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提高孩子的小学作文?

漪蓝轩


孩子的作文水平不是短期就能拔高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最开始要抛开功利心,和孩子一起阅读聊天,把生活中的感受记录下来,也许文笔稚嫩,也许词不达意,但这是一个夯实基础的过程。只有这样,以后才能保持写作的热情,去学习更多写作的技巧,真正提高写作的水平!


梳理下面几个开始写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1、从孩子早期的亲子阅读过渡到自主阅读,引导孩子养成阅读好习惯。特别注意的是多读中国作家的儿童文学作品,避免只读外国获奖儿童读物,因为翻译的作品无法完全体现原有的语言之美,影响孩子母语语感的培养。


2、平时和孩子多些亲子互动时间,多和孩子聊天,聊聊学校的趣事,聊聊和同学朋友的相处,倾听孩子的快乐和烦恼,鼓励孩子记录自己的感受,不要求字数多少,不要求词语华丽,养成记录的习惯,让孩子愿意写、喜欢写!


3、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唐诗,并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在生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之美。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解读经典绘本,思考绘本深含的寓意,能够增强孩子的思维能力。


孩子最初开始写作的基础阶段,不要学习什么套路,也许套路能快速看到作文成绩提高,但却是拔苗助长,让孩子丧失写作的后劲。等孩子慢慢长大,具备良好的语感,写作的热情,套路的学习就是个水到渠成的事了。



青颢分享伴你成长


让孩子从讲故事开始写作文


我家孩子作文不错,中英文写作都不错。除了大量阅读之外,我有一个小技巧。供各位家长参考。

这个小招数就是:从小没事就让孩子给我们讲故事。

你喜欢爸爸给你讲的故事吧,好,你拿一个故事来交换。

小学有一个阶段,几乎每天晚上,吃饭的时候,都是她给我讲一个故事,然后我给她讲一个故事。


她讲的故事里,有学校发生的真实的有趣的故事分享,有自己书上看到过的故事,有自己虚构的童话故事(从简单模仿和改编开始的)……到了后期,干脆有连续剧一样的故事了。

其实这种口头表达训练,也是有科学道理的,先会说,然后会写嘛?

中文英文道理都一样。


我家孩子去年得了一个英语比赛的全国大奖,妈妈说应该把孩子成长的故事记录下来,别的不说,将来自己看着都开心啊。

所以,欢迎你们关注我,听听我们的各种育儿故事。希望能对您有所启发。


加加爸爸2019


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一大难题,古人云“汝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作文和作诗一样,仅凭课堂学习是不足以提高作文水平的,还要从日常生活中留心作文素材,从大量阅读中积累词汇,从对人生和自然万物的感悟中提高思想情感的高度,还有学习一些写作技巧用于更好的表达自己的心声,这是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必经之路。

作文教学是一种长期训练的过程,虽然没有统一的教材,但是只有在正确的方法下才能有效提高作文水平,小徐老师常年从事作文教学,总结了一套提高学生作文的方法,只需长期训练,小学生作文能力就会很快提高。


01

小学生作文提高要巧过“书面语言关”


任何作文都要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因此通顺流利,生动形象的文字表述能力是小学生作文首要的能力。一些小学生,说起话滔滔不绝,但一写作文就无话可说,正是因为书面表达能力不强造成的。不会将叙述性语言变为描述性语言。而小学生作文起步的“书面语言关”是完成可以通过以下几种训练慢慢获得的。

一、训练小学生多用、巧用修辞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小学生作文常用的修辞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比、引用、设问等。

1、善用比喻

比喻可以让表述的事物更加的生动形象,一切不可感的、抽象的人、事、物都可以运用比喻将其表述得具体可感,给人以生动形象的画面感。

在进行比喻修辞训练时,在对人、事、物的描写过程中,都要追问一句“像什么”。特别是需要具体描述的外形特点、动作特点、神态特点、情感特点等。

例1:写人物的外形特点

如“小姐姐长得胖胖的”,那“胖”这个词当不加以具体描述的话,我们很难想象这孩子有多高多胖,在头脑里很难建立具体的形象感。但如果我们用比喻的修辞,描述成“小姐姐胖嘟嘟的,像个圆滚滚的小东瓜,又像是个胖鼓鼓的花生米。”

