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大火損失慘重,各位有什麼感受,會和法國人一樣嗎?

蘇鎮兔子


巴黎聖母院,八百多年的歷史,被火燒燬,損失慘重,值得惋惜。

一:

我只能表示惋惜,雖說巴黎聖母院是法國的著名建築,可我沒去過法國,這坐廟宇座落在法國的哪個角落,我也不想知道。

二:

一座古老的廟宇損壞了,可馬克龍為什麼說要國際眾籌的方式來修繕,這樣的話,修復好了的巴黎聖母院,就不是你法國一家的了。馬克龍怎麼沒有一點主人的骨氣。

三:

燒燬了一座廟,你知道痛惜,可你知道嗎?當年你夥同英國等號稱八國聯軍,在中國燒殺搶掠的時候,你懂別人的痛苦嗎。

四:

出兵伊拉克,飛機大炮隨便轟炸,當母親抱著自己弱小的、被你炸死的孩兒痛不欲生的時候,你又有何感想呢?

五:

一個古老的建築,一個新的建築,一條垂老的生命,一個襁褓中的嬰兒,都是有代價的。今天你遭報應了,希望你反思。



平安行者3


請明星大咖,裝傻的給我解釋一下,什麼是人類的文化,給我解釋一下!為啥只有自媒體跟明星心痛,而且還帶上全人類?他們只是為了裝B吧!這個破寺廟跟盧浮宮大英博物館之類的,只能代表這帝國主義的產物!是帝國主義的象徵!見證了幾個世紀的侵略史,見證了大清亡國史,見證了滿船黃金文物進去法國的歷史!如果從建築或者藝術角度理性的討論這個事件情有可原,可是你們這群沙雕還沒有說幾句話就是心痛,滴血,全人類的災難,灑筆找罵!談什麼文化沒國界,全人類!換句不中聽的話,日本靖國狗社,是日本的文化,難道也是你的?也是人類的?忘了歷史了嗎?法國的古建築在特定時期維修的費用是不是用大清的黃金白銀?西方列強他們搜刮世界的錢財咋不說了?痛你梅啊!圓明園法國道過謙嗎?法國聲援美國進南海,聲援菲律賓越南的時候你在幹什麼?利比亞古建築千瘡百孔的時候你在做什麼?利比亞伊拉克敘利亞的文物不是文物了?文化不是文化了?屌絲一個



逍遙遊夢


很不好意思,我不是一個偉大的人物,沒有偉大的靈魂,沒有因為所謂的“全人類的損失”而痛哭流涕。

說實話,我對巴黎聖母院的瞭解只有兩種,一是文學上的《巴黎聖母院》,二是歷史書上的圖片。我不像有些國人去過巴黎,實地參觀過巴黎聖母院。

也許因為這些,我對巴黎聖母院失火,雖覺得遺憾,但是也並非像某些人說道那樣為人類的文明的巨大損失而落淚,更沒有一些在場的華人那樣一路哭著回家的。

很多國人在提到聖母院大火時,會提到圓明園。一些國內媒體已經開始斥責這樣的人,“教訓”我們說這是兩碼事。

的確是兩碼事,但是我們不需要你的教訓。

在巴黎聖母院發生火災的同時,巴勒斯坦的一個古老的清真寺也發生火災,我卻沒有見到有人為此感到難過。

難道人的良心也厚此薄彼嗎?

還是說你沒有去過巴勒斯坦,你的照片中沒有那個清真寺?

抑或說,巴勒斯坦這是一個弱小國度,存在感很低?

對於強國來說,你的東西就是全人類的。

對於弱者來說,你的東西只是你的,甚至你都不配擁有。

不好意思,我還想提提圓明園。

2010年,中國啟動圓明園罹劫150週年紀念活動時,西方媒體少有關注,即便關注了也是對英法罪行輕描淡寫。

法國的一家媒體發文的紀念是150年前帶領英法聯軍擊敗清軍的法國將軍,還推卸責任,將圓明園被毀說成是“英國人的惡行”。

法國一家電視臺只是在報道中簡單提及北京的紀念活動,但是卻播放將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歸咎於清政府不肯在換約上讓步的短片,對圓明園被毀只是說了一句“在英法聯軍攻打北京的過程中被焚燬”。

