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地球去逃亡,中國式浪漫和執著


帶著地球去逃亡,中國式浪漫和執著



《流浪地球》是一部充滿著中國式浪漫執著的科幻電影。

電影立意很不錯,以太空科幻題材來看,也算是華語片的零突破了。

這些年來災難電影層出不窮,不論是和外星人鬥,還是和災害天氣鬥,都會存在著美國式的個人英雄主義和經典的最後一秒救援。

但是《流浪地球》不一樣,是團體作戰的典範,是群眾的勝利。

最讓人感到新奇的突破,就是帶著地球去逃亡。

想象力如此豐富的好萊塢,在遇到毀滅性災難的時候,也都是在設想建造更牛的宇宙飛船、空間站,或者是尋找更遙遠的宜居星球,比如《星際穿越》中,人類最終去了火星上,建立了一個太空空間站生活。

但是,世界上卻從未有哪個科幻團隊敢設想要帶著地球去逃亡。


帶著地球去逃亡,中國式浪漫和執著



帶著地球去逃亡,是中國式浪漫執著。

中國人講次序,永遠是家國天下,家是排在第一位的。

家是中國人的精神信仰,是中國人內心最柔軟的存在,我們中國人對家的眷念最典型的就是春節回家過年。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不論在外混的如何,受了多大委屈經歷多少風雨,得到多少榮譽取得多大成績,每到過年,中國人從四面八方,揹著大包小包,飛機轉高鐵,高鐵轉普快,普快轉汽車,不遠千里,總要回到家鄉,那才叫過年,可以說,春運是世界上第一無二的奇觀,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集體遷徙。

只有在中國,家才有如此的感召力。

世界各國都有故鄉情結,但是從沒有哪個國家對故土有如中國這般的眷戀,這種眷戀被歷史寫在時間的年輪裡,他們被表現為落葉歸根、解甲歸田,表現在少小離家老大回、月是故鄉明,表現為今夜月明人盡望,不只秋思落誰家、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形容遊子離家用背井離鄉,就連形容一個人不上進,都形容為樂不思蜀。

這一點,是中國獨有的。

在科幻恐怖電影《漆黑一片》中,當一個角色被外星生物包圍時,心有不甘,最後的遺言是:我想死在巴黎,因為巴黎是最浪漫的城市;《殺手沒有假期》中法萊爾由於違反門規,老大要處死他,處於兄弟情義,是把他送到歐洲最美的布魯日處死;而《天地大沖撞》中,女主生存無望的時刻,最終與父親選擇了一處美麗的海灘,面對迎面而來的海嘯,慷慨赴死。

這就是典型的美式思維,要死在最美的地方,要死在最理想的地方,但是這種完美的理想主義對於中國人來講,只是客死他鄉而已。

美國式的災難求生是理性的創新的,核心想象力都花在瞭如何尋找新家園上,或者是建造更廣闊的空間站上,因為對於美國人來講,基本沒有故土的概念,當年他們就是為了自由,坐著五月花號橫渡半個地球才從歐洲逃亡到了美洲,所以遇到問題的解決方案已經刻在了骨子裡:找新家園。

對於美國人來講,在地球上是四海為家,在宇宙上可以四處漂泊,及時行樂。

但是中國人對於故土的情感,那是無法磨滅的,五千年前,我們發源自大河文明,面朝黃土背朝天,土地就是我們生存的基礎,歷朝歷代發生暴亂、革命的根源,說到底,都是為了爭奪土地生存權,只要有土地,老百姓就能安穩生活下去,逃亡要拋棄地球,開什麼玩笑,沒了家,逃亡為了啥?逃亡永遠都是為了更好的回家。

這種故土難離的感情讓中國的科幻小說家大劉有了更廣闊的幻想基礎:裝上發動機著地球去逃亡。

而且整個計劃要橫跨2500年,也就只有五千年曆史的我們培育出來的作家,才有魄力去寫下一個橫跨千年的計劃。

以上的論述是從感情上來說,從實際上來說,關於逃亡要帶著地球最棒的答案,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拋下地球?說的輕巧,那麼貴的東西,花了那麼多錢,說扔就扔啊,不帶著多可惜?

