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文学作品总爱描写变态和疯子?

为什么文学作品总爱描写变态和疯子?

疯子或变态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受人待见、为人所不齿的,但在一些文艺作品中却能因其独特的形象而令人震撼、发人深省甚至惹人怜爱。现在,文学作品中对于变态心理的描写和影视剧中对于变态人物的塑造越来越多,并且这些变态形象也赢得了不少读者和观众的喜爱。

为什么变态和疯子这类非正常形象却能如此吸引人呢?他们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和魔力?变态形象的存在有什么意义?要想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变态。

为什么文学作品总爱描写变态和疯子?

“变态”何来?

“变态”是相对于“常态”来说的变态心理的范围很广,包括感知障碍(包括错觉和幻觉),情感障碍(包括情绪高涨、低落、淡漠、焦虑),思维障碍(如妄想狂、关系妄想、嫉妒妄想、夸大妄想、罪恶妄想等),记忆障碍意识障碍(包括嗜睡状态、意识模糊、昏迷状态),行为和运动障碍内省力障碍等。

变态心理发展到较为严重时,就会成为精神病。据心理学家估计,人口中每十人中至少有一人或多或少有点心理变态。此外,百分之五十的生理疾病夹杂着精神和情绪因素。

导致变态心理的原因是什么?朱光潜认为器官病和机能病都会导致变态心理。美国学者卡特·哈斯认为,器官病变虽然会导致变态心理,但其根本原因却在于社会环境对个人的压抑。他主张从医学、心理学与社会学角度去研究变态心理。弗洛姆说:“神经病就是逃避自由”。总之,变态心理的表现形式千奇百怪,原因也纷繁复杂。

但大部分时候,变态心理的形成都受到了社会的影响。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环境造成人的心理变态,人的变态心理又反过来限定了社会的性质。实际上社会的性质与人的心理变态时互为因果的。

因此,如果我们对变态心理进行深刻的剖析,也就能把握社会的本质。变态心理描写对社会本质的揭示往往比一般的描写更直接、更鲜明、更深刻

为什么文学作品总爱描写变态和疯子?

文艺作品中的变态心理,一般均因社会关系压抑所致,不涉及自然环境和遗传病变。作者描写变态心理,就是要否定不合理的社会关系,使人的本质得以复归

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就是通过主人公弑父娶母的情节,表现了主人公对乱伦的畏惧这种畏惧就是性本能与社会结构尖锐冲突而失去平衡后的变态心理。正是这种变态心理反映了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巨大变革,父系政权的确立,国家、道德、伦理观念的形成等一系列社会根本问题。

堂吉诃德和哈姆莱特的疯狂深刻揭示了人文主义者的悲剧本质,这也是文艺复兴时代的悲剧。他们心怀壮志,却找不到实现理想的政治途径他们同情人民,感受到他们强大的力量,却又不大相信群众。他们揭露封建势力的邪恶,却又不愿根除这种邪恶。

封建势力的强大淫威和人文主义者自身的弱点扭曲了人文主义思想,于是便外化成了堂吉诃德的疯癫和哈姆莱特的疯狂

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善于描写变态心理,正是通过对变态心理的描写,陀氏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俄国社会的大动荡、大变革。陀氏认为,“我们这个社会骨子里就有毛病,存在着病态”。所以,他选择变态心理来探索社会骨子里的秘密。

鲁迅笔下的疯子祥林嫂、痴呆的闰土、性变态者阿Q都是封建势力的压迫所致。鲁迅正是通过对他们变态心理的描绘,揭露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本质。

为什么文学作品总爱描写变态和疯子?

“变态”之美

在美学上,变态心理作为审美对象也有其特殊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变态心理既是丑的内容,又有悲剧的意蕴

变态心理较之健康常态,无论是器官病变还是机能病变都属于丑的内容。正如罗丹所说:“在实际事物的规律中,所谓‘丑’,是毁形的,不健康的,令人想起疾病的,衰弱和痛苦的,是与正常、健康和力量的象征与条件相反的。”

堂吉诃德是妄想狂,哈姆莱特患了忧郁症;陀思妥耶夫斯基刻画了众多的“二重人格”形象,还有白痴梅思金癫痫病患者斯麦尔佳科夫;狄更斯《双城记》的老医生梅瑞特曾一度发疯,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中的

