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歸兮,我華夏圓明園,聞巴黎聖母院火災有感

魂歸兮,我華夏圓明園,聞巴黎聖母院火災有感

巴黎聖母院,全稱巴黎聖母院大教堂,是法國巴黎著名地標、哥特式建築,因法國著名文學家維克多·雨果創作的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而聞名於世。就在今晨(北京時間16日00:30),一場大火突襲而至,在巴黎聖母院標誌性的哥特式尖頂坍塌的那一刻,全球都在為這一世界文化遺產的損壞而感到痛惜。

這一現狀,讓許多國人在痛惜又一人類瑰寶毀壞於歷史長河中時,自然而然的想起了百多年前被英法強盜一把火燒燬的我華夏萬園之園的圓明園,感慨者有之,默然者有之,拍手稱快者有之,然此情感有歷史之起因,發乎其感,無有對錯。

尤其在當事強盜至今沒有道歉,沒有賠償,沒有歸還文物,甚至屢屢發生被盜文物被公然拍賣之醜事的情況下,如何讓國人能不存有幸災樂禍之情感。看著某些網絡文章跟國人說大義,說素質,說狹隘的民族主義,這實在讓人不能苟同。

圓明園始建於1709年,佔地面積3.5平方千米,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米,一百五十餘景,有“萬園之園”之稱。在清朝皇室150餘年的創建和經營下,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規模、傑出的營造技藝、精美的建築景群、豐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而享譽於世,被譽為“一切造園藝術的典範”,被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稱譽為“理想與藝術的典範”。

魂歸兮,我華夏圓明園,聞巴黎聖母院火災有感

就是這樣一座世之瑰寶,卻在1860年10月6日被英法聯軍洗劫,搶掠文物,焚燒建築,後又遭到八國聯軍的破壞和盜搶,現在僅留下幾處殘垣斷壁。圓明園的毀滅,讓國人為之無比痛惜。

魂歸兮,我華夏圓明園,聞巴黎聖母院火災有感

由於乾隆皇帝時宮廷畫師繪製的《圓明園四十景詠圖》已被法國入侵者盜走,致使中國人連“畫餅充飢”也成了泡影。幸得有愛國人士出巨資購回了圖版和印製權,才使我們對圓明園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

如此之歷史,怎能讓國人忘卻;如此之傷痛,怎能讓國人忘卻;如此之罪魁,怎能讓國人忘卻。

巴黎聖母院的大火,使人類又失去了一座瑰寶,我們也感到痛惜;但提到法國,國人想起那段歷史,想起那個國殤,想起那個未認罪的強盜,從而引發感慨,有些幸災樂禍,可以理解。

這說明國人還沒有忘卻那段歷史,沒有忘卻那個傷痕,沒有忘卻那些強盜,我們還可以以史為鑑,還有奮發圖強的動力。如果真的沒有人想起這些,都僅僅只是為巴黎聖母院痛惜、為馬克龍的難過而難過,那才真是國人的悲哀。

馬克龍說:“巴黎聖母院是我們的歷史,我們的文化,我們的意象。”,國人也應該知道,圓明園是我們的歷史,我們的文化,我們的意象。

魂歸兮,我華夏圓明園,望存於巴黎聖母院的我華夏文物安然無恙!

魂歸兮,我華夏圓明園,聞巴黎聖母院火災有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