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深夜“交底”,引发的快递行业摸底

4月15日凌晨,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向全体京东配送员发内部信回应快递员薪酬改制,公司绝对不取消 配送员的五险一金,仅仅调低了一点点的公积金比例,但还是坚持在平均中位数比例左右。

这场深夜“交底”中,披露了京东物流的运营数据:连续12年亏损,2018年全年亏损超过23亿元,扣除内部结算的 亏损额超过28亿元,按照这一态势继续发展,京东物流融资所得资金仅能支撑两年运营。

众所周知,京东物流一直是京东最有价值的资产,也是京东能从阿里围攻战中突围的重要原因。它能否在接下来的 竞争中保持C位?薪资调整背后做了哪些减法与加法?快递员的薪酬福利情况到底如何?我们进行了一次摸底。

刘强东深夜“交底”,引发的快递行业摸底
刘强东深夜“交底”,引发的快递行业摸底
刘强东深夜“交底”,引发的快递行业摸底刘强东深夜“交底”,引发的快递行业摸底
刘强东深夜“交底”,引发的快递行业摸底

虽然正身处逆境,但京东物流仍处C位

因为淘汰10%高管、取消京东快递员底薪等一系列新闻,京东日前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4月15日凌晨,京东集 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向全体京东配送员发内部信,深夜“交底”,披露了京东物流的运营数据。

物流一直是京东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消费者选择在京东购物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过,刘强东“交底”的信息显示京 东物流一直深陷亏损。刘强东直言京东物流亏损主要源于外部单量太少和内部成本太高,要扭转局势,要么增加揽 收单量、增加外部收入,要么降低快递员五险一金等内部福利节省成本。公司选了前一个方案,因而取消快递员底 薪提高揽件提成,以推动公司增加外部收入。

事实上,作为京东集团旗下的核心业务板块,京东物流自2017年开始独立运营,全面对社会开放。2018年初京东物 流第一轮获得了来自红杉资本、腾讯等机构的25亿美元融资。随着向独立运营、自负盈亏的转型,京东物流正逐步 改变完全依赖京东商城订单配送需求的状况,开始承接来自外部合作伙伴的业务需求。在这个过程中,薪酬绩效的 变革自然是重要的环节。

随着物流的开放化运作,京东财报显示,2018年京东物流和其他服务收入达到123.8亿元,增长142%。在新的薪酬 机制下,有望激发一线员工的竞争活力和经营意识,“多劳多得”有望带动员工薪酬的提升,形成良性循环。

业内人士分析,通过一系列改革和投入,京东重金打造的仓储或许已到爆发前夜,所以,不能只看到京东正身处逆 境,还要看到京东物流前景。

记者了解到,京东物流前期的布局,无疑令它仍处在遥遥领先的C位。其投用了全国规模最大的机器人仓群,不同 规模的无人仓数量超过50个,无人机已在8个省实现常态化运营,配送机器人在20多个城市运营,以及在长沙和呼 和浩特陆续建成了全球首个和第二个机器人智能配送站。去年9月,京东在东南亚地区最先进、最完整的智能仓储 物流中心在泰国正式建成,曼谷实现“上午下单,下午收货”。

京东物流搭建了包括211、京瞬达、快递到家、京准达、京尊达、极速达、长约达等在内的“配送全家桶”服务体 系。就在4月16日,京东快递还面向商家和个人推出特瞬送同城服务,最快可实现30分钟送达。据悉,京东以京东 自营团队、达达骑士两种运力开展这一服务,由专人接单快速上门,预计1小时内送达,3公里内最快可实现30分钟 送达。该服务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广州、长沙4个城市推出。

京东物流薪资调整背后的减法与加法

此次京东物流的薪资调整,相当于先做了一次减法,再做一次加法。减法是取消一线配送员的底薪,小幅降低公积 金的缴存比例,这会暂时性地影响到员工的收入水平,尤其是那些主观能动性不足、缺少拼劲、工作量没有饱和的 员工。加法是大幅提高了揽件提成,以及第三方快件业务的增长,能力强、素质过硬的配送员的业务范围和薪资空 间,都将得到提升。

