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酒不好賣?會稽山2018年收入下滑7%,現金流連續三個季度為負!

4月16日晚間,會稽山(601579.SH)公開了2018年年度報告,實現營業收入約為11.94億元,同比減少7.3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約為1.78億元,同比下降2.26%,營收與淨利均有所下滑,呈現出萎靡態勢。

黃酒不好賣?會稽山2018年收入下滑7%,現金流連續三個季度為負!

對此,會稽山方面指出,2018年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比減少,主要是公司主營業務受大環境整體消費影響所致,而淨利潤下滑主要是營業收入減少所致。

“受宏觀經濟增速減緩等因素影響,黃酒行業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公司積極應對經濟大環境的壓力,加強內部管理,優化業務結構,拓寬營銷渠道,主要經營指標與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但總體上仍繼續保持了平穩發展趨勢。”會稽山方面稱。

公開資料顯示,會稽山主要從事紹興黃酒、黃酒的生產、銷售和研發等業務,自設立以來至今,主營業務未發生重大變化。目前,會稽山及下屬子公司生產的主要產品有會稽山、水香國色、帝聚堂、西塘、烏氈帽、唐宋等品牌系列黃酒。

數據顯示,會稽山主營業務收入佔全部業務收入的98.74%,其他業務收入主要是公司銷售黃酒生產的少量的白酒等副產品。

黃酒不好賣?會稽山2018年收入下滑7%,現金流連續三個季度為負!

據悉,黃酒為大眾快速消費品,主要用於飲用,消費群體為消費者個人。

以會稽山為例,其銷售區域主要集中在浙江地區、江蘇地區和上海市等黃酒的傳統消費區域,並開始建立起了全國性的銷售渠道,還遠銷日本、新加坡、港澳及歐美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會稽山在紹興市場佔據優勢地位,成為“黃酒之都”紹興人的首選品牌之一。

植根於紹興的會稽山,憑藉悠久的歷史、優質的產品,由紹興輻射全國,成為黃酒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位列於黃酒行業前三位。

但作為黃酒行業龍頭,會稽山2018年業績並不理想,反觀其主要競爭品牌,同為黃酒龍頭的古越龍山(600059.SH),2018年營收約為17.17億元,同比增長4.8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約為1.72億元,同比增長4.69%,雖淨利略低於會稽山,但在整體營收以及業績增速上更勝一籌,也給會稽山帶來不小的競爭壓力。

從分產品看,2018年,會稽山中高檔酒實現營收7.98億元,同比增幅在6%以上,毛利率為51.29%,較上年減少1.41個百分點。;

普通酒營收約為3.81億元,同比下滑28%左右,毛利率僅為30.25%,較上年減少0.03個百分點。

黃酒不好賣?會稽山2018年收入下滑7%,現金流連續三個季度為負!

對此,業內人士向《五穀財經》表示,會稽山旗下品牌仍具有較為明顯的區域侷限性,品牌知名度和市場覆蓋率還需進一步提高;不僅會稽山如此,目前我國黃酒消費仍集中在江浙滬等傳統區域,品牌之間的同質化競爭激烈。

在當前消費升級、市場逐漸向主流品牌的中高端產品集中的背景下,會稽山並未良好應對行業發展中所帶來的行業衝擊,也並未把握住消費升級所帶來的發展機遇,其中高端品牌未能進一步打開市場,營收增幅不大,庫存進一步提高。且受普通酒營收下滑影響,導致其2018年營收整體下滑。

同時,會稽山酒類產品毛利率的普降也反應出其生產加工成本以及銷售細分、價格定位方面的問題,最終導致其淨利潤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會稽山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繼續下滑,跌幅在13%左右;而且,2018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會稽山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都為負數,即連續三個季度都為負數。

黃酒不好賣?會稽山2018年收入下滑7%,現金流連續三個季度為負!

