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那么喜欢汉服,为什么没有大肆推广呢?

司马长史


关于汉服的来源,其“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最后定型于周朝,可以说历朝历代的帝王、大臣们及民众都要穿爱穿的服装,可是到了清朝却遭遇了“黑白转换”。

众所周知,清朝统一天下,正式立国后,清朝皇帝下了一道剃发易服令,想让所有汉族人变成满族的样子。结果受到了广大明朝遗民的抵制,硬生生制造出很多血案,但终还是被执行。面对架在脖子上的明晃晃的刀,民众只得脱去了汉服,穿上了清朝的服装。于是汉服变成了长袍马褂。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清朝竟然有一位皇帝做出“抚逆”之举,对汉服情有独钟。这位皇帝便是乾隆皇帝。

据史书记载,乾隆皇帝经常穿上汉服,然后命宫廷画师画下自己的“汉服像”。有一次,他对亲近的臣子们说:朕这样象汉人吗?众臣面面相觑,都不敢答,只有一个老臣说:皇上对汉服的欣赏,很真诚,但是对满族却不是这样。

同时,乾隆一生写过8万多首古诗,其诗中涉及“汉服”的也不少,可见乾隆皇帝对汉服的情有独钟。

乾隆皇帝之所以对汉服情有独钟?理由主要有两个。

理由一:乾隆皇帝本身就是一个汉人。有历学家指出,乾隆其实并不是雍正的亲生儿子,乾隆的母亲当年生了一个格格,她将浙江海宁的陈世倌家的男孩抱进了宫,采取狸猫换太子的方式进行了调换,而这个男孩便是乾隆。乾隆因为是汉人,他当了皇帝后仍爱穿汉朝也就不足为奇了。

理由二:乾隆皇帝是一个叛逆的人。清廷自顺治皇帝开始,严令禁止穿汉服,到了乾隆皇帝时,他是一个执行者。但他是一国之君,爱叛逆的他对汉朝也很是好奇,再加上当时天下国泰民安,安于享受的乾隆皇帝于是以身试法去穿汉服,将其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叛逆”之情展现的淋漓尽致。


飘雪楼主的历史课


乾隆是满族的皇帝。满族统治期间,对汉人是一方面重用,一方面提防。满族统治者一边说“满汉一家”,一方面觉得汉臣不如自己的奴才。和珅可以对乾隆讲奴才,汉族大臣还没有这个资格。


满洲统治者的底线是你可以学习汉人的文化,但是绝对不能汉化。乾隆皇帝第十一个儿子永瑆书法非常好,乾隆非常喜欢他这一点。但他学汉人给自己取了一个“镜泉”的字号,惹得乾隆大怒,认为他忘本,竟然学汉人附庸风雅。


汉文化的同化能力的确厉害。满洲女子长期受此影响,也学着汉人女子偷偷缠足,乾隆为此特地连下圣旨,禁止满洲女子缠足,一旦发现,严惩不贷。


你说这样一个讲究满汉之防的统治者,把汉服当做爱好私下消遣一下可以。大肆推广,他不怕引起满洲上层动荡,甚至丢掉自己的皇位吗?


而且,推广汉服这件事情,可能充满了现代人的思维。那个时候汉人的衣服,就是家常服装,还不存在推广这么一说。清朝汉族女子的服装,就是汉服。后面才慢慢演变。


熊沾沾


因为满清心胸狭隘,目光短浅。

满清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开始,便是一个家族式、部族式的军国主义政权。努尔哈赤以建州女真为主了黄、白、红、蓝四旗,旗人以战功决定地位。而不论是这最初的四旗还是后来的八旗,旗主全都是爱新觉罗家的人,其他人就算地位再高也只是奴才。

从努尔哈赤时期时起,辽东汉人就被“剃发易服”。不得不说,这是一次很好的对汉人的筛选和梳理。在剃发易服的过程中,不服从满清统治的汉人就被消灭了。

在华夏文明的认同中,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故称夏”的说法,有“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的感叹,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的原则。满清剃发易服,就是要破坏华夏认同、混淆华夷之辨。

满清统治者认为,如果汉人不愿意剃发易服,那就是认为满清是蛮夷,即使不反对满清的统治,也一定不会拥护,甚至随时都还想要推翻满清。而如果汉人剃发易服了,那就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华夷之辨的影响,即使想反对满清,但自己已经被剃发易服了,最终还是会放弃。从这一点上来说,我宁愿中国被准格尔汗国统治,也不要满清!