这样一描述,小姐姐“胖”的特征就变得具体可感,因此小学生的语言第一关在于建立用文字建立丰富的画面感。

例2:写人物的动作特点

如“只听一声哨响,小运动员们一个个像绷紧弦的箭突然被射出一样,向终点狂奔而去。”“他像一只泄了气的气球,又像一只斗败了的公鸡,耷拉着脑袋,拖着沉重的步子缓缓向家里走去。”

例3:写人物的神态、情感特点

人物的神态和情感在写人的作文中,起着突出人物灵魂的作用,而神态和情感都是相对抽象的东西。因此在写人物的神态和情感时,一定要善用比喻将人物的神态情感细腻的刻画出来,这样才能起到突出传神的效果。

如“妈妈听了我恶狠狠的话语,像突然遭了雷击一样呆立在那里,嘴唇哆嗦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我默默地转身,任由眼泪像决堤的小河一样在脸上奔涌,心里堵着的那团棉花也变得异常沉重起来,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再如:“拿到试卷,100分!我的心乐开了花,整个灵魂像驾了五彩祥云,飞到快乐的巅峰。”

2、描写动物、景物的作文离不开拟人的修辞写法。

小学生作文训练中,描写动物和景物的文章必不可少,会描景,会状物也是最需要掌握的基础作文能力之一。而要想将动物或景物写出情感,那就要把非人物的东西富于人物某种情感。这样才能将动物和景物写出灵性,写出动人之处。

特别是写景时,通过拟人的手法,可以“喻情于景”,既可以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乐情”也可以“以乐景反衬哀情”或者“以哀情抒情乐情”。如下图所示:

3、善用夸张的手法来突出人物的某一方面特点或者独特的情感。

夸张既可以“扩大夸张”,也可以“缩小夸张”,都是为了突出作者要表达的内容。

比如突出某人声音大,可以写成:他的嗓门极大,像南山庙里的铜钟一样,一嗓子出来,十里地也能听到。如果突出某人声音小,则可以写成:她怯怯地跟在妈妈后面,被这大场面吓到了,连跟她妈妈说话都细如蚊声。

写人的情感,也常用夸张来突出:“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他觉得自己的腿有千斤重,回家的路有万里长,心情沉重地恨不得一头栽倒在这回家的路上,永远不要再起来。”

4、排比的写法因其能增强气势,表意充分,语言表现力极强而经常出现在作文中,起增强文采的作用。

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式相似,语气相同,语文连贯的一组句子,合力突出作者的强烈的思想情感。

例如,母爱是什么,母爱是每天丰盛的早餐;母爱是半夜里为我掖好的被角;母爱是雨天为我撑起的那把伞……母爱无处不至。

朋友是快乐时,尽情的说笑;朋友是忧伤时,互相依偎的慰藉;朋友是失意时,互相支撑的力量……没有朋友的生命是不完整的生命,没有朋友的日子是孤独的日子,我的成长离不开朋友。

春天的美在田野,是一望无际的油菜花;春天的美在树林,是小树们偷偷抽枝冒芽的那簇新绿;春天的美在公园,是脱下臃肿的冬衣奔跑着放风筝的那些小娃。

排比名在作文中经常被用于开头和结尾,因文采飞扬,表意充分,气势磅礴而让人眼前一亮。因此在平常的作文语言训练中,经常去练着写一些这样的排比句,比如“幸福”“友谊”“奉献”“秋天”“快乐”“童年”“成长”等这些词,让孩子用一组排比句将它们的特点罗列出来。也可以在阅读中把书中的排比句摘抄下来进行背诵积累。