法國的《回聲報》則將中國的紀念活動定性為“中國民族主義情緒的宣洩”。

法國的《十字架報》則憂心忡忡地表示“北京會不會再次要求歸還屬於她的文物”。

而現在,中國媒體鋪天蓋地地關注巴黎聖母院失火,甚至對在此時提及圓明園的國人大加斥責。

我只想說,文明人也能有野蠻行為,就像曾經的英法一樣。

即便都是中國人,你我各有權利。

你流你你的眼淚,我提我們的圓明園。


微史春秋


我儘可以坦然地承認:看到巴黎聖母院頂部燒得剔透的畫面,本人帶幾分齷齪的小心思還是有幸災樂禍成分的。那一瞬間我聯想到了159年前北京那一場更大的火——圓明園。


(圖:巴黎聖母院失火場面)

第一,巴黎聖母院是法國人的驕傲,它承載了太多動人故事

去過法國的朋友都知道,巴黎聖母院就坐落在塞納河畔的市中心,是一個著名的旅遊文化景點。巴黎聖母院是公元1163年由巴黎大主教莫里斯發起興建的天主教教堂,經過180年時間才完工。它是整個巴黎古建築群中最閃亮的一顆明星,典型的哥特式建築風格讓人歎為觀止。


(圖:巴黎聖母院遊人如織)


巴黎聖母院大教堂其建築、宗教、歷史價值無與倫比,但它被全世界人民所熟知與熱愛,卻是緣於法蘭西著名浪漫主義作家維克多-雨果。雨果在1831年出版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使得這座同名建築蜚聲全球。小說裡善良、美麗而狂野的吉普賽女郎愛斯美拉達,人醜心美的敲鐘人卡西莫多,道貌岸然的教堂神甫,100多年後仍使人回味無窮。

(圖:《巴黎聖母院》劇照)

第二,當年圓明園被燒,有一位法國人比中國人還痛徹心扉

乍一聽說巴黎聖母院失火,跟我一樣懷有樸素愛國情結的中國人,立刻會聯想到北京圓明園。159年前,英法侵略者洗劫並縱火焚燒了這座人文價值不亞於世界任何建築的皇家園林。相信不少熱愛文化、抱有民族自豪感的朋友會不由自主地想——這回你們法國的巴黎聖母院也一把大火燒了,是不是報應來了?


(圖:北京圓明園遺址)

然而轉念一想我又感到很慚愧!因為圓明園被搶劫燒燬時,有位法國人比咱中國人更加痛徹心扉。不多說直接上他當時寫下的激憤文字:

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心馳神往的、如同月宮的城堡一樣的建築,夏宮(指圓明園)就是這樣的一座建築。 人們常常這樣說:希臘有帕特農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羅馬有鬥獸場,東方有夏宮(圓明園)。這是一個令人歎為觀止的無與倫比的傑作。

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夏宮(圓明園),一個進行搶劫,另一個放火焚燒。他們高高興興地回到了歐洲,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一個叫英吉利。 他們共同“分享”了圓明園這座東方寶庫,還認為自己取得了一場偉大的勝利。

——譴責英法侵略者暴行的人,恰恰是寫下《巴黎聖母院》不朽名著的法國大作家維克多雨果!跟雨果博大的精神境界相比,我個人的民族主義情緒是不是太狹隘、太偏激了呢?


(圖:法國大作家雨果畫像)

第三,不管是巴黎聖母院還是圓明園,都屬於全人類的瑰寶

這次大火,巴黎聖母院損失慘重,估計重新修繕需要花天價資金以及幾十年時間。法國總統馬克龍呼籲全世界喜歡巴黎聖母院、熱愛法蘭西文化的人眾籌修復教堂。但是已經歷800多年風吹雨打的經典建築,再怎麼修復重建,也不可能是失火前那種原汁原味的感覺。

不管是巴黎聖母院還是圓明園,都屬於全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無論出於什麼原因,焚燬的損失都難以補救。作為一箇中國人,在替巴黎聖母院和圓明園深深惋惜的同時,我會為世界上所有璀璨的文化和文明而祈禱!