如果說帶著地球去逃亡是中國式浪漫,那麼影片中那群中國人最後要冒天下之大不韙,決定執行聯合政府決定放棄的那個以色列科學家提出過的可能性為0%的方案的時候,那是中國式執著。

影片中的人工智能MOSS最後感慨:讓人類保持理性是一種奢求。

可能這句話有點錯怪美國和其他國家了,其他國家沒有那麼執著,從始至終不理性的,只是中國人。

中國人的執著也是骨子裡帶著的。

中國人執著的可怕,而且從來不靠什麼神仙上帝,即使是在神話故事裡,也全部靠自己奮鬥,這和西方完全不同。

在西方的神話故事裡,什麼都是神創造的,什麼都得靠神拯救。

比如說火,在基督教裡是由上帝創造賜予的,在希臘神話裡,是普羅米修斯偷來賜予人類的,但是在中國的神話裡,火是由中國祖先燧人氏靠著鑽木取火的方式與自然鬥爭獲得的,完全是靠著技術進步獲得的。

比如所有的神話故事中都存在的末日洪水,基督教是在神的指引下躲進諾亞方舟來渡過洪水災難,還是那套靠和求的等待救世主的思維,但是中國人的祖先是戰勝了洪水的,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國廣泛流傳。

再比如所有神話故事裡的太陽,都是以神的角色出現的,在希臘神話中叫做太陽神,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但是隻有中國的神話故事是在不斷的挑戰太陽,從最開始的夸父逐日,到後來的后羿射日,雖然太陽無私帶給了人類光和熱,但是如果太陽不符合人類的發展需求,那麼中國人就會去戰勝它。

西方神話中講的都是服從神的旨意,聽從神的安排,但是中國神話故事中沒有絲毫要服從的理念,從始至終都是抗爭,大山擋在家門口怎麼辦,愚公移山;大海把自己淹死了怎麼辦,化作小鳥銜石填海,精衛填海;天地無常怎麼辦,伏羲氏仰則觀象於天,俯觀法於地,旁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始畫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

在任何困難面前,中國人從來不知道什麼是退縮,管你是天地主宰還是山海太陽,我們就是不服,非要鬥上一鬥不可。

這就是毛主席所說的:

與天奮鬥,其樂無窮;與地奮鬥,其樂無窮;與人奮鬥,其樂無窮。

這種勇於抗爭,不怕輸,更不會服輸的精深,是中國人區別於其他民族的根本特質,也是四大文明古國只剩中國發展至今的根本原因。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甚至懷疑西方人所信奉的神,就是中國人的祖先們,那些面對災難困境無所畏懼一往無前的先輩。

正如《流浪地球》中面對最後毫無希望的困境,所有民族的神都沒有出現來拯救他們,只有中國人一往無前堅韌不拔的堅持到最後一刻,憑藉著這股子韌勁和執著拯救了地球,這不正是西方人所希冀的他們信奉的神要為他們做的事情嗎?

在國內靠總統,出了國門靠護照,靠上帝,靠神明,總之靠什麼都行,就是別靠自己,但是我們翻開歷史的記錄,哪一行哪一頁都找不到救世主救世的記錄,從來就沒有,從來都是救人的被救了,被救的救了人。如果一定要講救世主的話,那麼符合和代表客觀規律的浪漫主義堅持和堅韌不拔的執著就是救世主。

《流浪地球》本身是存在很多的BUG,比如一瓶酒消滅人工智能、都有如此現金的技術了還得用破卡車運輸等等不完美的情節,甚至聯合大劉另一部科幻小說《三體》來看,就更好玩了。

帶著地球去逃亡,中國式浪漫和執著


在大劉另一部科幻小說《三體》中,三體星人生活在半人馬座,由於三顆恆星的不規則運動導致他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意外發現4光年之外的地球,為了活下去,他們又是扔智子又是派艦隊的,就為了佔領地球,遠征的艦隊可能已經在路上了,400年之後到達地球。

而《流浪地球》中,太陽要炸了,人類為了活下去,要帶著小破球去流浪,目的地好死不死的就定在了三體星人的半人馬座,流浪時間設定為2500年。

如果雙方同步出發,用不了多久他們兩者就會在太空相遇,如果沒開戰,估計雙方心中還得互罵一句傻逼:

地球:還有尼瑪往太陽系去的,太陽都快炸了,他們是不是傻逼?

三體星人:牛逼了,還有拿星球當戰艦的,也算是宇宙有了綠皮車了!

然後雙方各自上路,一路無話。

等三體星人到達了太陽系,發現地球沒有了,估計也得是一臉懵逼。

三體星人:臥槽?小破球呢?

木星:流浪去了,拽都拽不住啊,一生氣還把我給點燃了!

太陽:是啊,攔不住啊,都給我氣炸了!

三體星人:草泥馬啊,坑爹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