5、对比的写作手法用于引出要写的事物并突出要写事物的特征。

比如,有人喜欢雍容华贵的牡丹,有人喜欢典雅幽香的兰花,有人喜欢娇美鲜艳的郁金香,而我却喜欢毫不起眼的太阳花。

有人喜欢百花盛开的春花,有人喜欢热情奔放的夏天,而我却喜欢硕果累累的秋天。

有时对比的写作手法,还可以应用于全篇,通过人物在不同时间出现不同表现的对比,或者不同人物之间的对比以及不同事件之间的对比等表现人间百态,世事真情。

例如:我拿出妈妈年轻时的照片,那乌黑柔顺的头发,水灵灵的大眼眼,雪白娇嫩的皮肤,温柔甜美的笑容,令我动容,再看看如今的母亲,皱纹不知何时爬满了她的眼角额头,那双水灵灵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也失去了往日的神采,而带走母亲年轻光鲜亮丽的容颜的是岁月吗?不,是我,是她日夜为之操劳的儿子加深了岁月的痕迹……

另外,引用,设问也是常用的作文修辞之一,在锤炼语言时,要尽量准确的运用。而且如果在文章的开头就用修辞来扮靓,往往也可以取得良好的表达效果。如下图所示:

二、训练小学生抓细节,运用细节描写增加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细节描写在小学生作文中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也是小学生作文最欠缺的能力之一,很多小学生写起作文来语言困乏,很难将事件展开,就是因为不善于用细节描写。

所谓细节描写,一是指善于抓住生活中不易被察觉的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节的“细”,二是指要将这一细节加以细致生动的描绘的“细”。只有这两方面都做到了,才真正叫作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训练一:将瞬间发生的行为动作等分解开来,具体写出一行一动的过程。

在分解动作时,要力求用词准确,画面连贯,能引发读书丰富生动的联想。这样的细节描写就像作者在操纵木偶人,让他们按你的口令来演戏,要让木偶把戏演得活灵活现,语言的功力就到了。如下图所示:

细节描写训练二:对所描述物的特点从多个角度进行追问描摹。

对所描述的事物要边写边追问,写清楚人物或事物“怎么样了”,再进行联想想象,表述清楚“为什么这样”,力求能调动人的所有感官来感受这一人物或事物,并用文字表述出来。另外在描写过程中要善于用富有表现力的词,如动词、形容词、叠词、拟声词和修辞等来达到细致入微,直击内心的效果。

具体例子如下图所示:

总结:小学生作文“书面语言关”是最基础的一关,也是受益终身的一关,除了无时不刻的训练,多说多写,还可以通过大量阅读来积累词汇,培养语感,这也是提高作文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家长在训练孩子过“语言关”时,切不可逼孩子在家里“闭门造车”,最有效也最有趣的方法是带孩子走上街头一边观察形形色色的人事,一边引导孩子描述出来,变口语表达为书面语表述的过程,就是提高作文能力的过程,同时对生活细致留意的过程就是积累作文素材,提高作文能力的过程。


02

小学生作文提高要过“剪裁关”和“布局关”


小徐老师经常看到小学生写作文,上来就写,往往写完题目,不知文章开头怎么写,写出文章开头,正文又不知写什么了。这种作文毛病非常让人恼火,作文第一要义要教会孩子学会“剪裁”,学会对作文素材进行详略安排,做好“谋篇布局”。

一、对写作素材进行“剪裁”,是为了去掉与主题无关的内容,留下精华突出主题,而“谋篇布局”则是将留下的素材按照一定的顺序,安排好详略,再通过自然的起承转合(即安排好素材的衔接过渡)组合在一起。

所谓“谋篇布局”,就是在动笔写之前,要想好我写这篇文章要表达怎样的主题,要通过怎样的方式才能把这个主题写得更突出更动人,为了让一篇文章表达的意思更加顺畅,主题更加的突出,我们要教会孩子在动笔之前打好腹稿,或者列好提纲。

列提纲能打通小学生的作文思路,同时也能看出孩子作文上的不足加以指导。例如写《春游动物园》,先让孩子列提纲,将自己在表达的中心思想和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列出来。