最後,巴黎聖母院修復眾籌,我決定代表全體越南人民,捐款88.88越南盾,摺合人民幣兩分錢左右……


回馬一腔


對於巴黎聖母院,僅僅是通過文學作品《巴黎聖母院》才對這個建築有些印象而已。對於巴黎聖母院建築具體是怎麼樣,沒有去過也不想了解,畢竟精神境界沒有上升到那麼樣的高度,以至於去關心一個外國的建築怎麼樣了。

印象裡的法國是曾侵略過我國,並參與了火燒圓明園的強盜之一。

圓明園作為中國園林藝術的瑰寶,其價值遠遠高於巴黎聖母院,園內珍寶無數,皆是中國藝術文化的結晶。但是在像法國這些強盜面前,認為我國當時國力虛弱,不配擁有這些瑰寶,除了掠奪這些珍寶,帶不走的直接縱火燒燬。當年他們的人民有關注過這是一個世界級的瑰寶正在被毀壞嗎?沒有,更多的是在關注與其他強盜之間分贓的問題。所以,作為此次巴黎聖母院著火事件,不可能與法國人有一樣的感受,自己的事情都還關注不過來呢,哪有功夫關注國際大事。

對於丁俊暉發文表示關注此次事件的一些看法。



首先我想說的是對於我國近期才發生不久的涼山火災,31為英雄為次犧牲,我們的“高素質”明星沒有聲音,沒有發文悼念,更沒有表示關心,而是我們這樣的平頭百姓,自發的進行轉發和關注。而那些所謂的明星或者網紅,除了蹭熱點增加自己曝光度的,有幾個真心為這些英雄表示惋惜的。

真的只想吐槽一句,這些明星真的是高技能的土鱉。專業領域的技能確實厲害,但是文化素養真的低。

涼山火災集體失聲,視覺中國事件集體失聲,996事件集體失聲,奔馳漏油集體失聲,這些關乎民生的事情,沒有一點聲援。反而在國外,還是一個曾經侵略過我們的國家的一次火災表現的如此關心。這樣只會帶著那些腦殘粉跟著去無病呻吟。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部分可能對於腦殘粉來說偏激。


迪博愛學習


惋惜,嘆惜,憐惜。這是全世界有文化認知者共同的感受——位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畔的聖母院是屬於全人類的藝術瑰寶。眼淚在法國總統馬克龍眼裡打轉轉,禱告聲從善良人們的心底發出。是誰燒了人類瑰寶巴黎聖母院?當塔頂剛剛坍塌的時侯,馬克龍即宣佈用國際眾籌辦法重修聖姆院。只是新的聖母院還是那個聖母院嗎?

巴黎聖母院始建於1163年,於1345年完工,有著850多年的光榮與風雨歷史。巴黎聖母院因為法國作家雨果的同名小說而聞名,每年吸引了全世界的1300多萬遊客——觀光者通往塔樓的387級臺階可以將遊客帶到教堂頂部,欣賞各種神秘生物形狀的浮雕。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奇美拉怪獸石像,彷彿在俯瞰巴黎風光。



巴黎聖母院因小說而揚名,小說裡的巴黎聖母院卻是另類的。

巴黎聖母院因雨果的同名小說而揚名,小說因教堂而內斂叛逆。巴黎聖母院峻工500年之後,法國文學家雨果的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首次出版。雨果筆下的巴黎聖母院與現實中的不同,它是“石頭的交響”。他以離奇和對比手法,描寫了一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救贖故事: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蠍心腸,先愛後恨,迫害吉卜賽女郎愛斯梅拉達。面目醜陋而心地善良的敲鐘人卡西莫多,為救女郎捨身。小說揭露了宗教的虛偽,宣告禁慾主義的破產,歌頌了下層勞動人民的善良和友愛,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但是,文學作品畢竟是超現實主義的,是昇華了的思想。雨果筆下的巴黎聖母院,或許不是這個巴黎聖母院,只是同名同塔而已。如果雨果地下有知,獲知他筆下的巴黎聖母院慘遭不幸,他會是何感慨呢?



巴黎聖母院的倒掉是一種“不祥”的預兆嗎?法國真患“病”了?

巴黎聖母院慘遭火災,塔尖在人們的尖叫聲中轟然坍塌。據法國媒體報道,大火是從巴黎聖母院的樓頂開始燃燒,火勢很快蔓延到塔尖隨後倒塌,據參與救援的消防人員說,火災可能與巴黎聖母院的修繕工程有關,可能是一次偶然的意外事故。法國,老牌子的歐洲資本主義大國,從恐怖事件到黃馬甲運動,再到如今的聖母院著火,法國給人一種“不祥”的預兆和“病”了的感覺。

法國有“病”嗎?如果有,害的是什麼病呢?這一系列的悲劇,其實暴露出法國這個老牌資本主義的大國表面繁榮下存在的種種頑疾問題。至少一大治國軟肋,那就是太過疏鬆隨意的治理方式。在路易七世統治時,中世紀城市巴黎的人口和重要性日益增長,成為法蘭西王國新崛起的政治和經濟中心。為了彰顯巴黎的城市地位,路易七世於1160年命令當地主教在一座羅馬時期教堂廢墟上開始修建巴黎聖母院。如今巴黎聖母院倒掉了!馬克龍要重建聖母院,究竟是彰顯法國經濟復甦還是回落呢?


