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感人至深的軍民魚水情!從沂蒙紅嫂到淮海戰役中送軍糧的獨輪車

導言:沂蒙紅嫂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中國人,國防部原部長遲浩田上將在探望沂蒙紅嫂明德英時,題詞“蒙山高,沂水長,好紅嫂,永難忘。” 同樣,解放戰爭時期,千千萬萬的人民群眾,用自己的獨輪車,甚至拿出自己全家的糧食,自發的給在前線奮勇殺敵的解放軍戰士送去軍糧,保障了淮海戰役大後方最重要的糧草供應。他們不惜冒著生命危險,義不容辭的支援人民解放軍,才構成了消滅蔣介石國民黨反動派的堅強堡壘。陳毅元帥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推車(獨輪車)推出來的!

看感人至深的軍民魚水情!從沂蒙紅嫂到淮海戰役中送軍糧的獨輪車

沂蒙紅嫂,是抗日戰爭時期誕生的一個偉大的母性群體,她們送子參軍、送夫支前,縫軍衣、做軍鞋、抬擔架、推小車,捨生忘死救傷員,譜寫了一曲曲血乳交融的軍民魚水情。尤其是紅嫂明德英用乳汁救活八路軍小戰士的 故事,令人動容。

看感人至深的軍民魚水情!從沂蒙紅嫂到淮海戰役中送軍糧的獨輪車

明德英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兩歲時因病致啞。全國抗戰爆發後,她在家鄉目睹了共產黨八路軍堅持抗戰、一切為了民眾的實際行動,從而對共產黨八路軍懷有深厚感情。 1941年冬,大批日偽軍包圍了駐沂南馬牧池村的八路軍山東縱隊司令部。11月4日,八路軍一名小戰士在反“掃蕩”突圍中身負重傷,被明德英機智救下,為他包紮傷口。當搜捕的日軍走後,傷員因失血過多,缺水休克,在周圍沒有水源的情況下,正在哺乳期的時年30歲的明德英毅然用乳汁救活了傷員,全然忘記了自己還有正在嗷嗷待哺的孩子。隨後,她又和丈夫李開田傾其所有,收養傷員半個多月,使其康復歸隊。1943年,她又從日軍的槍林彈雨中搶救出八路軍山東縱隊軍醫處香爐石分所 13歲的看護員莊新民。莊新民身體非常虛弱,傷口化膿,高燒不退,飢寒和傷痛的折磨,莊新民奄奄一息。明德英就以自己的奶水餵養他,終於把他從死亡線上救了回來。鬼子來搜村時,明德英與丈夫李開田把莊新民當作自己的兒子躲過一難。經過一段時間的養息,莊新民的傷口漸漸癒合,身體也漸漸恢復,依依不捨地含淚告別救命恩人,踏上了歸隊的征途,順利地找到部隊,重新投入到抗日民族解放的偉大事業中。

看感人至深的軍民魚水情!從沂蒙紅嫂到淮海戰役中送軍糧的獨輪車

一腔熱血,感天動地,紅嫂,沂蒙之魂,大愛無疆。鄧小平同志率部轉戰太行山期間,有感於人民群眾對人民子弟兵的養育之恩,曾深情地講過這樣一句話:“人民是一切的母親,是對敵鬥爭一切力量的源泉。”

淮海戰役被稱為獨輪車上的勝利,在淮海戰役中獨輪車扮演著重要角色,可以說獨輪車是淮海戰役取得勝利的最大功臣。

看感人至深的軍民魚水情!從沂蒙紅嫂到淮海戰役中送軍糧的獨輪車

淮海戰役共動員支前民工,包括隨軍、二線轉運常備民工和後方臨時民工共543萬人(不包括後方碾米、磨面、做軍鞋等人工),為參戰部隊的9倍。動用擔架20.6萬副,大小推車輛88萬餘輛,擔子35.5萬副,船8500餘艘,汽車257輛。向前線共運送了1460多萬斤彈藥,9.6億斤糧食和其他大量軍需物資,向後方轉移了11萬名傷病員,出色地完成了艱鉅的前送後運任務。人民群眾全力支援,在物質上和精神上都給予了參加淮海戰役的部隊以極大的支持與鼓舞。因為當時主要工具就算獨輪推車,所以是淮海戰役的最大功臣。

看感人至深的軍民魚水情!從沂蒙紅嫂到淮海戰役中送軍糧的獨輪車

海海戰役中千千萬萬的支前人員,不怕犧牲,不怕艱險,勇往直前

看感人至深的軍民魚水情!從沂蒙紅嫂到淮海戰役中送軍糧的獨輪車

的支援人民子弟兵。

不管是沂蒙紅嫂還是後來淮海戰役中支援子弟兵的獨輪車,已成為中國人民建立新中國過程中不朽的豐碑,那感人至深的軍明魚水情,必將永載史冊。

喜歡歷史的小夥伴歡迎關注我哦,定期更新精彩的歷史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