小学生写事作文经常写成流水账,原因就是不会剪裁素材,不会谋篇布局。如下图小朋友写《春游动物园》的提纲,就是将事件从开头到结尾像“流水账”一样罗列开来。在我们指导孩子写作文时,就会教会让孩子将这些未经剪裁的素材进行重新构思,舍去无关紧要的,留下精华来突出主题。

经过剪裁,我们教会孩子开头用三言两语迅速切题,点题。既然是去“春游动物园”,那么当务之急是赶紧将笔峰引到动园里去看各具特色的动物们。而不是写一些“如何去”或者“路上的风景”。经过构思,将“春游动物园”的素材剪裁后,留下游览过程中印象最深的“猴山看猴”“熊猫馆看熊猫”两件事详写,而“小桥边看金鱼”“看长颈鹿”“看老虎和大象”等全部略写。最后点明全文要表达的中心——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树立“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信念。

二、文章的构思,即列提纲的过程,一定要细。不但要将剪裁留下的素材详略安排得当,还要构思好开头具体怎么写,过渡段过渡性语言要怎样写,结尾要怎样写等等,通通想好以后再下笔写作,这样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写作文时才能一气呵成,不偏题也不跑题。

总结:在构思作文时,对作文素材的剪裁是写作的关键,剪裁的目的是为了找好作文的切入点,只有找好切入点,才能避免作文跑题,内容松散。例如写“春游动物园”迅速切入到动物园动物的情态场景才是关键,而写“一件难忘的事”则要以切入到“难忘”的情节上去,一切素材的保留都为了突出这一“难忘”点。另外,文章的详略安排也非常关键,保留下来的素材如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就不能起到重点突出的效果。如果把握住这两点,基本作文在谋篇布局上不会出现大问题。


03

小学作文提高要过“写作技巧关”


写作技巧在第一关“书面语言关”和第二关“剪裁和布局”中已有涉及,第一关中我们涉及了修辞的运用、细节描写和借景抒情等语言上的写作手法,第二关我们又着重详略的安排,开头结尾以及过渡句段的安排等结构上的写作技巧。除此之外,小学生要掌握的还有前后照应、欲扬先抑、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

一、前后照应的写作手法,既简单好学,又有突出的作文表达效果,可以使文章结构严谨,文气贯通。

在内容上,首尾照应可分为:

1、先叙后议、深化主题式照应。也就是开头以事件的起因开头,结尾总结事件的影响或自身的感悟,深化主题。

2、一唱三叹,首尾回环往复式照应。即开头写什么,结尾还写什么,虽然词有所改变,但表达的意思不变,起到回环往复,突出思想情感的作用。

具体例子如下图所示:

3、首尾景物烘托,情景交融式照应。即首尾都以写景为主,借景抒情,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

4、前因后果,首尾圆融式照应。即开头写事件的起因,结尾自然以事件的结果收束,起到首尾文气贯通的作用。

二、欲扬先抑的写作技巧

欲扬先抑的写作技巧,是中小学作文常用的写作手法之一,可以使文章起到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的效果。

欲扬先抑,顾名思义是想突出某一人或物的优点或者想赞扬对方之前,先贬低其人或物。

例如杨朔的《荔枝蜜》在赞美蜜蜂的无私奉献精神之前,先写自己被蜜蜂蜇过,所以自小就很不喜欢这小东西。

我们在写作文时,必须学会这种写法,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如写《难忘的一个人》可以先写这个人给你留下哪些不好的印象。例如“真没想到,老师会安排我和他同桌,这个班上最调皮捣蛋的混世魔王,想想真是倒霉透顶。”以此开头来写自己如何随着深入了解同桌,而对他改变看法的,从而使同学之间的情感更深刻、更真挚。

三、虚实相生和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

这两种写作手法常常用于写景状物的作文,目的是将景物写得更加丰满,具体,情感更饱满。

例如:小学课本中的《荷花》前三段就是写眼前景,是实写,而第四段则展开联想和想象来写自己想象的内容,是虚写,通过虚写,将观景带来的感受抒发的饱满细腻。在写景物时,这种虚实相生的手法不能不用。

