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南征北戰》的游擊隊長,主演《李雙雙》榮獲百花獎


張瑞芳1918年6月15日生於河北保定。其父張基曾擔任保定陸軍學校炮科科長,北伐軍中將炮兵總指揮。1928年,因徐州失守,以手槍自戕。

母親杜廉維,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到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做婦女兒童保育院工作。1944年到延安,1945年到重慶和兒女團聚。解放後回到北京,於1960年逝世。1922年全家合影,前排右一為4歲的張瑞芳。

中學時代的張瑞芳就愛好話劇,讀完高二報考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執著於演劇,好評如潮,此時的張瑞芳才18歲。

張瑞芳積極參加抗日救亡宣傳活動,走上街頭,主演的膾炙人口的抗日名劇《放下你的鞭子》大受歡迎。七七事變後,她參加了北平學生戰地劇團,告別親人,南下進行救亡演出。

1938年秋,張瑞芳來到了重慶,開始了她長達八年的大後方舞臺生涯。每一年都有作品產生,共參演二十餘部話劇。1942年,她在話劇《屈原》中扮演嬋娟,公演之後轟動山城,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張瑞芳在話劇《家》中飾演瑞珏。她與白楊、舒繡文、秦怡一起被譽為1940年代中國話劇“四大名旦”。

1946年任長春電影製片廠特約演員,在影片《松花江上》中以質樸的表演塑造了村姑妞兒的形象。

張瑞芳在女子一中排演莫里哀的戲,請平大藝術學院的學生餘克稷當導演,餘成了張瑞芳的丈夫,5年之後,結束了第一次婚姻。第二任丈夫金山,也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演員,可是對於家庭表現得不負責任,之後便結束了第 二次婚姻。

1952拍攝《南征北戰 》,她與馮喆、鐵牛等演員一起來到山東臨沂老解放區,穿上老布衫背上行李與當地農民同吃同勞動八個多月,塑造了一個真實可信的農村婦女幹部形象。

電影《母親》,1955年,張瑞芳飾母親,金焰飾老鄧。

1956年在電影《家》中,張瑞芳飾演李瑞珏,孫道臨飾演覺新。

1957年主演《鳳凰之歌》。

1958年主演《三八河邊》,是大躍進年代攝製的記錄性藝術片,以真人真事為基礎,刻畫一位由普通農民成長為人民公社社長的先進婦女。

1959年主演《萬紫千紅總是春》。

1959年在《聶耳》中飾演一身紅帽紅衣,心中燃燒一團火的熱血青年鄭雷電,這是張瑞芳與趙丹(飾演聶耳)唯一的一次合作。

1962年,影片《李雙雙》公映後,轟動了全國。她為新中國電影奉獻了一個獨一無二的喜劇形象,讓她達到電影演藝事業巔峰。此片榮獲第二屆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最佳編劇、最佳女演員、最佳男配角獎。

周總理也十分欣賞此片,特地請瑞芳到他家做客吃螃蟹,誇她又演了一部好電影,不光思想內容好,藝術上也可取。周總理說:“瑞芳,你演的李雙雙很好嘛,很有生活氣息!”1963年,周恩來祝賀張瑞芳榮獲第二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中為周揚。

1979年《大河奔流》飾李麥。

1982年主演《泉水叮咚》。

張瑞芳 的老年時光,接待外賓、開會、聊天、幹家務、鍛鍊身體、捐收藏、辦敬老院。在張瑞芳老人在世時,最牽掛兩件事,一是中國電影的未來,另一個就是她傾盡畢生積蓄,和上海老教育家顧毓青共同創辦的"愛晚亭"養老院。

張瑞芳擔任第六屆、第七屆上海市政協副主席,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原會長、上海電影家協會第四屆主席。1952年,張瑞芳遇見了嚴勵,兩人一起走過了48年,1999年嚴勵因胃癌去世,離兩人金婚只差兩年的時間。

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張瑞芳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2年6月28日21時38分在上海華東醫院逝世,享年94歲。

蔣鐵驪創作的張瑞芳雕像。秋日的陽光裡,張瑞芳穿一件旗袍,繫著領口,精神抖擻,微微地露出牙齒,溫暖而親切地看著這個小院和她也曾經工作過的小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