满清的八旗制度,不能说是一种完全的种族隔离制度,因为其中也有汉军旗,但也的的确确是一种种族隔离制度。满清从建立之初就极力排斥汉化,甚至为此不惜让汉族满化,但依然阻止不了八旗子弟的汉化。满清阻碍八旗子弟汉化,就是一种鼠目寸光的表现,最终还是没能阻碍得了,同时还破坏了华夏文明、制造了满汉之防,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落后。我在前面的问答里说过,如果满清入关后积极汉化,那么中国的近代就会是另一番模样了。


清末笔记《清稗类钞》里记载了一段乾隆“欲改衣冠”的故事:“在宫,尝屡衣汉服,欲竟易之。一日,冕旒袍服,召所亲近曰:‘朕似汉人否?’一老臣独对曰:‘皇上于汉诚似矣,而于满则非也。’乃止。”

乾隆时期,满清入关已经百年了。经过常年累月的大兴文字狱,华夏文明已经被破坏的差不多了,满人也逐渐开始汉化。此时的满清不需要再惧怕“华夷之辨”,他们想把自己当成华夏。但是,被他们自己制定的八旗制度和破坏华夏文明的政策,他们根本动不了,只能按照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他们最初制定的政策走下去。

原本满清剃发易服,是为了破坏华夏文明、消除华夷之辨的,也创立了八旗制度防止自己汉化,所提倡的“华夷一家”“满汉一家”也是自认为是“蛮夷”、自绝于华夏。在他们逐渐受到华夏文明的影响后,自己也免不了受到了“华夷之辨”的影响,因为自己出身蛮夷而自卑,又因为自己窃据中国而自大。

在对待外国的态度上,满清以“天朝上国”自居。在以前的朝代,中国一直是世界第一,所以让别的国家对我们朝贡,我们是自豪的、骄傲的,想将所有好的东西都学过来,所以即使自称天朝,但也在一直不断的学习别人,明朝对西方也不例外。可满清却因为自卑而自大,自己本身就是“蛮夷”,却在窃居中国后看不起别人、视别人为“蛮夷”,自命不凡,夜郎自大,拒绝学习先进的东西,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落后。


其实,从雍正时起,雍正就经常穿着汉服了,乾隆甚至还想要恢复汉服,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了。因为,如果汉人恢复华夏的衣冠发式,旗人改不改?如果旗人改了,就违反了他们祖先极力阻止八旗汉化的初衷,如果旗人不改,就会加大旗汉间的差异,可能重兴华夷之辨、威胁到满清的统治。所以,这是件非常矛盾的事,牵一发而动全身。

满清不能遵从华夏,从他们一开始就注定了。因为他们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只看得见中国的这一亩三分地,只知道和汉族、蒙古族争,只知道制衡、压制,不知道世界已经开始改变了,看不见西方列强的崛起,即使看到了,也没有像明成祖朱棣那样派人出去看看,而是闭关锁国、不让别人来,不知道发展、扩张。

所以,不论是乾隆多喜欢汉服,也不可能恢复汉服,不论是光绪多想维新变法,也不可能变法成功。这一切,从满清建立之初、在他们入主中原后的各种作为中,早就注定了!


愿朝阳常照我土


最真心喜欢汉服文化的,是乾隆他爹,雍正!看看故宫留存的雍正生活像,多一半都是汉服装!而乾隆,不是说那么喜欢汉服,而是性格使然,好大喜功!就是说的潮流一点,喜欢装逼!穿汉服纯属为了玩,而且也是想体验很多古画中人物的形象与情景,谈不上热爱!乾隆可是骨子里维护满族文化的皇帝,对于中华文化的破坏力也是最深的!所以,这个问题没有一点意义,满清一朝都是自卑的,就怕汉人翻身!元清,只有元是自大的,看不上汉文化,所以也不过百年!清能看上,也明白汉文化的威力,所以一直打压,阉割,谨小慎微!


仰阁文化


康熙还喜欢研究科技呢,研究火器呢,不照样禁火器,哪个研究的好更是往死里打压,人家清朝皇帝还不剃头呢,他们蒙古兄弟也不剃头,不还是逼着汉人剃头,说白了这些种种不合理的政策往满汉之别,满蒙一体一套,完美解答


七个名字真不容易


题主提的这个问题我感觉蛮幼稚的!就连小孩子都知道不是所有自己喜欢的事情都是可以做的!要先问一下爸爸妈妈是不是可以才行!特朗普还喜欢中国文化那?他可以穿汉服么?粉丝们个个都非常喜欢她们的爱豆,是不是都可以嫁给爱豆?从古至今,不是你喜欢什么就可以做什么的!连普通人都有局限,更何况一个异族统治者!


Angel芬芬


谁会真的认为乾隆?

时常称赞,是为了国家统一。

真的

我们不会称赞尊敬的钱学森,只会心底里感慨到他的辛勤与忠诚。

乾隆秀一次画一次,他会真的?

他与他的长辈能够花百年左右撰朽明史,

如此真诚的态度

也是

如今我国只有《二十四史》的源头之一


蜀之黎先生


现在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为什么还打着社会主义的牌子。


言舞97904916


最讽刺的是,满人入关后也懂得人类审美观念了,比如顺治康熙,这两个酋长头都不剃了,从画像就能看出来,至于其他满清的台吉,不敢不剃头,就弄了个破帽子整天合头上盖着


暴走的流浪剑客


第一,他是满族人;

第二,那时候没有汉服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