动静结合的写法,是指将景或物的静态特点和动态特点结合起来写,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描摹景物的不同状态特点。因此在写景物时,一定在写完静态下的景物特点后,再写“一阵风吹来”景物呈现出来的动态美。

综上所述,小学生要想写好作文,总体要过好“书面语言关”“剪裁和布局关”“写作技巧关”这三关,但是文无定法,写作手法数不胜数,运用得多不如运用得精,因此在作文时,要反复练习修改,不断的锤炼语言,巧构思、巧布局,善用写作技巧来让自己的作文文质兼美。

另外,“言为心声”,真正的好作文,应该是作者思想情感灵魂的写照,没有真挚动人的情感,没有深刻成熟的思想,再华丽的语言也只能给人以华而不实的感觉。因此,小徐老师还是那句话:“汝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要多读书,读好书,要参与到生活中来,了解身边的生活,身边的人,不断感悟生活,感悟人间真情,生命价值,树立正确的三观,才能在作文之路上厚积薄发,成就佳作。

小朋友们,家长们,听了小徐老师的解析,你们明白了吗?


指尖教育帝国


小学阶段对孩子的写作要求其实并不是特别高,基本都是以记事文为主,字数从300-600,随着年级递增。


只要孩子能够将一件事儿条理清晰,逻辑完整地叙述出来,作文的问题就不会很大。

但是从我带过的孩子来看,真正能够保证语句通顺,逻辑清晰地叙述一件事的其实不多。


要想提升孩子的作文,做父母的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1、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这个有点像是老生常谈。好的阅读习惯对每个孩子不管是学习还是以后成长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但很多家长们都容易因考试压力而忽略。


在阅读的过程中,孩子可以积累一些好吃好句,尤其是描写人物外貌,刻画人物动作,神态,心理及描写景色的语句。这些句子在我们的日常写作中会经常用到,当我们从阅读的书籍中积累到时,可以仿照着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让文章语言更加生动。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有一个最重要的也是家长们最容易忽略的一件事——父母一定要和孩子们一起来阅读,也即是亲子阅读。切不可丢一本书给孩子让他读,然后自己坐在一旁玩手机刷抖音。这样孩子们是无法静下心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的。


选择亲子阅读的方法,一方面是父母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来说其实也是增强亲子关系。


2、带孩子参与到真实的生活体验中去。这一点听起来似乎有些奇怪。在写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比方写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写某个节日,记录某次旅行的文章,面对这样的文章,如果孩子没有真实的情感体验,只靠胡编乱造是不可能写出真挚的文章的。


小学阶段,孩子们的作文不需要什么高深的技巧,唯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真情实感。所以带着孩子亲自参与到生活中去,去欣赏一下路边盛开的鲜花,来一次快乐的旅行,甚至充满仪式感地去过一个节日。这些都将成为孩子心中最难以忘记的事情,也将是他们笔下最真挚的文章。


3、学会用书面语表达。我们做父母的常常会发现让孩子说某个事情的时候,孩子可以说很多,甚至说得相当精彩,可是让他们开始写下来的时候,发现竟然无从下笔。


这就是书面语和口语的区别。我们在表达的时候大部分喜欢用口语化的内容,可是真正写作文我们需要运用的是书面语。因此在陪孩子回忆一件事,观察一种植物或动物的时候,应该尽量让孩子用书面语来表达,尽管刚开始的时候会觉得有些奇怪,可是当孩子么表达得多了之后,写作一定会变得如同说话一样轻而易举。


在小学阶段,写作文是每个孩子一定要攻克的难关,这不仅是因为它在考试当中所占分值最高,也是为了以后孩子们能够自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情感。


但是,提升写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父母坚持陪伴孩子阅读,鼓励孩子不断地参与到真实生活体验中,用自己的书面语表达思想与情感,只要我们相信孩子,孩子也会回报我们惊喜的。


胖胖妈的育儿笔记


“如是问”说明家长是一个懂教育的家长,也是一个有长远眼光的家长。能深刻地意识到语文学习尤其是作文学习对于一个孩子的重要性。

作文训练可以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作文是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抓住作文学习这个核心也就是抓住语文学习的“牛鼻子”。策略方法对了,也就能够事半功倍了。

