,65家电子商务、科技研发等新兴企业全面入驻;在中部,唯品会16亿元冀南运营中心项目集唯品会冀南区域结算中心、运营中心、冷链仓储和配送中心于一体,建成后实现净营收20亿元以上,利税突破亿元,带动上千人就业。

在西部,由河北德丰建设公司投资筹建的沁源生态园林项目中谋划200亩观光采摘园。还将成为小型马拉松、自行车骑行等体育健身基地,高品质婚纱摄影基地和盛大户外婚礼举办地。

据统计,2018年复兴区全年对接客商1500多人次,总投资近300亿元的14个项目成功签约,8个落地建设。五个小微产业园顺利推进,40余家企业签约入驻;新经济产业园、宝利大厦及4个创业孵化基地全面投用,现代商贸等新经济业态蓬勃发展,全年新增市场主体578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0家,全市领先。

今年的复兴区政府工作报告上明确提出,复兴区为全面产城景融合示范片区、乡俗文化生态旅游片区、森林康养休憩片区和文化体验旅游片区,按照“宜绿则绿、能绿全绿”“见路见树、进村进林”的要求,加快构建西部生态屏障,使复兴真正成为全市西部后花园、冀中南旅游目的地。(记者张红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