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镇、街空气质量排名情况公布 pm2.5浓度平度包揽倒数前7

中国山东网青岛4月17日讯(记者 姜婷 通讯员 王诺 石来元) 为提高我市大气环境精细化管理水平,充分调动各镇街大气污染治理积极性,切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根据《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县级和乡镇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建设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鲁环函〔2018〕136号)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岛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作战方案暨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三期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青政发〔2018〕32号)要求,我市于2018年6月启动了镇、街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选点建设工作,于2019年1月完成全部点位的建设工作并开始正常运行。

根据我局调研的情况,国内部分城市已经开展了镇、街空气质量排名工作,如西安、深圳、北京、连云港等市分别于2018年6月、7月、12月、2019年2月开展了镇、街空气质量排名,山东省内的聊城、淄博、临沂、济宁、东营、潍坊、枣庄、菏泽等市也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陆续开展了镇、街空气质量排名工作。

我市目前共有141个镇、街及功能区,其中镇43个,街道90个,功能区8个。现有的25个国、省控及市控环境空气自动点位已覆盖了22个街道,即墨、胶州、平度、莱西已经先期自行建设了34个镇、街空气站。为更好了开展镇、街空气质量排名工作,参考国、省控空气自动监测站以及其他地市空气自动监测站建设的经验,我市公开招标了3家社会化运营单位,采用购买数据服务的方式对尚未建设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的85个镇、街、功能区进行了选点和建设;对即墨、胶州、平度、莱西先期自行建设的34个空气站由市生态环境局上收运维权进行统一运营维护管理;对已有国、省控及市控点位的22个街道,不再重复建设,直接使用目前国、省控及市控点位监测数据进行排名,实现了全市141个镇、街道及功能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网络的全覆盖。为了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客观、有效,我局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委托了专业化的第三方数据质控机构对3家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运营单位进行质量控制和数据审核。

自2月起,我局将于每月初对上月141个镇街空气站的PM2.5、PM10两项主要污染物浓度进行排名,并定期通报。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完善数据管理平台,做好监测数据的质控审核及信息发布等工作,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环境空气质量信息服务。

2019年3月,全市141个镇街空气站的PM2.5、PM10浓度分别在36-77微克/立方米、73-155微克/立方米之间,均值分别为59微克/立方米、105微克/立方米。

PM2.5浓度由好到差排名前10名的是:市南-八大峡街道、城阳-城阳街道(并列第2)、黄岛-薛家岛街道(并列第2)、高新-机关驻地、市南-珠海路街道(并列第5)、城阳-夏庄街道(并列第5)、黄岛-隐珠街道(并列第5)、即墨-潮海街道(并列第5)、崂山-金家岭街道、胶州-洋河镇(并列第10)、莱西-店埠镇(并列第10);排名后10名的是:黄岛-大场镇(并列倒数第8)、胶州-胶西镇(并列倒数第8)、胶州-胶莱镇(并列倒数第8)、平度-新河镇(并列倒数第6)、平度-白沙河街道(并列倒数第6)、平度-古岘镇(并列倒数第4)、平度-仁兆镇(并列倒数第4)、平度-凤台镇、平度-崔家集镇、平度-田庄镇。

PM10浓度由好到差排名前10名的是:市北-延安路街道、即墨-田横镇、即墨-潮海街道、崂山-王哥庄街道(并列第4)、黄岛-隐珠街道(并列第4)、黄岛-薛家岛街道(并列第6)、即墨-鳌山卫街道(并列第6)、高新-机关驻地(并列第8)、即墨-田横岛度假区(并列第8)、即墨-金口镇(并列第8);排名后10名的是:黄岛-胶南街道、胶州-阜安街道(并列倒数第8)、胶州-胶莱镇(并列倒数第8)、胶州-九龙街道(并列倒数第6)、平度-田庄镇(并列倒数第6)、胶州-胶西镇、胶州-胶北街道(并列倒数第3)、平度-新河镇(并列倒数第3)、胶州-大沽河度假区、胶州-胶东街道。

相关链接:今年以来,崂山区大气污染防治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组织保障,健全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体系

新成立崂山区大气污染治理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简称区大气办),设在区生态环境分局。成立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生态环境分局局长担任副组长,各街道办事处和有关责任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明确目标措施,强化压力传导,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环保牵头、部门参与的多维管理格局。

二、强化统筹协调,落实大气环境突出问题督办机制

大气办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建立了问题发现、通报督办、现场核查、整改验收、约谈问责等工作机制,统筹调度,强力推进,集中解决了一批大气环境突出问题决。一是定期通报各街道环境空气质量及排名情况,对全市排名落后的街道,大气办严格督促其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并对完成情况进行验收;二是针对我区建筑工地项目多、旧村改造面积大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大了扬尘面源污染问题的督办力度。开展了城市扬尘问题“随手拍”活动,日常工作中,及时发现、解决扬尘污染问题。共制发《崂山区城市扬尘督查通报》和《崂山区大气环境突出问题督查通报》各9期,推动解决了建筑工地、裸露土堆、道路施工、渣土车撒漏、散煤经营点、物料堆放等方面问题52个。三是采取“四不两直”检查方式,对通报的问题“回头看”,促使问题彻底解决。

三、整合监管合力,建立面源扬尘污染整治联合执法机制

强化部门联动,成立区大气污染整治联合执法队,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等部门精干执法力量参与,组织开展专项巡查、突击夜查、节假日执法检查,全面落实建筑施工扬尘治理“六个百分百”;开展渣土车和道路扬尘专项整治。目前,全区75处建筑工地、30处裸露土地全面完成整改,每日完成33条道路保洁任务。

四、强化环境执法监管,确保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

所有燃煤锅炉执行超低排放标准,且稳定达标排放;深化重点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整治;强化机动车排气污染管控。同时,坚持铁腕治污,优化网格化环境监管和双随机一公开环境监管体系,坚持问题导向,实施分类差别化执法,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每日安排执法人员夜间巡查,保持执法高压态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