但是小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阅历;读书少,缺乏书面表达的词语;思维稚嫩,缺乏谋篇布局的匠心。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逐条解决。

加强户外活动体验生活。

小学生作文能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味”,首先要增加小学生的生活体验。因为他们年龄小,虽然说想象力丰富,可以天马行空,但是没有经过训练的想象力只是胡乱的意象堆叠,对于作文根本起不了帮助作用。

因此要想小学生笔下有话,还得有生活,有实践。家长可以针对孩子年龄特点、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有意识地创造一些生活情境,加强孩子生活体验,丰富孩子内心世界。

变阅读为背诵提升积累效果

家长在教育孩子中常存困惑,是让孩子博览群书,还是精读一本熟读成诵。这两种观点都对,但如果从写作的角度来说,我更主张后一种。

能够让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反复阅读的文章,一定是学生兴趣所在;阅读这样的书,他也会对书中提到的知识有“按图索骥”继续寻找阅读的兴趣。

熟读成诵才是词语积累的有效图径。试问哪个文章大家早年读书不是“博闻强志”?苏轼对《汉书》倒背如流,茅盾熟背《红楼梦》,《古文观止》巴金烂熟于胸……趁着孩子小、记忆力好,多诵读一些经典,是非常有好处的。

学画思维导图,提升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作文还是处于模仿阶段,读到好的文章能够“心向往之”,手痒难耐,跃跃欲试,挥笔拟作,这是好事;就像没有经过涂鸦无法成为丹青高手一样,孩子的作文也是在不断的练习中提升的。

还可以教会孩子画一画思维导图,对于喜欢的文章,或按人物,或按事件,寻找关键词,画一画思维导图,加深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加强对文章谋篇布局匠心的体会,无形中也是对自己思维的锻炼,对于提升孩子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都是有帮助的。

小学生作文培养更要注重兴趣,不能太急功近利,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简单粗暴。如果有兴趣,我们可以慢慢交流。本人当年为了培养学生作文,曾经坚持写下水作文,发文1000余篇,颇有一些心得。欢迎关注,交流,点赞。谢谢。


乱语三千


要想提高孩子的小学作文水平,一定要弄清楚写作的进步阶段,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写作训练。

学生作文水平的进步阶段

第一,写流水作文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要达到想到什么写什么,作文当中不要出现停顿的现象,在心理上要突破写作文的害怕、恐惧心理。

第二,作文有内容,显得有血有肉,不枯燥乏味。这个阶段,小孩子写作文的时候要充分的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把自己感受到的内容都写下来,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第三,作文有结构,有思路。这个阶段就是要求孩子在写作文之前要学会构思作文,对作文的构思有清楚的认识和掌握,能快速构思出一篇作文。然后再依据构思,把作文快速的写出来,在结构中思考,在结构中写作文。

孩子写作文的训练技巧

孩子在写作文的时候,根据不同的作文学习阶段,进行相应的作文训练。

1、在流水作文阶段,要学会零秒思维。用零秒思维不许停、不许想、不许改的方式把作文写下来。

  • 不许停就是写的时候不要停下来,要大胆往后面写,坚持15分钟不断写。

  • 不许想就是不要想太多、想太快,让想的速度和写的速度保持一致。

  • 不许改就是不要边写边改,一边写一边改会大大地打断孩子的思维、思考能力。

这个零秒思维的训练就是要充分训练孩子的写作输出的能力,因此,这个阶段不能去评价孩子的作文写得差,一定要多对孩子说写得好,让他在写作文上面体验到开心和愉悦的心情。

2、在作文写内容阶段,要充分调动孩子的想象能力、观察能力、提问能力、发散思维的能力,把各种信息大量的打开。作文的信息和内容都可以通过这些能力获得,下来要多阅读各种书籍,书籍的阅读实际也是二手经验,类似于观察能力的训练一手经验的获得。在这个阶段,尽量不要去模仿别人的作文,不要去照抄作文,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3、在构思阶段要学会运用思维导图来构思。这个时候可以看一些别人的作文,要学会提炼别人的作文思路,还是不要去模仿别人的作文。学会分析比学会照抄更有意义。

