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康縣木許村鄧巴:“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是我一生的信念”

芒康縣木許村鄧巴:“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是我一生的信念”

芒康縣木許村鄧巴:“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是我一生的信念”

鄧巴,男,現年79歲,昌都市芒康縣木許鄉木許村帕拉組村民。

民主改革前,鄧巴和母親在木許鄉的莊園主和貴族家裡幹活。16歲,鄧巴成為布多叢家族的奴隸;19歲時,民主改革的春風吹遍木許大地,木許鄉的農奴翻身得到解放,鄧巴和母親分到了土地、房子和牲畜。如今,鄧巴一家四世同堂,生活幸福。

走進佔地400平米的藏家小院,院內栽種著各種花卉,房間裡整潔明亮,這是芒康縣木許鄉木許村帕拉組鄧巴老人的家。

記者一行到來時,鄧巴老人正在給院內的花草澆水,海拔2000多米的木許村,充滿春天的氣息,花朵爭相開放,十分豔麗。

“阿聶(藏語意為爺爺),現在生活得幸福嗎?”

“我現在住在屬於自己的房子裡,做自己想做的事,吃自己愛吃的食物,這樣的我能不幸福嗎?”

鄧巴老人放下手裡的活,帶記者一行走進客廳,在精美的藏式茶碗裡倒上醇香的酥油茶,開始講述起民主改革前的往事。

芒康縣木許村鄧巴:“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是我一生的信念”

“我一出生便是農奴,母親剛生下我,就被莊園主們逼著幹活,如果被發現偷懶,他們就會用牛皮鞭狠狠地抽打,母親根本不敢休息。”

“莊園主很殘忍,乾的都是沒有人性的事,我聽母親說,我們家本來是有房子的,但是被莊園主硬生生搶走了,之後我們就一直過著沒房沒地沒牲畜的苦日子。”

“那時為了填飽肚子,我們經常要到各大莊園主和貴族家裡幹活,他們給我們的飯,是玉米餅和野菜粥(一種餵養小鳥的食物,現在這種食物已經不存在了),糌粑和酥油茶只有莊園主能吃,住的就更不用說了,幾十個農奴在一間小屋裡打地鋪睡,人挨著人,動都動不了。”

回憶起過往,鄧巴搖了搖頭,幾度哽咽。

芒康縣木許村鄧巴:“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是我一生的信念”

“現在的生活很幸福,這都多虧了共產黨和解放軍。”望著家中擺放的領袖像,鄧巴說起木許村的民主改革。

1959年,民主改革的號角在芒康吹響,所有莊園主被解放軍趕出了村子,房契、地契都被燒的一乾二淨,所有的房屋、牲畜等都被分配給群眾。看到這一幕,鄧巴才確信,他們獲得了新生。

芒康縣木許村鄧巴:“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是我一生的信念”

“當時我和母親分到了之前莊園主住的部分房子,1.2畝土地,1頭騾子、1頭豬、2只雞、1只奶牛、2棵核桃樹、2棵梨樹。”

說起民主改革,鄧巴笑開了眼:“解放軍把莊園主趕出村子的那天夜裡,我睡得特別香,想起再也不用當奴隸了,睡夢中都能笑出來。”

兩年後,鄧巴和同村的卓瑪結婚,因為曾經都是農奴,相同的經歷讓兩人惺惺相惜,也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新生活。

芒康縣木許村鄧巴:“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是我一生的信念”

現在的鄧巴一家,四世同堂,有5個子女,10個孫子孫女,還有5個曾孫。“兒孫滿堂已經很幸福了,但最讓我感到欣慰的,是現在的美好生活我母親都享受過,她是前年去世的,多虧共產黨解放了我們,我的母親才有機會成為長壽且有福氣的人,是共產黨給了我們新生活。”

“你看,現在孩子上學有‘三包’,這對困難家庭來說是多麼好的政策啊,再看交通,村村通上了公路,有政府的各項優惠政策支持,大家的幹勁都很足,都想依靠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鄧巴激動地說。

芒康縣木許村鄧巴:“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是我一生的信念”

今天,鄧巴的後代在木許、芒康、昌都、拉薩等地追尋著自己的夢想,而鄧巴,依然守著這片生活了79年的土地,見證著她的變遷。“沒有解放軍就沒有現在的我,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現在的美好生活,擁護黨的領導,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是我一生的信念。”

芒康縣木許村鄧巴:“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是我一生的信念”

鄧巴一家在吃晚飯。記者 桑鄧旺姆 攝

芒康縣木許村鄧巴:“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是我一生的信念”

鄧巴一家在吃晚飯。記者 桑鄧旺姆 攝

芒康縣木許村鄧巴:“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是我一生的信念”

鄧巴在澆花。記者 桑鄧旺姆 攝

芒康縣木許村鄧巴:“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是我一生的信念”

圖為鄧巴老人(右一)和曾孫達瓦次仁。 記者 桑鄧旺姆 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