希斯克里夫成为复仇狂,巴尔扎克笔下的夏培上校最终成了疯子,范进中举而发狂,贾宝玉一听说林妹妹要回江南便精神失常,祥林嫂在绝望中如痴如呆……

作家们呕心沥血描绘属于丑的变态心理,其用心何在呢?作家描绘变态心理是通过对变态的人的否定,证明人的本质的存在。只有认识了变态,才能更好地认识常态。在变态心理的假象下隐匿着人的本质。作家对变态心理的否定,实际上是对人的本质的肯定。人类只有否定了酿成变态心理的环境,才能充分显现出人的本质

对变态心理的描写总少不了要表现残酷与痛苦,肉体上与精神上的变形总是和丑联系在一起的。人类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精神上的痛苦,精神尚不堪忍受痛苦,而酿成精神变态,可见苦之深、痛之切。

正是这种痛苦和残酷构成了悲剧的崇高

作家表现残酷和痛苦,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直接描写变态心理所忍受的残酷与痛苦;二是通过变态心理察看社会的残酷与痛苦。堂吉诃德癫狂的骑士行为给他带来的肉体精神上的直接痛苦,远不及他壮志未酬、理想破灭的痛苦。哈姆莱特的忧郁吞噬着他那颗敏感的心,但眼睁睁地看着在“丹麦这座地狱”里,千百万人在痛苦挣扎,更加不堪忍受。

但作家在表现残酷与痛苦时,并不只是表现单个人的残酷与痛苦,而是把全人类的痛苦都构筑在某一个人身上。从这里就显示出了人类伟大的忍受力和不可估量的张力,这就是崇高。这是在“丑”的阴影笼罩下更加显示其威严和力度的一种惊心动魄的“美”。

为什么文学作品总爱描写变态和疯子?

自我意识

变态心理人物具有一般常态人物所没有的独特的性格美。这种性格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勇敢、坚强、善良等,而是指性格所体现的主体性

变态心理突出的是自我意识,正是自我意识与社会意识的尖锐冲突无法平衡,才造成人格分裂。所以,变态心理的主人公往往在揭示自身内在矛盾的过程中确定自我,它表现为一种双重思维,一种自我矛盾的意识主体。

双重人格就是一大例证。在突出了主人公的自我意识后,主人公就不再是单纯的客体,而成为另一个主体。这样,读者就会产生一种错觉,似乎作者把主人公摆在与自己完全平等的地位上,使自己仅仅作为对话的一方存在,并不使自己的声音和意识成为最后的结论。主人公的思想意识就获得了独立于作者主观意识之外的完整价值

其实,作者离开他的笔下的人物只是一种假象,这假象的妙处就在于它借对变态心理的描绘使主人公的主体性得到了证实。

变态心理是灵魂残酷搏斗后的结果。描写变态心理的作家最善于描写这一灵魂搏斗的过程,他们将外部行为,外部活动,看成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外化。他们描写外部事件的目的是为了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有时为了突出内心世界,作者不惜将外部世界淡化,甚至干脆略而不写,以体现人的主体性。

变态心理不像是常态心理具有过多的法律、道德、伦理的束缚,它更倾向于非理性心理。变态心理撤走了层层心理防卫,率直地表现自己的思想,并乐意付诸行动,真正体现了个性的主体性

譬如,莎士比亚笔下的李尔王在神志清醒时,完全处于一种自欺与虚荣中,只有当他的精神由幻灭走向崩溃和疯狂时,才顿悟出金钱与权力的淫威对人性的扭曲与扼杀

为什么文学作品总爱描写变态和疯子?

结 语

黑格尔《美学》一书中曾说:“为了要造成冲突或引起兴趣,而用精神病来代替健全的性格,这办法总是永远不能成功的,所以在艺术里写精神病必须极端谨慎。”

但事实上,回溯以往的文艺作品,我们会发现有很多精神病和“变态”形象都是很成功的。作家描写变态心理或精神病人,并非只是为了造成冲突或引起兴趣,更多的是希望

通过变态心理来揭示真实的社会和人性

在作家的笔下,疯子也有可爱之处,变态也有崇高之美。他们可能并没有做什么特别有意义的事,但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意义。因为他们不仅仅是变态或疯子,还是被作者赋予思想和灵魂的人

为什么文学作品总爱描写变态和疯子?

本文观点资料来自

《走向比较诗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