書中有毒



第一,我很惋惜。

第二,僅此而已。

第三, 對於所謂的天道好還,你也有今天之類的辛災樂禍,抱歉,沒有任何共鳴。


不但對巴黎聖母院我麼有多麼特別的感情,

便是圓明園,巴米揚大佛,我也沒有任何特別的感情。

說到底,所謂的感情因素,基於一以貫之所接受的教育,和我們對之產生的感情的事物本身,毫無關係。


圓明園有什麼值得珍惜的嗎?也許有,也許沒有。但是很顯然,以前它屬於皇家專享,今天,也並不屬於你我。他的所有的建築,都能在各地找得到模板;每一個景觀,都能在其他地方找到影子。如果不是在歷史影響下,當我們踏進圓明園的時候,我們當真能感受到何種感情嗎?北京海淀不只有一座圓明園,是三山五園,有清華園暢春園,其實哪個都不見得比圓明園差。但是今天我們踏進清華園,我們能感受到什麼歷史?我想,這個感覺肯定不同於圓明園。至於早已經成為北大住宅區的暢春園,請問,你們能感受到什麼?顯然什麼也感受不到。

我們對圓明園的所有的感情,源自於我們賦予圓明園的種種並不存在的圓明園自身的歷史情愫。剝離這種歷史情愫,圓明園的價值和任何一座普普通通的江南園林,毫無區別。


巴米揚大佛其實也是如此。到今天仍然有無數的中國人在大聲怒罵塔利班的倒行逆施,無視人類遺產悍然炸掉了巴米楊大佛。很顯然,我有另外的看法。中亞自塞爾柱突厥全體接受伊斯蘭洗禮之後,整個中亞,西亞的綠化過程就從來沒有間斷過。而阿富汗,其實是最早接受綠化的中亞地區之一。在很多人大罵塔利班炸燬巴米楊大佛之前,很少人問過一個問題:為什麼只有阿富汗,還保留著巴米楊大佛?在伊斯蘭教全面侵入中亞之前,中亞一直都是傳統的佛教盛行的國家,類似的大佛只怕很多。何以到今天,只有一個巴米楊大佛?

阿富汗保留的巴米楊大佛,不是太短,而是太久了。

阿富汗如果在幾十年前幾百年前就炸掉巴米楊大佛,根本就不會有人過問他一句。


我不禁想到了拜占庭帝國。

伊斯坦布爾,原名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基督教分支東正教的總部,其歷史長達幾近1500年,比世界上所有的其他國家的歷史都要長。可今天,他是土耳其的城市,穆斯林的城市,曾經的東正教大教堂,如今是最富盛名的伊斯蘭清真寺。


一切事物的價值,並不在事物本身,而在於其背後的被認為賦予的各種情感,責任,歷史情愫。

剝離這些,事物的本身,不過如此。


我剝離了所有的這些被人為賦予的各種因素,

所以無論是巴黎聖母院,還是圓明園,又或者巴米楊大佛,都不過是普普通通的事物。

他在,很好。

他不在,很遺憾,卻也很好。


巴黎聖母院失火了,

我很難過,也很遺憾。

正如我對世間一切事物的消失,都很難過,也很遺憾,

看到鄰居房子燒了,

看到有人被害了,

看到有物種消失了,

不會有更多的感情因素,

也不會有更少的感情因素。


至於火燒圓明園。

我已經忘了;

火燒巴黎聖母院,

過幾天,

我也會忘記;

巴米楊大佛,

我毫不關心。


張子曰


巴黎聖母院可以說是法國的象徵之一,從1163年開始修建,經歷182年,到1345年修建完畢,考慮到第一個法國人建立的王朝,曇花一現的高盧帝國開始於公元258年,可以說巴黎聖母院見證了法國曆史的一半。

巴黎聖母院也珍藏了許多對於歐洲意義重大的文物,比如耶穌受難十字架和荊棘皇冠,成列28位舊約時代君主雕像,以及最後的審判、聖母門等雕塑,是基督教非常重要的文物。至於油畫等藝術品,就數不勝數了。



