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生的兩種北漂生活

小張和小王都是北漂。

不同的是,小張在北京上了四年大學,畢業後就留在了這個城市。小王則是在外省上的大學,畢業後決定來北京發展。

他們兩個現在是同一家公司的同事,關係挺不錯。可是在很多問題上,他們總是會覺得對方“怪怪的”。

比如,小張就覺得,小王總是在下班時間找他聊工作上的八卦,有時候還挺煩。

小王反而認為,既然是同事,下班後聊聊天促進一下感情,有什麼不好的?

小張覺得,小王過於沉浸在工作中了,這讓他整個人“好像少了那麼點意思”。

小王就想:不努力工作出人頭地,我幹嘛來北京?

大學畢業生的兩種北漂生活

小張的朋友圈裡,天天發一些跟大學同學一起玩的照片,這也讓小王覺得有點奇怪。小王覺得,在什麼環境說什麼話,既然工作了,多交一點工作上的朋友,多好。

小張也有自己的道理:工作上的朋友都不純粹,還是大學同學才是一輩子的交情。

小張和小王,差不多年紀,都是北漂,沒房沒車沒戶口,都是一種焦慮而矛盾的存在。但在生活方式和職業態度上,他倆還真的差別不小。

大學畢業生的兩種北漂生活

小王這樣的人,更受企業歡迎?

對於這兩種人的差異,很多企業的人力或管理者其實已經看破,但很少有人拿出來明說。

北京讀書的職場新人,往往適應得更快(畢竟已經在這生活了好幾年)、更有想法,但同時也更為懶散、缺乏動力,跳槽慾望強烈,有更多工作之外的個人生活。

外地讀書來北京的職場新人,往往更加投入、更加穩定,工作中比較小心翼翼,也更適應"一條微信就來加班"這種工作節奏。

有認識的朋友說,他們的領導就特別愛招外地讀書來京的大學生。為什麼呢?因為他們聽話、老實,而且更努力、更有上進心 —— 而這些,正是大部分企業最重視的員工品質。


大學畢業生的兩種北漂生活

關於留京的原因

北京讀書的小張選擇留下,一方面是因為發展機會更好,另一方面也是一種順理成章,畢竟這是自己同學、老師和母校所在的城市,也是一個自己相對熟悉的地方。畢業的迷茫期不知道該去哪,老家沒機會、別的地方不熟悉;這時候一拍大腿:就跟上鋪的哥們合租,在北京工作得了。

小張在大學期間逛遍了北京,早已沒有了初來乍到的那種窘迫感。他能如數家珍地給你數算十號線的地鐵站,還能正確地發音“大柵欄”。對他來說,從學校生活到職場,顛覆感少了很多。甚至,出於對母校的眷戀,小張工作後仍然選擇住在以前的學校附近,還是那個熟悉的圈子,自然是如魚得水。

外地讀書的小王選擇來京,是為了實現個人理想、追求職業發展和階級躍遷,目的明確,動力十足。

小王沒有大學生活作為熟悉環境的潤滑劑,或多或少還是會感覺到更多的陌生。他住在公司附近,對於北京的種種仍然保持一知半解,而且由於自己比較內向,也不願意去探索更多的地方。每天起床、去公司、回家吃飯、睡覺,日復一日,這種生活其實跟高中也差不多。


大學畢業生的兩種北漂生活

關於工作和生活方式

北京讀書的小張,思想還是比較新潮的。他嚮往西方式的生活,希望實現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而這一點在目前的中國,可謂是難上加難。

我有一次跟他說:“西方也不都是生活工作平衡的。你看硅谷的創業文化,也是加班加到死。”

小張卻笑著說:“你這想法過時了。硅谷創業文化那一套,現在早就被罵慘了,只不過中國的無良公司還在鼓吹而已。人家硅谷現在都不提倡加班了,提倡的是自由、開放和多元化。再說,我可不想年輕用命掙錢,老了用錢買命。”

小張還義憤填膺地表示:“我最討厭企業提什麼企業榮譽感、講奉獻精神的了。企業不過是個盈利組織而已,哪那麼高尚?再說我也沒股權,好處都是老闆的。我們這代人沒那麼好忽悠啦,給多少錢,我們就幹多少事。”

我想想,好像沒毛病。

外地讀書的小王,想法則比較傳統:力爭上游,出人頭地嘛。什麼工作與生活平衡,那是有錢了以後才想的事情,現在年輕,此時不拼何時拼?

小王說的也很有道理。


大學畢業生的兩種北漂生活

關於同事和朋友

對於北京讀書的小張來說,同事就是同事,朋友就是朋友。跟同事談工作,跟朋友談感情。

有沒有道理呢?有。有研究表明,人在某一段時間最多隻能保持七個密友的關係。如果我有七個玩得好的大學同學,我又何必花費額外的社交精力去跟同事成為私人朋友呢?

有人會說,因為跟同事成為朋友會帶來工作上的便利啊。

小張對這種說法不屑一顧:“你看,還是工作,還是套路。抱歉,我這人比較有精神潔癖。這種功利主義的朋友,我是不認的。”

相反,對於外地讀書的小王來說,公司是他們最主要能夠認識朋友的場合。他喜歡下班後與同事一起吃飯、週末與同事一起加班或團建,因為自己回到出租屋也是孤身一人、了無趣味。

他與同事相交,很多時候也是真心需要能夠一起玩、互訴衷腸的朋友。

他主動加班,是因為回到出租屋裡無人傾訴,就會更強烈地感覺到北漂的寂寞。

他小心翼翼,是因為這份工作是他來北京唯一的理由,他害怕這個理由平白消失。


大學畢業生的兩種北漂生活

尾聲

兩種生活方式,很難說哪種更好。

外地讀書的小王,更投入工作,可能更有機會得到賞識、做出成績,然後升職加薪,用一時的困頓換來光明的未來。

而北京讀書的小張,自由灑脫,生活得更像"生活",可能長期來說能堅持更久,沒那麼容易崩潰,憑藉自己的能力逐步上升。

當然了,這都是猜測,而且都是積極的猜測。事情可能會這樣發展,也可能走向反面。他們能夠做出選擇,但終究不能對抗環境。

小張和小王都是很好的人。他們對人客氣,回答問題的時候也很坦誠,言語間有著新一代職場人的那種自信和銳氣。

所以說,強行把他們劃分為兩種人,其實是不正確的。所以,這裡說“兩種生活”,也只是指出他們在生活、工作方式方面表現出的一些區別,僅此而已。

畢竟,都是所謂的“社會底層”,幹嘛還要分你我呢,對吧。

最後,我覺得應該祝小張和小王好運。

也祝你我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