曾经在创业初期骑着三轮车去送货的刘强东,在内部信中言辞恳切,“每天送件的时候你只需说一句话,大哥大姐 或者大爷大妈,您最近有包裹要邮寄吗?有的时候请电话我啊,我来取。”

改革的阵痛无法避免。事实上,京东物流推出个人快递业务以来,已经有配送员从中尝到了甜头。“刚到京东的时 候,一直做配送,后来公司推出个人快递有了揽收业务,我们也跟着面临转型。”一名生于89年的快递小哥,到京 东工作才两年就成为“揽收大户”,每个月仅揽收提成就达上万元。

“我经常给一家企业送货,见他们门口每天都放很多零食,自己不可能吃这么多,一问才知道是要发快递,就加了 微信向他们自我推荐,人家觉得我们服务比较好,而且性价比很高,所以就开始用京东快递了。”一名快递小哥说 。

记者了解到,今年3月,京东物流在长沙开通个人快递业务。以一名普通配送员为例,京东物流长沙金盆岭营业部 的快递员张雨,月工资提升了5000多元。

张雨过去每月工资大概是7000多元,除了618、双11期间工资会高一些。而最近一个月,他的月工资有12000多元。 增收部分全部来自揽件。张雨介绍,在他的片区里,揽件大户来自汇金国际写字楼里的一家企业。

张雨为这家企业送货近两年,这家企业从前台到采购、财务人员都和张雨很熟悉,也很满意他的服务,因此也成为 他的客户。

谈到此次薪酬改革对他的影响,张雨表示,其实配送是揽收的基础,下一步,他将继续做好配送这个基 础工作,进一步开发揽收的客户。在服务揽收客户的同时,他还学会了工单的异常处理、对客户的服务等等。

由刘强东内部信引发的快递行业摸底

多年来,快递行业存在一个“公开的秘密”。快递从业者无底薪、五险一金不全其实是个普遍现象。实际上,取消 底薪,大幅提高揽件提成,让收入更多地体现在绩效上,是行业内的普遍做法。

以北京地区为例,申通、韵达、顺丰、京东物流的薪酬模式分别如下:申通为前三个月底薪+提成,之后无底薪, 无五险一金。韵达为第一个月底薪+提成,之后无底薪,无五险一金。顺丰为提成+补贴,前100天有薪酬保护,有 五险无一金。京东物流调整前为底薪+提成+补贴,调整后为提成+补贴,新员工前三个月有薪酬保护,有五险一金 。

众所周知,国内的快递行业仍处于高度竞争的阶段,无底薪、以提成和计件方式计算工资的薪酬模式,早已在通达 系、顺丰等物流公司中普遍实施,已被验证为是在保障员工薪酬与提升行业竞争力之间能够保持平衡的模式。尽管 公众对于配送员“取消底薪”的薪酬变化颇为敏感,但在快递行业内,作为率先为全员缴纳五险一金的物流公司, 京东物流的薪酬制度仍是具备竞争力的。

刘强东的内部信里也可以看到京东很有底气:“2018年,京东为配送员缴纳的五险一金+商业保险的总额比市面上 主流的四五家民营快递公司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多,平均为每一个配送员的缴纳额是其他民营物流公司配送员的3-6 倍。”

目前,中国的互联网人口达到10亿上限,互联网行业的人口红利已经基本耗尽。在此背景下,京东物流的增长逻辑 已经发生改变,企业正逐步从“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的战略转型。一旦滋生“大企业病”,企业自身也会失 去创新的动力,效率低下。

业内人士指出,企业为了应对市场需求的转变,就必须随时调整策略。只有积极求变,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

正如刘强东所说,只有配送员工资大涨,公司才能赢。

潇湘晨报记者 丁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