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不好卖?会稽山2018年收入下滑7%,现金流连续三个季度为负!

4月16日晚间,会稽山(601579.SH)公开了2018年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1.94亿元,同比减少7.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为1.78亿元,同比下降2.26%,营收与净利均有所下滑,呈现出萎靡态势。

黄酒不好卖?会稽山2018年收入下滑7%,现金流连续三个季度为负!

对此,会稽山方面指出,2018年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比减少,主要是公司主营业务受大环境整体消费影响所致,而净利润下滑主要是营业收入减少所致。

“受宏观经济增速减缓等因素影响,黄酒行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公司积极应对经济大环境的压力,加强内部管理,优化业务结构,拓宽营销渠道,主要经营指标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但总体上仍继续保持了平稳发展趋势。”会稽山方面称。

公开资料显示,会稽山主要从事绍兴黄酒、黄酒的生产、销售和研发等业务,自设立以来至今,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目前,会稽山及下属子公司生产的主要产品有会稽山、水香国色、帝聚堂、西塘、乌毡帽、唐宋等品牌系列黄酒。

数据显示,会稽山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业务收入的98.74%,其他业务收入主要是公司销售黄酒生产的少量的白酒等副产品。

黄酒不好卖?会稽山2018年收入下滑7%,现金流连续三个季度为负!

据悉,黄酒为大众快速消费品,主要用于饮用,消费群体为消费者个人。

以会稽山为例,其销售区域主要集中在浙江地区、江苏地区和上海市等黄酒的传统消费区域,并开始建立起了全国性的销售渠道,还远销日本、新加坡、港澳及欧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会稽山在绍兴市场占据优势地位,成为“黄酒之都”绍兴人的首选品牌之一。

植根于绍兴的会稽山,凭借悠久的历史、优质的产品,由绍兴辐射全国,成为黄酒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位列于黄酒行业前三位。

但作为黄酒行业龙头,会稽山2018年业绩并不理想,反观其主要竞争品牌,同为黄酒龙头的古越龙山(600059.SH),2018年营收约为17.17亿元,同比增长4.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为1.72亿元,同比增长4.69%,虽净利略低于会稽山,但在整体营收以及业绩增速上更胜一筹,也给会稽山带来不小的竞争压力。

从分产品看,2018年,会稽山中高档酒实现营收7.98亿元,同比增幅在6%以上,毛利率为51.29%,较上年减少1.41个百分点。;

普通酒营收约为3.81亿元,同比下滑28%左右,毛利率仅为30.25%,较上年减少0.03个百分点。

黄酒不好卖?会稽山2018年收入下滑7%,现金流连续三个季度为负!

对此,业内人士向《五谷财经》表示,会稽山旗下品牌仍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域局限性,品牌知名度和市场覆盖率还需进一步提高;不仅会稽山如此,目前我国黄酒消费仍集中在江浙沪等传统区域,品牌之间的同质化竞争激烈。

在当前消费升级、市场逐渐向主流品牌的中高端产品集中的背景下,会稽山并未良好应对行业发展中所带来的行业冲击,也并未把握住消费升级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其中高端品牌未能进一步打开市场,营收增幅不大,库存进一步提高。且受普通酒营收下滑影响,导致其2018年营收整体下滑。

同时,会稽山酒类产品毛利率的普降也反应出其生产加工成本以及销售细分、价格定位方面的问题,最终导致其净利润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会稽山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继续下滑,跌幅在13%左右;而且,2018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会稽山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都为负数,即连续三个季度都为负数。

黄酒不好卖?会稽山2018年收入下滑7%,现金流连续三个季度为负!

对此,会稽山方面指出,主要系公司2018年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现金减少及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增加所致!

同时,截止2018年期末,会稽山预收款项约为0.78亿元,较上期末同比减少1.80%,下游需求也略显疲软。

纵观我国黄酒行业,由于受历史、文化和地理等诸多因素影响,行业区域经济的特征显著,其生产、消费仍主要集中在江浙沪等传统黄酒消费区域。

据中国酒业协会提供的数据,2018年1—12月,纳入到国家统计局范畴的规模以上黄酒生产企业115家;规模以上黄酒企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167.45亿元,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7.24亿元。

与其他酒类相比,近几年黄酒行业发展较为稳定,但面临激烈的酒类市场竞争,其产销仍与白酒、啤酒和葡萄酒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整体产业规模偏小。

黄酒消费一直努力走出传统区域,主要黄酒企业不断加强黄酒文化的传播和推广, 消费区域已从江浙沪等传统区域向皖赣闽等周边地区及北方有黄酒消费基础的部分地区扩大,但进程较为缓慢,黄酒在全国的消费有待进一步普及。

随着消费者观念的改变以及对黄酒营养功能的进一步认识,与其他行业相比,黄酒行业周期性特征不突出,随着消费升级及全民健康意识的提升,黄酒行业未来仍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同时,黄酒消费的产品多集中于中端和普通黄酒产品,主流产品价格相比较其他酒类产品价格偏低,低价同质化竞争明显,产品结构和价格有待提升,以进一步开拓市场并提升黄酒整体价格。

并且,黄酒行业的升级趋势也将更加明显,通过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黄酒行业已逐渐摆脱单纯依靠“以量取胜”的低毛利发展模式,逐渐拓展为追求高品质、高价格细分市场的高毛利发展模式。

而会稽山也生产经营上积极探索,寻求新的发展模式,比如与天猫联合首创“会稽山1743”黄酒新零售未来店在绍兴银泰城开业,将消费化身为体验,主打“私人定制”模式,线上线下互通,引导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一代消费人群,从不同的角度去体验黄酒。

同时,统筹线上线下渠道,利用天猫、酒仙、京东商城的会稽山旗舰店、“品香阁”微店,积极探索“互联网+”模式的融合发展。

数据显示,2018年会稽山线上销售平台销售收入约为1485万元,同比增长16%左右。

另外,为了扎实推进区域市场深度营销,会稽山与酒类经销商合作,收购了上海景从酒业1%的股权和上海会星星在酒类51%的股权,利用厂商资源互补,合作构建黄酒商贸利益共同体,共同推进区域性市场深度营销。

在产能方面,会稽山“年产10万千升黄酒后熟包装物流自动化生产线”于2018年11月底投入正式生产。

据了解,该项目自动化灌装年产能达到10万千升,其中一条灌装生产线每小时能灌装2.5万瓶;自动化立体仓库有4.3万多个货位,能够确保每天10万箱成品酒及原辅料的自动入库、出库。

对此,会稽山方面表示,该项目的成功投产,使公司从智能酿酒到智能灌装实现了一体化、全过程、数字化的智能控制和集成管理,有效实现了三方面的突破。

一是突破了传统酿酒生产季节的束缚,改变了绍兴黄酒立冬开酿、立春榨酒的传统做法;

二是突破了传统酿酒劳动密集型的束缚,实现了两化融合机器换人的有效途径;

三是突破了传统生产单一操作的束缚,实现了从黄酒酿造到后熟、包装、仓储、物流的一整套智能化的标准运行体系,不仅生产更稳定,工艺更保证,品质更安全,环境更整洁,而且也得到了酒业协会和行业企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