以上是我们对孩子写作文整体的一个思考,希望对您有帮助。您对孩子的作文还有什么思考,可以交流。


读经典养正气


感恩邀请,我是教大育小。我想知道您的孩子处在小学的哪个阶段呢?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侧重点。

要提高孩子的小学作文能力,大量的输入和输出是关键。没有输入是不会有输出的,那么也就别指望孩子能够有随时写出高质量的作文了。 大量的阅读是孩子可以写出好作文的前提,只是在小学的不同阶段所阅读的侧重点不同。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孩子的阅读可以以简单的文字或者短篇的故事为主,当然一些经典的绘本也是不错的选择。中年级阶段的话可以适当的增加阅读的数量和难度。那么故事性和文字性要进要不加强,那么到了高年级阶段,对于孩子的阅读材料要进一步加强,这个阶段可以让孩子读一些大部头的书,那么无论什么阶段,我建议选择经典来阅读。因为现在出版物特别多,而孩子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那么经典可以让孩子吸收更多的精华,让输入质量和效率更高。

当然,当孩子有了大量的阅读之后不一定就会有很好的作文能力,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孩子阅读理解的能力是很关键的。有的孩子读很多,发现对文章是理解有限的,只是心里的安慰,我把这本书读完了。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作为家长,要注意检查孩子的阅读质量和阅读的吸收能力,要和孩子多做交流,要不断的引导孩子去思考,这样才会有良好的阅读效果。

最后,孩子作文能力要提高,那么让孩子多进行练习是非常关键的。引导孩子进行思考,练习,启迪孩子的写作思路,也就是我们说的输出。

当然,这个过程中快乐最重要,让孩子去发现生活中的点点乐趣和丰富。许多家长只是一味的逼孩子去写,逼孩子去上各种写作班,结果都失望而归,那是家长忽略了这个根本的原因。没有输入,肚子里空空的,有再多的技巧都是一种失败。


教大育小


家长可以这样做,可以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

首先,鼓励赏识。小孩子的作文与作家的文章自然悬殊很大,不能拿成人的标准看待孩子的作文。任何时候的评论,都要有利于孩子的发展,不能过多的指责批评。多鼓励赏识,让孩子乐于表达,乐于分享表达。

其次,写下水文。家长与孩子同写一篇作文,了解作文表达的关键点,同时,也为孩子做了榜样。

再次,共同反复修改。文章不厌千回改,每一次修改,都是一次自我完善的过程。

最后,加强读写结合。阅读,是写作的范例和样板,多阅读可以让作文表达能力快速的提升。


习作者墨客


家长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提高孩子的小学作文?

女朋友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来说说她是怎么着手提高孩子小学作文的。

1.仿写

万事开头难,但是任何事情有先例之后,就不会觉得那么难,小学生写作文也是一样。一般孩子读小学的时候才开始学习认字,所以作文对他们来说真的很难,更何况很多作文体材根本没有接触过。所以找几篇优秀高质量的作文,让孩子仿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他们对文章格式、逻辑思维、语言组织等有一定了解的时候,自然而然会有质的进步。

2.练习

学习必须不断地练习,就拿我们来说,经常使用电脑手机打字,偶尔用手写字,都不知从何下手,所以小学生写作文也是一样,要通过不断地练习来积累经验。但是这种练习一定要适量,强迫训练有时候会适得其反。

3.阅读

文学修养是从生活中积累出来的,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练成。文笔好的人一定读过大量的书籍,阅读到一定的程度时,自然而然就会脱口成章。

孩子只要做到仿写、练习、阅读,久而久之作文水平一定会有大的提高。


以上就是本人的经验和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请记得点赞或者关注哦!


全城通


1.提高对生活的观察能力。

2.养成,积累素材的好习惯。

3.学会阅读,把读过的书变成自己的东西。

4.学会输出,用自己的话,把读过的书复述出来。

这样多练多些,作文,成绩一定会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