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秋名山之戰,日本賭上國運的一場“飆車”,最後成功翻了

“那天看過了你的車,我發現一樣東西,你每次過彎都很不自然。雖然你這輛GTR的馬力很大,不過車頭很重,秋名山上那麼多急彎,你每次入彎,就一定會推頭,尤其是最後那五連發夾彎,你每次都拿不準最好路線。除非你能克服這個問題,否則你是鬥不過我的FC的。”

上面這句話是《頭文字D》中的經典臺詞,車手中裡毅對過彎技巧把握不足,最終敗給了拓海。

在二戰中和二戰前的日本就像秋名山中的飆車黨一樣--甚至比那更加恐怖:

如果要形容20世紀20年代一直到1945年戰敗的日本,那就是一位車手,不僅喝多了酒,還磕多了藥,然後把剎車踏板拆了,還在秋名山上飆車。

歷史上的秋名山之戰,日本賭上國運的一場“飆車”,最後成功翻了

明治和大正時期的日本,通過大刀闊斧的改革,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兩次賭國運,以及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和一戰撿了便宜之後,日本國力便蒸蒸日上,但這也造成了日本國家狀態的極度畸形:

頻繁的戰爭和軍事行動讓日本幾乎時刻處於備戰和戰爭狀態,教育上將天皇神化以及武士道精神的洗腦讓民眾過於狂熱,戰爭和準備戰爭成了日本人當時的主業,這就相當於酒後駕車,在征服世界的幻想裡掛擋離合。

在這種國家氛圍下,每個日本人都變得有侵略性,而且小國想在霸權明確的帝國主義時代成為大國就必須賭國運。甲午和日俄兩次戰爭,一旦輸了那麼日本便會萬劫不復,但是贏了的話,日本的實力和地位就會上一大個臺階。賭徒心理讓日本人已經忘了什麼是基礎建設,徐徐圖之,沒有的東西搶就好了。隨之日本的侵略步伐逐漸加快,車的儀表盤不停旋轉。

歷史上的秋名山之戰,日本賭上國運的一場“飆車”,最後成功翻了

而且只要有了戰爭,軍隊就能有更大權力,下層士官們就有更大的晉升空間。這在等級制度森嚴的日本足夠點燃一把火:1928年的皇姑屯事件和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實際上都是軍隊的半自主行為,內閣的政客們還是存在有識之士,一直在阻止軍隊的瘋狂行為,可惜結果不是很好:

從1929年到1936年,田中義一、犬養毅、齋藤實三位日本首相被青年或者軍方刺殺,濱口幸雄、岡田啟介、鈴木貫太郎三位首相遭刺殺但是僥倖活了下來——但是基本都是重傷:其中這個鈴木被子彈打穿脊椎,還在1945年的時候被拖出來收拾爛攤子。

歷史上的秋名山之戰,日本賭上國運的一場“飆車”,最後成功翻了

經過一系列以下犯上的行動,政府的權威愈發減弱,軍隊開始操控國家,到達1936年矛盾終於不可調和——“二二六兵變”爆發,至此以後軍隊成為了政府本身,一個完全軍國主義國家誕生,二戰的亞洲策源地形成,日本病態般的將自己最後的政治精英除掉了,這等於拆除了自己的剎車系統。至此之後日本的法西斯戰車橫衝直撞不停擴張——直到撞得頭破血流,最後戰敗。

而日本本身資源匱乏,工業起步太晚,無力支撐長期的戰爭,從侵略東北到七七事變,日本的軍隊支出巨大,國民生活苦不堪言。就在這種時候,關東軍甚至還私自騷擾蘇聯,試探性地進行了諾門罕戰役。可見日本當時已經沒有了政治和外交的思想,而是將國家完全當成戰爭機器,戰略眼光狹隘到了極點。

歷史上的秋名山之戰,日本賭上國運的一場“飆車”,最後成功翻了

在英美決定對日本在東亞的大動作進行制裁後,日本資源匱乏的缺點暴露無遺,但是日本已經是一輛沒有剎車的跑車了,只能選擇撞上去——“珍珠港事件”爆發,為了取得東南亞的戰略資源以便繼續發動戰爭,日本向國力強於日本十倍的美國悍然開戰,將太平洋當成賭場,把整個日本放上賭桌,已經屬於喪心病狂的戰略計劃。

最終,日本毫無疑問的失敗了——他想做一頭吞天蟒,到最後卻只是貪心不足蛇吞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