在建築藝術上,巴黎聖母院是歐洲早期哥特式建築的典範,出現在很多文學作品裡。比如大文豪雨果的《巴黎聖母院》,塑造的外表醜陋但是內心美麗的敲鐘人卡西莫多,所敲的鐘正處於巴黎聖母院裡,不過此次火災,卡西莫多的工作場地被燒燬了。

故巴黎聖母院實際上超出了宗教場合的意義,成為法國的象徵,見證了法國曆史上的重大事件,譬如影響英法歷史的聖女貞德,在此平反。影響整個歐洲歷史的拿破崙,在此加冕。影響二戰進程的戴高樂將軍,在此舉行國葬。



所以,對於歐洲以及很多國家而言,巴黎聖母院是歷史的一部分,如同長城一樣,靜靜地站在那裡,所有法蘭西人乃至歐美人,一眼看去,想到的不僅僅是一個建築,而是歷史上的英法百年之戰,拿破崙戰爭以及二戰。

夕惕若不是歐美人,對歐美歷史略有了解,所以也能產生類似的感觸。巴黎聖母院畢竟是人類歷史上一個具有重大歷史、文化、宗教意義的建築,見證了歐洲許多重大事件,應該好好保護,留給子孫後代,成為人類的歷史遺產。故這一場大火,不得不令人感到遺憾。



但也僅僅是遺憾,夕惕若不是歐美人,在民族情感上,是難以帶入歐美的情緒裡的,故很難對巴黎聖母院的火災產生更悲痛的感情。所謂感同身受,需要的是特別親密的人之間才行。所謂母子連心,需要母親與子女之間,作為兩個國家之間的人,是做不到連心的。

同理,歐美人也難以對我們的文物產生類似的感覺。秦始皇兵馬俑對於我們有重大的意義,但是在2017年美國展覽時,卻被一位美國人掰斷了手指。如果他們可以瞭解這些文物的價值,會如此破壞兵馬俑嗎?



所以,對於巴黎聖母院夕惕若表示遺憾,也僅僅是遺憾罷了。對於很多可以感同身受的人們,也沒必要太悲痛,巴黎聖母院的在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期間已經遭遇過一次大面積損毀,大部分雕塑都破壞,從1844年經歷23年才修復完畢,故現在巴黎聖母院的藝術品,實際上多是100多年前的。找到火災的原因,避免再次發生,儘快推動修復工作才是當務之急。


L夕惕若




非常抱歉,在得知巴黎聖母院著火之後,我首先想到的是巴比揚大佛。那也是文化遺產,遭受的苦難遠大於烈火。

在阿富汗巴比揚大佛被極端組織炸燬後,我就已經習慣了所謂人類歷史文化遺產被毀。那是場陽謀,是有預告有準備的,並且是在眾目睽睽和億萬人的譴責聲浪裡,“坦然”毀滅的。

我雖然不信佛,但也能聽到佛的嘆息。感嘆人類的無知和無畏,感嘆人類的無助和無寄(寄託)。

我不想衝著燃燒的巴黎聖母院嚎啕,以證明我已經國際化。我不也不會忘記,炸燬巴比揚大佛的恐怖分子,其背後的支持者來自歐洲,來自美國。

以後,即使親眼看到的也不一定是真實的,口口相傳的才是真實的記憶。人類又回到傳說時代,在鋼筋水泥裡尋找原始的快樂,和生命的真諦。


我不會去責怪,把巴黎聖母院塔尖的焚燬與火燒圓明園進行類比,那是個人的權利。或許這就是真實的古老的記憶,給他帶來的條件反射而已。

而我所擔心的是,當巴黎聖母院遭受破壞後,聖潔美麗的艾斯米拉達將魂歸何處?還有那個怪人敲鐘人伽西莫多,是否還能伴著鐘聲嬉戲?

我肯定不會到現場憑弔,因為我發過誓,要與那些“黃背心”相距一萬里。


新文化街男孩


屁想法都沒有,燒就燒了唄,你還能咋滴?作為普通且不算富裕的人能保證每天上下班不遲到不被領導訓,每天都能出入平安的賺錢就行了,那些鹹吃蘿蔔淡操心的事就別去琢磨了,再說了建築這事對於普通人而言也就是去看看去拍拍,其次你還能做什麼,不手欠留下“到此一遊”的印記就很不錯了,難不成你還支帳篷去研究啊……十萬八里的事,你可惜你惋惜你嘆息有啥用?不理解那些為他國老古董被毀嘆息的國人,咱家那麼多老古董被毀,你們會悲痛的表露惋惜嗎?就因為它聞名遐邇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