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让人不解的太后,儿子登基她反而不开心,还处处找麻烦

在古代皇宫中“母凭子贵”,一个宠妃很有可能因为长期无子而失宠;一个长期受冷落的妃子也很有可能因为得子而变得炙手可热。如果自己的儿子成为太子,成为有实权的皇帝,那么他的生母可以说是非常幸运了,既有荣华富贵,又没有什么严重的政治倾轧。


清朝最让人不解的太后,儿子登基她反而不开心,还处处找麻烦


虽然历史上也有过例外,比如北魏时期的“子贵母死制”,儿子成为太子,生母就要被赐死。不过这是一种畸形的制度,是一种特殊情况。大多数情况下,成为太后还是很幸福的,尤其是清朝这种将封建帝制发展到极致的朝代。但是清朝有一个太后很令人不解,儿子成为皇帝,她反而不开心。这个人就是康熙德妃乌雅氏。


清朝最让人不解的太后,儿子登基她反而不开心,还处处找麻烦


大家都知道,在清朝初期,有一件很著名的关于储位之争的政治事件,那就是“九子夺嫡”。康熙本来是想按照中原王朝的传统,先立当时的嫡长子胤礽为太子。但是胤礽后来的表现并不能让康熙满意,于是被废了又立,立了又废。胤礽下去以后,太子的位置空出来了,谁都有机会坐上去。于是很多皇子下场玩抢椅子,各自组建党羽,加强自己的政治力量。结果大家也都知道,皇四子胤禛一路杀出来,得到康熙的认可,被立为下一任继承人,也就是雍正皇帝。


清朝最让人不解的太后,儿子登基她反而不开心,还处处找麻烦


雍正继位的时候,时局真的是风雨飘摇。可以从一件事上侧面分析出来。他爹康熙有事没事南巡、狩猎;他儿子乾隆有事没事南巡、狩猎;雍正那也不敢去,就在紫禁城坐镇。一个原因是忙,另一个原因或许就是因为怕遭遇不测。而且雍正的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完善奏折制度,加强对下的掌控力。而这种情况的原因,就在于不服他的人太多了。


清朝最让人不解的太后,儿子登基她反而不开心,还处处找麻烦


雍正继位,他的兄弟不服他,在他面前撒野;他的大臣不服他,跟他甩脸子。一些清人笔记中的记载,大都也都说雍正是篡位的,可以看出雍正的民望。最让雍正感到郁闷的,就是自己的母亲乌雅氏也不高兴。


清朝最让人不解的太后,儿子登基她反而不开心,还处处找麻烦


乌雅氏当时除了皇四子胤禛以外,还有皇十四子胤禵。人家喜欢小儿子,觉得皇位也应该是小儿子的。结果雍正成了皇帝,这个结果就让乌雅氏的愿望落空了。所以雍正继位以后,她三番五次跟儿子作对,让他下不来台。在雍正元年,乌雅氏也去世了,不仅没享过什么太后的清福,还憋了一肚子气,真是令人不解啊。

参考文献:《清史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