對此,會稽山方面指出,主要系公司2018年度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現金減少及支付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增加所致!

同時,截止2018年期末,會稽山預收款項約為0.78億元,較上期末同比減少1.80%,下游需求也略顯疲軟。

縱觀我國黃酒行業,由於受歷史、文化和地理等諸多因素影響,行業區域經濟的特徵顯著,其生產、消費仍主要集中在江浙滬等傳統黃酒消費區域。

據中國酒業協會提供的數據,2018年1—12月,納入到國家統計局範疇的規模以上黃酒生產企業115家;規模以上黃酒企業累計完成銷售收入167.45億元,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7.24億元。

與其他酒類相比,近幾年黃酒行業發展較為穩定,但面臨激烈的酒類市場競爭,其產銷仍與白酒、啤酒和葡萄酒之間存在較大差距,整體產業規模偏小。

黃酒消費一直努力走出傳統區域,主要黃酒企業不斷加強黃酒文化的傳播和推廣, 消費區域已從江浙滬等傳統區域向皖贛閩等周邊地區及北方有黃酒消費基礎的部分地區擴大,但進程較為緩慢,黃酒在全國的消費有待進一步普及。

隨著消費者觀念的改變以及對黃酒營養功能的進一步認識,與其他行業相比,黃酒行業週期性特徵不突出,隨著消費升級及全民健康意識的提升,黃酒行業未來仍具有較大發展空間。

同時,黃酒消費的產品多集中於中端和普通黃酒產品,主流產品價格相比較其他酒類產品價格偏低,低價同質化競爭明顯,產品結構和價格有待提升,以進一步開拓市場並提升黃酒整體價格。

並且,黃酒行業的升級趨勢也將更加明顯,通過企業技術改造和產品升級,黃酒行業已逐漸擺脫單純依靠“以量取勝”的低毛利發展模式,逐漸拓展為追求高品質、高價格細分市場的高毛利發展模式。

而會稽山也生產經營上積極探索,尋求新的發展模式,比如與天貓聯合首創“會稽山1743”黃酒新零售未來店在紹興銀泰城開業,將消費化身為體驗,主打“私人定製”模式,線上線下互通,引導消費者特別是年輕一代消費人群,從不同的角度去體驗黃酒。

同時,統籌線上線下渠道,利用天貓、酒仙、京東商城的會稽山旗艦店、“品香閣”微店,積極探索“互聯網+”模式的融合發展。

數據顯示,2018年會稽山線上銷售平臺銷售收入約為1485萬元,同比增長16%左右。

另外,為了紮實推進區域市場深度營銷,會稽山與酒類經銷商合作,收購了上海景從酒業1%的股權和上海會星星在酒類51%的股權,利用廠商資源互補,合作構建黃酒商貿利益共同體,共同推進區域性市場深度營銷。

在產能方面,會稽山“年產10萬千升黃酒後熟包裝物流自動化生產線”於2018年11月底投入正式生產。

據瞭解,該項目自動化灌裝年產能達到10萬千升,其中一條灌裝生產線每小時能灌裝2.5萬瓶;自動化立體倉庫有4.3萬多個貨位,能夠確保每天10萬箱成品酒及原輔料的自動入庫、出庫。

對此,會稽山方面表示,該項目的成功投產,使公司從智能釀酒到智能灌裝實現了一體化、全過程、數字化的智能控制和集成管理,有效實現了三方面的突破。

一是突破了傳統釀酒生產季節的束縛,改變了紹興黃酒立冬開釀、立春榨酒的傳統做法;

二是突破了傳統釀酒勞動密集型的束縛,實現了兩化融合機器換人的有效途徑;

三是突破了傳統生產單一操作的束縛,實現了從黃酒釀造到後熟、包裝、倉儲、物流的一整套智能化的標準運行體系,不僅生產更穩定,工藝更保證,品質更安全,環境更整潔,而且也得到了酒業協會和行業企業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